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xj0574 发表于 2004-8-20 01:03

[原创]人性上的大侠---张无忌

    张无忌可以说是金老笔墨用的最多的一个人物了。从他的师祖及他的父母写起,介绍了他的矛盾家庭背景/纯洁的幼年/悲惨的童年/学医学武的少年/无敌的青年(江湖和情场)/超脱的壮年。<br><br>   为何这么出色?关键就是“仁者无敌”,他就是雷峰的化身,什么时候都是考虑别人,从不为自己着想,为了解救明教他可以不报父母之仇,为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可以身受重伤而毫不记恨,为了不伤几个少女的心他宁愿自己的爱情受委屈,为了师伯的病而宁愿自己受赵敏的牵制,为了亲情和明教众人的期望而违心当教主。<br><br>   小说中对不起他的人太多了,而他对此都是一笑而过,没恨过任何人(包括小说中罪恶的源头---圆真),这是怎么样的心胸啊。只能说他本性太善良太伟大了,而他又觉得这是很自然的,没有丝毫可以夸口的地方,我看这是对出世而又入世的最好注解吧,也可以说这就是侠之大者,名利对他来说远不如看到别人的微笑重要;且看他返毫州准备成婚帮众列队欢迎时,同行的女主角之一周女是心头窃喜,觉得有点北京皇上游街的味道,小说中周至若也算是杰出的了,光从这点看境界就和张无忌差一截。<br><br>    张无忌一手把即将灭亡的明教改变为一统江湖和国家的教会,功成名就之际又悄然隐去;小说中说他是不适合当领导,这里我认为这是金老的隐语,嘿嘿,其实他这样的仁者最得人心,最能服众,自然也是最合适的领袖了。他的离去只能说是当时社会及体制的局限。他和马克思一样超越那个社会和时代了。不信的话我们且看我们以后的评价,反正金老的小说又不会消亡。<br><br>    可以说书中从头到尾都是描写他怎么帮人怎么救人,描写他为自己而为的场面极少,印象中只有在大都饭后散步他潜意识踱到了和赵敏相会的酒店,而赵敏因为想念他而天天在酒店空等他,两人这才相遇;此幕读来真是感人啊,绝对是先大家后小家的楷模。<br><br>    结局是说他难免有点心情不好,那正是他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惋惜和遗憾;其实这才是他幸福的开始,因为他可以好好为自己而活了,可以和自己的最爱享受甜蜜的生活了。而社会的领导权也按规律地由俗世的代表---朱元璋所窃取了。<br><br><br>[此帖子已被 kxj0574 在 2004-10-28 16:13:34 编辑过]

kxj0574 发表于 2004-8-22 15:30

<FONT size=4>看样子我文笔太拙劣了,帖子也没人理睬,有点不死心啊,再补一帖:<br>再论张无忌与侠<br><br>      大侠的经典是郭靖,这点我和很多金迷一样认同,更认为他是位传统的大侠,<br>或者说是社会性上的大侠,光彩照人绝对是面旗帜,是位正侠,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把正义绝对化了,忽略了人性中复杂的一面,一定要搞高大全,一生都在向完人方向努力,他可以说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但作为个石柱,铁石心肠,可以去膜拜但很难获得心底的完全认同.<br><br><br>   而射雕3部曲最后一部的主角张无忌,和郭靖一样也是一生在为别人奔波中忙碌着,别流于表面和我说他是忙于和脂粉厮混:无论美丑,无论种族,无论英雄还是参客,在张眼里,众生都是平等的,他是个现代的大侠或者说是个广义的大侠,人性上的大侠,真正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嘿嘿,我看顺序该颠倒下,为民为国,才是侠之大者,一个国家,如果人民生活不幸福,那维护国家政府又有何意义?特别是目前民主气息不浓,国和民很多利益不能统一的情况下,为民为国更是比为国为民重要百倍.<br><br><br>   再回来仔细看下原著,不难发现,自张成熟后,他是一直以博爱来影响他周围的每一个人的,他对4女,刚开始交往的时候,他是和平常人一样对待的,而不是因为受美丽的吸引或者为了自己感情的需要而刻意去追求4位女孩的,他对周围的每个人都有爱心,无论丑陋的阿蛛,残狠的范遥,平凡的参客,奇丑而又残疾的小昭(初见面时),他一一爱护有加,一样真诚待人,他是条小溪,顺心而流,灌溉着滋润着周围各种各样脱离本性的心田,所以,他到哪都是朋友远多过敌人,可以说是走到哪朋友(或者下属)交到哪,当然,交流也是相互的,他感化世人的同时,也与几位女孩擦出了火花,(这里再说明点,我也不知道他究竟爱谁多点,他太博爱了,目标也太远大了,情爱只能占心底的一个角落,他一直就在为让残酷的世界变得可爱起来,要他为了爱情而去伤害其她无辜而同样真诚渴望爱情的心,而且很可能是让别人一辈子痛苦,他是要犹豫的,在我看来,结局很可能是2个都娶,对平常人他都不愿意伤害,何况是对2个他有一定感情而且还比较优秀的女孩,至于爱情限于&lt;&lt;倚&gt;&gt;书的篇幅,或者说限于他的年龄,他还没多少意识到,即使后来有点意识到了,但在他舍己为人的生活原则面前,爱情在他心目中分量还不是最重的,起码是在小说结尾的时候他会这样做的.<br><br><br>金老小说中主角繁多,个性也很鲜明,其实在在&lt;&lt;倚&gt;&gt;中也能多少找到点他们的影子,殷天正的豪迈威武,谢逊的文谋武略,赵敏的美艳及计巧无双,周至若的内秀和聪慧,还有紫杉龙王,逍遥二仙,韦蝠王,彭和尚,小昭,阿蛛,少林方丈等等等等,单独拿出来,无一不是个人物,他们也有资格和实力傲视天下,可以说,换成任何其它金庸小说的主角人物上场,是无法让他们都心服诚服的,这点也只能是张无忌能做到,即使武功高如张三丰恐怕也是无法象张无忌那样让江湖归心的.只能说仁义才是真正无敌的了.<br><br><br>嘿嘿,发了这么多议论,可能很多人会不喜欢,那没啥关系,百家争鸣嘛,就怕看到自己不喜欢的观念,看都懒得看完,就来拍砖头,那可冤枉死了.</FONT><br><br>[此帖子已被 kxj0574 在 2004-10-28 16:14:18 编辑过]

kxj0574 发表于 2004-8-22 17:10

沉就沉吧,大家都喜欢轻松随意,嘻嘻哈哈,真要想深究武侠,想认真的探讨下金庸,那份辛苦认真可能真的没必要,或者说,不值得?嘿嘿,灌水去也.

无忌LOVE小昭 发表于 2004-8-22 23:49

很好<br>支持~~~~~~~~~~~<br>呵呵,,,<br>我觉得我有点他的影子<br>喜欢他

kxj0574 发表于 2004-8-24 22:17

继续补帖,既然还有人喜欢(转帖)<br><br>“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倚天屠龙记”,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br><br>  首先,“射雕”与“神雕”的故事情节联系很紧密,“射雕”中的人物关系网大致上仍然在“神雕”中存在。而郭靖与杨过二人的性格对比也很明显,一者为“正”,一者为“反”。主题上的联系也很清楚,一者是“儒道合一”,一者是“儒道冲突”。但“倚天”呢?“倚天”与前两部的关系是什么?它在“三部曲”中的地位是什么?若说情节上有联系,这种联系是很微弱的。在金庸的其它小说中,两部小说之间在情节上有这样微弱联系的并不止“倚天”与“两雕”。如“碧血剑”中的阿九就是“鹿鼎记”中的九难,这个人物在两部小说中地位都不弱,但这两部小说显然没有任何主题或人物上的联系,连这个人物的性格在两书中都有很大的不同,从阿九到九难可以说是“人到中年,性情大变”。又如红花会在“书剑恩仇录”和“飞狐外传”中都出现过,但反而是后者成为“雪山飞狐”的“外传”而不是“书剑恩仇录”的别传。还有,独孤救败在“神雕”和“笑傲江湖”中都是一个令人向往、幻想不已的“隐形人物”,两书却也并不相干。所以,以情节来作为勾连“倚天”与“两雕”的线索,那是远远不够的。 <br><br>  陈墨也曾为此问题论辩过一番,最终的结论是认为因为三者的主题都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即都是行侠仗义,所以联结而成“三部曲”。这一说法显然也影响了“天人五衰——《天龙八部》的碎片”一文的作者,因此文中一开头就这样比较“射雕三部曲”和“天龙八部”:“正如陈墨所言,金庸小说经历着‘侠之立,侠之变,侠之疑,侠之反’,金庸写郭靖是侠者之立,杨过是侠者之变,萧峰是侠者之疑,韦小宝是侠者之反。无论仁爱义烈,还是武功绝伦,那些天神般的英雄高士在《天龙八部》逃不过恐怖和惨伤,这是对《射雕》三部曲里侠义至上的怀疑……”。 <br><br>  然而,从前面对“射雕”的主题的深入分析中已经可以明白,陈墨对于“射雕”的主题的把握是失之浅薄的。行侠仗义的主题只是“射雕”一书的大主题中的一个形而下的层面,而不是全部。而在“神雕”之中就更没有这个主题的份。前已述及,杨过虽然也兴之所及、适逢其会地参加了一次襄阳保卫战,但那为的是反映儒家思想对道家思想有匡正的一面。至于说到“倚天”中的张无忌,他当然也有行侠仗义之举,但金庸小说中哪一部没有这样的行为?“飞狐外传”中的胡斐的行侠仗义难道不比张无忌的更彻底?“书剑恩仇录”中的红花会众英雄的所作所为,难道就不算行侠仗义了吗?因此,这样的理由太薄弱,不足为据。 <br><br>  其实,只要我们把握到“射雕”和“神雕”的主题特征,“倚天”的主题是很容易体会出来的。既然前两书的主题都是演绎中国本土产生的思想流派之间的关系(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倚天”作为“射雕三部曲”之一,当然也不出这个框架之内。那么,“倚天”的主题是什么呢?其实这从三部小说的主角的不同性格特征就可以看出来,这一点金庸在“倚天”的“后记”中已经画龙点睛地一带而过了。三部小说的主角的性格特征如果都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显然郭靖是“正”,杨过是“反”,张无忌就是“合”了。“倚天”所反映的主题,其实是儒家与道家的再次融合,但这一融合并不是“射雕”中的那种融合,而是在另一侧面的融合。 <br><br>  审视张无忌的性格,同样是儒家和道家的综合。例如,他最大的性格特征就是“不忍”,这显然是来自儒家孟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思想。张无忌劝阻灭绝师太不要杀魔教的人(灭绝其实是郭靖性格的极端化,而又没有杨过的道家思想来抵制、消毒的情况下的表现),其原因是他想到自己孤儿的身世,不忍心看到这些人的孩子也受这样的苦。从这一点上来看,他的身上其实也有着墨家那种推己及人的“兼爱”思想。事实上,墨家不但是儒道两家之外中国本土产生的思想流派中的第三大家,而且其推己及人的“兼爱”思想,与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有着一体两面的关系的,因而很容易与儒家融合。 <br><br>  除了这“不忍”之外,张无忌性格特征中最明显的儒家思想就是“有容乃大”(宽容),这与郭靖的“无欲则刚”本来就是一对的。这在他的武功中也就表现为既修练了“九阳真经”等道家正宗,也学习了“乾坤大挪移”、“圣火令武功”等外来的所谓邪派功夫。这种中外并蓄、正邪兼修,本身就是对其性格包容性的一面的象征。 <br><br>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张无忌学的“九阳真经”也好,“太极拳”、“太极剑”也好,都是典型的道家武功。他身上也有着随遇而安这非常典型的道家气质的性格。 <br><br>  总而言之,“倚天”中对张无忌的描写,也是选取了儒家和道家中比较人性、柔和的一面来融合的。跟“射雕”中选取儒家和道家中比较正气凛然的一面来融合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br><br>  而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射雕”还是“神雕”,儒道两家无论是“合一”还是“冲突”,这两书所反映的都可以说是这两家思想中阳刚的一面。郭靖的“正气”乃至“顽固”,杨过的“激越”乃至“偏激”,风格都是高昂激烈的。而张无忌的性格却可以用“阴柔”来形容之。而当儒道两家如此“阴柔”地融合后,竟是出乎意料之外地有效抑止了两家在阳刚一面走向极端。如前所述,“倚天”中的灭绝师太的形象反映的是郭靖性格极端化而又无杨过式的道家思想消毒时的可怕情景,而张无忌有效地阻止了她的作恶。另一方面,被人称为“魔教”的明教,其教中的人物的性格又都与杨过非常相似。(尤其是杨逍,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他竟也是姓杨的。而纪晓芙的“不悔”不正是没有受道德约束、自由地舒展自我的穆念慈吗?)在没有张无忌主持大局时,教内诸人互相不服气,弄得一个曾经强盛一时的明教四分五裂,几乎亡教。但张无忌出任教主后,明教不但是日益兴盛,更与武林其它名门大派走向和解,可谓从“旁门”重纳“正道”,从“边缘”回归“主流”。 <br><br>  这些的情节设计,都不是随便编造出来的,而是无不指向小说的主题——儒道在阴柔的层面上再次实现融合。如果说“神雕”中的儒道在激烈冲突后还谈不上融合,只是互相默认了对方存在的权利,不再争夺你统治我、还是我压制你,实现了和平共处;那么在“倚天”中,儒道两家是真正地再次走向了融合。而且,如果说“神雕”中儒道的互补更多是一种互相约束,以一方好的一面制约另一方走了极端时坏的一面的话;那么“倚天”中则通过两家的融合而完全消除了其中一方走向极端的可能性。 <br><br>  这才是“倚天”真正的主题,从而也就响应了“三部曲”的宏大主题——金庸一直在这三部小说中探讨着儒道这两大产生于中国本土的思想流派如何冲突,如何互相制约,如何和平共存,最终又如何融为一体。“三部曲”按着“正—反—合”的逻辑顺序,梳理、反省、从而演绎了儒道两家思想的彼此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这三部小说自身的主题,无不服从于这一宏大的主题。 <br><br>  虽然“三部曲”是三本小说,而不是一本,因此其结构之松散,即使比之以松散著称的“天龙八部”还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如果从主题的角度来审视,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三本小说之所以能结合而成“三部曲”的一体,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实是非同一般的。所谓以主题来稳定结构,这里又是一次精彩之极的示范。   这里还要补充一下,为什么陈墨会在探究“倚天”的主题上犯下大错。原因在于他先入为主地把张无忌定性为所谓的“佛之侠”。陈墨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说明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变化。他把郭靖定性为“儒之侠”,杨过为“道之侠”,张无忌于是顺理成章就成了“佛之侠”。但是,如果说前面对郭靖和杨过的定性虽然有失之偏颇(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郭靖还是杨过,虽然有“以儒为主”或“以道为主”的区别,但并不是那样纯粹地只有“儒”或只有“道”),但若只抓主体不及其余的话,还不能算是错的。然而,把“佛之侠”的名头派到张无忌身上,可就是“谬以千里”了。虽然佛家的思想在小说差不多结束的时候有所抬头(表现为谢逊听到张无忌使用“圣火令武功”到精微入妙之处时有走火入魔之象,急念佛经化解其魔性),但基本上对这本小说没有多大的影响。 <br><br>  诚然,金庸在写“倚天”的后期开始信仰佛家,但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小说家,深知一部小说写到最后,是到了大局已定的时候,不能轻易地改动主题,以致动摇根本。他在“射雕”中明白杨康的形象深受主题之压抑,却也能有意识地回避过份抬高杨康的地位而破坏小说中早已构建好的框架,更何况“倚天”中的主题设定同时还要受到“三部曲”的宏大主题的统辖,根本就不可能有表现佛家思想的余地。因此,金庸写完“倚天”之后,意犹未尽,赶快又写了部比较短的“侠客行”,其用心恐怕就跟他写完“射雕”后又来一部“神雕”是差相仿佛的吧。也就是为着要了结一下不能在前一部小说中一舒畅快的主题“心病”。 <br><br>  “射雕”中“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只是一个小主题,它依托于一个统辖全书的更大的主题。而这个全书的更大的主题,又进一步依托于一个统辖“射雕三部曲”的更宏大的主题。这样的层层依托,使“射雕”的主题的深刻性大为拓深,有了相当大的回旋空间。单就“射雕”一本小说而论,它也许仍然不免显得单薄。但由于它依托于整个“射雕三部曲”,是这“三部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就不再显得单薄了。 <br><br>  正是金庸作品的主题具有如此的宏大、深刻而又多样性,才能出身通俗而最终侪身经典。这些,都是其它武侠小说所不可能比拟的。古龙在武侠小说的领域内无疑是精品,但在更广阔的文学领域中加以审视,就显出小家子气来了。黄易的作品更是尚欠时间的考验,其流行地位虽然得以确立,但它能否与古龙之作比肩,不再过十年都仍属未知之数,更谈不上挑战金庸。打个比方吧。金庸是大山,古龙是孤峰,黄易呢?现在盖棺定论还早就哩。等它变成化石了,再来判断它是钻石还是煤炭吧。所谓“大浪淘沙”,经典是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得到公认的。<br><br><br>

kxj0574 发表于 2004-8-24 22:19

再转:<br>张无忌的政绩魔教张无忌发布于金庸茶馆,转载请注明出处.<br><br>关于张无忌,金庸先生认为:像这样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终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领袖。因为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张无忌半个条件也没有。这个判断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由此人们对张无忌在明教教主任内的政绩也普遍看轻,如施爱东君编著的《点评金庸》一书中说:“张无忌(在明教教主任上)几乎什么大事也没干,整天就为一些个人的恩恩怨怨劳碌奔波,他的主要工作几乎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恋爱问题,一个是亲友问题。”<br><br>  果真如此吗?我总觉得上述对张无忌政绩的评价有些人云亦云、简单武断。不具备政治领袖的条件,并不一定妨碍张无忌成为优秀的事业型干部。张无忌在光明顶即教主位,固属一时的风云际会,但他就任后的表现,实在不能说是平庸。明教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有二,一是人心涣散,各自为政;二是与武林黑白两道势成水火,生存发展的环境非常恶劣。张无忌恰恰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两大问题,造成了明教武林盟主和抗元领袖的地位。<br><br>  明教人心涣散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教主之位空悬,实乃缺乏共同理想使然。杨逍、殷天正等难以登上教主宝座,并非才干不足,根本原因在于不能为本教确定共同奋斗目标,难以得到教众广泛拥护。难能可贵的是,张无忌对天下大势的把握相当准确,很恰当地提出抗元兴汉的总体目标,并通过蝴蝶谷大会使其成为明教最高纲领。抗元兴汉这一纲领抓住了当时社会最根本、最激烈的矛盾,使明教超越了江湖帮会的层次,简直初具现代政党的雏形。张无忌在组织上采取的措施无疑也是明智的:以杨逍主理日常政务,以殷天正及五行旗使节制武装力量,以五散人之首的冷谦执掌监察纠劾,既充分照顾了原有的权力格局,又使高层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经此理论和组织上的整理,明教复兴已经初见端倪,实在非大手笔莫办。<br><br>  明教自前任教主阳顶天暴毙以来,高层长期扰攘于权力之争,无心理事,基层教众品流日杂,恣行妄为,招致江湖黑白两道公愤,终于酿成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之役。明教可谓失道寡助,挣扎求存已属不易,遑论发展壮大。光明顶一役,明教伤亡惨重,几至全军覆没。明教群雄拥立张无忌为教主后,最迫切的愿望恐怕就是大规模寻仇报复。张无忌敢于顶住全教上下的强大压力,提出同各大门派修好,可谓眼光深远。和解不仅是出于张无忌个人的善良愿望,而且是明教求生存图发展的必然选择。光明顶之役已经证明,明教无力与整个武林为敌,抗元兴汉的路线也不允许明教继续与整个武林为敌。一旦得不到武林同道的有力支持,抗元大业就难成气候。发展受挫必将反过来影响明教士气和内部团结,再一次分崩离析也并非危言耸听。万安寺营救六大门派一战,充分显示出张无忌打造统一战线的决心和魄力。明教之所以能“号令到处,无不凛遵,成为中原群雄之首”,张无忌力主团结的坚定态度起了关键作用。<br><br>  整顿教务,团结武林,起兵抗元,张无忌抓的哪一件不是一等一的大事?说他“几乎什么大事也没干”,实不知根据何在。当然,张无忌所做工作中很多牵涉到了他的亲友和恋人,比如谢逊、张三丰、赵敏、周芷若。但用不着仔细分析就知道,这些人无论是敌是友,都是武林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关乎明教事业成败的关键人物,张无忌与他们的交往,也始终没有离开促进明教发展的背景。相反张无忌对于自己最急迫的私人事务——报父母之仇,倒是处理得相当慎重,一切都以不影响明教事业为前提,为此他甚至暂时放弃了向参与逼死父母一事之各派首脑寻仇的计划。张无忌于公私之中始终以公事为重,于大小之中始终以大事为重,显示出良好的大局意识,可谓“吕端大事不糊涂”。<br><br>  张无忌自行离开教主位置时,明教声势之盛,几达立教中土以来之顶峰。以他的卓异政绩,完全可以提拔为总教副教主。只是这样一来,张无忌就成了小昭教主的副手。小昭含情脉脉的蓝眼睛看着张公子侍坐下位,应该会很不自在吧?

kxj0574 发表于 2004-8-24 22:20

<br>再补一转帖,争取把这帖搞成张无忌的专帖,希望各位同道继续补充,无论原创还是转萜,都是真心欢迎啊.:<br><br>讨论][原创]不得不想说的一些话——关于无忌月城雪兔发布于金庸茶馆,转载请注明出处.<br><br>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书的,每次说到无忌,好像永远只记得他在四女之间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其实我个人认为原书中这些没大家说得那么夸张)。却永远忘记了他善良、守诺、勇敢等所有的估点。倚天的书我目前还只看过一次,可是一直无法忘记他的济世为怀,他质问灭绝时的勇敢;不分敌我,只为救人的情义;为守只见过一面是人的诺,不畏千辛万苦、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年少的时单纯执着,成年后的善良正直。还有他那句“我不要报仇!我不要报仇!我要爹爹妈妈活转来 。二伯,咱们饶了那许多坏人,大家想法子救活爹爹妈妈。”<br>    所以在看到很多说无忌不是的话之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和爱情有关),始终还是很欣赏他,喜欢他!<br>    <br>    一直不明白,大家连宋青书这样以上犯上的人都能宽恕,只因为他是真的爱芷若,却不能原谅这样一位善良的好青年。甚至还用及尽所能的恶毒语言来骂他如何如何对爱情不忠什么的。可笑,倚天又不是言情戏,无忌那么多好大家都忘了,只记得他与几位女子的情情爱爱。 不过正因为无忌有那么多优点,所以这些女孩才倾慕于他吧。而且在我看来,这些情情爱爱在书中占的着墨的地方还不至于多到让这本武侠小说成了言情小说的地步吧,那为什么大家都看不到别的地方呢。<br><br>    到茶馆也有一阵时间了,包括看过的其它一些论坛。看到大家说各大作品时,每每谈到倚天,是多的还是书里的爱情,偶尔谈到无忌其它的优点,还非要把他对某某姑娘的事扯上,然后将他所有的发一棍打翻。实在纳闷的很。<br>    <br>    分析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点:<br>    一是书中两位女主角很吸引人,赵敏和芷若。所以两女的迷们就一直只抓住他在两女之间的犹豫来定死无忌的不是。不过既然大家是两女的迷,为什么不能想想她们为什么会喜欢上无忌,然后想到无忌的优点呢。<br>    可能因为我对这两女的好感觉仅止于一般,对小昭更是没什么好感的缘故,所以不会被那些情情爱爱所迷吧!倚天中,我最喜欢的两个女子分别是殷离和不悔。而殷离喜欢无忌的地方也正是我所欣赏他的其中一部分,虽然我也想过如果他们能在一起该多好,不过却并不认为不能在一起的错全是无忌,无忌始终是很挂念他这个可怜的表妹的。<br>    二的原因说来真让人指气愤,一句话:全是电视(电影)惹得祸。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在看书之前,倚天的电视我还真是几乎没看全过任何一部,台版倚天时,刚好看的是杨逍与不悔父女相认及冰火岛的部分,还有一些断断续续的片段,主要是芷若和赵敏的(对马演的男主角实在没什么印象了)。而电影倒是看全了,就是李连杰主演的那部。对那部电影几乎没什么好感,而且因为看得比较早,所以看书时,完全没把这部电影和书扯上关系,直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拍倚天的。<br>    电视至今还是没看齐,不过从大家经常讨论的贴子中看来,也都是几个女主角如何如何,几人的爱情如何如何,大概也能猜到电视主要拍了些什么了(现在武侠篇的通病,爱情戏越来越重),所以N角恋爱的倚天更是情情爱爱满天飞,它原来的主线倒成次线了<br>

kxj0574 发表于 2004-8-24 22:22

我想看看这论坛对持不同意见者是怎样反应的.

阿Mark 发表于 2004-8-24 22:27

主要是写的太多~大家懒的看~…………

kxj0574 发表于 2004-8-24 22:52

我懂了,看样子要分开发帖,浓缩的看样子不受欢迎了.

cookie 发表于 2004-8-25 13:35

写得当真很好,就是看起费眼睛。张无忌身上那些所谓缺点在我看来反而是其最动人的特质,总是成全别人而忽略自己,不经意中便创造了仁侠的最高境界。如他只一味在意个人感情,可能不会难以取舍,但这个人物形象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将看不到如此可爱可敬的的张无忌。

kxj0574 发表于 2004-8-25 21:20

原文由 cookie 发表:<br>如他只一味在意个人感情,可能不会难以取舍。<br><br>楼上的也是张无忌的知己啊,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一针见血.

独爱杨过 发表于 2004-10-26 18:44

<br><br>楼主写的非常好的,<br><br>如果能好好整理写,就更好了,这样的形式很凌乱~~~

雁过无痕 发表于 2005-1-31 20:52

现人对张无忌的种种批判皆因他们不相信会有这种人,事实就是如此

冬雪 发表于 2005-2-2 07:16

与金庸笔下其他人物相比,张无忌既有人性的优点又有人性的弱点.<br><br>我喜欢这个物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人性上的大侠---张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