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蒂斯 发表于 2010-6-21 11:47

浅谈《连城诀》


    论者谈小说,往往会给某部作品冠以“最……”头衔。此处亦落此俗套,未能免之。倪匡曾称《连城诀》为金庸作品中“最独特的一部”。此论自有其正确性,却也未免失之偏颇。金庸作品每部有每部的风格,哪部最为独特,要下这个评断确实并不容易。但若将命题稍稍更改,谓之“最独特的两部”,则我可答之:非《侠客行》与《连城诀》莫属了——自然,冠以“最”字头衔,而仍有“两”字缀后,雅士大可讥之。

    说它们独特,不是依据作品本身的好坏,也不是依据作品受人追捧程度的高低。追究这两点,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读者的态度可以将一部二三流的作品吹捧成一流,同样也可以将一部一流作品生生扼杀(这一点,在影视作品中尤为常见)。《侠客行》与《连城诀》,拿到小说界,都是第一流的作品;但受人追捧程度,纵在金庸小说中,亦居末流。读者如此,论者如此,历来最能借鸡生蛋的影视剧改编者,亦是如此。

    说它们独特,纯粹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敢代表其他任何一个人的观点。《侠客行》的独特,在于它是金庸作品中惟一一部让读者从头至尾笑着读下来的作品。其它的,纵然是喜剧风格的《鸳鸯刀》,也不曾收到这样的效果。而《连城诀》呢,恰恰相反,它却是金庸作品中惟一一部从头至尾读下来,读者都没有机会发出一点笑声的作品。纵然偶或会有一两个温馨的场景深情的片段,但置身于全书那种无尽的悲凉绝望中,也让人觉得犹似鬼蜮中一点昏黄的灯火,那么地凄惨、那么地不真实、那么地遥不可及。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阅读体验,别人是否如此,可就不敢说了。


    《连城诀》的独特,还跟它的主角有关。金庸笔下的男主角,多半都有一个悲惨的身世,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人生经历,都有过心理上的彷徨、孤独与绝望,都有过生与死边缘上痛苦的挣扎;但能够痛苦到用一段绳子去了结自己生命的,舍却狄云,却再没有第二人了。固然,杨过也曾在断肠崖上耸身一跃投入无底深渊,但那只是用情所致。他大可不必投崖的。在这世界上,他还有相当好活,还可以活的相当精彩。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着很多很多的人在注目着他,关爱着他,仰望着尊崇着暗恋着他。

    而狄云呢?

    ——狄云,已经一无所有。

    初涉江湖,即遭人陷害;身陷牢狱之灾,遭受非人折磨,永无出狱之想。右手被斩,琵琶骨被穿,从此成为废人。满心敬重的师傅,却成了杀害师长残害同门的无耻匪徒。相亲相爱的师妹,却深深怀疑了自己,已经嫁作仇人之妇……我每读《连城诀》至此,都只感觉到深深的绝望:狄云除了一死,确实没有也不必要再有其他念想了。更可悲哀者,甚至上吊用的那条绳子,还要将自己衣衫“撕成了一条条布条,搓成了一根绳子”,真让人由衷地感觉到无尽的悲凉。“他并不悲哀,也不再感到愤恨。人世已无可恋之处,这是最爽快的解脱痛苦的法子。”真是绝望到了极处。

    这样的情节,这样的主角,在金庸小说中,独一无二。我初读《连城诀》至“牢狱”一章,一度怀疑狄云是否本书主角。若是,确实太过独特了。


    《连城诀》的故事情节也独特,简单扼要却又惊心动魄。一部《连城诀》,是大宝藏和大雪崩两个故事的集合。大宝藏是主线,大雪崩是插曲。主线一贯到底,插曲天衣无缝。《连城诀》的插曲尤其值得称引,插得圆润到位,不像《飞狐外传》那般生硬,留下那么多斧凿的痕迹。

    一条主线,一个插曲;一座大金佛,一场大雪崩。道尽世间罪恶,写尽人性底色。

    历来的论者多有写《连城诀》赏析的,孔庆东先生甚至专为《连城诀》做过点评。我以为,这些全是多余。在全书鬼蜮一般的荒凉与绝望面前,读者心中的愤懑与震撼,不是任何的赏析所能表达的。这一点,只要看金庸在《连城诀》整部作品中所用的语句就知道。作者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峻地描述故事。不加任何的评论,只让残酷的现实与读者的心灵进行直接对话。再加多的赏析与点评,不自量力,可笑!

    倪匡说,“口角带着不屑的冷笑,一定比咬牙切齿的痛骂,更加有力”,约略近于这个意思。


    《连城诀》的结局也独特。论者多以为是“一条光明的尾巴”。看似如此,细细一想,却也未必。

    世事终于都完结了。洗不掉的冤屈不洗也罢,“既然你疑心我,冤枉我,那就冤枉到底好了”。反正该死的人也都死了。狄云终于离开了。“他不愿再在江湖上厮混,他要找一个人迹不到的荒僻之地,将空心菜养大成人。”天涯何处,可避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要远离这个令人绝望的江湖,就只有找一个世人足迹不到的地方。于是,狄云来到了臧边的雪谷。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远远望见山洞前站着一个少女。那是水笙。她满脸欢笑,向他飞奔过来,叫道:‘我等了你这么就!我知道你终于会回来的。’”

    小说就这样完了。水笙会在雪谷等狄云,那意思谁都知道:她是决定要嫁给他,决定以后的生命里,就跟着他在这雪谷隐居一生的。这样的结局,一直以为是大败笔。非但画蛇添足,而且这“足”更与全书格调格格不入,破坏全书气氛不少。金庸大才,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初看,不明白;再看,还不明白;再看,终于明白了。

    初看。水笙爱狄云吗?不爱。那她为什么要嫁他?所以不明白。

    再看。水笙确确实实不可能爱上狄云。她对他的过去一无所知,初时只以为他是血刀门的“小淫僧”,又惧又恨;继而见他以礼相待,保护父亲尸体不为花铁杆所吃,自此,对他认识渐变,但感激则有之,疑虑之心却从未消失:
   
    水笙见狄云倒地不起,似已被花铁干刺死,心下一喜:“小恶僧终于死了,从此便不怕有人来侵犯我。”但随即又想:“花铁干想吃我爹爹的遗体,小恶僧全力阻止,以致被杀。小恶僧多半不怀好意,想骗得我……骗得我……哼,我才不上他的当呢。可是他死了之后,花铁干这恶人再来犯我爹爹遗体,那便如何是好?最好小恶僧还是别死。”

    再继而时日既久,终于知道“他不是小恶僧,是一位正人君子”。但是毕竟相互之间,“除了进食时偶在一起之外,狄云总是和她离得远远的,自行练功。他心中所想的,只是三个念头:出了雪谷之后,第一是到湘西故居去寻师父;第二是到荆州去给丁大哥和凌姑娘合葬;第三,报仇!”要说水笙会爱上狄云这个性格暴躁长相丑陋的残废人,绝对不可能。那她为什么要嫁他?所以还是不明白。

    再看。终于明白了。刘国重先生说《笑傲江湖》黑木崖上“更无一个是男儿”。那么《连城诀》呢?终《连城诀》全书,整个江湖上,只有两个男儿:丁典和狄云。丁典早已去世,而那个她曾经倾心相爱的汪啸风也深深冤枉了她,更为了那大宝藏,疯了,死了,水笙不嫁狄云她嫁谁?


    其实平心而论,狄云也算不上一个优秀的男儿,他除了一颗善良之心以及没有世人那种可怕的贪欲之外,并不比其他任何一个人优秀——虽说可以断言,他和水笙隐居之后确实可以成为一个好丈夫。拿到其它任何一部小说中,水笙这样的女子也都不会选择狄云这样的丈夫,但唯独在《连城诀》里,是个例外。因为只有这样,才是最可能的结局。水笙嫁狄云,本身就基于对江湖、对人性的深深的恐惧和绝望。

    无论谁生活在《连城诀》的世界里,都必定会感觉到彻骨的荒凉与孤独,狄云也不例外。因为他的心里,早就彻底失去了——也不得不失去——对于人心的信赖。我老想起狄云在雪谷中的那声哭号:“你们这些恶人,天下的恶人都来打啊,我狄云不怕你们。你们把我关在牢里,穿我琵琶骨,斩了我手指,抢了我师妹,踩断我大腿,我都不怕,把我斩成肉酱,我也不怕。”天下尽皆非人,满怀孤苦向谁诉?只有在那苍冷的雪原中,向着那昏暗的长空,发出这一声嚎叫了……

    天昏地暗是《连城诀》一书的基本色调。我每读此书,臆想中的场景总是一个荒凉的土里土气小村落,无论怎样的高墙朱门张灯结彩灯璧辉煌,甚至连那个金光灿烂的大金佛、金佛肚子里霭霭浮动的珠光宝气,我都看不到一点闪光。只看见满目的天昏地暗,昏惨惨的一片世界,令人绝望。

金属段五 发表于 2010-6-21 22:19

小的觉得,如果单看金庸明里叙述的情节,汪啸风无可厚非,好财的不一定都是混蛋,金庸的新修版中补了一句,似乎是说,天宁寺中很多德行素著的大侠也只因进了天宁寺而受了池鱼之殃,而对水笙的反应,换了任何一个男人怕都会如此,至少小子与之易地而处,不能免俗。
不过,汪啸风的行迹有两点可疑:
1.雪崩时,他也没随大家一起出来。落花流水尚且困于雪谷而不能出,他凭什么就出来了?
2.某老者言,要出发进雪谷的,他是第一个,为什么早发后至?真的只如老者所推测的,迷失了路径?
小子给自己的一个答案是,他为逃避雪崩杀了很多同行者,先进雪谷是先去布置,进行掩饰
所以,小的觉得,汪啸风没什么该死的地方,除非小的猜的是真的

水笙的嫁人,小的以为,不必那么执着吧?女人之嫁人,何曾必定有情?

鲈鱼脍 发表于 2010-6-21 21:48

那么《连城诀》呢?终《连城诀》全书,整个江湖上,只有两个男儿:丁典和狄云。丁典早已去世,而那个她曾经倾心相爱的汪啸风也深深冤枉了她,更为了那大宝藏,疯了,死了,水笙不嫁狄云她嫁谁?
————————————————
这是什么论调?要是狄云死了,丁典活着,那水笙得嫁丁典了?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6-21 15:00

步兄这一招果然精妙!先表示赞叹,再探讨其中的妙处。
我觉得狄云之命运颇似古龙自称的“最费心血的一部小说”《天涯明月刀》中的傅红雪,在《边城浪子》的结尾,傅红雪已经幻灭:为复仇而生的傅红雪最后发现他根本就不是白 天羽之子,他根本就与此事完全无关,他以一个错误的身份去做了一件错误的事,其实岂止是错误,简直是荒谬、荒诞之极。《天涯明月刀》就从这个底层开始,但主人公并没有超拔出来,反而沉沦更深,整个作品弥漫着阴暗的气息,阴谋和杀戮四伏,人性的光辉越发黯淡,整个江湖简直就是一个地狱,但傅红雪却在炼狱中将自己从中解脱出来,所以,这部作品简直是人生的一部绝妙的寓言和解放之歌。由此可以看出金庸和古龙作品的区别以及共同之处:金庸的作品是让我们在一个光明的世界中看到人性的复杂和精神的深处,甚至是人性中最阴暗的一面,而古龙的作品则是让我们在看似阴暗的世界中发现人性深处最光明的一面。由此就可以回到步兄的问题:通过狄云和丁典、水笙等为数极少的几个善良之人在《连城诀》这个总体上阴暗之极的江湖世界的反衬,我们是否在感叹人性之恶的过程中更加明了人性之善的可贵,更加珍惜人性之善呢?

[ 本帖最后由 shaolinpai 于 2010-6-21 15:19 编辑 ]

轻风太子 发表于 2010-6-21 15:01

沙发先坐上再说。

轻风太子 发表于 2010-6-21 15:02

抢着发帖,发完后才发现没占到沙发,只得到一把板凳,呵呵
楼主论的深啊,顶楼主。今后还要向您多多学习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6-21 15:28

太子不妨也将自己的绝招拿出来,让在下先睹为快!

通天晓 发表于 2010-6-21 23:59

黄健翔就是当今的花铁干,德国世界杯一叫出丑后,就破罐子破摔,什么话缺德说什么话,心理变得阴暗无比。

通天晓 发表于 2010-6-22 00:02

所以说,金庸小说令人喜欢,就是在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他小说里人物的影子。

奔雷手 发表于 2010-7-11 23:01

连城诀的确是一部很独特的小说,故事虽短,揭示的内容确很深刻,揭露的是冷酷,贪婪,虚伪,狡诈的人性。徒弟杀师父,父亲杀女儿,师父杀徒弟......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甚至很绝望。连城诀是金庸小说中我喜欢的可以排前三的,但影视上,关注的金庸作品永远是射雕,笑傲,倚天这些。

艾连 发表于 2010-7-12 12:49

夜雨话清凉 。
狄云、水笙处于天昏地暗的生存环境,不是在里面消亡就是在里面爆发,只是他们选择了光明。
我总觉得,故事发展到结尾,就像黑夜过去,云层已出现霭霭霞光,新的一天总会有光明的。

千里不留行 发表于 2010-7-13 22:43

连城诀从头至尾就只透出两个字——悲剧。老爷子似乎很喜欢让配角冤枉男主角,令狐冲,萧峰可以说是背了巨大的黑锅,可我觉得这没什么,至少和狄云比是这样。因为没人能理解他,这比被别人冤枉还悲惨,就连水笙都不理解他。他也可以说是老爷子笔下最惨的男主角吧,身体被摧残,爱情被剥夺。。。
我为他默哀

南宫尘剑 发表于 2010-7-18 11:14

连城诀从头至尾就只透出两个字——悲剧狄云、水笙处于天昏地暗的生存环境,不是在里面消亡就是在里面爆发,只是他们选择了光明。
我总觉得,故事发展到结尾,就像黑夜过去,云层已出现霭霭霞光,新的一天总会有光明的。连城诀的确是一部很独特的小说,故事虽短,揭示的内容确很深刻,揭露的是冷酷,贪婪,虚伪,狡诈的人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连城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