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真经》,与鲁迅
一《射雕英雄传》的最初版本中,《九阴真经》的作者,乃是菩提达摩,其中的一段梵文,便称作“达摩遗篇”。
此后,金庸修改旧作,《九阴真经》由原初的佛家武功,一变而为道家。其作者,也就成了北宋末年主持刊印《政和万寿道藏》的黄裳。
黄裳复仇的故事,并不深刻,却很有味道。
黄裳的仇家“将他家里的父母妻儿杀了个干干净净”,而黄裳“逃到了一处穷荒绝地,躲了起来。……终于对每一个敌人所使过的招数,他都想通了破解的法子。……于是出得山来,去报仇雪恨。不料那些敌人一个个都不见了。……原来他独自躲在深山之中钻研武功,日思夜想的就只是武功,别的甚么也不想,不知不觉竟已过了四十多年。……黄裳见那小姑娘已变成了老太婆,心中很是感慨,但见那老婆婆病骨支离,躺在床上只是喘气,也不用他动手,过不了几天她自己就会死了。他数十年积在心底的深仇大恨,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谁也躲不了的瘟疫,便是大限到来,人人难逃。”
这种事,应该很多的。最近的事例,出在鲁迅身上。
曹聚仁《鲁迅评传》引述孙伏园的说法,“鲁迅先生的复仇观念最强烈;在日本时,每于课余习些武艺,目的就在复仇。幼年被人蔑视与欺压,精神上铭刻着伤痕,发展为复仇的观念。后来鲁迅回国,见仇人正患不名誉的重病,且已到了弥留,街谈巷议,并传此人患病的部分,已经脱落,有人在茅厕中发见。鲁迅只好苦笑,从此收拾起那一把匕首。(后来)鲁迅常常从书架上拿下那把匕首,来当裁纸刀用……”
二
然而,大约也是曹聚仁、孙伏园谈到的“在日本时”,鲁迅先生自有他另类的故事。
鲁迅晚年曾对增田涉说过,自己“在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时候,上级命令他去暗杀某要人,临走时,他想,自己大概将被捕或被杀吧,如果自己死了,剩下母亲怎样生活呢,他想明确知道这点,便向上级提出了……”
所谓“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鲁迅先生庶几近之。‘复仇意识强烈’“每于课余习些武艺”,只是为给自己报私仇。奇怪:这时的鲁迅先生居然就没想到自己的老娘?
“泰山崩,黄河溢,隐士们目无见,耳无闻,但苟有议及自己们或他的一伙的,则虽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聪目明,奋袂而起,好像事件之大,远胜于宇宙之灭亡。”——鲁迅这节文字,据说是在讥刺他的二弟周作人。用到鲁迅自己身上,未见得更加不合适罢?当然,须将‘奋袂’,改为‘拔剑’而起。
以老母为借口,拒绝暗杀指令,也是人之常情,不足深怪。
不过,这样的鲁迅居然被戴上了一顶‘骨头最硬’的高帽,才真真令人齿冷。
三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侠义小说之在清,正接宋人话本正脉,固平民文学之历七百余年而再兴者也”。
对于武侠小说,鲁迅所作评价似乎比胡适先生更高。恐怕与这位“戛剑生”的复仇意识(所谓“鲁迅先生的复仇观念最强烈”)有关?
严家炎将《铸剑》读作‘武侠小说’,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玩的是:对于同时代作家的武侠作品,无论胡适先生还是鲁迅,都是摒绝不读的。至于他们的家人,就不然了。
胡夫人,江东秀女士,酷嗜武侠小说,唐德刚追记:“金庸巨著,胡老太太如数家珍。金(庸)君有幸,在胡家的书架上,竟亦施施然与戴东原、崔东壁诸公揖让进退焉。”(见《胡适杂忆》)
鲁迅先生的**,许广平女士,在致鲁迅的书信中,自称“好读飞檐走壁,朱家郭解,扶弱除强故事,遂更幻想学得剑术,以除尽天下不幸事。”
鲁迅的母亲,则最喜张恨水说部。鲁迅就经常为老太太搜罗张著。张恨水也写过几部武侠小说,只不知鲁迅买过没有?他家老太太读过没有?
2009、4、12 占个沙发。。。说真的,看到这篇文,我实在想不起来要说啥。。。呵呵。。。ds1775465359 我跟楼上相同,也不知该说什么。
个人感觉中的鲁迅,是个被寄予了太多精神的人物,谁能认识真正的鲁迅,同时代的人尚不能如此,何况我们这些隔绝年代的人呢? 谁能认识真正的鲁迅
======================
当然没有一个人能“认识真正的鲁迅”!各自说出自己的观感,综合起来,整个社会对某人的认识,才可能接近“真正”。
--------------------------------------
辩证全面客观,是另一形式的‘通天塔’,能建成吗?
自然科学,我不懂,不谈。至于人文领域,我根本不相信‘绝对真理’之存在。
无求备于一人。不要求每个人做到辩证全面客观,则每个人都可以尽情表达各自的不尽正确的观点看法,整个社会声音多元、观念互补,其综合效果,全社会对各类事物就可以形成比较辩证全面客观的看法。要求每个人做到辩证全面客观,那么谁的观点最‘辩证’最‘全面’最‘客观’?又由第二个‘谁’、以什么标准来判断?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谁的官位最大,谁就最‘辩证’最‘全面’最‘客观’最接近真理!而真理既经觅出,其他人等只好噤口,其它各种不够‘辩证全面客观’的观点势须自动消音。全社会只存在一个声音、一种‘真理’,这样的结局,辩证吗?全面吗?客观吗?
不求辩证全面客观,而辩证全面客观存;强求辩证全面客观,则辩证全面客观亡。 孙乃修:看鲁迅骨头之硬软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学问人生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318360
张耀杰摘编整理
毛泽东曾称颂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那番话成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鲁迅研究界之圭臬。许多研究者承此腔调,写了大量文章称颂鲁迅,出版了大量书籍歌颂所谓鲁迅精神。在那片拼命拔高和攀比着赞美的合唱声中,两代知识者制作了一个完美的鲁迅。他们都无视这一事实:鲁迅钻营和领取蒋介石政府的津贴长达四年之久。而那些被鲁迅喋喋辱骂为走狗、吧儿、资产阶级学者作家的陈源、徐志摩、梁实秋、林语堂、胡适等等人格独立的知识分子,却都没有这份本领。让我们看看鲁迅的骨头到底是硬还是软。
一、
首先应当指出这一事实:鲁迅能够拿到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这笔津贴,并非这个政府主动给他的,而是他通过各种人去幕后活动、向党国权力人物说情才得到的。他那么严峻叱责别人钻营投靠,然而,在1927年北伐胜利、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初建之际,鲁迅却通过他的朋友们在暗中有种种趋附和说项活动。
1927年5月25日,国民党政府浙江省务委员会通过设立浙江大学研究院计划,蔡元培是九人筹备委员之一。鲁迅闻讯,通过他的同乡章廷谦、郑奠等人向蔡元培活动,为他争职位。这是上海“4.12”事件后一个月的事。
6月12日,鲁迅致信章廷谦,感谢章、郑为他积极向蔡元培去争:“我很感谢你和介石向孑公去争,以致此公将必请我们入研究院。然而我有何物可研究呢?古史乎?鼻已‘辨’了;文学乎,胡适之已‘革命’了,所余者,只有‘可恶’而已。”(介石指郑奠,此公指蔡元培)
可见他想望职位,却无心治学,心中空荡荡;史学界有顾氏新思维、新成果出现,文学界有胡适新思想、新方法和累累成果联翩问世,他以为文史学问都让胡、顾二人独占了,他似乎已无事可做,只能去研究“可恶”。不过,他实在渴望这肥缺,此时他不骂国民党屠刀之血腥,不见他义正词严斥骂“屠伯”如何逍遥,亦不见耻食周粟的夷齐风骨。
不料谋取浙江大学研究院位置失败。1927年7月28日鲁迅致章廷谦,为未受国民党势力赏识而大怨,讥骂蒋梦麟(时任浙江省教育厅首任厅长),大发牢骚地抱怨“浙江不能容纳人才”,“我常叹新官僚不比旧官僚好,旧者如破落户,新者如暴发户,倘若我们去当听差,一定是破落户子弟容易侍候,若遇暴发户子弟,则贱相未脱而遽大摆其架子,其蠢臭何可向迩哉。”为自己未受聘而骂声腾起,赞扬起旧官僚。但是,骂归骂,钻归钻。
同年6月12日鲁迅致章廷谦,因为蔡元培赏识别人,遂对蔡元培衔恨播怨:“其实,我和此公,气味不投者也,民元以后,他所赏识者,袁希涛蒋维乔辈,则16年之顷,其所赏识者,也就可以类推了。”
这是一种争风吃醋心态。若以为鲁迅与蔡“气味不投”,是出于耿介不阿,以为他决不会托人走蔡氏门路谋私,那你就不懂鲁迅或误解鲁迅了。他在信中如此讥骂蔡氏,暗中却继续托人走蔡门路。
这里需要插一笔:1912年南京民国政府刚刚成立,鲁迅就托付许寿裳,走当时的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门路,蔡元培把鲁迅从绍兴调到南京教育部,由小城的一个中学教员,成为京城政府里的职员,当年就被提拔为佥事,为他谋得15年薪水优厚的饭碗(1912~1926)。对于蔡元培民国初年这一举荐之恩,鲁迅不但不衔恩,反而背后讥蔡。
1927年6月27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蔡元培等提议组建中华民国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相当于教育部),蔡任院长。值此国家重建之际,鲁迅通过同乡以及光复会同人许寿裳的关系,再次向蔡元培活动(蔡亦是绍兴人)。9月19日,鲁迅致章廷谦,告以自己要去上海,再去南京,偏偏拿出不吃嗟来之食架式:“但不是谋饭碗,孑公复膺大学院长,饭仍是蒋维乔袁希涛口中物也。”(孑公指蔡元培)
他对蔡元培赏识他人而深衔不满,揣测蔡会把职位给别人,自己没份,忧怨酸酸。鲁迅说不去南京“谋饭碗”,此时许寿裳正为他走南京政府要员门路。结果,蔡元培大笔一挥,给鲁迅“特约撰述员”名义,不用上班,每月300大洋,由国民党政府养起来。他再次受蔡元培恩惠,从蒋介石政府谋到“饭碗”,美餐亦成嘟嘟囔囔、满口怨言的鲁迅“口中物”。得此嗟来之食,他闭上嘴,不骂蔡公把饭给蒋、袁诸人了。
鲁迅一生受到同乡蔡元培两次慷慨提携和巨大帮助,皆在他处于困境、渴望履新的人生转折点。辛亥革命后,蔡招他到南京教育部任职。几个月后,袁世凯攫得政权,蔡辞职而去。鲁迅任职京城教育部,为后来“5.4”新文化运动之际得朋友之助而登上文坛,奠定环境条件。
这次给鲁迅津贴,是蔡元培第二次慷慨帮助鲁迅。鲁迅终于得到这笔政府津贴。此时,鲁迅刚从所谓被国民党大屠杀“吓得目瞪口呆”的广州到上海,得到屠杀者施与的津贴,一连领了四年,直到政府不再给,他却从未拒绝领。鲁迅在不同政权下都享受很好待遇:在清朝被选为留学生,在北洋军阀政府任薪水优厚的小官僚,在国民党政府领到优厚津贴。他几次说自己不是革命者,不是勇士,都是实话。
二、
大学院津贴是为支持著名学者从事学术研究。蔡元培说:“大学院时代,设特约著作员,聘国内在学术上有贡献而不兼有给职者充之,听其自由著作,每月酌送补助费。吴稚晖、李石曾、周豫才诸君皆受聘。”(《我在教育界的经验》)
鲁迅不搞学术研究,钱却照领不误。他领取津贴四年,毫无学术成果,只知“四面八方地闹”,不肯“暂且静静,作一部冷静的专门的书”(1929年6月1日致许广平)。
为谋国民党政府这笔津贴,鲁迅自甘与他讥骂的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们争食共槽。倘若陈源、梁实秋等人有此举动,鲁迅会不会用钻营投靠叭狗争食豪门食客之类辞语冷嘲热骂、刻薄挖苦呢?梁实秋译莎氏戏剧而领学术资助,不是遭鲁迅讥刺、嫌给钱太多么?
蔡元培是蒋介石政府上层人物。同年3月28日,蔡元培以主席身分在上海主持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发动“救党救国运动”、粉碎共X党分子祸党阴谋,4月2日,蔡元培又以主席身分主持上海会议,通过查办共X党分子谋叛案(参见孙常炜编著《蔡元培先生年谱传记》中册第869、873页),十天后发生上海“4.12”事件,广州“4.15”事件。鲁迅为谋取蒋介石政府这笔钱,并未因为蔡元培**而不去请托。这种态度印证鲁迅此年文字表现的倾向蒋介石国民党立场(例如几个月前即在“4.12”和“4.15”事件之后鲁迅在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发表文字竟然诬陷顾颉刚“反对民党”)。这种政治秋波,似乎应当受赏。
同年9月27日,鲁迅与许广平离开广州,去上海同居,从此年12月开始拿国民党政府这笔津贴。12月18日日记:“晚收大学院聘书并本月薪水泉三百。”翌日致信邵铭之:“昨由大学院函聘为特约撰述员,已应之矣。”
他先前对蔡元培的满腹幽怨和讥讽,被这笔津贴化解。
这津贴相当于当时私立复旦大学教授月薪200元的一倍半。从1927年12月至1931年12月共四年一个月,鲁迅从国民党政府领取14,700元大洋。当时黄金一两约30元,这笔巨款相当于490两黄金(据刘心皇统计)。按一元兑换100元人民币计算,这笔钱相当于147万余元。拿国民党政府津贴,是鲁迅晚年的重要行为,颇见其处世做人之实利态度和两重人格。
鲁迅穷困么?一点也不。仅据他的日记记载,1929年,他从北新书局收入8,256元八角三分四厘版税。这笔巨款,加上政府津贴,此年收入高达11,856元,相当于复旦大学一位教授五年薪水。鲁迅很有钱,但决不拒绝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津贴。钱这东西,多多益善,鲁迅似乎和它没仇恨。
鲁迅从来不穷,却喜欢诉苦叫穷,酷似小家子。1928年7月10日致翟永坤,说他翻译是为“糊口”。这显然不真诚,实意在多赚钱,却说为稻粱谋。谁能责备人家为糊口而做点事呢?可是,如果一个知识者为赚钱而做事,能有文化大气度或学术大贡献么?
12天后,即1928年7月22日致韦素园,鲁迅说了一点实话:“我生活经费现在不困难,但琐事太多,几乎每天都费在这些事里,无聊极了。”
既然生活不困难,何必装出为“糊口”而翻译的可怜相?想以翻译多挣钱,何必用糊口做掩饰?1929年3月22日致韦素园,鲁迅再次承认经济状况很好,毫无糊口问题,“经济倒还安定的,自从走出北京以来,没有窘急过。”
鲁迅月月拿政府津贴,还为区区稿费叫苦。1929年8月7日致韦丛芜,抱怨北新书局不给《奔流》杂志稿费:“使我不胜其苦,许多生命,销磨于无代价的苦工中,真是何苦如此。”这抱怨“何苦如此”,似乎透露他在为报酬而做事。
腰缠数万贯、版税月月来的鲁迅,对远方朋友和日本人却装出一副穷苦相,把翻译、编书说成“为糊口”,似乎装成无产者容易博人同情。
例如,1935年1月26日致曹靖华:“现除为《译文》寄稿外,又给一个书局在选一本别人的短篇小说,以三月半交卷,这只是为了吃饭问题而已。”
钱已很多,还想多挣,却言不由衷。12天后,即2月7日,鲁迅致曹靖华,又说:“现在我在选一部别人的小说,这是应一个书店之托,解决吃饭问题的。”
两信所言之书,即为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一个月后,即3月23日致曹靖华谈译《死魂灵》,鲁迅又诉苦:“这是为生计,然而钱却至今一个也不到手。”
此时他的版税收入,每月高达六、七百元,还说为生计。同年6月10日向日本青年增田涉倾诉“生活困难”:“近来不知是由于压迫加剧,生活困难”云云。此时,他已腰缠六万大洋。
他死前谈到出外疗养,对冯雪峰说:“其实,也不能长期疗养,我就只有为了海婴教育费的一点储蓄。”(冯雪峰:《回忆鲁迅》第167页)
这个号称无产阶级作家的左翼阔老头就这么爱装穷诉苦。这性格是否缺点钙或缺点男人骨头?
三、
鲁迅多次讥骂胡适,然而他暗中奔竞大学院津贴这一行为,使他再一次与胡适构成文化性格上的强烈对照。
1927年10月,蔡元培邀请胡适担任即将成立的大学院大学委员会委员,胡适断然辞谢:“大学委员会之事,我决计辞谢。”主要原因在政治性质和理念。胡适在10月24日致蔡元培信中,强烈反对大学委员会两项宗旨──设立劳动大学和推行党化教育,特别是党化教育:“所谓‘党化教育’,我自问决不能附和。我若身在大学院而不争这种根本问题,岂非‘枉寻’而求 ‘直尺’?”
6月27日致蔡元培信,胡适已坚决推辞过:“我虽没有党派,却不能不分个是非。我看不惯这种只认朋友、不问是非的行为,故决计避去了。”
大学院薪水优厚,希望拉到著名学者和知识分子。然而,胡适有自己的思想原则和立身大义,决不拿原则去与金钱和地位交换。他坚决辞去“中华民国大学委员会委员”职位,并表示今后不出席会议。鲁迅呢,此时正在通过他的朋友去钻营大学院津贴,且抱怨蔡元培冷落他,而且鲁迅没有显示自己有什么思想原则,对“党化教育”无异议,对“屠刀”亦无抗议。胡适立身处世那种思想原则,图谋津贴、怨悱不已的鲁迅有么?鲁迅拿到津贴便悄然无语,显然是个处世看重实利、没有高远思想者。他在袁世凯政权下恭顺听命,在蒋介石政权下暗领津贴,与人混斗不见大,都显示这一性格。
此外,胡适还曾写信给北大校长蒋梦麟,谢绝两小时的中古思想史课薪水:“一来是因为我在文化基金会是专任,不应另受薪俸;二来是北大为两点钟而送我教授半薪,殊属浪费,此例殊不可开,即有此例,我也不愿受。”(《胡适之先生致校长函》,《北京大学日刊》1931年2月7日。)胡适看重理念、道义,断然辞谢金钱、地位。
拿了政府津贴,接受大学院聘书第三天,鲁迅去暨南大学讲演《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观点马上不同:“我以为革命并不能与文学连在一块儿”“以革命文学自命的,一定不是革命文学”。他不仅把文学与革命脱钩,削砍革命二字,而且明确****的革命文学口号及其宣传者。他认为,参加革命和“共了产”之后,文学家命运同样苦难、“处处碰钉子”“要吃苦”,这一观点显示拿了津贴的鲁迅此时此刻对共产革命怀的否弃心态和立场:“文学家的命运并不因自己参加过革命而有一样改变,还是处处碰钉子。……即共了产,文学家还是站不住脚。”革命后,“他又要吃苦了”。对共产革命和革命文学持的这种观点,是他接受政府津贴后的一种微妙回应。
他不知,文学家参加革命后的苦难命运,根于这种革命不是以全民族每个人的尊严和自由为目的,而是建立以阶级偏见和歧视为基础、以剥夺个人自由为特色的专制社会,事实上每个人皆无自由,必然发现“理性和现实不一致”。不久后鲁迅秘密加入左联,又把革命与文学挂上钩,讨伐不革命的人,不顾自己将来“共了产”依然“要吃苦”的命运。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拿南京蒋介石政府大学院这笔钱,鲁迅心很虚,怕火一样躲避这一事实,不敢承认。1928年5月4日致章廷谦,他居然否认其事:“大学院一案,并无其事,不知是何人所造谣言。所以说不到‘去不去’。”
有人知道他在拿政府津贴,鲁迅却否认,竟说那是“造谣言”,所以说不上去不去上班。拿着钱却怕人,又不肯承认,对帮他谋职的这位朋友也说谎,可见心虚。心虚而说谎,何如不领钱,让良心和人格受此窘伤?难道金钱比人格宝贵么?既领钱,又护脸,这种心性者能不在文字中躲躲闪闪么?又焉能有磊落态度、坦荡襟怀?
此信谈创造社太阳社批判他:“第四阶级文学家对于我,大家拼命攻击。”他讥刺革命作家(第四阶级)如何不好,自己却在暗拿政府津贴。
1928年12月30日致陈浚(陈子英),鲁迅谈卖文难以为生:“其实在今笔墨生涯,亦殊非生活之道,以此得活者,岂诚学术才力有以致之欤?”可是他却痛讥创造社人士开咖啡馆,殊不知人家也要生活,需要自力更生,哪有鲁迅拿政府津贴那种路数?
1931年12月,国民政府裁撤特约撰述员,停发这笔津贴。
翌年3月2日,鲁迅致信当初帮他走蔡氏门路获此津贴的许寿裳,承认四年不劳而获,对政府不再给这笔津贴,他表示没有怨言:“被裁之事,先已得教部通知,蔡先生如是为之设法,实深感激。惟数年以来,绝无成绩。所辑书籍,迄未印行,……教部付之淘汰之列,固非不当,受命之日,没齿无怨。现北新书局尚能付少许版税,足以维持,希释念为幸。”
所谓“绝无成绩”“没齿无怨”,均见亏心,四年前浙江大学研究院不给他职位,大约知其不治学问,却想拿钱。一个怨恨太多的人,说出这话,可知便宜沾得太亏心。此时,14,700大洋巨款到手,从他嘴里换得蔡元培念旧之言,先前之怨言“我和此公,气味不投者也”无影无踪。
四、
1930年,前太阳社作家、此时已是左联成员的杨村人,显然看不起左联领导人鲁迅这种两面通吃、两面得利的双料行为,于是撰写和发表《鲁迅大开汤饼会》一文,讥刺“鲁迅大师领到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学院的奖赏”。鲁迅读到此文,既不敢承认,也不敢否认,亦不敢大骂那是谣言,他不敢吭声。四年后,即1933年底,他写《答杨村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否认曾领政府津贴。鲁迅处世做人,实在比任何人都艰难困苦,其心灵和人格被个人的欲与利、实与名这种种名缰利索撕扯得苦不堪言。既图实利,又图美名,既要拿钱,又要脸面,鱼与熊掌,两头均沾,如此处世,焉能不苦?如此做人,岂能不下等?
鲁迅在这封公开信里报复杨村人:“我并不希望先生‘心服’,先生也无须我批判”。这就是说,鲁迅不能讨论问题或批判杨氏观点,于是又满嘴“鬼儿子”“叭儿狗式的狺狺”“废话”等等辱骂性粗话。
他承认要嘘杨:“我确曾说:这些都只要以一嘘了之,不值得反驳。”所谓不值得反驳,是没有能力反驳。“嘘”字活现一副骂人嘴脸。他用政治八股套语,把杨《离开》一文说成“小资产阶级的智识者的动摇和自私,却又要来竖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旗,就自己打着自己的嘴”。
其实,自打嘴巴的是鲁迅,因为小资产阶级打小资产阶级旗帜,名正言顺,倘若小资产阶级或小地主偏要打无产阶级旗帜,那才是自打嘴巴。鲁迅指责别人“动摇和自私”,听上去却像自讥。他有什么资格坐在上海客厅嘲笑身经枪林弹雨的杨村人“动摇和自私”呢?鲁迅敢上革命战场显显自己的不动摇不自私么?
鲁迅揪出往事,即1930年杨村人以“文坛小卒”之名在上海《白话小报》发表《鲁迅大开汤饼会》一文。所谓汤饼会,暗刺1930年9月17日左联为鲁迅50岁祝寿事。据史沫特莱记述,地点在法国租界荷兰餐馆,吃的是西餐大菜,鲁迅兴致勃勃,携妇挈子,早早来到。到场者百余人。杨村人此文反映左联一大批作家对鲁迅的厌恶和轻蔑。例如,他提到鲁迅领“当今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学院”津贴事,可见左联青年们鄙视鲁迅这种实利主义人生态度和两头利益均沾行为。
三年后国民党政府撤销津贴,鲁迅手上似觉干净,回过头来算帐。为躲避他领政府津贴这一事实,他竟然歪曲杨氏原话,诬蔑杨说谎:“例如先生还在做‘革命文学家’的时候,用了‘小记者’的笔名,在一种报上说我领到了南京中央党部的文学奖金”。杨氏原文是: “这时恰巧鲁迅大师领到当今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学院的奖赏”。鲁迅自1927年12月至1931年12月,每月从国民政府大学院领取300元大洋津贴,共获14,700元巨款,这是铁的事实。
这样,读者就会明白,鲁迅歪曲杨氏原话,因为原话是事实,他无法否认,也不敢面对,又没有骨气拒绝这笔钱,一直拿到对方不给为止。拿了政府津贴,却装作清白人。杨说的是事实,鲁迅却要报复,手段是把杨文“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学院”改为“南京中央党部”,把 “奖赏”改为“文学奖金”。拿了钱却不敢承认,百般遮掩。鲁迅骂杨村人“动摇自私”,他自己坐在家里每月舒舒服服拿“敌人”兼“反革命”政府300大洋,又没有杨村人“父老家贫弟幼”之负担,可以信口挖苦杨村人对父老弟兄的顾念之情。这种心地行为,高尚还是卑劣?
对领取政府大学院津贴事,鲁迅1931年2月5日致荆有麟信,用过同样手法即偷换概念以否认事实:“我自寓沪以来,久为一班无聊文人造谣之资料,忽而开书店,忽而月收版税万余元,忽而得中央党部文学奖金,忽而收苏俄卢布,忽而往莫斯科,忽而被捕,而我自己,却全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所谓开书店,鲁迅确实用“三闲书屋”牌号出版书籍。他的版税虽没有一个月万元(这是鲁迅夸谬法即把事实故意夸大以显荒谬),但年收入之高,却超过万元,例如1929年,仅据日记记载稿酬和版税收入,高达8,256元,加上大学院津贴3,600元,高达11,856元,相当于一位大学教授五年收入。
所谓中央党部文学奖金,是鲁迅自造的名目,他写此信时正在领取政府津贴。大学院也罢,“中央党部”也罢,编辑费也罢,“文学奖金”也罢,总之鲁迅缺乏骨头或气节,从蒋介石政府手里领取金钱,这是铁的事实和硬的实惠。他谩骂杨村人“动摇”、离开革命战场、是“革命小贩”,杨却从未卑躬屈膝从国民党政府那里领取一分一厘赏钱。如果鲁杨二人位置对换,鲁迅会用怎样的词语辱骂杨的人格和行为呢?所谓“往莫斯科”,也是此时鲁迅向往而且积极准备的事,第二年他到北京,就是为秘密前往莫斯科,去见高尔基,去开苏联作家大会,此事亦非别人诬蔑。
再看鲁迅在公开信中如何表白自己为革命忍气吞声:“当时我一声不响。为什么呢?革命者为达目的,可用任何手段的话,我是以为不错的,所以即使因为我罪孽深重,革命文学的第一步,必须拿我来开刀,我也敢于咬着牙关忍受。”
这话太假。需注意两点:一,他说当时一声不响是为革命,这是矫饰。他决不是肯为革命忍受牺牲的人。他对人有仇必报,包括左联同人,例如廖沫沙、田汉、徐懋庸、周扬、夏衍等等,为何对杨村人的揭露之辞一声不响呢?因为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他正领着钱呢,为继续领钱,焉能不闭嘴?如果他不忍气吞声,敢写文否认“教育部大学院”每月给他赏钱,杨氏必撰文揭露和证实这一点,鲁迅必暴露做人虚伪而人格破产,革命高调难以再唱。他所以闭嘴“忍受”,不是为革命,而是为自己。
谋求并领取蒋介石政府金钱,而且否认自己领取政府金钱,把所谓鲁迅“骨头最硬”之说敲得粉碎。
鲁迅很会走后门夤缘请托这类旧社会手段。20年代出国热,鲁迅想把其弟周建人送出国。1920年8月16日,他去蔡元培家走后门,不遇,遂致信蔡氏,请他帮助周建人出国留学:“今晨趋谒,值已赴政法学校,为怅。舍弟建人,从去年来京在大学听讲,本系研究生物学,现在哲学系。自愿留学国外,而为经济牵连无可设法。比闻里昂华法大学成立在迩,想来当用若干办事之人,因此不揣冒昧,拟请先生量予设法,俾得借此略术学问,副其素怀,实为至幸。”
五天后,鲁迅又写一信致蔡,再托其弟留学事:“舍弟建人,未入学校”“此次志愿专在赴中法大学留学,以备继续研究。第以经费为难,故私愿即在该校任一教科以外之事务,足以自给也”云云(《鲁迅佚文全集》)。
1932年“1.28”后,周建人被商务印书馆解雇。3月2日,鲁迅转了个弯,函请许寿裳走蔡元培后门,使其弟得到“续聘”,回商务印书馆工作。
这年8月1日致许寿裳,鲁迅讥骂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 “胆怯”如鼠、“不特可哂,且亦可怜”,他自己却为其弟进此馆而奔走党国大员蔡元培门路,去向王云五说情。讥完商务印书馆老板十天后,请看他8月11日日记:“买麦酒大小30瓶,九元四角。”当天下午,带着这些酒,与周建人登蔡家门送礼并取回聘约也。
蔡元培对鲁迅弟兄可谓仁至义尽,鲁迅背后和笔下却对蔡氏不敬,却又攀缘这高枝,加以利用(这暴露蔡氏个性弱点)。鲁迅走后门谋个人和家人利益,与胡适不肯为儿子托朋友谋工作,又构成强烈的文化心性对照。这种种对照,难道是偶然的么? 这篇小文,刘兄写得比较含蓄吧,挑起个思索的话头却并不深入,连议论也是只几句带过。框架比较散,并没选一个主题。回帖中的引用,似倾向于(二)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过也因为不深入,结论倒也不信服。看来也像是刘兄寥寥的几笔,记下一点构思。
想来人都是有弱点的,为了生存,因为现实的压力等等,都会做出些与自己标榜不一致的行为,鲁迅挖掘下去,想来也会有些“不堪”吧。 这个文章不太像刘兄的风格捏。。。。
以前都是好长好长的文章。。。。这个太短了点。。。哇哈哈ds1775465347
回复 5# 的帖子
如果要求每个人都一点点错误都没有就是强人所难。人无完人,金不足赤。你只放大他的缺点,居心叵测。满口胡言,无耻无耻。 关兄:您是说鲁迅先生‘无耻’?太过分了啊
“只放大他的缺点”——鲁迅对人向来如此,对梁实秋、陈西滢、邵洵美、徐志摩…… 夫子、金凤:
此文,实无深意,只是将几件比较巧合的事放在一块,瞎说而已。 貌似刘兄想谈谈复仇的思想 确实也有些牵强 刘国重老师好
鲁迅和九阴真经八竿子打不着啊
世界上真有九阴真经一部书吗?
再说,《铸剑》其实不像武侠小说,既不是旧派武侠小说,也非新派武侠小说。只是武侠的幌子而已,诚如余华的《鲜血梅花》。 哈哈 写得好 :ddf 此文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有些浪费别人的时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