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文化决定命运吗?[韩国]金大中 金灿荣译(反民主的人进来看看这位韩国前总统
在发表于《外交》1994年3-4 月号上的访谈中,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就西方和东亚社会的文化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政治含义等问题,提出了很有意思的见解。虽然他没有明确说出来,但是贯穿整个访谈的论断和他以前的实践记录清楚地表明,他责备美国人“不要被他们的制度毫无例外地强加于那些根本行不通的社会”,这其实是说西方式的民主在东亚不适用。考虑到他享有世界各国领导人的普遍尊敬,以及《外交》杂志本身的学术声望,这种论点可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值得郑重予以回应。<br>随着1991年苏联瓦解,社会主义思潮低落了。有人得出结论说,苏联的崩溃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的结果。但是,我认为它象征了民主对专制的胜利。没有民主,普鲁士德国和明治时代日本的资本主义都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在近几十年里,许多拉美国家拥抱资本主义而拒绝民主,同样也可悲地失败了。与此相反,实行民主资本主义<br>或者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尽管也会遇到暂时的挫折,但是都蒸蒸日上。<br>尽管有上述明显的趋势,仍然有人怀疑民主在亚洲的适用性和前途。这种怀疑主要是由亚洲的威权注意领袖人物挑起的,李光耀是其中最直言不隐的一位。长期以来,他们坚持认为文化差异使得诸如民主和人权之类的“西方观念”在东亚不适用。问题是,亚洲是否拥有适合于民主政治的哲学和历史基础呢?那里到底能否实行民主政治呢?<br>自强自立<br>李在访谈中一直强调文化因素。我呀承认文化是重要的,但是光凭文化不能决定一个社会的命运,而且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更重要的是,李关于亚洲文化的观点不仅论据不足,而且是循环论证的。他认为,东方社会与西方不同,“相信个人离不开家庭”,而家庭是“建成社会的砖瓦”。然而,作为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家庭本位的东亚社会也迅速地迈向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社会。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事物是永恒不变的。<br>李声称,在东方,“统治者或者政府并不想给一个人以家庭所能给他的东西”。他刚表示过对西方社会道德崩溃的担心,并把这种崩溃归因于太多的民主和太多的个人权利,接着就把那种表面上看来是自立的、家庭为本的文化引证为东亚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并且嘲笑西方各国政府,据他说他们试图包办所有社会问题。于是,按照李光耀的结论,有着多管闲事的政府的西方政治制度,不适合家庭为本的东亚。他排斥西化,同时却接受现代化和由此而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再一次强烈地暗示,民主在亚洲行不通。<br>家庭价值(各取所需)<br>但是,事实正好相反,根据李光耀的说法,亚洲各国政府对私人事务袖手不管,并且置身于所有社会问题之外,其实不然。对于个人和家庭日常事务,亚洲国家的政府比西方管得更多更细。以韩国为例,每个家庭都被要求参加每月一度的邻里大会,以接受政府的训导和讨论地方事务。日本那个权力很大的政府则常常对企业界进行干预,以保<br>护政府心目中的国家利益。这种干预已经发展到引起日本与美国、以及与其他贸易伙伴相互争吵的程度。而李光耀的新加坡,政府严格管理个人行为——堪称把社会当作机器来管理的奥威尔式的极端范例。<br>对这些事实,李视而不见,反而声称东亚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他是用这种假论据来为他拒绝西方民主进行辩护。他甚至不喜欢一人一票原则,说“他在理智上并不相信”该原则是最好的,这显然违背了现代民主的根本。<br>由于不少发达的民主社会出现道德崩溃现象,李的观点不仅在亚洲相当普遍,而且得到某些西方人的赞同。例如,许多美国人认为,美国公民迈克尔·费伊由于做了恶作剧而被新加坡当局施以笞刑是罪有应得。但是,道德崩溃不是由于文化固有的弱点,而是工业化的结果,这种现象在亚洲的新兴工业国家中也正在出现。事实上,新加坡这个小小的城市国家,需要用近乎极权的警察国家的做法来保持其对公民的控制,这与李光耀所说的政府越是少管家庭事务国家就治理得越好的说法正好相反。救治工业化社会的积弊的办法,不是靠警察国家的严刑峻法,而要靠加强道德教育,高扬精神价值,提升文化和艺术的水准。<br>先于洛克<br>李反对把一种外来的制度“毫无例外地强加给那些根本行不通的社会”,对这一点人们并无异议。问题是,民主政治是不是与亚洲文化根本不相容,以至于没法推行。进一步说,考虑到李光耀完全不容忍异议的历史,考虑到许多其他亚洲国家还在持续地对持不同政见者进行镇压,人们不禁要问,民主政治在诸如新加坡这样的地方是否真的得到过实践机会。通过全面的分析,可以明确认定亚洲在趋向民主的哲学和传统方面具有丰富的遗产。亚洲在民主化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步,而且具备了发展民主并且使之超过西方水平的必要条件。<br>民主观念 <br>人们普遍认为,英国政治学哲学家约翰洛克为现代民主奠定了基础。根据洛克的理论,主权在民,统治者是通过与人民订立社会契约而获得授权进行统治的,人民可以撤回其授权。<STRONG><U>其实,差不多比洛克早两千年,中国哲学家孟子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根据孟子的“王道”政治原则,君王是“天子”,上天授权它的儿子推行良好的政治,也就是为老百姓谋福利。假如他治理不当,人民有权起义,推翻其统治,替天行道。孟子为弑君行为正名说,一旦君王违反天意,他就不再享有臣民效忠。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古代中国的“民本政治”哲学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王应该像尊重上苍一样尊重他的人民。韩国的本土宗教天道教更进一步提出“人即上天”,人们应该像侍奉天尊那样侍奉他人。这种观念在1894年激发和促成了近50万农民揭竿而起,对内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对外抗击帝国主义势力的压迫。可以说,没有别的观念比儒家学说和天道教的教义更接近于民主 的根本。亚洲显然拥有与西方一样丰富的民主哲学。<br></U></STRONG>民主机制<br><STRONG><U>亚洲还有大量的民主传统。当西方还由封建诸侯同志的时候,中国和韩国实行郡县制已经两千多年了。秦始皇创立的秦朝推性行法治,一视同仁,“王子与庶民同罪”。近1000年来,在中国和韩国,即使是高官显贵之后裔,如果不通过科举考试也不能担任重要官职。严格的科举考试向整个士绅阶层开放,他们占人口的十分之一强,从而保证了机会均等和社会的流动性。而这些是大众民主的核心内容。这种做法与同时代欧洲的世袭分封制形成鲜明对照,在欧洲,血统或多或少地决定了人们的地位。在中国和韩国,强有力的监察大员们可以对王朝的失误和官员的滥权加以制约。言论自由受到高度民主重视,人们明白国家前途有赖于言路畅通。儒学士人一直受到这种教育,对背离正道的专制君主诤言直谏是一种崇高的责任。许多文人士子和杰出官员,为维护这种自由表达权而献出了生命。<br></U></STRONG>民主政治所必须的基本观念和传统,在欧洲和亚洲都存在。不过,虽然亚洲的这类观念比欧洲出现得早,但是确实是欧洲人首先创立了广泛而有效的代议制民主。选举制度的发明,可以说是欧洲最了不起的成就。这种制度在别处发展起来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在亚洲“行不通”包括新加坡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是在采用“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之后才繁荣起来的,而自由市场体制是民主政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要说明的是,在经济发展快于政治进步的国家(如德国、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历史证明,随着时间推移民主最终会获得胜利。<br>亚洲的民主现状 <br>民主政治在亚洲也行之有效的最好证明是,尽管李光耀这样的威权主义领导人顽固抵制,亚洲仍然在通往民主的道<br>路上大步前进。事实上,自1974年以来,与别的地区相比,亚洲的民主化成家最为辉煌。截止1990年,大多数亚洲国家已经成为民主政体, 而世界民主化的平均水平只有45%.这一成就没有引起足够注意,是因为亚洲的经济成就太突出了。我深信在下个世纪初叶,民主将在整个亚洲扎下根来。到下世纪头25年结束的时候,亚洲将不仅出现经济繁荣,而且民主昌盛的时代。<br>我的乐观情绪基于这样几点理由。亚洲经济正在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阶段过渡到信息和技术密集型阶段。许多专家承认,经济领域的这种新秩序要求确保有信息交流和从事创造活动的自由。而只有民主社会才能提供这种保障。这样,除了民主政治,亚洲别无选择;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这种选择是生存所必需的。迄今为止的世界经济变革已经带来了更广泛个更顺利的信息交流,从而给亚洲的民主化进程提供了帮助。<br>自从二战结束以来,民主实践在日本和印度一直没有中断。在韩国、缅甸、台湾、泰国、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和其他一些国家,民主政治时常遭到挫折,甚至被中断。然而大多数这些国家最后还是民主化了。通过选举和其他民众运动,复兴的“人民权力”得以确立。甚至在泰国,经历了十届军人政府之后,文官政府终于出现了。而在长期的一党专制之后,蒙古政府自愿地接受了民主制度。我的乐观主义的根本理由就在于,亚洲人对民主和人权的重要性的认识日趋 加强,并且愿意为实现这些目标而作出必要的努力。尽管磨难不断,民主的火焰仍将照耀亚洲大地,因为它是人民的希望所在。<br>我们共同拥有一个世界在亚洲人越来越欢迎民主观念的时候,他们有机会也有义务向民主先行国家学习。西方在建立民主制度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不少问题。比如,有启示意义的一点是,要记住欧洲人是在民族国家的疆域内实行民主制的,在国界以外就不一定了。直到比较晚近的时候,西方民主国家一直偏爱少数有产者阶级的利益。通过社会经济变革使民主惠及社会大众,这主要是二战后才发生的事情。今天,我们必须重新振兴民主,使之不仅在各国内部,而且在各国之间,包括欠发达国家之间,促进自由、繁荣和公正:促进全球民主。与其把西方文化作为经济剧变所引起的道德失范的替罪羊,不如从亚洲的传统中寻找可以使民主发展得更好的力量。在亚洲,民主政治可以鼓励人民更加自立,同时尊重文化价值。这样的民主才是唯一真实代表人民意愿的,不过它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参与。只有这样,它才有合法性,才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气魄。 <br>亚洲的威权主义者误解了有效统治的规则与合法性概念之间的关系。那些保护人们不受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消极后果影响的政策,如果事先没有得到人们的赞同就不会被有效地执行;同样是这些政策,如果是经过公众辩论制定出来的,就会得到亚洲有自豪感和自强精神的人民的有力支持。<br>全球民主将承认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它将促成有利于后代的新政策。随着大规模的破坏和使所有物种遭殃,我们目前正在威胁自己的生存环境。说我们的民主必定是全球性的,是因为它强调要把兄弟般的仁爱遍施于天地万物。指明达到“天下太平”理想境界的途径的儒家格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显示了对清明政治的赞赏。正如这句格言所说的,儒家政治哲学的终及目的是“平天下”。为此,就要求人们使自己的家庭井然有序(“齐家”),而做到这一点必须提升自我修养(“修身”)。这种政治哲学强调政府的作用,强调为使天下太平。统治精英必须承担道德义务。公共安全和国防安全,与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管理一样,都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天下太平的概念可以被解释为天下万物和谐共存。这种认识还可以从乔达摩佛的教导中得到印证,即众生平等,万物皆有佛性。 <br>自公元前5 世纪以来,世界目睹出现了一系列思想革命。中国、印度、希腊和犹太的思想家们共同倡导了这些观念革新。但是,在过去几百年中,全世界被希腊与犹太- 基督教观念和传统所支配,现在已经是世界转向中国、印度和亚洲其他地方寻求智慧,以进行另一场思想革命的时候了。我们为之奋斗的新型民主,要确保每一个人完善自身利益的权利和所有生灵的生存权利。达到这种新型民主的第一步自然是完全遵循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这一国际文件表达对人类尊严的根本尊重。在执行《宣言》方面,亚洲国家理应走在前列。推行亚洲民主运动的主要是一批为数不多但是卓有成效的有献身精神的人,他们有的属于某个政党,有的是无党派人士。他们得到了全世界旨在促进民主非政府组织和半官方组织的支持。对于亚洲民主的未来而言,这些都是有希望的迹象。他们正越来越有力地促使政府倾听人民的心声,他们应该获得更多的支持。<br>在建立牢固的民主制度和增进人权方面,亚洲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最大的障碍不是文化遗产,而是威权主义领导人及其辩护士的抵制。亚洲可以向世界其他地区提供很多东西。它趋向民主的哲学和传统等丰富遗产,可以对全球民主的发展作出意义重大的贡献。文化并不决定我们的命运,决定我们命运的是民主。 <br><DIV class=textbox-tag><br><br></DIV>
性格决定命运,知识只是辅助条件。 东亚文化传统与民主宪政可以并行不悖 <BR> <BR> 1、李光耀宣扬“东亚传统不适于民主”的实质。 <BR> <BR> 以中国和朝鲜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在历史上有着几千年的专制历史,很 <BR> 多人认为这样的国家不适于采用民主制度。持这种观点最有名的人物 <BR> 就是新加坡的李光耀。李光耀多次在各种场合公开反对民主制度,认 <BR> 为纯西方式民主不适用于新加坡,“我们必须制定符合新加坡的规 <BR> 则,如此我们才能发展出一套制度,进而建立贤能的政府。”由于新 <BR> 加坡经济上的成功,李光耀的观点在整个世界都非常有影响。 <BR> <BR> 以往,人们将李光耀的观点仅仅看作是观点,还不敢轻易将他的观点 <BR> 与他的自私和权力贪欲联系在一起。2004年8月12日,随着吴作栋的 <BR> 辞呈正式生效,担任副总理长达14年的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终于成为 <BR> 新加坡第一实权人物。更为罕见的是身为总理的李显龙还同时兼任财 <BR> 政部长,这在新加坡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到了这种田地,如果人们还 <BR> 对李光耀的公心有一点幻想的话,那也实在是糊涂的不可救药了。李 <BR> 光耀的政治观点服务于他的政治贪欲,他要建立一个可以随心所欲进 <BR> 行操纵的李氏王朝。〔243〕 <BR> <BR> 2、金大中对李光耀反民主观点的批驳。 <BR> <BR> 对于李光耀反民主的观点,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进 <BR> 行了批判。〔244〕 <BR> <BR> 金大中认为,英国政治学哲学家约翰.洛克为现代民主奠定了基础。 <BR> 根据洛克的理论,主权在民,统治者是通过与人民订立社会契约而获 <BR> 得授权进行统治的,人民可以撤回其授权。其实,差不多比洛克早两 <BR> 千年,中国哲学家孟子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根据孟子的“王道”政 <BR> 治原则,君王是“天子”,上天授权它的儿子推行良好的政治,也就 <BR> 是为老百姓谋福利。假如他治理不当,人民有权起义,推翻其统治, <BR> 替天行道。孟子为弑君行为正名说,一旦君王违反天意,他就不再享 <BR> 有臣民效忠。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古代中国的 <BR> “民本政治”哲学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王应 <BR> 该象尊重上苍一样尊重他的人民。可以说,没有别的观念比儒家学说 <BR> 和在由此而来的韩国天道教的教义更接近于民主的根本。亚洲显然拥 <BR> 有与西方一样丰富的民主哲学。 <BR> <BR> 金大中还认为,亚洲还有大量的民主传统。当西方还由封建诸侯统治 <BR> 的时候,中国和韩国实行郡县制已经两千多年了。秦始皇创立的秦朝 <BR> 推行法治,“王子与庶民同罪”。近1,000年来,在中国和韩国,即 <BR> 使是高官显贵之后裔,如果不通过科举考试也不能担任重要官职。严 <BR> 格的科举考试向整个士绅阶层开放,他们占人口的十分之一强,从而 <BR> 保证了机会均等和社会的流动性。而这些是大众民主的核心内容。这 <BR> 种做法与同时代欧洲的世袭分封制形成鲜明对照,在欧洲,血统或多 <BR> 或少地决定了人们的地位。在中国和韩国,强有力的监察大员们可以 <BR> 对王朝的失误和官员的滥权加以制约。言论自由受到高度重视,人们 <BR> 明白国家前途有赖于言路畅通。儒学士人一直受到这种教育,对背离 <BR> 正道的专制君主诤言直谏是一种崇高的责任。许多文人士子和杰出官 <BR> 员,为维护这种自由表达权而献出了生命。 <BR> <BR> 民主政治所必须的基本观念和传统,在欧洲和亚洲都存在。不过,虽 <BR> 然亚洲的这类观念比欧洲出现得早,但是确实是欧洲人首先创立了广 <BR> 泛而有效的代议制民主。选举制度的发明,可以说是欧洲最了不起的 <BR> 成就。这种制度在别处发展起来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在亚洲“行不 <BR> 通”。包括新加坡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是在采用“西方”自由市场 <BR> 经济制度之后才繁荣起来的,而自由市场体制是民主政治不可分割的 <BR> 一部分。还要说明的是,在经济发展快于政治进步的国家(如德国、 <BR> 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历史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最终会 <BR> 获得胜利。 <BR> <BR> 以下,我们顺着金大中的思路进一步说明东亚文明非但并不排斥民 <BR> 主,反而更适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BR> <BR> 3、东亚“民本”传统契合“人民主权原则”。 <BR> <BR> 民主的最核心的制度就是选举制度,即由人民通过选举来确定国家的 <BR> 最主要的领导人。这一制度归结为宪法原则就是“人民主权原则”。 <BR> “人民主权原则”与儒家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提法上 <BR> 和本质上确实是一致的。只是在东亚,“民为贵”或“以民为天”的 <BR> 思想仅仅局限于对君主的忠告和劝谏,而没有更切实的制度保障。君 <BR> 主的权力来源理论上受命于天,符合天意,但实际上是得自于武力征 <BR> 服和世袭垄断。如果我们引入选举制度来替换专制君主制度,那么我 <BR> 们看到传统儒家理论与现代民主理论就很好地对接了。选举就是一个 <BR> 诉诸天意的过程,这就将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天道观念民主化、法治化 <BR> 了。 <BR> <BR> 仅仅在近代以前,我们看看整个世界就很容易发现:以中国为典型的 <BR> 东亚国家在建立稳定的政治秩序和推行有效的中央政权的统治方面都 <BR> 是最成功的。长期的专制统治固然为我们造成了深远的消极影响,但 <BR> 也为我们推行现代的民主政治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BR> <BR> 4、东亚政治世俗化传统符合现代标准。 <BR> <BR> 君权的大一统很早就在东亚国家实现了政治世俗化和政教分离、宗教 <BR> 宽容的传统;而在西方,为了摆脱宗教对政治的支配地位,实现政治 <BR> 世俗化,进行过数以百年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和无数次的战 <BR> 争。在西方历史上,长期存在着信仰一个宗教或教派的人民对另一宗 <BR> 教和教派的大规模的迫害和压制。这样,由于宗教的原因,在西方, <BR> 普通百姓的思想和生活经常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很多人因为宗教迫害 <BR> 而背井离乡。大家都知道美国正是这样产生的,南非的白人也是为了 <BR> 逃避宗教迫害才来到南非的。而在中国这种情况很少存在。只要你不 <BR> 危害君主专制,君主很少干预人们的宗教信仰。这也就是说,君主专 <BR> 制对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并不进行不必要的干涉,即便是备受指责的文 <BR> 字狱,所受影响的也仅局限于被君主怀疑的很少的人,最严重的迫害 <BR> 不过几万人。直到今天,不用说伊斯兰教的存在成为伊斯兰国家民主 <BR> 化的最大障碍,印度、非洲、拉丁美洲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宗教 <BR> 的困扰,即便在欧美,政教分离不彻底的影响仍然到处可以看到。宗 <BR> 教问题是当代世界最棘手、最头疼的社会问题,相比之下,韩国和中 <BR> 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则很少受宗教问题的困扰。 <BR> <BR> 5、东亚高度同质的社会有利于推行多元民主。 <BR> <BR> 长期有效的专制统治使东亚国家成为高度同质的社会,这就使国家的 <BR> 种族、部族、文化冲突减少到非常低的程度。纵观整个世界,我们很 <BR> 难找到一个国家象韩国、日本、中国这么简单划一的国家。同一的民 <BR> 族、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复杂的国家中国,也一样 <BR> 有难得的占总人口92%以上的主体民族,除了新疆和西藏存在一定的 <BR> 民族问题,其他各民族基本与主体民族高度同化。这对于中国这样一 <BR> 个大国,实在是难以奢望的有利条件。 <BR> <BR> 6、东亚郡县制符合现代国家结构形式。 <BR> <BR> 如金大中所述,韩国、中国很早就建立了符合现代标准的郡县制。绝 <BR> 大多数历史时期,君主专制的中央政府都对地方进行着卓有成效的统 <BR> 治。这一历史,结合高度同质的人种、语言、文字以及同一的文化传 <BR> 统,民主制度的推行比较世界其他各国,东亚各国最少可能导致民族 <BR> 的分裂和混乱。 <BR> <BR> 7、科举制度传统为现代公务员制度提供了范例。 <BR> <BR> 在现代国家,对国家进行实际管理的是庞大的公务员队伍,选举制度 <BR> 影响的虽然是最重要的官员,但数量很少。而中国和朝鲜,如金大中 <BR> 所述早在1,000多年以前就建立几乎可以与现代公务员制度比美的科 <BR> 举制度。实际上,现代公务员制度也正是借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建 <BR> 立起来的。 <BR> <BR> 8、东亚传统可能成为西方传统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绝好的弥补。 <BR> <BR> 如果以选举制度置换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东亚 <BR> 文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西方文化的局限性,为整个人类更为和谐 <BR> 和美好做出贡献。如儒教思想可以有助于克服“金钱至上主义”。西 <BR> 方资本主义的伦理是以财富的积累为目的和价值的。在这种观念下, <BR> 有的人不择手段,攫取金钱,以实现“财富的积累”。而儒教的经济 <BR> 伦理观则认为,财富的积累不过是实现道德生活的手段。孔子曰: <BR>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教的义利观主张的是“见利思 <BR> 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反对“不义而富且贵”。而且,儒 <BR> 教文化的长处恰恰在于主张个体与群体并重,既强调个人的道德修 <BR> 养,又强调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强调宽容,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这 <BR> 种观念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减少和缓和社会的矛盾和冲 <BR> 突;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相比之下,西方的价值观往往以个人私 <BR> 利作为出发点,体现利己主义的原则,这容易引起人们相互之间的摩 <BR> 擦和对抗。 <BR> <BR> 儒教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对立的,它的某些长处,对于补救西方文化 <BR> 中所存在的偏颇和弊端是大有裨益的,它的主要原则在东亚各国现代 <BR> 化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仁爱可以转化为人们彼此 <BR> 尊重和爱护的规范;家庭、社会、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可以 <BR> 抵制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有利于社会公正;儒教文化倡导人与 <BR> 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等 <BR> 等。此外,在儒教文化的宝库中,有着丰富的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的伦 <BR> 理理论和原则,如儒教文化强调家庭伦理、社会伦理,注重群体意识 <BR> 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又如儒教文化提倡人的自觉自律的道德、礼仪 <BR> 待人,对社会有义务感、责任感,它要求人们以“父义、母慈、兄 <BR> 友、弟恭、子孝”的“五典”维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以“礼”和 <BR> “仁”来协调公共人际关系,等等。这些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于现 <BR> 代社会中出现的以物质利益为中心而造成的冷漠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 <BR> 系,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儒教文化强调“中庸”、“太和”的 <BR> 思想可以使现代人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以及 <BR> 不同文化之间建立更高层次的和谐关系。还有,儒教文化有许多关于 <BR>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节约消费的思想,也是值得现代人借鉴的。例 <BR> 如,荀况把“节用”与“御欲”联系起来,提出人们在生活消费中必 <BR> 须要有“长虑顾后”的观念,而不应当任人之欲。那种“不顾其 <BR> 后”,随意奢侈浪费的人,乃是一些“偷生浅知”(《孟子.离娄 <BR> 下》)之徒这些都是很有深远意义的。〔24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