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侠客行》是金庸侠义的总纲
作为武侠小说,侠义精神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金庸的侠义,可以用李白的《侠客行》作为总纲,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无论是游侠还是侠之大者。我先把李白的《侠客行》摘录如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不仅是金庸《侠客行》开篇词,更是其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里主角陈家洛吟诵的诗句,表达了金庸对侠义的整体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从言必信行必果、行侠仗义到为国为民的三个境界,我觉得这是符合《史记》等传统的。
在金庸里,言必信行必果是江湖豪客最基本的品格。江湖人可以旁门左道、亦正亦邪,甚至像四大恶人一样无恶不作,但是言诺是必须遵守的。
比如《天龙八部》里,“南海鳄神凶悍绝从经,但对自己说过的话,无论如何不肯食言,他曾拜段誉为师,倒不抵赖,便道:“我喜欢骂人,你管得着么?我又不是骂你。”段誉道:“嗯,你见了师父,怎地不磕头请安?那还成规矩么?”南海鳄神忍气上前,跪下去磕了个头,说道:“师父,你老人家好!”他越想越气,猛地跃起,发足便奔,口中连声怒啸。”
又如《笑傲江湖》里“田伯光这人虽恶,说过了的话倒不抵赖。那时他本可上前一刀将令狐大哥杀了,回头再来对付我,但他却大声叫道:‘小尼姑,我跟你说,下次你再敢见我,我一刀便将你杀了。’我本来就不愿收这恶人做徒弟,他这么说,我正是求之不得。田伯光说了这句话,将单刀往刀鞘里一插,大踏步下了酒楼。”
由此可见金庸侠义最基本的品格就是”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上行侠仗义,就能成为金庸里的游侠。
比如《神雕侠侣》彭连虎等评论江南七侠:“四个人并肩坐地。生瘤子的第二人道:“师哥,你说这柯老头真的会来么?”第一人道:“那就难说得很,按理是不会来的,谁能有这么傻,眼巴巴的自行来送死?”第三个瘦子道:“可是这柯老头乃江南七怪之首,当年他们和那十恶不赦的丘老道打赌,万里迢迢的起赶到蒙古去教郭靖武艺,这件事江湖传闻,都说江南七怪千金一诺,言出必践。咱们也瞧在这件事份上,那才放他。”
而且,行侠仗义是一般不留名,这正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体现。
比如《笑傲江湖》,“闻先生点头道:‘这令狐冲为善而不居其名,原是咱们侠义道的本色。’”
又如《飞狐外传》,“殷仲翔提到当年在商家堡中,众人如何被困铁厅,身遭火灼之危,如何亏得胡斐智勇双全,奋身解围。秦耐之、周铁鹪等听了,更是大赞不已。程灵素目澄如水,脉脉的望着胡斐,心想这些英雄事迹,你自己从来不说。”
一般认为,金庸侠客中最高的境界,就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这一段金庸的原文是这样写的:郭靖道:“......你想中国文士人人都会做诗,但千古只推杜甫第一,自是因为忧国爱民之故。”杨过道:“你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那么文武虽然不同,道理却是一般的。”郭靖听他体会到了这一节,得是欢喜,说道:“经书文章,我是一点也不懂,但想人生在世,便是做个贩夫走卒,只要有为国为民之心,那就是真好汉,真豪杰了。”
杨过问道:“郭伯伯,你说襄阳守得住吗?”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神雕侠侣》中郭靖是“既保境安民、又行侠仗义”的第一位英雄,杨过因小龙女之故有一定的出世情节,但也是杨过抗蒙的行为也是郭靖为国为民精神教导的结果。其实,杨过击杀蒙哥的情节几乎是挥锤救赵的演绎,正是“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所以这是金庸侠义的最高境界,演绎后就成了侠之大者了。
通读金庸的作品可知,金庸的侠义不仅体现在主角身上,很多时候更体现在配角身上,而且更直接、更纯粹。比如《笑傲江湖》,作者就借令狐冲之口称赞老头子、祖千秋等江湖豪客是血性汉子,恩怨分明、豪爽痛快。我前面说过,这些是江湖人最基本的品格,甚至还够不上侠字的豪客也须具备。
金庸的配角基本上都是有这种品格的,而主角的性格将会在此基础上增减。这就构成了金庸侠客世界的基准——江湖人物的共性和不同家世、文化修养、经历造成的个性。换言之,可以认为金庸侠客的基本背景是江湖人物。统计金庸十四部著作的主角,只有段誉、陈家洛两个是有知识分子或士人背景的,但书中说大理段氏称帝后仍自认武林一脉,对待江湖朋友按武林规矩;陈家洛又是红花会总舵主的义子和武林前辈天池怪侠的徒弟,淫浸多年,底子也早就江湖化了。
最后对比一下梁羽生,据我的初步认识,梁书男主角的底色是知识分子:不仅受过教育、知识素养高的主角不少,更重要的是,行事原则、思维方法都向知识分子。卓一航、张丹枫、唐经天就不用说了,连岳鸣珂、杨云骢、陈石星甚至南霁云的行事都是有浓烈的传统士人的痕迹,行走在报国和出世之间。最关键的是,看不出江湖人刀头舔血、豪爽痛快的共性。当然,造成主角的这种形象既有角色内在的原因,也是缺乏单纯的配角来展现江湖人物的基本共性所造成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梁先生刻意为之:或许在梁先生的武侠世界里,侠客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江湖不过是平常的社会,侠义等同于社会正义。这样就不免引人揣测:梁先生的世界里,武侠难道是实现社会正义常规手段?所以,梁书的男主角里能出彩的是名士书生,是儒与侠的共体,反之,豪侠和铁血男儿就让人没有印象了。另外,梁先生显然是赞成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必须要投入实践的。这对比一下叶成林和铁镜心就可知梁先生更认可实干的知识分子。其实联剑里隐隐表现出凌云凤的品行要稍高于霍天都,也是相似的暗示。我窃以为,正是男主角的知识分子底色限制了梁先生男主角的形象水平,相反,女主角没有这种限制,就既多变又精彩了。
[ 本帖最后由 毛破 于 2012-3-17 18:48 编辑 ] 观点新颖,尚需深入开掘。 原帖由 shaolinpai 于 2012-3-19 13:54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观点新颖,尚需深入开掘。
:efrtr 原帖由 人似新月剑如风 于 2012-4-11 22:36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efrtr
:sftr 咱家古龙何在? 四条眉毛陆小凤 发表于 2013-8-27 15: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咱家古龙何在?
你来个古龙的帖子试试。:as 天涯明月刀最后一章节选——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接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做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李白
九华山在安徽青陽西南四十里膨即汉时径县,陵陽二地。
三国时孙吴分置临城县境至隋废,唐置青陽县,以在青山之陽为名,属池州府,青山在县北五里,逾梅家岭,与贵池接壤。
九华山南望陵陽,西朝秋浦,北接五溪大通,东际双陷龙口,昔名九子山,唐李白游九子山,见其山峰并时,如莲开九朵,改之为九华山。
书籍上有记载"旧名九子山唐李白以九峰如莲花削成,改之为九华山。"青陽县志上也记载"山近县西四十里,蜂之得名者四十八,岩十四,洞五,岭十一,系十八,源二,其余台石池涧溪撵之属以奇胜名者"知行金二""的王陽明曾读书于此山中,与李白书堂并名千古。
诗仙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有序。
"……………"太史公南游,路面不书,事绝放老之口,复缺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面赋咏笔间,子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遁江汉,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绩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他们的诗是这样的
"妙右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留。高雾。
积雪暇睡邀,飞流欲陽崖。韦极舆。
青荧玉树色,漂渺羽人家。李白。"
九华山不但是诗人吟咏之地,也是佛家的地藏王道场。
《地藏十轮经》"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尽藏。"取名地藏。
《大乘佛经》上记载的是"地藏受释尊付嘱,令救度六道众生,决不成佛,常现身地狱中,以救众生之苦难,世称幽宾教主。"《地藏本愿经)二卷,唐实义难 陀译,经中记载"佛升切利天为母说法,后召地藏大士永为幽买教主,使世上有亲者皆得报本荐亲.威登极乐。"这本书多说地狱相及迫荐功德,为佛门的孝经。
经中又说地藏苍萨救渡众生,不空誓,不成风之弘愿,故名"地藏本愿。"所以"九华剑派"不但剑术精绝,同时也有待人的浪漫,和佛家的玄秘。
武林中有七大剑源,九华山并不在其内,因为九华山门下的弟子本就极少,行踪更少出现在江湖。
多年前江湖中就已盛传九华派已与幽灵教合并,同时供奉的两位祖师,一位是地藏王菩萨,另一位就是待洒风流,高绝千古的李白。
据说这位青莲居士不但是诗仙,也是剑仙,九华的剑法,就是他一脉相传,直到千百年后,江湖中又出现位奇侠李慕白,也是九华派的嫡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