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重 发表于 2006-11-18 13:45

[修正版]倚天长剑飞寒铓——金庸、張藝謀不同視角下的暴君秦始皇



    张艺谋大师的主旋律武侠巨片《英雄》的结尾处,‘无名’面对秦始皇,本可流血五步,诛杀独夫民贼,但为了秦皇口中的‘天下’,放下了手中与心中之剑,终被万箭攒射而死。

    而在《天龙八部》最后一章《教单于折剑六军辟易奋英雄怒》中,段誉、虚竹出入万军之中,擒得辽帝耶律洪基,交给义兄萧峰,萧峰居然也放过不杀,却逼迫他折箭立誓:“于我一生之中,不许我大辽国一兵一卒,侵犯大宋边界”。然后萧峰竟以断箭自戕……

    两者情节上略有相同,其精神则截然相反。

    辽帝耶律洪基命萧峰先取大宋,再灭西夏,如果计划得以实现,与始皇帝的吞并‘天下’其实也别无二致。萧峰拒绝了辽帝的乱命,是因为他想到了“成千上万辽兵向南冲去,房舍起火,烈焰冲天,无数男女老幼在马蹄下辗转呻吟,羽箭蔽空,宋兵辽兵互相斫杀,纷纷堕于马下,鲜血与河水一般奔流,骸骨遍野……”的可怕景象,类似场景当无名面对秦始皇时正在发生(当然你在张导的巨著中是看不到的,在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中却有淋漓尽致的展现),若行刺不成,则会以更大的场面轰轰烈烈的上演……

    张艺谋高明之处在于:他居然让自己的无名英雄为了一个空花泡影/大而无当的‘天下’而弃剑,任由独夫民贼继续他屠戮、坑杀天下生民的伟大事业。相比之下,就更能看出金庸格局器宇之狭,他居然为了区区数百万蚁民的生命,让萧峰违抗帝命,坏了圣天子混一‘天下’的大计宏猷,终于落到‘自绝于天下’的可耻下场。


   在《英雄》中,无名是当然的首席“英雄”,而在《天龙》中,萧峰因自己的契丹血统被人詈为‘贱种’。

   无名与萧峰,谁是英雄?谁是贱种?

    ‘天下’与‘苍生’,何者为重?何者为轻?

    “天下”二字何以杜天下苍生悠悠之口?

    难道‘统一’就是国人与世界的终极价值、终极目标?为了‘天下“是否就可以不择任何手段?不计任何后果?不惜任何牺牲?

    金庸与池田大作对谈录,第11章15页篇幅专论维克多。雨果。二人如此喜欢、看重大师,金庸的理解是:“大概我们心中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思想很重。”

    雨果在描写法国大革命的小说《93年》中发出了他的警世通言:“在王权之上,在革命之上,在人世一切问题之上,还有人心的无限仁慈”,“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在绝顶重要的‘天下’之上,还有绝顶重要的生民福祉!

    犹太《塔木德经》:“拯救一人,即等于拯救世界”———一个人的生命与尊严并不比‘天下’更为轻贱。

    孟子反对强国试图凭借武力统一天下的做法,“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他谴责通过征伐扩张强权,“争地以占,杀人盈野;争城以占,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孟夫子似乎为那位‘千古一帝“的赢政预先下了判决书,却轻巧地被张艺谋推翻。

    看来张导确实相信“遍地哀鸿满城血”的始作俑者,居然是出于“无非一念救苍生”的良好意愿。

   但历史早已证明:恶的手段永远达不成善的目的,以百千万生命换来的‘天下’自古就是暴君的私产,向来不是贱民的乐园。

   古罗马帝国‘分久不合’乃有今日的欧洲。

    ‘大一统’既为祖先留下的遗产,我们总应该尽心维护,但为此目的不惜任何代价甚至要“核平台湾”的高论,却非我所乐见乐闻。

   百年来,内战不断,多少中国人肝脑涂地,死于同胞之手。难道我们心肠还未软化,刀刃仍未卷折,口唇依旧嗜血?

   日本遭核弹之祸,绝对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但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何原子弹只向东瀛扔来,而不往第三帝国投去?

   虽然有时间上的问题(美国造出核弹时,欧洲战事已结束),但倭人的怀疑仍自有其道理:因为盎格鲁-撒克逊与日尔曼同一种族,同一基督教信仰,就算已有核武,山姆大叔也不会用在欧洲战场。

   我们的英雄则要把原子弹向同胞的头上扔去,实在令人叹服!


   内战没有英雄,屠杀同胞算什么好汉?英国自‘光荣革命“后三百年不再自相残杀,美、日各自南北战争、明治维新后约一个半世纪,未发生内战。本来“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无论对内对外,轻启战端,兵连祸结,绝非生民之福。

      而我们中国人向来勇于内斗,怯于外战,就算要统一国家,当务之急也该是收复南洋各国侵占的南沙群岛,倭贼窃据的钓鱼台岛以及印度所占中国西藏领土(面积约等于3个台湾),而不是亟亟于屠戮同族。

       金庸1996年再度赴台,与蒋纬国、宋楚瑜诸公晤谈。谆谆劝说:“军事冲突一旦发生,不论谁胜谁败,绝非中华民族之福。台湾固然兵连祸结,过去数十年经济成果毁于一旦,大陆之经建现代化亦不免遭遇挫折,上上之策莫如和平协商,共谋国事”。

       2003年,他接受央视沈冰采访,重申:“中国人最后和平统一是最好的结果”。

      这些,是我们的爱国“英雄”们从不计及的。有人鼓吹:“宁可使大陆经济倒退20年,也要武力攻占台湾”,我想人家一定有《飘》中白瑞德发“国难财”的门路与本事,那位口出狂言“不惜牺牲西安以东所有生命财产”的朱将军倒也坦诚:台海战争一旦爆发,他会像鼹鼠样躲到比西安更西……

      至于那些一无所图,仅凭满腔义愤、一脑无知,叫嚣对台用兵的愤青们,耶稣曰:“上帝啊,原谅他们吧!他们自己都不晓得自己在做什么事”。

      是 虚假的战争影视片,才使人们对战争的残酷性缺乏最起码的了解。

      有人放言:“用导弹原子弹将宝岛砸成废墟,推倒重建”,他也不知道所谓的“台湾奇迹”不仅表现为“101大楼”和笔记本电脑,更表现在对华夏文明的宝爱传承,表现为人们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气度风华,表现为各种细节上的制度建设……

      这些脆弱的东西,一旦被推倒,永难再建。

      据军事专家以及业余专家估计:武力拿下台湾所需时日,人言言殊,但为时甚短是确定无疑的,从3个月,到7天,到24小时不等,看看人家,都老大不小了,居然还能保持如此天真的心态,实在令我嫉妒到发狂。

      我只明白一点:台海真的发生惨祸,则全世界都将对中国刮目相看:劣等民族,应如是也!


                           二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华夏因‘跃进’引发‘自然灾害’。人口急剧减少。但英雄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同时期,我们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核子武器,为今天的爱国者‘核平台湾’创造了条件。像今天的北韩人民一样,当时的中国人民无不衷心拥护,欢欣鼓舞。外交部长陈毅代表中国人民更向世界发出了‘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的时代最强音!

   金庸则躲在阴暗的角落——殖民地香港,冷言冷语,大加讥嘲。1963年,他发表《明报》社评《要裤子不要核子》:“‘即使中国人民全部无裤也要自拥核子武器’,这句话在我们听来,实在是不胜愤慨。一个政府把军事力量放在第一位(这正是今日朝鲜‘先军政治’思想之精髓---刘注),将人民生活放在第二位,老实说,那绝不是好政府……一个人民没有裤子穿的国家,即使勉强制造了一两枚原子弹出来,这个国家也是决计不会强盛的……请问几枚袖珍原子弹,有何用处?还是让人民多做几条裤子穿吧!”

   金庸当年就为这篇社论饱受香港《大公》《文汇》等左翼报纸的攻击谩骂。相信他本人对此不是没有心理准备的。就是今天,恐怕多数人对这种论调也很难认同。

   知道要被人骂,还是要说,要写,要发表,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必然有其强大的精神支撑:生命比‘天下’更尊贵,人民的富裕较诸国家(只能是暂时的)强大更重要。

   因此,金庸才会说:“真正的英雄,并不取决于他打下多少江山,要看他能不能为人民百姓带来幸福”。

   要论金庸早年,确实是一位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和平主义者,逮及晚景,他身名俱泰,民族主义情绪转趋浓厚,又麻醉在‘盛世’的讴歌中,小煤窑矿工发自地底的绝望的呼喊,金庸再也不会听到了。

   哦!上帝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阿门!




                               三




      从司马迁到金庸,他们笔下的‘游侠’,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小说形象,‘侠以武犯禁’是基本特质,张大师的‘英雄’独能‘以武犯贱“,实在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典范。

      金庸晚年圆滑世故,事不关己,很少对当世知名人物有所讥弹。这次却对张艺谋和他的《英雄》大加挞伐:“最不喜欢《英雄》,完全否定。《英雄》把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秦始皇拍成了这个样,和历史上的形象截然相反,欺骗观众,而且有为他洗身翻案的意思,把人的价值分几等,不尊重生命,这是一部拍得很荒唐的电影”。

      我想,金庸如此大为光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张艺谋通过镜头中那位被“忽悠”了的“无名英雄”,试图颠覆整个的“武侠精神”。它的精神内核既与萧峰截然相反,又彻底否定了“倚天剑”的价值。

      ‘无名’在暴君面前,自愿扔弃的那把剑是否同样‘无名’呢?

      我想那把剑应该就是“倚天”:

      张无忌说道:“所谓‘武林至尊’,不在宝刀本身,而在刀中所藏的遗书……武林传言之中,尚有两句言道:‘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剑中所藏,乃是一部厉害之极的武功秘笈。我体会这几句话的真意,兵书是驱赶鞑子之用,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间百姓受其荼毒,那么终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统领百万雄兵之人纵然权倾天下,也未必便能当倚天剑之一击”。(三联版1562页)

       现在好了,这把黔首们心中残存的“倚天剑”终于被张艺谋拦腰斩断,碎为齑粉了!

       自荆轲、聂政以来,‘反抗暴政’或许不是‘武侠’唯一的精神血脉所在,但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西方有武侠小说吗?没有!但,西方从不缺武侠精神。美国校园枪击事件过几年就会发生一次,但美国多数民意宁愿付出如此代价而仍是坚拒历任政权的‘禁枪’企图,因为美国《权利法案》的第二条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因为“美国人民有推翻暴政的自由”。

      杨小凯先生曾经希望‘告别革命’,但到了晚年,他的思想有重大修正,认为不能片面要求人民放弃自己的‘抵抗权’,否则,社会不会更合理,只会更坏下去。

      当“无名”被射杀后,始皇帝为他操办了隆重的葬礼——这样的模范“奴才”当然值得大力表彰——此一情节或许并不能感动观众,但最起码感动了张艺谋自己。一旦此公仙逝,他也当得起这样高规格的。

       张艺谋早年拍过一部《古今大战秦俑情》的商业片,片中张导并亲自扮演了一名跌入20世纪的秦国忠勇武士。此前我一直误认为它仅是张艺谋编造的一个好玩故事。看过《英雄》才有所觉悟:或许世间真有夺舍投胎之事。否则就无从解释:何以最现代的光影技术,承载的却是2000年前的腐朽魂灵?

       今年凑巧有西安之行,在兵马俑馆,我也曾逐个端详:有无秦代兵俑而外形酷肖张艺谋者。

      居然没有!

      然而,希望永在!

   导游说:“仍有大批秦俑,埋藏地下,等待出土!”

《刘国重叹金庸》电子书下载



http://www.jyjh.net.cn/bbs/viewthread.php?tid=28395




刘国重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58533427

[ 本帖最后由 刘国重 于 2007-12-23 10:43 编辑 ]

江海寄孤舟 发表于 2006-11-18 14:48

<P>无意去批驳刘先生的观点,只是一旦秦始皇死与无名剑下之后,这天下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杀与不杀,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抉择.ZYM在这里是滥用天下的概念,天下并非是指地理之广博,更多的是文化上的理解,顾炎武先生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天下当如斯理解。</P>

刘国重 发表于 2006-11-18 15:57

<P>是啊!</P>
<P>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敲扑黎民黔首,毁灭文化,真正做到了“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P>

刘国重 发表于 2008-6-29 10:48

辽帝耶律洪基命萧峰先取大宋,再灭西夏,如果计划得以实现,与始皇帝的吞并‘天下’其实也别无二致。

或谓:契丹乃是异族,秦人却是亲人。实则,历史学家朱维铮先生早就指出:“秦朝本身也不是汉族政权,秦朝其实是西戎人。”

武五陵 发表于 2008-6-29 14:11

咦,这个贴子我还没看过。写得好,“以武犯贱”一词更是妙得很。
不过说到朱维铮,这人历史知识虽然挺丰富,但在FT中文网上的专栏,观点有点悖谬,有点儿惨不忍睹。

碧海潮生 发表于 2008-7-1 15:37

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政策何尝不是以人民的名义执行,本朝的罪恶者的嘴里又那里离开过人民这么崇高的字眼.天下也好,人民也罢,都是无谓的遮羞布.没有个体自由与幸福为基础的人民能够得到自由和幸福?一个不断拿人性做试验场的国家能够建成乌托邦,见鬼去吧!

朱维铮是复旦研究思想史的,有本走出中世纪,看完之后极不喜欢,呵呵.

福音书里有句话叫做: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竹光 发表于 2009-6-7 19:42

ds1775465328 这篇文章不愧为深度读了倚天,秦始皇跟倚天剑也能有某种联系,可见金庸作品是无处不在了。和平时期需要已武来维护和平,战乱时期需要武来取得和平,那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否是要以暴力?金庸作品中宣扬一种不以暴制暴和快意恩仇,武侠的武的用处何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修正版]倚天长剑飞寒铓——金庸、張藝謀不同視角下的暴君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