一直以来,港台新加坡及内地影视界曾无数次竞相翻拍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各自在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诠释着迥然不同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观点,虽然众多金庸武侠剧得到了无数观众的认可和追捧,但真正能让听众耳熟详且广为传唱的音乐作品却屈指可数。不少词曲作者对作品的思想和主题缺少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无法准确把握作者创作时的情绪脉搏,因而谱写的歌曲大都与作品的内涵相距甚远,无法找到作品与词曲的最佳切合点,更不能以音乐的形式对作品进行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领悟和再创作,致使不少金庸武侠剧的歌曲形迹可疑,只能昙花一现般地在人们的视听中匆匆而逝。
在我们对诸多金庸武侠剧的主题曲难以产生真正的心灵共鸣时,只有《沧海一声笑》以其横空出世的卓绝姿态吟唱着雄浑壮阔的高格与豪迈:“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事知多少。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一襟晚照。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这首意境高远,气势磅礴的《沧海一声笑》很好地体现出了《笑傲江湖》中令狐冲那种放任自适,率性豁达,笑看人生的个性特征,达到了词曲与作品原著的完美结合,不仅奠定了其在金庸武侠剧音乐作品中无可替代的江湖地位,而且也成为香港乐坛久唱不衰的经典之作。
这首荡气回肠,辽阔无际的《沧海一声笑》是香港乐坛素有“鬼才”“奇才”之称的黄霑先生音乐创作生涯中的巅峰力作。在他数十年的音乐创作中,黄霑先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如《上海滩》(叶丽仪)、《我的中国心》(张明敏)、《倩女幽魂》(张国荣)、《男儿当自强》(林子祥)、《笑红尘》(陈淑桦),这些或豪放或瑰丽的作品无不显示出他超绝冠世的才华和广阔无垠的创作潜能。他的许多歌曲都是为影视剧创作的,除《上海滩》、《倩女幽魂》、《男儿当自强》、《笑红尘》外,其他的如《射雕英雄传》、《英雄本色》、《鹿鼎记》、《古今大战秦佣情》、《木棉袈裟》、《碧血剑》、《笑傲江湖》、《黄飞鸿》等影视作品,都因他惊涛骇浪般的音乐才能而成为经典中的经典,成就了他在香港乐坛的辉煌和不朽,他的音乐作品早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永恒记忆,成为一个时代绝无仅有的历史印痕。
徐克版的《笑傲江湖》,因为黄霑先生创作的《沧海一声笑》引领了武侠影视剧的时代潮流,开创了武侠影视作品的新天地。《沧海一声笑》作为电影《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意境悠远,蕴含深广,歌曲中透露和发散出的大气,豪放,达观,潇洒,使得许多武侠音乐创作者难望其项背。作为一个时代流行乐坛的神话,《沧海一声笑》胸襟远大傲视人生的恢弘气象喷薄而出,不仅唱出了浪迹江湖时快意恩仇的干云豪气,而且更寄托了一种身处风雨飘摇的世界依然能够舒展个性自由的奇旷伟岸,既显现出一种对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贯穿着黄霑先生与生俱来的旷朗疏达和洒脱不羁的飘逸个性色彩,使我们在聆听绝妙奇音的同时,也更进一步领会到作品无所拘束适意倜傥的自然境界。《沧海一声笑》为成就《笑傲江湖》在新派武侠电影中的经典地位增添了许多逸兴纵飞的豪情和风骨,也使香港流行乐坛在侠骨丹心的江湖世界找到了灵动难抑,兴酣奔放的无限江山和风尘岁月。
2004年11月24日,在世人的视听世界创造了无数神话的黄霑先生因病永远离开人世,曾经任他叱咤风云的华丽的香港乐坛因为他的离世而向世人吟唱着最后的道别。黄霑先生自由洒脱的个性和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没有因为他的离世飘逝散落,没有因为他的离世为世人忘却。因为他在香港乐坛纵横数十载,创作出的优秀作品多不可数,不仅在香港有着骄人的成就,而且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有他的歌曲在传唱,都有他作品的旋律在流淌。
作为一个有着严肃创作态度和强烈爱国情怀的词曲作家,从80年代《射雕英雄传》主题歌的风行,到90年代《笑傲江湖》中《沧海一声笑》的登峰造极,黄霑先生走出了一条许多词曲作家无法超越的创作道路,他率真乐观的性格和倚马可待的才华,使他为金庸武侠剧创作的音乐作品达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他挥洒自如地表现着他对金庸武侠小说的洞彻和理解,表现着他对人生江湖的把握和领悟,既为香港流行乐坛创制了华彩绚烂的辉煌历史,同时也造就了金庸武侠剧音乐作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黄霑时代”。他的离去,不仅使香港乐坛失去了往日的夺目光彩,同时也使他为金庸武侠剧创作的音乐作品成为一个时代的绝响。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