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来的人,没有家底,没有贵人相助,想成为人上人,成本最低的途径就是读书改变命运了。
杨元元承受的是24年的煎熬,其压力和痛楚非di zhen伤害可比。
换做是我,处于她那样的一个境地,肯定早就自杀了,不过我 ...
呵呵呵呵,好在现在砍死贪官比较容易,基本上不用做什么甄别工作。 原帖由 小剑仙 于 2009-12-28 22:11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虽然她死有些幼稚,但我也希望你不要嘲笑。天灾是公共事件,政府会重视的,灾民至少政府会发安置房或帐篷,就算历经再大苦难,他们也是个群体,会相互慰藉消除些压力。而她孤孤单单,弱势群体中的普通一员,学校不 ...
小剑仙说得不错。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震,心理上的压力仅仅源自于焦虑等因素,并没有强烈的不平等感觉。 原帖由 工大不肖生 于 2009-12-28 22:56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看未必,杨之死并非完全为钱所困,如果她把生命看的比生活重要,她完全可以放弃读研而去工作,也不至于走上自杀之路,就算她坚持十年,钱途是光明了,还会被这样那样的困扰所羁绊,前途未必光明吧。我觉得她人性 ...
她的性格中当然有缺陷。这也是我认为教育应当负责任的一个理由。因为教育至少要教出性格上比较阳光的孩子,哪怕某些门功课并不好也不要紧。
比小杨的情况更绝的,是马加爵。我认为本朝教育需要检讨,也因为学生自杀并非个例。
回复 33# 的帖子
本朝教育制度有缺陷,谁都知道。但也不能只赖教育制度,杨性格中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最多只能说是二者共同造就的杯具。但身在这个教育制度下,你又不能改变,所以作为一个个体,只能从自身找原因。杨就算研究生挺过去了,她的前途我也不看好。 原帖由 寒雪牵魂箫 于 2009-12-28 22:38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农村出来的人,没有家底,没有贵人相助,想成为人上人,成本最低的途径就是读书改变命运了。
杨元元承受的是24年的煎熬,其压力和痛楚非di zhen伤害可比。
换做是我,处于她那样的一个境地,肯定早就自杀了,不过我 ...
虽然说不是每个人都有胆量选择自杀,但自杀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就算去杀一批贪官,我也不会自杀。
农村出来的人,没有家底,没有贵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惟有发愤。 杨元元已经死了,为了以后少出现牛元元、马元元、朱元元。。。。。。
1、追究杨元元个人的错误,于事无大补;
2、追究教育制度的缺陷,或者能有所改善。
一切为了未来。 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杨元元30岁还在读研究生了,因为读大学的时候欠费,学校扣住了她的毕业证,她花了五年才还完学费毕了业。我收回她自杀是幼稚的这个说法。她活实在太艰难了。
回复 37# 的帖子
她是活的艰难,她的生存能力本来不强。02年武汉大学一本科毕业生,5年才还清三四千块学费,这不说明一点问题么 这人死了活该。。。。
我一点都不同情她
没毕业证怎么的?必须要靠毕业证过日子?
这个武大毕业的也太低能了吧。
如果是别的什么二流学校毕业的,咱相信
可是武大这种名牌的,教育出来的孩子,还必须要靠毕业证过?
有本事,学学人家清华北大毕业的卖猪肉
肯定是放不下这张脸吧!
参加工作七年了,连给母亲租个小单间都租不起?
最后自杀,还以为小孩子过家家闹情绪呢!
无法给母亲安居,视为不孝
身体受之于母亲,如此毁弃,视为大不孝!
那些用身体赚钱的女子,都比你强!
至少她们能寄钱给母亲过些好日子!
至少她们只是糟蹋身子,但是没毁灭!
至少她们比你坚强!
[ 本帖最后由 边城玫女 于 2010-1-2 20:45 编辑 ]
楼上的
我觉得,除了北大清华外,其他名校一般的毕业生和其他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上面,没有什么优势的,同场竞争的情况太多了。根本体现不出两校之间的差距来。我所知道的一个单位吧,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本科生和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生同时入职,工资相差仅100块,名校和不入流学校,可以说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近十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恶化,本科生毕业两三年后没有存到钱是很正常的,因为从职员做起的话,月光族居多。 杨元元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待岗游民”称,2001年杨元元读大三时,望瑞玲所在军工厂要搬迁而失去住处,于是她来到女儿宿舍,和女儿挤在一张床上。数月后,托一个老师的关系,住进了一间只有一张桌子的闲置房。
武汉大学如此有情义,就愈发衬托了上海海事大学的冷漠。但是,这一细节并不可靠。有知情的网友发帖子称:“说家乡没住的,假的,404厂家属区现在还在,住着三分之一以上的职工;说在武汉大学时就一起住宿舍,假的,武汉大学的同学出来告诉了我们,望瑞玲当时在宿舍旁边的出租屋住……”
真可笑。。。。。。
没有毕业证,找工作和考试都会受牵连
面试和报考一些考试的时候,基本上都要验证书原件。我有几个被扣两证的同学,他们做法就是想办法得知自己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编号,然后找做假证的人,做一个真编号的假证书,反正按照编号在网上查询是可以查询到的。
[ 本帖最后由 曾阿牛 于 2010-1-2 21:00 编辑 ] 杨家称,杨元元当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经济学系
但网友称,这是假的。事实是,杨元元考入的是另一所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这一学校并入了武汉大学。
不是高材生,还装清高,小城市公务员都不入眼,活该! 共生的母女,病态地纠缠在一起
澄清这些细节后,最关键的细节就成了解读这一事件的钥匙。这一关键细节就是,从杨元元大三起,望瑞玲就和女儿住到了一起。这被“待岗游民”描绘成了杨元元尽孝的最佳证明。然而,这一细节非常诡异,难道杨元元非得用这种方式尽孝吗?
因种种家庭困境,中国大学生有过很多感人故事。譬如,大学生洪战辉带妹妹求学,大学生张恒带父亲求学,这两件事感动了世人,而它们的学校也为他们提供了帮助。但洪战辉和张恒都是无奈之举,带亲人求学,几乎可以说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因为洪战辉妹妹年幼且无人照顾,而张恒父亲瘫痪也无人照看。
然而,带母亲求学并不是杨元元的唯一选择,甚至远不是最佳选择,因为望瑞玲年仅50余岁,而且身体健康,每个月有937元退休金,足以养活望瑞玲自己。并且望瑞玲并不是无处可住,她的单位仍提供宿舍,若望瑞玲能去找一份家政之类的工作,养活自己绰绰有余。
为什么望瑞玲非要和杨元元住在一起呢,而且是用和女儿挤在学生宿舍同一张床的方式?这是杨元元的尽孝需要还是望瑞玲自己的需要?
心理学术语“共生”可以很好地解释望瑞玲的行为。所谓共生,指两人无法离开彼此,他们之间或许有很多痛苦甚至仇恨,但两人就是无法离开,而要紧密地、病态地纠缠到一起。
比较常见的共生现象多见于情侣和亲子这两种亲密关系。所不同的是,如果是情侣关系,它是相对平衡的,因两个成年人的力量是相匹敌的,但如果是亲子关系共生,那这常常是失衡的,这首先会是父母的需要,父母从心理上离不开孩子,假若孩子离开就像失去自我一样,会空虚,找不到存在感,所以会死死抓住孩子不放。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常常意识上会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但他们的内心中会非常痛苦,他们内心中会很渴望走向独立,但他们意识上会认为这是错误的,甚至他们自己都不接受自己走向独立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