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密码——解读《孔乙己》
提起《孔乙己》这篇小说,人人皆知,文中所描写的孔乙己是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成疯疯颠颠的读书人,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把这样一个精神患者编入《呐喊》前两篇吗?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篇小说是所作的短篇小说里最喜欢的一篇?是因为这里面隐藏着一个谜!这个谜就是对清朝末年——中国悲惨历史的讽刺与描写,从鸦片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把这前后八十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如生如翼巧妙的编写到一个人物之中,孔乙己就是任人宰割、任人嘲笑的清政府与袁世凯政府。孔乙己虽说是人名,但有作者的用意,“孔”指的是孔子,因为中国是孔子的故乡,实行的是孔教,所以说“他姓孔”。孙付园《鲁迅先生二三事》写到:“此人姓孟,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们都叫他‘孟夫子’,其行经与《孔乙己》中所描写的差不多”。文中的“孟夫子”就是孟子,“孔孟之道”嘛。由于清政府受孔教影响实行三跪九叩的礼节,穿的也是唯一穿特殊官服的国家,所以说是“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乙”是甲乙的乙,甲指的是孔子,乙指的是学孔子礼教的人,“己”是自己,指中国人。“孔乙己”指的是孔教下的中国封建王朝。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 被称为“东亚病夫”,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在发达国家中没有一席之地,所以说是“站着喝酒”的人。因此作者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作者把一个破碎的中国这样描写:他身材很高大(中国领土广阔,人口众多);清白脸色(被列强挨打瓜分的样子),皱纹间(贫穷多灾的中国)时常夹些伤痕(时常有帝国主义侵略以及农民起义发生);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无法梳理的意思。帝国主义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阻碍了中国独立发展,只能抱残守缺,拒绝一切改革。作者为什么用“胡子”表示呢?因为胡子在相学中代表食禄与官)。穿的虽然是长衫(中国虽然是帝王统治),可是又脏又破(可是又黑暗、又悲惨,被帝国主义瓜分的民不聊生),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破碎的江山似乎几十年没有治理过)。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比喻孔孟之道。在这样悲惨的国家里仍旧倡导孔孟之道,仁义道德),教人半懂不懂的(这些旧的封建教育,对中国的富强,人民的安定有什么作用?“仁义道德”完全是“吃人”《狂人日记》)。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从前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也是外国人望及莫求的国家是世界一颗明珠,所以被称为“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而今倡导“吃人”的“仁义道德”,被人欺辱被人瓜分,是称不起上大人的,所以说“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店是咸亨酒店,“咸亨”是唐高宗李治第七个年号,在改用“咸亨”年号的前一年气候异常,自然灾害严重,皇帝为了摆脱困境,讨取吉利,次年更改年号为“咸亨”。咸亨酒店是摆脱困境,讨取吉利的地方。因此清政府战败后只要在这里签订条约就能得到安逸和祥,万事亨通),所有喝酒的人(指各国列强代表)便都看着他笑(每次条约签订,清政府都会给他们大量土地和金银,又有哪个侵略者不高兴?),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指沙俄政府趁火打劫,用恫吓的手段强迫清政府签约,侵吞我国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他不回答(清政府被列强挨打习已为常了,变的麻木不仁),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清政府仍旧陶醉在封建制度里,过着以前的太平日子,与帝国主义避战求和)”。便排出九文大钱(九次大量割地赔款给帝国主义:①1842年8月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②1858年与俄、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③1858年5月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④1860年10月签订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⑤1860年11月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40万平方公里、⑥1870年沙俄通过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占中国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⑦俄国通过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公里、⑧1895年4月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⑨1901年9月与11国签订的《辛丑条约》)。他们又故意地高声嚷道(帝国主义用贼喊捉贼的方法,恫吓敲诈勒索),“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把对不起别人的事比喻成偷。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是焚烧鸦片导致英国出兵,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通过“马神莆事件”与“亚罗”号事件又遭英法践踏等。对不起别人就要挨打,就要赔偿)!”孔乙己睁大眼睛(清政府很清楚看到列强们利用种种事件找借口)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你们为了土地金钱制造事件,给我们栽赃)”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这里“前天”暗藏着一个今天和一个昨天。今天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圆明园。作者把中国耻辱和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年作为今天摆在读者面前;昨天是1858年联军攻进天津;“前天”指的是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书是读书人的命根子,老百姓的命根子是什么?是粮食!这里的“书”代表的是粮食。孔乙己偷的书说的是税收,在灾害之年强迫收税比喻成偷。“何家”是洪秀全传教的地方。1846年至1850年,广东、广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使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死亡困境,广东、广西是洪秀全传教的地方,因此导致一场农民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吊着打(太平军打的清军节节败退,占据半壁江山,似像“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提到太平天国,清政府感到极大的耻辱,十分气怒。清政府对起义军这种态度——“青筋条条绽出”,对列强侵占,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又是什么态度?作者用了四个字——“他不回答”),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是说:强迫税收不能算搜刮百姓,税收是国家的事,能算搜刮吗)?”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古穷”,什么“者乎”之类(接连便是孔孟的话,君子安于穷困,像洪秀全等人是土匪、是小人, 他们反朝廷是大逆不道。清政府仍用“君子固穷”吃人的仁义道德来愚化麻痹人民),引得众人都哄笑了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在孔孟之道的教育下,中国人民与列强们和平共处了。《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国家的工业品大量涌入中国,店内的帝国主义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店外的中国人大量购买商品和原料的供应,所以说“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此时经济的发展使中国人民便的贫困起来,所以作者用了一个“哄笑”二字)。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听人们也常谈起中国的发展史),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清政府曾经称过帝国),但终于没有进学(国家没有发展,科学没有进步),又不会营生(实行闭关政策,进来的是鸦片,流出的是白花花的银子);于是愈过愈穷(由于鸦片的流入,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造成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局势,使人民更加贫困),弄到将要讨饭了(清政府已穷到极点,国家形式发展到“瓜分豆剖”“揭竿斩木”的地步)。幸而写得一笔好字(幸而推行维新变法。“一笔好字”比喻维新思想)。便替人家抄抄书(便为朝廷制定法令。在维新期间,维新派通过光绪帝下达了大批推行新政的诏书,但是他有官无权,作者使用“替人家抄书”表示),换一碗饭吃(使国家有了转机,出现一丝生气)。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可惜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为了私人利益,极力反对变法)。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起失踪(变法没多久,光绪帝被囚禁,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国外,其余被杀,废除新法,所以说“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如林则徐禁烟被革职查办、中法战争不败而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等,这些爱国将士的英雄事迹都被昏庸腐朽的清政府一起扼杀掉),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再没有为朝廷出力卖命的人。“书”是有志之士为了中国富强用生命写出来的,有志之士没有了,朝廷也没有书抄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朝廷没法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免不了作些敲诈勒索百姓的事。如以举办“新政”为名巧立名目,增加各种苛捐杂税搜刮人民)。但他在我们店里(为讨吉利与列强签约之事),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个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试去孔乙己的名字(清政府偿还侵略者的赔款是多好品行)。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清政府签约后就忘掉中华人民的奇耻大辱,仍旧过着过去骄奢淫逸的生活。如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同年10月清政府从西安返回北京途中给慈禧太后运行的车子达3000辆,在路经开封时给慈嬉办万寿庆典大收供品,到京后大修颐和园),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中国人民看到穷奢极欲的清政府问道:“你当真会治国吗?”学生学习最基础的是识字,而官员最基础的是治理国家,所以作者把治国比喻识字。中国人民每次看到国耻的条约都会有这样肺腑之言,所以作者便加了一个“又”字形容)?”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清政府为了摆脱困境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筹建了雄伟的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是多么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甲午中日战争,你怎么连一个小小日本也打不过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由于《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立即开始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争夺,使清政府感到颓唐不安),脸上笼上一层灰色(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清政府仍用孔孟之道愚化麻痹人民。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这时候(就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朝时期),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店内的帝国主义纷纷在华大量投资设厂、筑路、开矿、借贷等,加紧资本输出;店外的中国人纷纷为帝国主义做工奴,所以说:“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经济的飞跃发展,反而使中国人民的生活变的更加贫困,所以作者又用了一个“哄笑”二字)。
在这些时候(就是在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这些时期),我可以附和着笑(中国人民可以同意这些不平等的条约,与帝国主义合作),掌柜是决不责备的(帝国主义不会责备的,否则就要中国赔偿。如传教士闯入中国城乡各地,进行各种侵略活动,激起人民公愤和反抗,捣毁教堂或冲击传教事件,列强利用种种事件向清政府或地方政府勒索赔偿,在清政府统治时期赔款达到9.66亿两白银)。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帝国主义在每次签约或勒索赔偿时都会恫吓清政府),引人发笑(不管是多么小的国家,只要要求订约或赔偿,清政府一概应允,他们得到好处而“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清政府不能与帝国主义平等谈判,平等交易等,因为孔孟的“仁义道德”不能干涉帝国主义的狂杀与掠夺),只好向孩子说话(在这里“孩子”代表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以及读书人)。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你读过四书五经吗?这里的“我”代表给列强做工的读书人)?”我略略点一点头(每个人都要受到孔孟的教育)。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在这里的“茴香豆”指的四书五经,学好能做官,使人回味无穷,固名“茴香豆”)?”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中国被帝国主义分割支离破碎,旧的科举考试是不配考新思想的学子们)?便回过脸去,不在理会(大都学习西学,不再理会旧的科举考试,因为科举考试不能摆脱贫困,对读书人再没有吸引力了)。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从1898年戊戌变法到1905年,清朝才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迫于形式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说道,“不能写罢(学堂开设科目有文学、算术、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图画、外语等,没有四书五经)?………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还要以讲《四书》为主的修身,讲《五经》的经学)。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帐要用(将来做官要用的,它能愚化人民)。”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学生与做官差的很远),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帐(帝国主义国家从不把四书五经当教材);又好笑(笑的清政府顽固愚昧),又不耐烦(对四书五经不耐烦,多么希望废除,学习西方科学),懒懒地答他(对四书五经的厌恶)道,“谁要你教(我们不学四书五经),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我们学的是外国列强的先进科学技术。“草头”代表强盗,外国列强;“回”字为先进科学技术,有回味无穷的意思)?”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慈禧太后也主张学习西方科学),将两个指头(一个代表顽固派,一个代表洋务派)的长指甲敲着柜台(洋务派占了领导地位)点头说,“对呀对呀(慈禧太后主张支持洋务派策略)!……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我愈不耐烦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人民走上富强的道路),努着嘴走远(使人民的生活便的更加贫困)。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刚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想在柜台上写字(想成为一支具有雄厚战斗力的海军),见我毫不热心(看到的是中国海军不争气。在这篇文章中的第一人称“我”,代表给洋人做事的中国人。中国是洋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所以中国人民都可以用第一人称“我”代表)便又叹了一口气(与法一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与日一战,雄厚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所以作者用了一个“又”字),显出极惋惜的样子(清政府为了自强,投入巨多的银两,结果全军覆没,是多么的惋惜)。
对列强瓜分中国写的极其惟妙惟肖了,是全文最精彩的一段:有几回(1842年、1858年、1895年等),邻舍孩子(这里的“孩子”比喻帝国主义列强)听得笑声(听得与中国订约、割地、赔款之事),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后,美法接踵而来,签订中法《黄浦条约》、中美《望夏条约》,此后,葡、荷、比、西等小国也争相要求订约,夺取特权。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首先挑起战争,法国又联合英国出兵,俄、美也赶来签约等)。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茴香豆”代表领土特权与金钱,有回味无穷之感。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浦条约》、中俄《天津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真是“一人一颗”分了又分)。孩子吃完豆(列强们都拿走了金钱与土地),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他们仍然不肯罢休,望着中国领土,看看有没有金银,有没有油水可取)。孔乙己着了慌(慈禧太后看见如恶狼一般的列强也慌了),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便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以保自己的江山),弯腰下去(招抚义和团。由“剿灭”改成“招抚”作者用了“弯腰”二字,妙不可言)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说道:中国领土被洋人瓜分的不多了,他们还不甘心,我们联合起来,共同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直起身(对外宣战。从软弱无能被人欺辱到宣战,对付洋人,作者用了“直起身”三字形容)又(宣战之前与宣战之后,作者用了一个“又”字)看一看豆(宣战后,看见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攻入北京),自己摇头(宣战是错的,招抚义和团是错的,与八国联军抗衡是错的。便下令铲除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求和)说,“不多不多(我们的金银、领土分给你们了,剩下的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你们看看还多吗?真的不多了)。”于是这一群孩子(英、德、俄、美、日、法、意、奥、比、西、荷)都在笑声里走散了(他们签订了《辛丑条约》,又有哪一个国家不高兴?所以说“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清政府就是这样使列强们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假设没有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别的国家也一样过日子)。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中华民国成立——硕果累累,又“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一说,作者把辛亥革命比喻中秋。而中华民国成立是在1912年元旦,所以作者用了“大约‘二字)前的两三天(指的辛亥革命10月、11月,全国各地发动起义而独立),掌柜正在慢慢地结帐(由于辛亥革命的胜利,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不得不做个了结,便用了“结帐”二字形容,辛亥革命没有影响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掠夺,便用了“慢慢”二字),取下粉板(清政府的崩溃,终止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以及《辛丑条约》的偿还,用“取下粉板”作比喻),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清政府好久没到这里签约了)。还欠十九个钱呢(“十九个钱”形容1901年9月签订的《辛丑条约》,将化为泡影。条约中恰好有十九个附件,所以作者用“十九个钱”作比喻)!”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此时中国人民忘记了国耻大辱,只一心与帝国主义合作——修路、开矿、办企业……,日子过的真快)。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是说他自己打折了自己的腿。也就是说,清政府没有腿骨了,甘心当帝国主义的走狗,“以邦交为重,一切讲信修睦。”“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不会与帝国主义发生冲突,战败到店签约)。”掌柜说,“哦(原来如此。在这时期,德、日英之间争夺对长江流域的控制;英俄之间争夺对西藏的控制;日俄之间争夺对东北的控制。清政府只能做他们的牺牲品)!”“他总仍旧是偷(《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支付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这一回,是自己发昏(指的是1911年,广东、湖南、湖北、四川人民已争得修筑粤汉、川汉铁路权利,清政府无视人民,又将铁路修筑权卖给帝国主义),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丁举人”指孙中山,“丁举人家里”指的是孙中山传播资产阶级革命,领导革命的地方)。他家的东西(指粤汉、川汉铁路修筑权),偷得的么(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鼓舞起全国人民的斗志,势如破竹)?”“后来怎么样(帝国主义十分关心中国的命运,其目的就是寻找在中国的代理人,帝国主义走狗。作者为了写这种关心用了几次追问:“后来呢?”“打折了怎么样?” )?”“怎么样?先写服辩(鞭打清政府对中国人民的耻辱,散发传单、开会演说、成立保路团体),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指的武昌起义的发动与发生),再打折了腿(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似折了腿似的)。”“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后来袁世凯用“足疾”未愈,夺取清朝大权,充当帝国主义走狗。作者用重句“折了腿”形容“足疾”和走狗行为)”“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作者在这里用省略号表示武昌起义后的复杂形式,一方面是革命军成立湖北政府,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为“中华民国”;另一方面是掌握清朝大权的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对革命党进行武力镇压。两者胜负“谁晓得”)?许是死了(由于12月8日“南北议和”,双方妥协,袁世凯也成了民主共和政府的一员,被人瓜分的政府将要一去不复返了)。”掌柜也不再问(帝国主义找到在中国的代理人——袁世凯。袁世凯与帝国主义串通一气,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没有影响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和经济掠夺)。
中秋过后(1912年3月,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独裁统治一天紧似一天,一步步谋划推进),看看将近初冬(暴露了袁世凯以武力推行封建统治的真面目);我整天的靠着火(三民主义比喻“火”,中国人民多么渴望三民主义的实现),也须穿上棉袄了(中国人民将要受到帝制的统治)。一天的下半天(指的1913年4月26日签订《善后借款合同》这一天。此句暗藏着一个上半天,就是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火车站枪杀宋教仁的这一天。《善后借款合同》是由宋教仁引起的,又有这二案引发了“二次革命”),没有一个顾客(没有一个列强,强求中国签约),我正合了眼坐着(中国人民正陶醉于武昌起义的胜利之中)。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比喻用领土或金银换取和祥平安)。”这声音虽然极底(不敢声张。因为这次借款是用来镇压国民党的),却很耳熟(仍旧是乞讨吉利,搞卖国行为的)。看时又全没有人(一、中华民国不需要与帝国主义谈判;二、帝国主义没有强迫与中国谈判)。站起来向外一望(高瞻远瞩的意思,看此时的中国政府),那孔乙己(指袁世凯)便在柜台下(不受人民爱戴)对了门槛坐着(守着中华民国的宝座,做着皇上梦。“门槛”是地位和权利的象征)。他脸上黑(独裁专制的推行。“黑”代表“黑心子”、阴谋诡计)而且瘦(势力不大),已经不成样子(没有清政府那样气派,只有几个不和谐的党派组成的政府);穿一件破夹袄(把清政府比喻穿破旧长衫的人,把袁世凯比喻穿破夹袄的人比喻恰当之极),盘着两腿(惟我独尊。当上大总统),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蒲包”比喻中华民国政府宝座,“草绳”比喻草寇、强盗。这句话是说:袁世凯坐在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置上,干的全是草寇之事。如暗杀宋教仁,对国会议员施加压力,镇压国民党,瓦解削弱革命党,大总统选举等,哪一个不是强盗之事?作者用“……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来形容);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袁世凯以办理善后为名,指派国务总理赵秉钧,外交总长陆征祥和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与五国银行团谈判大借款乞讨吉祥)。”掌柜也伸出头去(帝国主义听到孔乙己的声音十分高兴,又能大发横财,所以“伸出头去”迎接),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辛丑条约》中的9.8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此债没还又来借)!”孔乙己很颓唐的迎面答道(袁世凯听了很失望,感到这次借款将化成泡影,只好硬着头皮说),“这……下回还清罢(这是清政府的债,袁世凯为了借款不得不答应为清政府还债)。这一回是现钱(这回以中国盐税、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的中央税作抵押担保,存入五国银行),酒要好(好久的税)。”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一面笑自己又要发财了,一面笑袁世凯偷鸡不成反溅了一身屎)对他说,“孔乙己,你偷了东西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因为他真的窃取了中华民国政权)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袁世凯知道自己只是帝国主义的玩偶,任其摆布)!”“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要不是你刺杀宋教仁,怎会遭到全国人民舆论谴责和讨伐!这次用“断”字,上次用“折”字,两字有截然不同的意义。“折”过一段时间能接合在一起,孔乙己由清政府变成袁世凯政府。“断”是很难接在一起,这里说袁世凯下面没有继承人了)?”孔乙己低声(袁世凯为了实行独裁,都是暗地里进行阴谋活动,不敢声张)说道,“跌断,跌,跌……(道路不好走,实行帝制真难!便连用了几个“跌”字来形容)”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袁世凯借款是用来镇压革命党,实行独裁统治的。此事极机密,不敢声张,便用“眼色”代替。所以签订的《善后借款合同》以断送国家主权,放弃经济命脉的惨痛代价),不要再提(这么优厚的利益合同还有什么可说的)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俄、美、日、法、德五国银行的人),便和掌柜都笑了(签订《善后借款合同》都如愿以偿了)。我温了酒(袁世凯击败二次革命,春风得意,得到国内国外的支持。“酒”能使人为所欲为,这里比喻皇帝的权力),端出去,放在门槛上(“门槛”是地位权力的象征,比喻中华民国政权,“酒……放在门槛上”比喻独权专制代替了民主专制,也就是说袁世凯“拥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成了不叫皇帝的皇帝。“我温了酒……放在门槛上”这句是说:在国内国外的支持下,袁世凯的独裁专制代替了中华民国的民主专制)。他从破衣袋里(贫穷的中国再没有金钱可拿了。这时的中国贫穷到什么程度?鲁迅的《故乡》可以告诉你)摸出四文大钱(《善后借款合同》、《中俄声明》、《西姆拉条约》,“二十一条”),放在我手里(签订的这四次“条约”,中国人民极力反对,它们的特权仍在人民的手里),见他满手是泥(“泥”为黄土,中国领土。这里是说袁世凯用双手送给帝国主义很多领土主权),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是靠帝国主义支持,靠出卖中国领土主权,推行独裁统治的)。不一会,他喝完酒(袁世凯很快签订了卖国条约,但没有尝到做皇帝的滋味。在袁世凯当政的几年里,签订卖国条约达100多个),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旁人”是签约以外的人,指中国人民。“笑声”是帝国主义对签订条约感到高兴,“说笑声”是对“笑声”进行评说。每个“条约”的签订都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各种形式谴责袁世凯的卖国勾当,所以作者用了一个“又”字),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袁世凯进行复辟活动)。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二十一条”签订后,全国形成一股讨袁爱国高潮,袁世凯再不敢与帝国主义签订不平等条约)。到了年关(1916年元旦,代表年关,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掌柜取下粉板(由于袁世凯称帝,爆发了护国战争,全国掀起反袁高潮,帝国主义看到中国不能实行帝制了,孔乙己不会再出现。作者用“取下粉板”作比喻)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由于袁世凯称帝,帝国主义又想起《辛丑条约》)!”到中秋(1917年9月1日选举孙中山为陆海大元帅,成立护法政府)可是没有说(由于孙中山不承认这些条约,帝国主义才没提《辛丑条约》),再到年关(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也没有见到他(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为取消列强在华的特权及“二十一条”与帝国主义展开激烈的舌战,没有在“合约”上签字)。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中国人民多么希望孔乙己死,永远见不到他。作者便用了一个“终于”二字)——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者只看到中国人民的希望,孔乙己不会再出现了,但不能确定孔乙己的死活,所以作者作了一个“大约”“的确”的判断)。
一九一九年三月。
(由于俄国十月革命马列主义登上革命舞台,此时看到中国人民的希望,便写下这篇不朽的文章。本文作于1918年冬天,正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时,止于1919年3月,正是“五四运动”的前夕。作者花费四、五个月的时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呕心沥血,编写了这篇千古惊人的历史奇作)。
敬爱的读者,对我的分析可能有疑问,它是一个巧合,也可说是硬拉硬扯在一起的,但是这上千字的文章能否字字巧合?能否句句扯在一起?你是否想过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关心这篇文章?是否想过一个大文学家,在这篇文章中为什么出现这么多错的字词句?如:“他身材高大”(形容不当)“他打折了腿了”(错句)“也须穿上棉袄了”(糊涂句)“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不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矛盾句)等,这些句有显眼易见的错误,但要把这些句作比喻句再恰当不过了。所以鲁迅先生为了写历史,才有意把这些字词句写成这样子,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一个特写,它又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牵强附会的有些多了,想那么多,写出来的东西很难精彩。 文章要都这样读
那真是,不如不读 ds1775465338 ds1775465338 ds1775465338
这拆的也够离谱的了 鲁迅 写 这篇 文章的时候 哪里能想那么多
他是鲁迅可不是牛顿 堪称比鲁迅更了解鲁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