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帮·《江湖奇侠传》·叫化鸡
金庸最早读到的武侠小说,是顾明道《荒江女侠》。那一年,查先生8岁。紧接着,也还是在8、9岁的年纪,金庸又通读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
这两部书,对金庸小说的影响,着实不容低估。
这一影响,集中表现于《射雕英雄传》。
有暇,将写一长文,谈《荒江女侠》对《射雕英雄》之影响。这里,简单谈谈《射雕英雄传》与《江湖奇侠传》的渊源。渊源,最明显的,是与洪七公相关的两样东西:丐帮和叫化鸡。
《江湖奇侠传》写道:
“湖南的叫化,内部很有些组织,阶级分的极严;不是在内部混过的人,绝看不出这叫化的阶级来!他们显然的表示,就在背上驮的讨米袋;最高的阶级,可有九个袋;以下低一级,减一个袋。柳迟和许多叫化混了叁年,背上已有驮七个袋的资格了。”
应该就是以后在金庸小说中常以侠义闻世的丐帮的雏形了。
《江湖奇侠传》又写:
“柳迟讨了一袋米,走一个村庄经过。见晒稻子的场里,有十来只鸡,……从袋中掏出一抓米来,把老母鸡引到跟前:顺手抢鸡项脖,左手往鸡肚皮下一托,那只老母鸡,就到了柳迟的手;只翼膀略扑了两扑,连叫都没叫出一声。他们同伴偷鸡的手法,都是如此。 ……柳迟既得了那只老母鸡,即走到河边,拾了一片碎磁,把鸡杀死。并不挦毛,只破开肚皮,去了肠杂,放下些椒盐、五香、酱油、白醋之类的东西在鸡肚皮里面,拿线扎了起来。调和许多黄泥,将鸡连毛包糊了。再从身上抽出一条大布手巾来,把讨来的米,倒在手巾里,就河水淘洗干净,用绳将毛巾扎好,也用湿黄泥包糊。然后走到山中,寻了些枯枝干叶,拣土松的地方,掘一个尺来大、尺来深的洞。先把黄泥糊的母鸡放在洞里,将枯枝干叶纳满了一洞,取火点燃了,接连不断的添些。是这们烧过了一个时辰,黄泥已烧得透心红了,柳迟才把鸡取了出来。趁那洞里正烧得通红的时候,把黄泥包的米放下去,只略略加了些儿柴在上面,那生米便能煨成熟饭。”
《射雕英雄传》,黄蓉也做过类似的“叫化鸡”:
“小睡片刻,天边渐白,江边农家小屋中一只公鸡振吭长鸣。黄蓉打了个呵欠醒来,说道:‘好饿!’发足往小屋奔去,不一刻腋下已夹了一只肥大公鸡回来,……黄蓉用峨嵋钢刺剖了公鸡肚子,将内脏洗剥干净,却不拔毛,用水和了一团泥裹住鸡外,生火烤了起来。烤得一会,泥中透出甜香,待得湿泥干透,剥去干泥,鸡毛随泥而落,鸡肉白嫩,浓香扑鼻。”
金庸应该没有做叫化鸡及与乞丐帮接触的生活经验,他在《射雕》中写到这两样东西,定然是从生活以外其它渠道了解的。渠道未必只有一个,但童年读过的《江湖奇侠传》让他第一次知道丐帮,知道了这个群体怎样做“叫化鸡”,并且,在他小小的童心里,感觉十分趣怪。——没有可能比八九岁更早啊。
2012、3 金庸对照【补】
金庸与胡锡进
1999年,金庸谈《两种社会中的新闻工作》,“在我们中国,传媒是一种重要工具,用来保护国家,保护人民,维护社会和ZQ的稳定。”“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同JF军一样,也是听D和ZF的指挥,团结全国人民,负责保卫国家人民。”
这方面,现《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做得最好,堪称楷模。胡先生自己说:“我18岁上军校起,当了十一年兵。”“当兵的人会有保卫这个国家的责任感,今天舆论比较混乱,中国各种力量跟西方相比,舆论力量是最弱的一环。有时候会自觉不自觉产生一点舆论上保卫国家的念头。”
与这位胡先生不谋而合有志一同,似乎不能算作金庸的光荣。
林行止与金庸
香港最有“报格”的,当然不是《大公报》《文汇报》,是《明报》与《信报》。
《星报》创办人林行止先生早年工作于《明报》,很为查老板赏识。
2004年6月《万象》杂志,第一篇就是林先生《书痴》一文,谈到了金庸的书房:
“笔者的友人不少是爱书之人,唯最有气派的书架,在查良镛先生渣甸山巨宅书房,其时此书房有‘最昂贵书房’之称,书房面积千方英尺以上,‘楼价不菲’,记忆中查宅花园中还有一储书室,只是笔者没参观过。后来查氏搬进旧山顶道新居,藏书似已转移至其公司,相信亦有部分捐给图书馆、迁移至杭州西湖畔的‘云松书社’或当废物扫地出门。再后他迁居半山公寓,地方小了,料又淘汰不少旧书,有的还流传海外。”
【一】于右任《读史》:“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
【二】许倬云《西周史·三联版序》:“我生的时代已有太多自命英雄的人物,为一般人民百姓添了无数痛苦,我对伟大的人物已不再有敬意和幻想。”
【三】《杨澜访谈录2》:
金庸:“我越来越对人性可能了解多了,年纪大了对世界上的事情了解多了,年轻的时候崇拜英雄,好像还是有点迷迷糊糊的,好像英雄真的是大英雄,但年纪慢慢大了之后,知道这个大英雄后边其实有他自己卑鄙的一方面,有他见不得人的一方面。”
【一】查良铃:“老弟兄6人,我父亲排六,因记忆力差,一直没有很好的工作,在大家庭弟兄中是不受重视的。我母亲则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家庭妇女,喜欢看各类闲书,对新事物理解快,明大理,对人热情。她常常对我们讲:要好好念书,明辨是非。人活着就要争口气,走自己选择的道路。不能一辈子受气,受压迫。处在旧封建大家庭中,父亲因没有本事,这一房人就受气,哥哥(查良铮)从小就不服气。每天晚上是我们最愉快的时刻。母子们围坐在小煤油灯下,互相谈心,互相安慰。……他有时也讲《三国》《水浒》《西游记》等书里的故事,讲得津津有味,我更是缠着非讲出一个结果不成。……讲到孙悟空时,他说,他也会变,飞出去,为国家,为父亲争口气,让母亲享福。”(《怀念良铮哥哥》)
【二】金庸:“我母亲是个很正派的女人,她不会做坏事的,就是这样一种平平常常的一种影响。我父亲开钱庄,做企业,一个地主,但是我觉得他人很好的,但是没什么用,庸庸碌碌的,所以也没什么很重要的影响,我只有一个印象就觉得,我这个父亲好像没用。我年纪很小的时候,十三四岁就觉得父亲没用。他把钱借给人家,他有时去讨钱,带我一起去了,我觉得人家请他喝酒讲好话,父亲就好像良心很好的,就好像老朋友,这个钱你不还了就算了,人家存钱存在你这里你要还给人家的,所以搞到后来我也很狼狈的,人家问你讨钱,人家借钱不还,我只好自己卖田地卖了垫了还给人家,我觉得父亲没用,做生意不是这样做法的。 ” ( 《杨澜访谈录2·"帮主"的心事谁人知》)
【三】查良钰:“每天晚上,小阿哥(查良镛)都给我们讲故事。他的故事都是现编现讲,可编得天衣无缝,讲得引人入胜,……我和三哥缠着他讲了近半个月的故事。那段日子,是我记事以来最开心、最难忘的日子。”(《金庸是我的小阿哥》)
刘按:父亲早逝或无能,儿子往往成大器。查良铮、查良镛(堂)兄弟可以证明这点。
金庸的商业才能,部分是天赋,部分是由其父(反向)培养的。他“十三四岁就觉得父亲没用”,认为“做生意不是这样做法”,十五岁的金庸就编著了《献给投考初中者》,行销数省,获利不菲。
金庸创办《明报》,对员工,对撰稿者,都不很大方,跟他早年从他父亲那得到的教训不会全然无关的,反其父之道而行之,走到另一极端。
【一】《梁书·列传第五十·侯景》:“景又矫萧栋诏,禅位于己。……景还升太极前殿,大赦,改元为太始元年。……其左仆射王伟请立七庙,景曰:‘何谓为七庙?’伟曰:‘天子祭七世祖考,故置七庙。’并请七世之讳,敕太常具祭祀之礼。景曰:‘前世吾不复忆,惟阿爷名标。’众闻咸窃笑之。景党有知景祖名周者,自外悉是王伟制其名位。”
【二】清代海宁人陈其元所著《庸闲斋笔记》:“有吴总戎再升者,眇一目,每战必先登,贼畏之,呼为‘吴瞎子’。尝延僧追荐先人,僧请三代讳氏,张目不能答。急召文案委员,令撰一好名字与之,闻者捧腹。”
【三】《鹿鼎记》第五十回:“康熙微笑道:‘……我吩咐人写旨,给你娘一品太夫人的诰封。你死了的老子叫甚么名字,去呈报了吏部,一并追赠官职。……’他想韦小宝多半不知他父亲的名字如何写法,这时也不必查问。康熙虽然英明,这件事却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韦小宝固然不知父亲的名字如何写法,其实连父亲是谁也不知道。韦小宝谢了恩,出得宫门,回去府中,……又请苏荃替自己父亲取了个名字,连祖宗三代,一并由小老婆取名,缮写清楚,交了给吏部专管封赠、袭荫、土司嗣职事务的‘验封司’郎中。”
刘按:侯景、吴瞎子、韦小宝,算是同一类型的政治人物。
二七 胡适与独孤求败
【一】《神雕侠侣》:“那三行字道:‘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下面落款是:‘剑魔独孤求败……‘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二】胡适在1927年曾致函其美国女友韦莲司,坦承其几年前在天津旅次,忽生强烈的孤寂之感。他感叹道:“你也许不能全然了解,生活和工作在一个没有高手也没有对手的社会里——一个全是侏儒的社会——是如何的危险!每一个人,包括你的敌人,都盲目的崇拜你。既没有人指导你,也没有人启发你。胜败必须一人承担!”
刘按:胡适先生的感触,很有几分‘独孤求败’味道。
张爱玲以摩西比胡适(《忆胡适之》:“联想到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摩西是被以色列入杀死的。事后他们自己讳言,年代久了又倒过来仍旧信奉他。”),是我见到的对适之先生历史地位的最精到的预言与评判。
二八 洪七公与徐悲鸿
【一】《射雕英雄传·十二·亢龙有悔》:“黄蓉噗哧一笑,说道:‘七公,我最拿手的菜你还没吃到呢。’洪七公又惊又喜,忙问:‘甚么菜?甚么菜?’黄蓉道:‘一时也说不尽,比如说炒白菜哪,蒸豆腐哪,炖鸡蛋哪,白切肉哪。’洪七公品味之精,世间稀有,深知真正的烹调高手,愈是在最平常的菜肴之中,愈能显出奇妙功夫,这道理与武学一般,能在平淡之中现神奇,才说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
【二】黄永玉在中央美院任教时,曾记下当年徐悲鸿和一位裸 体模特老头的对话。当徐悲鸿得知老头曾是厨师时,说: “喔!厨房的大师傅,了不得!那您能办什么酒席呀?”老头眼睛一亮,从容地说:“办酒席不难,难的是炒青菜!”徐悲鸿听了这句话,肃立起来说:“耶!老人家呀,你这句话说得好呀!简直就是‘近乎道矣’!是呀,炒青菜才是真功夫,这和素描、速写一样嘛!”
二九
【一】林语堂先生认为“长篇小说之写作,非世事人情,经阅颇深,不可轻易尝试”。(转录自林太乙《林家次女》西苑出版社,187页)
刘按:林语堂、金庸,写作小说都很晚。金庸31岁,写《书剑》。林先生写《京华烟云》,已经43岁了。
三十
【一】《宋史·李处耘传》:“处耘释所俘体肥者数十人,令左右分啖之,黥其少健者,令先入朗州。……黥者先入城,言:被擒者悉为大军所啖,朗人大惧,纵火焚城而溃。”
【二】《鹿鼎记》第四十七回:“韦小宝手一挥,便有二十名亲兵过去拉了十名罗刹兵过来。韦小宝以罗刹话喝道:'割下他们身上的肉来,‘霞舒尼克!''霞舒尼克' 是以铁签穿了牛肉条,在火上烧烤,是罗刹国的第一名菜。十名厨子走到十名罗刹兵身前,将手中闪亮的尖刀高高举起,落将下来。十名罗刹兵齐声惨叫。亲兵将那十名罗刹兵拉到山坡之后,但见地下鲜血淋漓。十名厨子左手的铁签上这时已串上一条条肉条,拿到炭炉上烧烤起来。罗刹官兵相顾骇然,一片寂静之中,但听得炭火必剥作响,肉上脂油滴入火中,发出嗤嗤之声.……既有人带头投降,余下众兵也就不敢再逞刚勇,有的不等亲兵来拉,便走到白旗之下。片刻之间,一千八百余名罗刹官兵都降了,……韦小宝笑道:‘十名厨子身上早藏好了十条生牛肉,只不过在十名罗刹兵大腿上割了几刀,割得他们大叫大嚷。炭炉子里烧烤的却是上等牛肉,滋味如何,众位不妨尝尝。’众将纵声大笑,吩咐厨子呈上十条牛肉‘霞舒尼克’,割切分食,果然又香又嫩,甚是美味。”
二四
【一】苏格拉底;“一个真正的专制君主,无论人们怎样看待他,实际上他是一个真正的奴隶。他有很多欲望但始终不能满足,他的需求比任何人都要多。如果你去观察他的整个灵魂,你会发现他实际上很可怜,他时时惴惴于心,惶惶不可终日。”
【二】金庸《笑傲江湖·后记》:“那些热衷于权力的人,受到心中权力欲的驱策,身不由己,去做许许多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实都是很可怜的。”
二五
【一】金庸07年接受杨澜访问,自称“我这生最大的脾气就是人家指挥我什么事情都不听的,父亲母亲指挥我也不听的。训导主任也不听的。……”
【二】“令狐冲道:‘我不愿做的事,别说是你,便是师父、师娘、五岳盟主、皇帝老子,谁也无法勉强。’”(《笑傲江湖·九·邀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