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的年代 2010-09-24
那时在初中,十三四岁,除了弄了个笔记本抄满了当时流行的歌曲,在扉页上贴着几张明星照,剩下的娱乐可能就是交笔友写信了。别人交笔友的目的是什么我不知道,反正我纯粹的就是为了赶流行,看着别人都这样,自己不能落在后面。笔友来源是从哪来呢?当时网吧还不流行,甚至还没有所谓的QQ,只能弄几本作文辅导,或者私下流行传阅的娱乐杂志,在每页32K大小的纸张的最下面会有一栏交友地址。然后看了看下面的地址,找了几个女生,就这样打算畅谈下去。可是买了一叠信纸,却不知道写些什么,看着那些老江湖说要用文字来来倾诉喜悦和悲伤,其实在我大脑还是一段空白。抄写了几个地址,硬着头皮的写着几乎一模一样的信件,大多都石沉大海,没有几个真能给我回信。后来升到高中,有的考到了市里,有的上了中专,有的从此不知道下落。初中的好友,因为在地理位置上的相隔,加上日益闭塞的高中生活我们无法相见,能联络的只有信件。从此每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教学楼的门卫室靠门的墙上,翻翻挂在上面的木匣子,看看里面有没有我的信儿。
看到别的学生一下子能收到五六封信,真的羡慕的不得了。和初中的好友写信,不用浪费多少大脑的细胞,不似给笔友写信,如果对方是女的,需要凝练内容,还要故作深沉之状,不时的要夹入书签、明信片写上祝福的字眼,如果对方年纪尚轻,又不得不摆出一副大哥哥的姿态。给初中的好友写信就随便了,郁闷的时候可以在里面骂娘,诅咒这个该死的应试教育,写着写着觉得预备的信纸都不够,不得不用稿纸还做附言。
每逢佳节倍思亲,好友离家在外。每到此时,信件的内容都有一种思亲怀乡之情,我这边也是抹着眼泪,去好好的安慰他。高中的时间对那些好学生来说是分秒必争的,我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下,成绩赶也未必赶上,索性自己对自己也就松散了起来,也不管这个写信老师提倡不提倡,反正晚自习没有老师来监课,就光明正大的奋笔疾书,好几页的内容竟然也能一气呵成。
纸质上的信件和手机的短信不同,和网络的伊妹儿也不同。我仿佛能触摸到当年的温度,不管写的字的好还是差,那都是真真切切的。看着当年的信件,我会想起当年的事儿,哪些是在学校写的?哪些在家里,开起台灯伏案写信,然后想象在那一端写信人的音容笑貌,现在过的怎么样,甚至我还能听到钢笔、油笔落在信纸上划出的沙沙声音。
写信的年代真的是过去了,即便是现在刻意去写,随着邮费的不菲,地方的经济保护,曾经留下的信封都成了收藏品,然后邮局拿出来一张价格上让我不能接受的信封,一赌气觉得真不如一角钱的短信来的更方便。
今天翻了翻装满信件的文档夹,拍了一张相片,突然也有一种想写信的冲动,写给谁呢?
2010-09-24 收到的第一封信,是刚上高中时我的初中好友写给我的,当时那真是一个兴奋,随后的三年里不断收到不同人的来信,纸张或厚或薄,内容或多或少,为那几年枯燥无味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快乐,一份期待。至今保留着收到的所有的信封与信件,每次翻阅,仍然会想起当初的喜悦之情。 楼主标准的80后。。。小资情结。。。怀旧感伤。。。
:sftr
很好。。。都是偶们记忆中将被遗忘的东西。。。 高中的时候也收到许多信件。有一阵子几乎每天都在收信回信。很厚很厚的一摞。每次回信都写的巨长。普通的作业本纸,一写就是七八页。
当年写信的朋友们大多失散。只剩下一个六六和一个做医生的哥哥。到如今还保持着七八年前的好交情。 相对于薄薄的键盘
一个信封里一打子信纸要厚重得多
信纸上每个字都是活生生的
不像屏幕上的字体再怎么飘逸也不过是一个个死板的字符
现在想写信,却连个通信地址都没有了。 信件已经被email取代了,email逐渐被聊天工具取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