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1143|回复: 1

批判超女系列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6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超级女声”红遍中国始引发争议

笔者了解到,“超级女声”曾被《新周刊》杂志 “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评为了“创意TV秀大奖”,这也是国内众多海选选秀节目中唯一获得此殊荣的节目。《新周刊》在价值判断上将之类比为“孔庆翔现象的中国延伸”,体现了电视娱乐节目一种“反偶像”的趋势。

这样一个节目,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能够如此火暴,它究竟是怎样一种电视表达的语言?笔者查阅到了超级女声的流程图,是:各唱区报名海选→50进20淘汰赛→20进10→10进7→7进5→5进1各唱区决赛→5名分唱区冠军直接晋级年度总决赛,分唱区亚、季军集合,同台争夺入围年度总决赛剩下的五强名额→10强选手在长沙进行集训,参加年度总决赛(先进行淘汰赛,每周淘汰一名,持续七周,然后进行最后的前三名总决赛)。

也就是这么一个流程并不复杂的节目,在播出后却引起了全国电视2亿多电视观众的关注,实在让人始料不及。如今,对节目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曾看到过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作为主张“叫停”方的新华网评论作者徐林林与“反叫停”方的红网评论撰稿人彭联联展开了激烈的观点交锋。

叫停:yes or no?

叫停理由一:助长追星陋习。

叫停:未成年人亮相“超级女声”,至少在湖南早已不是新闻。当地媒体曾报道,一些在校女中学生旷课练歌,不经请假赴省城参赛。为了过把明星瘾,她们或装模作样,一味模仿歌星;或穿着暴露,以博评委好感;或矫揉造作,只图在荧屏上露露脸。家长、学校为此心急火燎,可又奈何不得。电视台组织的活动,还会“坏”到哪里去?孩子只要一句话便会把人噎得半死。孰不知,这种另类追星体验对未成年的健康成长是否有害的。

反叫停:追星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年轻人追求时尚,崇尚个性,适度追星未必是“陋习”。“超级女声”给爱唱歌的女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她们在表演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模仿明星,这说明她们还不够成熟,但她们通过锻炼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及时作出调整。至于有学生旷课练歌,不经请假赴省城参赛,这也只是极个别现象,不能把责任都追究到电视节目上。

叫停理由二:“愚乐”电视观众

叫停:互动性电视节目强调的是受众的参与,这没错。但由于对“参与性”把握失度,“超级女声”几乎变成了量贩练歌坊,谁都可以面对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吼上一阵。而评委往往只容其中绝大多数参赛者唱上两三句,便迫不及待地示停,或不伦不类地调侃几句,或送上千篇一律的“鼓励”。面对这样的单调、枯燥,将娱乐演绎成“愚乐”的画面,谁“快乐”得起来?

反叫停:参与的选手很多,水平高低不一,真正高水准的确实少之又少。但节目的魅力正在这里,众多选手原汁原味地展现自己,专业评委从中发现有潜力的人才。观看这样的节目,观众不是为了欣赏高水准的表演,而仅仅是轻松、随意地看一看与正式演出完全不一样的真实有个性的表现,并且不知不觉地像评委一样对参赛者的演唱作出一番评价,从而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再说,遥控器掌握在观众手里,他们选择的余地大着呢,岂是能够轻易被愚弄的?

叫停理由三:浪费传播资源

叫停:长沙唱区实况每周六播出,外省唱区赛事每周日播出。播出时间为中午12点半,每次长达120至180分钟。一般而言,周六、周日是一家人小聚的日子,而午餐又多是其中的“黄金时段”。饭后,扑入一家老小眼帘的娱乐节目居然如此冗长、泛味,自然大倒胃口,当即更换频道。这样一来,媒体传播的有效到达率还剩几何,是可想而知的。

反叫停:质疑者之所以说“超级女生”是“浪费传播资源”,是因为观众看到这档节目后“当即更换频道”,“这样一来,媒体传播的有效到达率还剩几何”。所谓“有效到达率”说白了就是收视率。其实,当前电视台的经济效益与节目收视率息息相关,节目组人员对于节目的收视率比谁都看重,“超级女生”创意的出台,可以说就是追求收视率的结果。如果节目收视率不高,又何以出现前文所说的火爆态势? 这番争议,到最后仍是各执一词,但我们的疑惑仍存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超级女声”现象如此走红?

静观超级女生热遍中国原因之猜想:

本色表演与苛刻点评?

短短一年多时间,《超级女声》已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知名品牌,吸引了无数眼球,《超级女声》的亮点,也就是卖点究竟在哪?

我们可以从它的收视率分析一下,在节目过程中,我们竟然发现“海选”阶段的收视率颇高。而这个阶段选手的整体水平和后面的淘汰赛相比并不高,观众究竟在看什么?究竟想看什么呢?大概不外是选手的本色表演,甚或出丑以及评委的苛刻点评了。中国一向是个讲究中庸的国家,我们习惯的评委点评大多是三分挑错,七分鼓励。而《超级女声》反其道而行,评委言辞激烈,难怪观众会大呼新鲜过瘾了。

海选走平民路线?

观众们习惯的歌手选拔,大多是精英赛制,每一位选手都那么出色,似乎离我们的生活 是那么遥远,而《超级女声》就走了平民路线,特别是“海选”阶段,选手们似乎就是邻家小妹,显得亲切而真实。而且她们不加修饰的本色演出,甚至出丑,也是我们平日在国内电视中所少见的。这种新鲜就造成了《超级女声》和其他节目的差异性,差异性就是卖点,而迎合市场,也就是迎合观众的差异性无疑就是成功的卖点。《超级女声》在报名方面无门槛限制,以一种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的互动性、参与性超强的“海选”为主要特征,只要喜爱唱歌的女性,均可报名参加。有一届《超级女声》仅两周内报名人数就达12696人,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6岁。

笔者曾见到过国内传媒专家的一种观点,认为:“海选”是这个节目能够轰动的一个很大 的因素,它符合社会对于机会平等的渴求。它完全破除了关系网,以及各种或明或暗的门槛。虽然胜出机会很低,但平等本身就是魅力。我们的社会给个人的机会太有限了,大家需要有这样一个渠道来营造一种机会平等的环境。它存在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社会稀缺的资源,平等。 观众的替代心理?

据心理学专家分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替代心理。看到狼撕咬兔子,大多数人都会感同身受,进而产生同情,参加选拔,一切都那么真实,观众的心自然而然会和选手在一起,陪着选手或悲或喜,进入选手的角色。“海选”的低门槛,让很多平凡的人有机会上镜,相对于其他节目来说,观众的替代心理更容易发挥,这也许是“海选”成功的一个心理因素。

“审丑”?

有些人认为,大家看腻了帅哥美女,出现了审美疲劳,海选阶段的良莠不齐,本色演出甚或出丑不失为一种调剂。然而大家都知道,从美学角度来说,审美即自我认同,即使大家出现了审美疲劳,难道就会倾向于“审丑”吗?那自我认同从何谈起?难道每位观众都是在一些不够完美甚或丑陋的事物上寻求认同吗?    投机与炒作心理?

“超级女声”折射出了社会的浮躁,部分反映出了社会的真实状况。有人说此档节目纯属商业炒作,也刺激了学生投机心理。正如许多女孩都有基本趋同的心理:某某都这么差,都能成名,那我为什么不可以呢?如此等等,我们的孩子岂能免俗于其外?而更有部分家长认为“成名趁早”,鼓励子女参加,目的只有一个:能成名就成名!其实在没有“超级女声”之前,“成名趁早”思想俯拾皆是,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的少儿少女考钢琴考奥数学舞蹈呢?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庸俗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媚俗 我们社会盛产媚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1-18 06:15 , Processed in 0.03359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