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缚豪英——观《董培新画说金庸》
《董培新画说金庸》一书,业已由广州出版社出版发行,反复欣赏,爱不释手。对金庸的作品是“向来痴”的,再佐以董培新的画,“从此醉”矣!据董培新先生讲,在2004年,他画了一张小龙女与杨过在古墓中的中国画寄给金庸,并恳求金庸允许他用中国画来表达金庸作品的故事情节。金庸很快地回复了五个字“放心去画吧!”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打动了素常爱惜自己羽毛的金庸了呢?
我们知道,前有姜云行、王司马两位为金庸作品画过插图,后有李志清、黄玉郎为金庸作品画过漫画,而董培新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为金庸作品画过。但是,恰如金庸在《金庸说部情节画集》的序言中写的那样,“董培新先生提起画笔,绘出了不少金庸小说中的场面。那些场面是他在心里酝酿了很久很久时日的。长期在心里酝酿的艺术作品,一出来果然不同凡响。”
金庸是懂绘画的,那么来看看那幅古墓图是如何打动金庸的。此幅画体现了中国国画的精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了“不似之似”。我们谁都没见过小龙女长什么模样,中国画也并非强调形似,而是重在神似。小龙女睡于一根细绳之上,举重若轻,再看小龙女体态,风姿绰约,全身宛若无骨,睡姿悠闲,神情特征一览无余。整幅画面全部冷色,偏偏朱唇一点红!一点暖色就让画面温馨起来。而且画面中间部分明亮,四周阴暗,仿佛床前真的有一盏油灯在照耀。这是糅合了西洋画的光影法。细看小龙女樱唇细腰丰臀纤足,局部形象比例夸张,观之印象强烈,突出人物性格,正是中国画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特点。整个背景“密不透风”,与中国画通常“疏可走马”相映成趣,这种注重写实背景的画法,又是西洋画的特征。董培新正是把中国画和西洋画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新修版《金庸作品集》封面选用的都是董培新先生的画作,有几幅画格外令人印象深刻。董培新画作,让人感觉出乎意料,仔细琢磨,又在情理之中,正与金庸作品峰回路转的风格交相辉映。《笑傲江湖》的封面是令狐冲与岳灵珊在练剑,那个剑尖对剑尖的经典场面,表明是在对练二人合创的所谓“冲灵剑法”。按书中原意,这是“比剑”一章的一个镜头,这是一招“同生共死”,二人练了数千数万次才相碰,“双剑剑尖竟在空中抵住了,溅出星星火花,两柄长剑弯成了弧形”。两柄长剑真的能弯成这样的弧形吗?如果看书上描述,恐怕在脑海中是不会有这样的情景的。但在董画中,则呼之欲出,双方神情姿势,拿捏得恰到好处。表现两人动作画面是整幅留白,却偏偏设计了岳不群夫妇作为背景,岳不群面带赞许,宁中则脸露微笑,我一直怀疑董培新图画表现的不是比剑夺帅,你死我活,而是华山后山一家四口寻常练功而已!而这样的情节,两人对练冲灵剑法,岳氏夫妇在旁观看,是原著所没有的。
董培新曾言,“一般都要把金庸的书看很多遍,虽然有些人物很早以前就已经熟识,但是还应该细读小说里的描述,再作推敲,力求还原最真实的人物形象。”董培新所言“最真实的人物形象”,就是要充分体现人物性格,追求最大程度的神似!在画作中,集中体现金庸作品人物形象的莫过于红花会了,群雄一字排开,气势呼啸而来,形态各异,各具神采,从书中所写人物形象,一看便知所绘是谁,断无斟酌误认之理。但最震撼的还是画说《天龙八部》之“聚贤庄大战前夕”,重点体现乔峰“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这是一幅大制作的群景图,表现人物众多,董培新“意在笔先”,胸中云壑,笔下波澜,从右向左看,层层渲染,从最右侧手拿长枪的背景人物,渐次展开,二僧悲天悯人,薛慕华意态萧索,性缓者仰望,凝神静气;性急者挥刀,跃跃欲试。画面上部人物正面向光则注目静观,下部人物身在暗地则动作激愤,中部情节高潮,重点突出乔峰、马夫人、阿朱三人,画面最后至驴车尾部戛然而止,意犹未尽。清代王原祁《论画十则》有一则说“作画但须顾气势轮廓,不必求好景,亦不必拘旧稿。”董培新设计此三人,全在于用“气势”说话。乔峰和阿朱是正面,马夫人是侧脸。胸中正则眸子正,眸子不能掩其恶。正面人物必用正脸。乔峰双眸炯视,望定前方,而恰恰还是没有正眼看马夫人!左手执酒坛,倾酒而出,右手食指捏住两碗碗沿,任由烈酒倾洒。“方面长身,宽胸粗膀,眉目间不怒自威。”人物衣著线条明显,写实手法;而对比阿朱,又是泼墨写意,重在体现阿朱病态的娇怯模样,倚在车旁,立于乔峰之后,一刚一柔,对比强烈。阿朱不但陪衬乔峰,更在于和马夫人的对照上。马夫人虽仅露侧脸,但一身缟素,眉梢上翘,悄然独立,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自有一股气势凛然不可侵犯。整个画面疏密有度,动静结合,满纸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那么,这幅画作全是董培新的“写实”吗?当然不是。如果都是按书临摹,那岂是董培新大手笔所为!且看原著此节,阿朱出场是“只见这少女身穿淡黄衫子,颧骨高耸,着实难看。”再看画作,阿朱容貌俏丽,身穿红色衫子的,只是这一抹红色的亮丽,照亮了整幅阴暗的背景,实在是点睛之彩、神来之色。黄色固然是暖色,但绝不比红色鲜艳醒目。阿朱一红,马夫人一白,对比强烈。阿朱是丫环打扮,马夫人则是夫人装束,“乔峰举目向她直视,只见她眉目清秀,相貌颇美,眉梢眼角之际,微有天然妩媚……没想到如此厉害的一个女子,竟是这么一副娇怯怯、俏生生的模样。”董培新这次笔下忠实原著,丝毫不见走样,白描写实。一虚一实,并为双美。
本画集收录了董培新为金庸作品创作的画作88幅,都是在画展130余幅里精选出来的,不能在此一一介绍。每幅画作都凝聚了董培新无数的心血,董培新画布上的江湖世界,笔底下的刀光剑影,真称得起“挥洒缚豪英”。画面上,缚住了金庸作品群雄,画面外,缚住了所有观众。笔墨挥洒之间,画布上,武林英雄跃然纸上,形神兼备。画布外,观者如潮,惊叹不止,赞誉有加,作品甫一面世就风靡了大江南北。但是,对于画说金庸武侠小说的情结,董培新说:“今后我还要继续画金庸,因为金庸小说的素材很丰富,还有很多场景没有画出来。”那就让我们继续拭目以待吧!期盼董培新新的画集面世吧。
1、标题选用《天龙八部》第三十回目名称。
2、《金庸说部情节画集》是台湾版《董培新画说金庸》的名称。
3、董培新话语选自网络。
4、其它引用选自广花出版社新修版《金庸作品集》。
鲈鱼脍2010-10-22
后记:
本文写于上月,想推荐一下这本画集,但发在这里,一定是难免做托之嫌了!因为本版子衿先生即是此书的特邀编辑。但这几日细看董老画作,总是觉得推荐一下比较好,谁说我做托,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了。何况未必就一定是托好,抬轿子抬砸了的也大有人在。如果读此文者,不做如是想,那么我就说一下此书的缺点——我个人认为的缺点。因为董老画作尺寸不一,这样,所占版面就不一样大。有些大的画作,此画集就分成两页印刷了!虽然看是整幅,但是就不能完全展开了,中间有一部分被钉到书脊里去了!殊为可惜!
另外,本人不懂绘画,完全没有美术知识!本文所说关于美术知识,仅是从我家小孩参加补习班的美术书所获得!外行话和瞎胡说自然不免,哪怕有常识性的错误,也请诸君一笑了之吧!本人确实不懂!
[ 本帖最后由 鲈鱼脍 于 2010-11-21 20:27 编辑 ] 至今《董培新画说金庸》还在路上。
《金庸说部情节画集》不好说是台湾版《董培新画说金庸》吧,有人比较过,两者所选作品差距较大。
另外,董2004年才画金庸?我怎么记得他的作品依据的是旧版——第二版甚至第一版呢? 旧版,有一副天龙有题字“段誉与王玉燕” 我买了,就是没有签名本!在卓越买的,子衿没有到货!102大洋 董培新是05年开始画金庸的,但是他是看旧版金庸的人,所以印象中,总会把旧版情节代入到画中,前期作品有几幅是,近两年的画便很少有旧版的情节了。 楼主所言:如果读此文者,不做如是想,那么我就说一下此书的缺点——我个人认为的缺点。因为董老画作尺寸不一,这样,所占版面就不一样大。有些大的画作,此画集就分成两页印刷了!虽然看是整幅,但是就不能完全展开了,中间有一部分被钉到书脊里去了!殊为可惜!
希望子矜能反映给出版社。 这问题是无法避免的.
因为有一个成本问题在.
所有有些图不得不分成左右两页,若是每张大图都如集贤庄这样,印在一张大页之中,成本一定会高出很多.定价两百多,恐怕问津之人会很少.
请看远流版,是不是也不得不这样操作.
并不是编辑不知其不足,的确是成本所限吧. 远流那个样子我当时就大不以为然,希望大陆版不再有此遗憾(图最好在一到两页印全,哪怕小一点,折叠无妨,“中间有一部分被钉到书脊里去了”感觉真的不好),如今大陆版还是这样,或许是出版方与绘者的决定吧,作为读者只能徒唤奈何了。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10-11-23 10:06 编辑 ] 京东,76.9了,但因为定价高。虽然6折还是偏贵!不过还是买了一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