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新修的错字问题
新书到手,心里自然高兴,从书剑开始看。不过翻了两三回,心中却略感不快。困扰读者已久(似乎明河并不困扰)的错字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明河修订版用对的,到新修反而错了的也有。且把尚且记得的错字罗列如下:
21页,“身裁”又高又瘦 ---- 明河修订和三联都作“身材”。身裁古书中也常有,现代人行文却早已弃置不用。
28页,能人好手,所在“都”有----三联作“所在多有”,有典可循,“都有”不知语出何处?明河修订也作“都有”。
106页,两处“鸯鸳刀”----显然是“鸳鸯刀”之误,明河修订是“鸳鸯刀”,三联却也错作“鸯鸳刀”。
一套全集,看了不过百分之一不到,后面的情况怎样,殊难预料。不过管中窥豹,心中难免惴惴。没有看过远流的版本,不知是否要好些。请各位有远流版的先进,不吝赐教。 原帖由 法可 于 2011-4-25 18:03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新书到手,心里自然高兴,从书剑开始看。不过翻了两三回,心中却略感不快。困扰读者已久(似乎明河并不困扰)的错字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明河修订版用对的,到新修反而错了的也有。
且把尚且记得的错字罗列如下:
21页,“身裁”又高又瘦 ---- 明河修订和三联都作“身材”。身裁古书中也常有,现代人行文却早已弃置不用。
28页,能人好手,所在“都”有----三联作“所在多有”,有典可循,“都有”不知语出何处?明河修订也作“都有”。
106页,两处“鸯鸳刀”----显然是“鸳鸯刀”之误,明河修订是“鸳鸯刀”,三联却也错作“鸯鸳刀”。
一套全集,看了不过百分之一不到,后面的情况怎样,殊难预料。不过管中窥豹,心中难免惴惴。没有看过远流的版本,不知是否要好些。请各位有远流版的先进,不吝赐教。
你说“身裁”现代人行文已弃置不用,又说“所在都有”查无出处,这不是很矛盾吗?有典据的,你说已经不带了,自创的你又说无据可考。
还有我读金庸,发现只有“殊难逆料”,未曾见有“殊难预料”,呵呵,其实循典亦好,新创也罢,只要不是打字员疏忽打错的字就可以了。象“鸳鸯”误为“鸯鸳”就是这种错误! 其实写这个帖子的本意,是要哪位有远流新修版的朋友比较一下,并非要打笔仗来的。
不过今天反正放假,和朋友多交流一下也大有益处。
“身裁”一词现代人不用,是事实。旧文中身材身裁是通用的。“水浒传”就用身材。现代人写通俗小说,自然不必从故纸堆里翻出旧名词来用,不过令读者徒增困惑。况且是金庸先生的本意还是校对的错误,我看很难讲。
“所在多有”是成语,自然希望能够有所本,比如“刻舟求剑”,如果写成“刻舟寻剑”,意思差不多,恐怕看着就碍眼。成语希望有所出处,而常用词汇希望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并没有矛盾。
“预料”和“逆料”,如果非要寻根问底,那么中国几百年前就是相通的,金庸不用预料,不代表其他人不能用。
其实看金庸的书,看成这个样子,我想未必是好事了。还是开始说的那句话,想知道远流的是不是好一点,如果是,那还值得买来收藏。 这“身裁”也谈不上是故纸堆里翻出来的吧,我粗略搜索,在明河修订版的倚天里就出现多次。
虽然现在少用,但在香港是一直通用至今的。
金庸虽然写的是现代人的小说,但他亦曾在射雕的后记里提到:
……我所设法避免的,只是一般太现代化的词语,如“思考”、“动机”、“问题”、“影响”、“目的”、“广泛”等等。“所以”用“因此”或“是以”代替,“普通”用“寻常”代替,“速度”用“快慢”代替,“现在”用“现今”、“现下”、“目下”、“眼前”、“此刻”、“方今”代替等等。
由此可见“身裁”绝算不上是校对错误,即使放在现今,如何又不能用了!他喜欢用“逆料”,为什么就不能喜欢用“身裁”? 避免使用过于现代的词汇,我是赞同的。不过身材一词并不现代,我说过在水浒传里就是用过的。因此用身裁来取代身材并没有这样的意义。
我只是怀疑明河版,处于照顾香港本地的语言习惯,而使用这样的词汇,而在大陆和台湾却不这样。 正好手里有远流大字版的倚天,查了一下我挑出的两处,也是同样“身裁”,事实上如无特殊情况,港台的文字应该是同源的,不会特别纠正某些辞汇! 原帖由 明教中人 于 2011-4-25 22:00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正好手里有远流大字版的倚天,查了一下我挑出的两处,也是同样“身裁”,事实上如无特殊情况,港台的文字应该是同源的,不会特别纠正某些辞汇!
有劳费心。只是明河修订版的平装本又作“身材”,教人费解。大概金庸也是混着用,并不一定。
尊驾说,港台文字同源,是指新修版呢还是修订版?
新修版应该是电子排版的,那么我估计两版文字应该没有不同。修订版年代甚早,或者不同也未可知。请指教! 如果一定要查,应该是查台湾早期的远景版的,版里有人有,倒可借问一下!
不过我感觉明河修订出书始于70年代初,那个时候香港传媒业界的印刷设备已经开始了更新换代用电脑处理了,而目测看来,明河修订的字样也不象是铅字排出来,应该已经电子化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