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由儒道佛互补论师非暄
儒道佛三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主要的三大块。由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渐渐包罗万有,南面称尊。潇洒的老庄和庄严的佛陀以在野和客座的身份分庭抗礼。“儒冠道履白莲花,三教本来是一家。”儒道佛饿三足鼎支撑起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大结构。这是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常识。而黄师笔下的师非暄和慈航静斋无疑也受到这一三教合一思想的影响。一 政治
慈航静斋,单从名字上看,黄师似乎就把师非暄和其师门定为了佛教徒,也就是尼姑。但黄师似乎又不想把静斋束缚于佛之一家。所以又在书中说静斋创立者地尼“以研究天下教派为己任”,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矛盾。慈航静斋的佛教外衣掩盖了其三教合一的本质。所以大多批斋高喊道:佛门尼姑应该四大皆空,为什么不出世修行,呆在山上不下来为什么要出世,要插手天下大事。天下大事是你们尼姑搅和的吗,快点滚回你们的尼姑庵去修你们的行,不要在这里惹人厌。
其实,静斋入世,插手天下大事主要是由于三教合一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向来推崇以天下为己任。这与道家的逍遥避世和佛家的四大皆空有鲜明的对比。“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当仁不让“思想使静斋传人师非暄鼎立支持李世民,为他奔走游说,以求天下安定,百姓安宁,少遭战祸。(秦梦瑶其实也参与过政治,但是并没有如师非暄一般,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如此深,如此远。)
另外,造成师非暄参与政治,帮助李世民的原因还有佛家的“悲天悯人”和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影响。
佛家的“悲天悯人”思想使得师非暄深切同情饱受战祸之苦的无辜百姓,希冀天下早日安定,而非为了任何利益。不似各方诸侯为皇帝宝座,也与寇仲把争霸看成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一个体现自己能力的游戏。
她了解“一将功成万骨枯”她清楚“天子不仁,以万民为驺狗”所以才会全力以赴,为李世民夺得天下扫清障碍。
还有,道家的“无为之道”告诉她,只有安定,国家才有恢复发展的可能。
儒道佛三家互容互补,才会有这么一个悲天悯人,胸怀天下的绝世仙子——师非暄。
二 爱情
“由空见色,由色入情,传情入色,由色悟空”这似乎是每个静斋弟子的情感历程。不论是勘破的,又或是未曾走完,停滞不前的。秦梦瑶是肯定走完这个历程的。她最后练死关,升天道,破碎虚空去也。秀心是没有达到“自色悟空”的境界的,而师非暄呢,我想是在这个道路上慢慢前进吧。
在师非暄所处时代的静斋,每位弟子都需下山修行三年。(到明初秦梦遥出场时却是三百年来首位踏入江湖的静斋弟子,其中有何变故,不得而知。)静斋弟子入世修行,最主要的目的是修心。自幼刻苦修行的静斋弟子,能打动她们的心,对她们修行造成障碍的。“情”之一字而已。静斋弟子对“情”的态度,受三教合一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首先,静斋弟子(以师非暄为例),万事皆认一个“缘”字,随缘而来,随缘而去。以佛家之“缘法”来定论人生之际遇,对感情亦是如此,自然而来,自然而去。以爱情为修行之际遇。“除了师傅之外,你(徐子陵)是非暄在修行上最重要的际遇。”师非暄如是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师非暄并不是以爱情为人生最终目标的女子。说好听点,爱情是她修行路上的一场际遇,说不好听点,爱情是她修行上的魔障。师非暄是以上求天道为人生目标的。所以佛家的“四大皆空”和道家的“太上忘情”是非暄修行时对自己“心”的要求。师非暄希望自己是一块石头,万事过身,如同水过石无痕。化心为石,到达道家的最高境界“太上忘情”从而“逍遥游”升天道。
“四大皆空”我想秦梦瑶达到了,而师非暄没有。秦梦瑶在FYFY中,破而后立,剑心通明大圆满。勘破世间情感,与言静庵的师徒之情,与韩柏的接天之恋。。。。。。。而师非暄纵使练成剑心通明,却还是说:“少帅认为非暄有必要见他吗。”剑心通明上徐子陵这个大破绽始终无法弥补。
“佛家戒心,道家炼心,儒家正心”其实可以把这三句话看作是佛道儒三家对爱情的态度。佛家讲究“四大皆空”所以要戒心,看破一切。道家要“太上忘情”化心为石。所以要炼心,破而后立。儒家正心,是要求不能由于私心所好而不分对错,危害其他。而这正是师非暄公私分明的理性来源。,师非暄虽与徐子陵有龙泉之恋,与寇仲有朋友之谊。但是独尊堡长街之上,色空依然出鞘。这正是儒家“正心”“大公无私”“先公后私”思想的影响。
后记:人生本来就有许多无可奈何,一个政治就够人喝一壶的,再加上一个爱情。师仙子处于这样的夹缝里艰难的完成自己的使命,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众位批师者是否应手下留情,体谅一下师仙子的无可奈何。 呵呵,新作一篇,大家将就着看看吧........ <P>我没读过大唐,不能评师非暄如何。</P>
<P>楼主的儒道佛互补论阐述的比较地道。</P>
<P>三教合一的思想在五代十国时期就已经萌生了,后来王重阳杂糅三家思想创立的道教全真派就是主张三教合一的,“三教同来一祖风”(王重阳语)。丘处机后来又提出:“无为即有为”的思想,并积极参与政治,提高全真派的地位,同时丘也积极参与有利于和平的事业,做过很多善事。慈航静斋的宗旨和全真派相似。</P>
<P>全真派主张绝对的禁欲,慈航静斋弟子在修行上和这也有点相似。</P>
<P>“天子不仁,以万民为驺狗”这句话是出自黄师的小说吗?道德经里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P>
师非暄很不错,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批评她 <P>记错了.........</P> <P>神,一直都是人类的梦想~</P><P>造神,也就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种倾向~</P><P>但人,作为人的魅力就在于平凡。有血有肉,有情有泪,能歌能哭,能爱能恨,这样的形象才能深入人心,引发共鸣。</P><P>文学作品里的神或近神的人,是只可远观的,看起来很美,却永远无法接近。</P><P>即使有夸大,依然是凡人,这样的人物才更有生命力。</P><P>对于武侠小说而言,这个问题尤为明显。</P><P>譬如郭靖,最令人诟病的就是“高大全”。</P><P>黄易的小说,我觉得“造神”现象尤为明显,这也是他的作品生命力略显不足的一大原因。</P><P>师仙子就是这样一个神,我在整个小说中都觉得她不能接近。</P><P>所以,相比之下才更喜欢清璇~</P> <b>师非暄</b>
最虚伪了啊不喜欢 路过!~~~写的不错 <P>我觉得从佛教传入中土开始它就不断被汉化禅宗不就是糅合了儒道两家吗</P><P>而宋朝的理学也在儒学中掺如大量的道佛 中华文化本是一家</P> <P>喜欢师妃暄,其实她也有很多自己的无奈~~~</P>
<P>石青璇在书中的形象太单薄了,远不如师妃暄的形象丰满和深刻。石青璇也是徐子陵心中的一个补偿!</P>
师妃喧不是一个真正超脱的人。 我个人始终认为,儒家的"实"理与佛老的"空"理从根本上是不能合一的,它们表面上的融合只是方法论上的借鉴.而历来有老子师承周易之学,孔子为易作传之论,孔子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叹而孟子亦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语,道德经也实有论天下治之论,也许是到了殊途同归的时候了.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问心剑</I>在2005-3-27 18:29:31的发言:</B><BR>
<P>记错了.........</P></DIV>
<P>你这丫头,真是到处乱跑,不安定呐,呵呵!</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