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卧虎藏龙之地——楚雄武定狮子山
<P> <STRONG><FONT color=#990000>卧虎藏龙之地——楚雄武定狮子山</FONT></STRONG> </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ff>天下名山,或以形胜,或以名传,武定狮山则兼而有之。</FONT></STRONG><BR></P>
<P><IMG src="http://www.blt114.com/tp/news/200611/20061114142536514.jpg" border=0></P>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ff>势不可挡话名山</FONT></STRONG></P>
<P><FONT face=Verdana>武定狮子山,享有“西南第一山”的美誉。在蜿蜒起伏的丘陵中拔地而起,像一头雄踞而视的狮子。<BR> 明朝时候这里就是滇中著名的旅游胜地,不少达官贵人、名人雅士为狮山撰写的诗文楹联,曾广为流传;狮山上还有多处明代的碑刻和摩崖石刻;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登狮子山游览,并记入了《徐霞客游记》。<BR> 狮子山风景区距昆明88公里,主峰海拔2419.8米,与武定县城高差达680米。年均气温13.2°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以一山一湖为主体,融山水风光,文物古迹、人文地质、民族风情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BR> 近600年来,因为狮子山有大明皇帝出家在这里当过和尚的传说,引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凭吊,寻找有关“遗迹”,令古刹香火旺盛且远近闻名,成为云南佛教的一方丛林。<BR> 狮子山牌楼前有用整块红砂石雕凿而成的石坊,做工精细,刻镂粗犷。坊额上刻有“乾坤双树”四字,石坊高5.8米,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BR> 石坊两侧对生的巨大杉树,一株粗壮,一株修长,故名“乾坤双树”。<BR> 乾坤双树既指道家阴阳观,又是佛家清静地,表明这块净土是三教合一之地。这石坊是入正续禅寺的起点。<BR> 石坊上刻有对联:“山藏龙伏隐高峰永作滇云盛春,天遣狮蹲守宝地祥钟罗婺灵源。”此上联道出了狮仗龙潜的传说;下联说出了武定的地方历史典故。</FONT></P>
<P> <BR> “罗婺”是武定一带的风氏彝族土司罗婺部族的称呼,至今狮山南坡还留有盛极一时的风氏土司屯兵遗址,北麓侧背处留有云南巡抚平定风氏叛乱的古战场遗址。<BR> 坊联将狮山称为罗婺部族的灵源、宝地。<BR> 进入山门,各位请看正面墙壁上的这幅大壁画,此画画的是明惠帝芒鞋徒步隐狮山的传说故事。<BR></P>
<P><IMG src="http://www.blt114.com/tp/news/200611/20061114142537232.jpg" border=0></P>
<P>一代帝王曾在这里坐化<BR> 明朝皇帝在狮山当和尚的故事,武定人妇孺皆知,讲起来生动具体,有鼻子有眼:明朝朱允(建文帝)在南京惨遭靖南兵变,按照明太祖所传的锦囊剃度为僧,跋山涉水流浪江湖到遁迹云南,隐于狮山。连历代的武定志书上都写得清清楚楚,不容你不信。<BR> 遍查史迹,只有《明史》卷4中有如下几句记载:“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不知”、“或云”、“相传”,就为那么几个字眼,几百年来人们争论不休,没有权威可考的证据,至今没有定论。<BR> 建文之死成了千古之谜,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几大疑案之一。<BR> 我们从左侧上石阶,可见牌楼上迎面有“西南第一山”楷书匾额,背面为“狮子山”行草大字,苍劲有力,系同治十三年汤绍悦所书。<BR> 进入牌楼,穿过天王殿,这就是被称为“诸天楼阁”以正续禅寺为主体的古建筑群。<BR> 正续禅寺始建于元武宗十四年(1311年),完成于延祐七年(1320年),后经印度名僧指空扩建,是为续寺。<BR> 寺内大雄宝殿雄伟耸立,周围的亭院以及楼台亭阁,布局巧妙。</P>
<P><FONT face=Verdana></FONT>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