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悬赏十万征下联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STRONG>上联:<FONT color=#aa0000>不喝董酒不懂酒</FONT></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STRONG>要求:对仗工整,含义明确。上联两个“不”字、两个“酒”字,“董”与“懂”仅有偏旁之差。</STRONG></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STRONG>说明:象“再品云烟在云烟”之类的就不要发了,对得不工整。</STRONG></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STRONG>一、“子”仄声,不对。</STRONG></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STRONG>二、“莲”与“怜”不是差偏旁的字。</STRONG></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STRONG>三、“吃”与“喝”同属平声。</STRONG></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STRONG>创意不错,不过不好意思,请再想想。</STRONG></FONT></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对下联:<FONT color=#ff0000>爱吃莲子爱怜子</FONT></FONT>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我的MJ对的可以的说,老青,给钱......</FONT> <P>哈, 是不是此上联有相当的自信.....</P>
<P>...</P> <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再品云烟再运烟</FONT></STRONG></P>
<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aa0000 size=5></FONT></STRONG> </P>
<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飘过............</FONT></STRONG></P>
<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FONT></STRONG> </P>
<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aa0000 size=5>董酒是啥酒???</FONT></STRONG></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STRONG>楼上的,你的联还算可以,但是含义不明确,有生硬之嫌。</STRONG></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STRONG>此联我试过很久,一直对不工整,只是想求个好对而已,自信谈不上。</STRONG></FONT></P>
<P> 董牌董酒是贵州省遵义董酒厂的产品。1963年被命名为贵州省名酒,1986年获贵州省名酒金樽奖,1984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88年获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金奖,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1991年在日本东京第三届国际酒、饮料酒博览会上获金牌奖;1992年在美国洛杉矶国际酒类展评交流会上获华盛顿金杯奖。</P>
<P> 遵义酿酒历史悠久,可追溯到魏晋时期,以酿有“咂酒”闻名。《遵义府志》载:“苗人以芦管吸酒饮之,谓竿儿酒”。《峒溪纤志》载:“咂酒一名钓藤酒,以米、杂草子为之以火酿成,不刍不酢,以藤吸取。”到元末明初时出现“烧酒”。民间有酿制饮用时令酒的风俗,《贵州通志》载:“遵义府,五月五日饮雄黄酒、菖蒲酒。九月九日煮蜀穄为咂酒,谓重阳酒,对年饮之,味绝香”。清代末期,董公寺的酿酒业已有相当规模,仅董公寺至高坪20里的地带,就有酒坊10余家,尤以程氏作坊所酿小曲酒最为出色。1927年程氏后人程明坤汇聚前人酿技,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酿酒方法,使酒别有一番风味,颇受人们喜爱,被称为“程家窖酒”、“董公寺窖酒”,1942年称为“董酒”。其董公寺据《遵义府志》载:“在治北十五里。陈志:按旧名龙山寺,后名西乐寺。康熙元年兵备董显忠重葺,有邑举人王以冲记。乾隆六年,有燕僧来,重修,易名董公寺。”董酒工艺秘不外传,仅有两个可容三至四万斤酒醅的窖池和一个烤酒灶,是小规模生产。其酒销往川、黔、滇、桂等省,颇有名气。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两次路过遵义,许多指战员曾领略过董公寺窖酒的神韵,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解放前夕,因种种原故程氏小作坊关闭,董酒在市场上也绝迹了。1956年在遵义酒精厂恢复生产,在原程氏作坊建成一个车间,翌年投产。1979年,其董酒车间析置为现酒厂。</P>
<P> 该酒选用优质高梁为原料,引水口寺甘洌泉水,以大米加入95味中草药制成的小曲和小麦加入40味中草药制成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以石灰、白泥和洋桃藤泡汁拌合而成的窖泥筑成偏碱性地窖为发酵池,采用两小两大,双醅串蒸工艺,即是小曲由小窖制成的酒醅和大曲由大窖制成的香醅,两醅一次串蒸而成原酒,经分级陈贮一年以上,精心勾兑等工序酿成。</P>
<P> 董酒无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还有淡雅舒适的药香和爽口的微酸,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由于酒质芳香奇特,被人们誉为其它香型白酒中独树一枝的“药香型”或“董香型”典型代表。酒度58度,低度酒38度名飞天牌董醇。</P>
<P> 董酒有别于酱、浓、清、米香型酒,因舒适药香和爽口微酸而别具一格,根据国家评委意见,将董酒列为“其它香型”代表。为保护这一传统名产,1983年国家轻工业部将董酒工艺、配方列为科学技术保密项目“机密”级,1996年国家保密局又重申这一项目为国家机密,严禁对外作泄密性宣传。<BR> 董酒典型风格的内涵,十分丰富,据有关文献报道,董酒含各种酸、酯、醇等微量成份达百余种,现还有数十种未被认识。经我公司与贵州省轻工科研所合作初步探明,董酒香味成份与其他名酒不一样,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丁酸乙酯,高级醇及总酸含量较高,是其他名酒的3-5、2-3倍,乳酸乙脂含量则是其他名酒的二分之一以下,“酯香、醇香、药香”是构成董酒香型的几个重要方面。<BR> 董酒舒适的药香与近百味中草药参与小曲、大曲的制作有密切关系,在这些药材中,有我国著名的八大香料药,还有相当一部分名贵中草药。如虫草、鹿胶、龟胶、杜仲、枸杞、黄芪、北辛等。<BR> 由于董酒的三独特(工艺、风格、香气组成比),1959年即被评为贵州名酒。<BR> 1963年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名酒,跨入中国八大名酒行业,荣获金质奖。<BR> 1979年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以“其它香型”之首,再次评为中国名酒,荣获名酒证书。<BR> 1984年在全国第四届评酒会上,第三次评为中国名酒,荣获金质奖。<BR> 1989年,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董酒第四次被评为中国名酒,荣获金质奖。<BR> 从1959年起董酒历年被评为贵州名酒,轻工部优质产品。1984年获轻工出口产品金奖,中国首届文化节中国文化名酒称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BR> 1977年起董酒出口试销,口感反映良好。从此出口创汇逐年增加,现已远销东南亚、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和国家,西欧一些国家也纷纷要求经销。港澳同胞称它为“思乡酒”“多情酒”,外国朋友称它为“友谊酒”,“典雅酒”。</P> 本来就是现成了,呵.从您的贴里抄的,改两字而已,自己也觉的那句话不怎么顺,所以问了句董酒是啥酒?起初以为没董酒这号的酒.所以就扯平了.不过汗,不说了....
<P>未吟清词未精词</P>
<P>青词:李清照的词</P> <P>不喝董酒不懂酒<BR>漫捻茹烟漫如烟 .</P>
<P>看看 这个行不行。</P> <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楼上两位,圣诞好!</FONT></STRONG></P>
<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9楼的帅哥,你的“青词”出自何典啊?还有“吟”字用在此处联意不明。</FONT></STRONG></P>
<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10楼的帅哥,“茹烟”是什么东西啊?“捻”字在此何解?难道此烟是手制的吗?</FONT></STRONG></P> 好好想想 有意思~~ <P>“茹烟”,是一种香烟 啊。。。。。。很美的名字。</P>
<P> 其它得不用解释了吧。凡是吸烟的大侠都知道。</P> <P>其实这里的清词本来只有一个意思</P>
<P>那就是清朝词人作的词,有《清词综》,应该是乾隆期间的人编辑的</P>
<P>但是我比较喜欢李清照及她的词所以。。。。。。。。</P>
<P>是“清词”不是“青词”</P>
<P><br><br>清平乐 <br><br>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br><br>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P>
<P>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 </P>
<P>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陈维崧)</P>
<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 size=5>黯龙剑,我建议你改成“未识青瓷未精瓷”,这样拿个二等奖应该差不多了。</FONT></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