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高校本科评估就是一场闹剧
<DIV>高校本科评估就是一场闹剧</DIV><DIV>转载自:腾讯</DIV>
<DIV> </DIV>
<P><IMG src="http://img1.qq.com/news/pics/349/349328.jpg" border=0></P>
<P>全体立正!教育部大学本科评估驾到</P>
<P ><STRONG>面对本科教学评估 中国教育界大脑集体注水</STRONG> </P>
<P ></P>
<P >作者: 张录强 </P>
<P ></P>
<P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畏缩不前、无所作为,甚至开倒车。尤其表现在近年来全国规模的本科教育评估等方面,用千篇一律、事无巨细的评估条款约束高等教育的手脚,对所有的高校采用相同的琐碎的、低劣模式进行评价,简直就是扼杀本来就缺乏生机的中国高等教育。 </P>
<P ></P>
<P >更为奇怪的是,二OO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接受评估的54所高校的评估结论:其中30所高校“优秀”、19所高校“良好”、5所高校“合格”。整个一个倒置的的金字塔,优秀的比良好的多,良好的比合格的多,不合格没有,中国高等教育果真好到这种“无可挑剔”的程度了吗? </P>
<P ></P>
<P >其实,用不着列举太多的理由,大家都很明白,教育部评估标准出台在后,评估的时段在前(教育评估时间跨度是最近三年),要想让已成的事实符合“后生”的评估标准,只有造假一条路。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得断言,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的高校,无一例外都是造假高手,成绩良好的高校,也大多逃不过这种判断。 </P>
<P ></P>
<P >有些学校口口声声要“以评促建”,并要求所属院系必须确保本科评估万无一失,促使下属部门造假无所不用其极。而造假的结果是较高的评估成绩和更有保障的发展资源(资金、荣誉、生源等)。在这区区小利的感召下,在中国社会的良心地带,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高校轮番上演了一场场有组织、有计划的、轰轰烈烈、名正言顺的造假运动。 </P>
<P ></P>
<P >曲阜某大学,据说他们有一届毕业生培养计划上的一门课没有开,为了补充上这些学生的这门课程的试卷,就安排下一届的学生造试卷,并且必须造出学校要求的分数,当然事先校方提供了标准答案。这种闹剧实在不在少数。某经贸大学,由于以前没有规定优秀毕业论文至少达到5000字,结果现在要求带毕业设计的老师,替学生把论文补足5000字。以前从来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某些教授,通过“重建”文字档案,就被“造成”了每学年都给本科生上课的“标准”高校教师。 </P>
<P ></P>
<P >这就是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活动产生的效应,中国大学是在传承知识、塑造后人吗,这不是在糟蹋中国的未来吗? </P>
<P ></P>
<P >没有什么也不能没有骨气,中国教育界缺少的恰恰就是骨气。做人没有骨气,做事不用大脑,整个一个大脑注水。没有骨气、没有健康的人格,哪来的健康的学术和健康的文化。中国没有一流大学理所应当,如果万里有一,出了一个世界一流大学,那可就真奇了怪了。 </P>
<P ></P>
<P >面对本科教学评估中出现的种种怪现象,在小利面前,中国教育界表现出义无反顾地大脑集体注水、集体失语。呜呼,中国高等教育;呜呼,中国文化;呜呼,中国人。本科教学评估可以休矣。 </P>
<P ></P>
<P ></P>
<P ><STRONG>高校本科评估,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场闹剧!</STRONG> </P>
<P ></P>
<P >我是一名高校教师。跟许多高校的教师们一样,正在为学校的“生存发展”奉献着一种奇怪的力量。因为国家教育部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将于明年莅临我校。而我们已经从几个月前就开始了各种造假行动。 </P>
<P ></P>
<P >我们可以理解教育部关于教学评估的初衷,那一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而且我们知道,他们在每一次总结中也会让这种愿望变成一种“美好的”结果:那就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规范、改革、创新、进步(等等诸如此类的“美好”修饰词)起到了促进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等等。而且我们还知道,教育部的领导们也都在被这种“伟大的成果”欢欣鼓舞着,并且将此作为自己的一项政绩,可以“载入史册”。 </P>
<P ></P>
<P ><STRONG>事实怎样呢?</STRONG> </P>
<P ></P>
<P >离评估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的教师们已经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了,而且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造假,原本没有的规章制度造出来,这一点似乎能体现出“以评促建”的宗旨,但是如果把原本没有的工作成绩造出来,把从未改革过的教学改革成果造出来,把从未搞过的学生座谈记录造出来,把没听过课的听课记录造出来,把没有过的教案、讲稿造出来……一切的一切,都要造出来,不是只造一份,而是要造三年的,每个学期都有一份(有的是几份)。如果仅仅是教师们夜以继日地造假也就罢了,学生们“为了学校的利益”也都轰轰烈烈地参与其中,评估要求有三年的试卷、作业存档,那就发动现在的学生答几年前的试卷,写上别人的姓名,老师在煞有介事地批改打分,几年前的试卷因此诞生。作业也是如此。 </P>
<P ></P>
<P >为了能在评估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学校各级各部门都非常重视,校长亲自挂帅,三天两头开会,在“一把手问责”制的重压之下,各学院、部系也都立即行动起来,纷纷到已经通过评估的学校学习造假经验,把握专家脉搏,于是,各种“经验”都在本校传播:某高校仅造假试卷一项就耗资20多万元;某高校连接待专家的司机都进行了培训,让他们说起学校的好处便头头是道;某高校学生每人一个手册,必须倒背如流,在专家组驻校期间,任何人只能按这一小册回答问题;某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完全打乱原有的程序,让最好的老师在专家驻校期间讲课…… </P>
<P ></P>
<P ><STRONG>一切为评估让路,评估是重中之重,谁在评估中出了一点问题,谁就是学校的罪人</STRONG>。 </P>
<P ></P>
<P >像一场大跃进,又像一场大浩劫,教师们苦不堪言,但还要“为了学校的利益”加班加点,唯有那些经历过文/革,平日无所事事的行/政人员目光如炬,似乎找到了温暖的感觉,“创造性”地想出各种对付专家组的招数,让教师们进行准备。实际的教学质量如何,已经无人问津,剩下的只有各种表格、各种总结、各种汇报材料……有的,要改成需要的样子,没有的,就要制造出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在这场造假运动中消耗着。 </P>
<P ></P>
<P >然而,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在感到无奈的同时,更大的还是悲哀。尽管教育部说严禁在评估过程中造假,严禁为了迎评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然而,就如今的评估方法,可能不造假吗?可能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吗?而且,就已经评估过的高校来看,谁的造假水平高,谁就能得到优秀,谁能重视到“一切工作都让路”的程度,谁才能取得好成绩。 </P>
<P ></P>
<P >那些“专家们”看不出造假的痕迹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许出人意料,但是却非常真实:他们看的就是你造假的水平。因为提前通知学校要在一年后进行评估,并让你拿出三年间的所有东西来,就是给你时间来造假的。 </P>
<P ></P>
<P >那么,评估还有什么意义?就现在的方式,不仅无意义,而且贻害无穷。破坏了正常教学秩序不说,把学生们都纳入造假行列,这是怎样的罪孽?我们还如何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P>
<P ></P>
<P ><STRONG>或许这样一次铭心刻骨的经历会消解掉我们所有的“育人”成果。</STRONG> </P>
<P ></P>
<P >如果再往更深处探讨,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如果所有的高校每5年(加上准备阶段只有4年)都要经历这样一次浩劫,几乎所有的在校本科生都会有一次经历,我们不是在集体教学生造假、应付吗? </P>
<P ></P>
<P >尤令人悲哀的是,全国高校都在进行着这样的“浩劫”,从2004年迄今已经通过评估的高校已有几百所,却没有一位有影响的专家学者站出来,说出事情的真相,提出异议,这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我们的知识分子已经丧失了正直的良心,已经没有了说真话的勇气和胆识,这又是什么样的悲哀? </P>
<P ></P>
<P >好了,不说了,我还得继续编我们的“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定和材料去呢。 </P>
<P ></P>
<P >以下是某网站刊出的一篇文章,放在这里,说明不是我在瞎说: </P>
<P ></P>
<P >无论决定进行高校评估的动机有多么美好,但实事像铁一般冷峻和不容置辩,那就是,这完全是一场劳民伤财、祸国殃民的闹剧。不同高校的学科特色、优势、攻关重点应各有侧重,应鼓励这种差异,而不是搞一种大而全、面面俱到的东西。本应鼓励各个学校根据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改革和开设新的学科专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大刀阔斧的教育创新和改革。你搞那么大而全的评估干什么?组建一个由各高校和其它有关人士进行各大高校的长期研究、跟踪和评价机构,根据各学校学科设置、师资水平、毕业生结构、质量及就业状况等综合信息,及时进行动态监测和不断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岂不是好些? </P>
<P ></P>
<P >“高校评估”的恶果已在具体的实践中表露无疑,现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归纳其十大罪状: </P>
<P ></P>
<P >1、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教学工作,增加了教师负担,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 </P>
<P ></P>
<P >2、助长了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 </P>
<P ></P>
<P >3、为教育界和教育部官员的腐败提供了又一温床。 </P>
<P ></P>
<P >4、无谓浪费了各高校大量的教育资金和资源,增加了原本就存在大量不合理开支的高校支出。 </P>
<P ></P>
<P >5、为既不经济又不科学的以大规模行政方式评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作法首开恶例。有可能诱发某些地区某些部门争相效仿,搞类似的中小学教育评估活动。 </P>
<P ></P>
<P >6、使教育部偏离了正确的工作重点,变得不务正业。要知道,眼下中国教育这个烂摊子,教育部有多少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的事情要去解决! </P>
<P ></P>
<P >7、它像一股平地陡生的阴风,刹那间毒化了各高校的教学气氛和生态,改变了学校各级主管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P>
<P ></P>
<P >8、逼迫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造假、成绩造假、学习造假、学术造假。 </P>
<P ></P>
<P >9、将评估工作变成了争地位、争资金的一场竞争。 </P>
<P ></P>
<P >10、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P> <P>无所,偶们要的是文凭……</P>
<P>听起来心寒,可说的没错啊</P> <P>学校评估,整个学校紧张兮兮.</P>
<P>却没发现真有什么进步.</P>
<P>有点可悲!</P> <P>晕,我们学校正在准备这个评估,我们正为此“遭罪”~</P> 现在是十分的同情学生了,幸好本人不是了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如玉</I>在2006-5-11 21:00:00的发言:</B><BR>现在是十分的同情学生了,幸好本人不是了</DIV>
<p>那恭喜妹子了~!~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STRONG>不仅仅中国的教育界没有骨气。</STRONG></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STRONG>现在的中国,是专门造就没骨气的人的。不仅造就没骨气的人,而且造就没骨气的行业、没骨气的领域、没骨气的政府…………</STRONG></FONT></P> 那不都成没骨气的东西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