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感神雕
片头废话些许:现在,我虽已升入高三,时间安排很紧张,但在昨夜,我还是忍不住拿出了“金庸”,拿出了《神雕》。金老著有天书十四部,却唯有《神雕》是我至爱,其中原由我自己也不十分清楚,我只知道,如果每隔半年不看一遍《神雕》,我的心中便会生出怅然若失之感。《神雕》已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开篇:
我是个有豪情,有激情,亦有闲情的人,但我却算不得一个性情中人,也称不上感性之人,比之爱情,兄弟朋友之情更能令我感动,而知己在我心中的地位更是无可取代的。《神雕》颂扬爱情,高歌爱情,这本与我的性情相离,事实上我第一次读《神雕》仅仅是出于对金老的敬仰与好奇,但《神雕》所传达出的那种超脱了生死,超越了时空的情感却深深的震撼了我,引起了我的沉思。
在我看来,《神雕》中的爱情并非像现下的言情剧那样的空洞和混乱甚至莫名其妙,而金老也并未使用老掉牙的“苦命鸳鸯”模式来赚取那些天真之人的眼泪。《神雕》中的爱情是朴实而凄美的,虽然并没有多少的浪漫时光,也没有太多的甜言蜜语,甚至在读完整本书之后,却不知道杨龙二人为何相恋,又是何时相恋的,这种平淡或许就是金老所体会的爱情的精髓——心心相印自然无需多言,经历了半生凄苦,才知道能在一起便是最大的浪漫,最大的幸福。
我说过,爱情并非我最感兴趣的,我看《神雕》之所以感动,之所以落泪,是因为《神雕》中所蕴含着的另外一种情感。
杨过命苦,自有丧父丧母,从此漂泊江湖,受尽世间凌辱,这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孩童来说,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是以在他看似潇洒豁达的外表下,在他听似惬意诙谐的言语中,深藏着的是恨,是愤世嫉俗,是孤独,是痛,是自卑自傲。这种极端的个性是他悲剧的命运带给他的,却又更增其命运的悲剧性。在漂泊了多年后,杨过遇见了小龙女,从此进入了古墓,此地虽然暗无天日,形同牢狱,但在古墓中的这几年却成了杨过这一生中最为快乐的几年,这儿是他的天堂,这里有爱他的人,也有他爱的人,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作爱情,但我知道,这种快乐更突出了杨过命运的悲苦。快乐总是短暂的,命运之神并没有忘记杨过,它已经为杨过选好了一条永远无法回头的路,在这条路上,满是常人几辈子都难以遇到一次的坎坷——不断的诀别与重逢,这种大悲大喜足以使任何人崩溃,纵使你只是一个读者,一个过客,亦不得不为之惊叹。这条路,杨过走了二十年,这二十年中,他虽然身负绝世神功,成为了威震寰宇的神雕侠,但他心中的痛,心中的孤独,却是愈来愈深、愈来愈重,韶华时光在这无止境的相思、等待、期望与绝望中度过。人生之中,最大的痛苦亦莫过于此,用生不如死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黄蓉曾对郭襄说过:“唉,过儿一生孤苦,他活到三十多岁,真正快活的日子实在没有几天。”我想,这或许便是对杨过最好的注脚。
杨过在他本应感受亲情的前十几年中,感到的是举目无亲的孤独,而在本应成家立业的后二十年中,却又饱受相思断肠之苦,何人能不为如此人物而动容?是以在杨龙二人重逢之时,无数的人潸然泪下,虽然在这无数的人当中,有着无数不知情为何物的孩童,但仅仅凭着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悲悯之心,也不得不为之泣下。是的,这种悲悯之情便是《神雕》中蕴涵着的另外一种情感。
杨龙二人对爱情的忠贞,对爱情的不离不弃,固然可以让多愁善感之人泪下,但却无法让像我这样的男儿落泪,对杨龙二人身世命运的同情,才是真正落泪的真正原因。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的有过杨过的经历,比如被人冤枉,被人误会,被人欺负,所以每个人都了解杨过的感受,因为杨过就是自己。有着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同情怜悯,自然便会有那真诚的泪水,这泪水中既有对杨龙二人的同情,更饱含了对二人的祝福,爱情之美与人性之美在此刻相互提升着对方的境界,便铸成了神雕之美。
尾声:
杨龙二人间的爱情虽然很让人敬叹、羡慕,但情之为物,唯有亲身体验之后,方可品得其中真味,即使是《神雕》这部以情为主线的“情书”,亦无法让人“感同身受”。金庸知道这点,是以以如此手法,写下这朴实而悲壮的篇章,写成了这千古的绝唱。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华,也让人不得不再次为杨龙二人所动容。
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给人看,此言得之,但我想补充的是,撕毁美好乃是为了让更多得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得美好。这点,金老做到了,《神雕》做到了。
十二月二日夜
补记:
我每次在读《神雕》之时,心情都很沉重,这种感受虽然称不上美妙,却很令我着迷,因为它很真实,但又很虚幻。鄙人虽然读书不多,藏书也不过数百本,但我却隐约感觉到,能给人如此感受的书,乃是世间少有之佳作,这或许便是我为何每隔半年便会读一次《神雕》的原因吧!
十二月七日夜 书额还米看~~~正看鹿版咧~~ 楼主看法很好! 高三了,读书为重,金庸的大可暂时先放一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