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5273|回复: 4

越是大学问家,越不排斥金庸小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0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庸先生,就是最爱读书的一个人。
金庸晚年时,回忆起自己的幼年:“从小我爸爸、妈妈就觉得我读书时间太多,老是让我出去外边玩玩……我觉得出去玩反而就有些痛苦,我情愿在家里看书,就开心了。”
1946年,金庸读到英国大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著作,当时的感受,如此强烈:“我如能受汤因比博士之教,做他的学生,此后一生即使贫困潦倒、颠沛困苦,甚至最后在街头倒毙,那也是幸福满足的一生。”
2007年,金庸接受央视《艺术人生》节目访问,记者问:“如果有十年时间让您重新选择生活,您怎么选择?”金庸答复说:“如果这十年中,一种是让我坐牢,但是给我书看;另一种我有自由,但是不让我读书,我选择第一种——在监狱中读书。”
金庸晚年常说:“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
金庸给自己定下的日程,是每天读书不少于四个小时。几十年以来,他做到了。不管多忙多累,金庸每日坚持读书,从未间断。
很多人都说,自己太忙了,没时间读书。再忙,能比金庸更忙?金庸每天要给报纸写小说连载,每天还要写一篇社评,可能还会给《明报》写点其他的文章,管理那么大的企业,参加那么多活动,但他总能抽出至少四个小时读书。
很多人读书没时间,金庸有时间,金庸太喜欢读书,嗜书如命,所以对他来说,读书的时间总是有的。
成功要靠天才,也靠勤奋,这已经是老掉牙的老话了,但用在金庸身上,再合适也没有了。
金庸的天份,他的智商,确实是超常的。从小学读到大学,永远的第一名。
1943年,金庸考大学的时候,同时报了几所学校,其中包括北大,好像也有南开,都录取了。金庸当时是考虑个人经济问题(他是“流亡学生”,离家千里,身无分文),最终是进了中央政治学校,这所学校有点像今天的中 央党 校,是当时的执政党培养干部的地方。
第二年,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这一学年全校总成绩第一名是查良镛。查良镛是谁?就是金庸了。他把名字中的“镛”字拆开,就是笔名“金庸”。不过,几个月后,这个全校考第一名的查良镛,就让学校给开除了。因为个性太强,与校方发生了很大的冲突。
两个人都年轻的时候,黄永玉先生和金庸在《大公报》曾经共事过两三年。他说那时候的金庸“脑子真是好”,十五岁就写出第一部畅销书。黄永玉说,我差远了,别说写,让我十五岁时读金庸编的这本书,我也看不懂。黄永玉评价说,金庸“那种神奇的能力你很难想象”。
世界上确实是有天才存在的。
可怕的是,金庸这个人,不仅是脑子好,聪明,太聪明了,他还勤奋,耐心,用心,勤力。读书勤奋是一个方面。我说的读书,不是读教科书。只读教科书成绩好的,那是“考试机器”,金庸读中外文史哲著作太勤奋了,汲取全人类文明的营养,每天坚持,博览群书。另外,他的写作,也极为勤奋。我说的,也不是他写的数量多,而是写得认真。
人们往往想当然的认为,写武侠小说嘛,都是粗制滥造,胡编乱扯。这么想也不算错。大多数武侠小说家,都是这样的创作态度。金庸是少见的例外。他每天写小说连载1000字左右,字数不多,却需要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每一字每一句都斟酌思考,写作态度极为严肃。
然后,1972年封笔不写小说了。连续修改三次,务求接近完美。
金庸曾经说过:“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有十分的力气,绝不使九分。即便是小事情,也要认真对待。”
光靠聪明,天才,金庸也可以写出很好的作品,但绝对没有今天我们读到的那样好。
写得再认真,写得再好,还不是武侠小说,通俗小说,真正的高人雅士,是不会读这样庸俗的小说的。
是这样吗?
钱锺书先生与金庸先生,一“钱”一“金”,合在一块,就是“金钱”。两位先生可以分别代表“雅”和“俗”。两个极端,钱先生太“雅”,金庸太“俗”。
钱锺书先生,那么高雅脱俗的钱锺书先生,一定不会读金庸写的通俗小说吧?
1990年,赵一凡第一次到钱府,请教钱先生该读什么书。钱先生问:“看不看武侠小说啊?”赵一凡答:“不看,功课太重了。”钱先生回:“为什么不看?武侠小说必须看的。”
早在1988年,钱先生晚年的忘年交陆灏(《文汇报》的副总编),就在《读书》杂志上谈过,钱锺书先生是金庸小说的爱好者。
听钱先生说“必须看武侠小说”,赵一凡当时都懵了:“这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个大学问家,叫我看武侠小说。”
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越是真正的大学问家,越不排斥金庸的小说。反而是那些二流、三流的学者文人,把金庸小说贬得一钱不值。他们高雅啊,或者,自以为很高雅。
有一位大学问家,可以说与钱锺书先生齐名,也可以说与金庸先生齐名,就是饶宗颐先生。与钱锺书齐名,所谓“南饶北钱”,南边香港有饶宗颐,北面北京有钱锺书。与金庸也勉强可以说齐名,因为他们两位,在香港文化界最有影响力,两大重镇。
饶宗颐先生借用苏东坡的话,四句话,十六个字,高度评价金庸小说:“身如芭蕉,心如莲花。百节疏通,万窍玲珑。”这评价,可不是一般的高了。
很可惜,香港文化界的两大重镇,饶宗颐与金庸,都去世了,都在今年逝世。饶先生是今年年初逝世的。一年之内,迭坠双星。
金庸安葬于大屿山宝莲禅寺海会灵塔。安葬当日,宝莲寺祭坛的横幅上,写着“查公良镛荼毗大典”,两旁挂着挽联,写着:“身如芭蕉心如莲花哲人远去 百节疏通万窍玲珑天笔回归。”用的就是饶宗颐先生用过的十六字。
一位朋友对钱先生说,余英时“海外当推独步”,钱锺书先生并不同意,而是说:“即在中原,亦岂作第二人想乎!”
余英时先生,怎么评价金庸小说?金庸小说,“笔触有千军万马之力”。金庸可以“当‘大师’之称而无愧”。余英时先生最喜欢《射雕英雄传》,他和金庸的共同的朋友,牟宗三先生,最喜欢的则是《鹿鼎记》。
牟宗三是烟台栖霞人,海外“新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当然也是一位大学问家。
余先生说,他非常喜欢金庸的小说,但“对金庸深厚的文史造诣更为欣赏”。大陆有位董健教授,学术上好像没什么成就,眼光却是奇高,比余英时先生高多了,在他眼中,金庸在大学做“副教授”都没资格,对比余英时先生之“欣赏”,真是好玩好笑。
2006年,余英时荣膺“克鲁格奖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代表了对余英时先生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的国际承认。那一年主要有余英时和许倬云两位候选人。许倬云先生落选,但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真正的大学问家。
许倬云看金庸小说:“金庸的小说是划时代了,可以不朽。”
许倬云有个弟子非常出名,就是王小波先生。王小波在美国留学期间,思想与文笔受许倬云先生影响很深。王小波读金庸倒不是受了许老师影响。他从小就喜欢读,不仅喜欢,还痴迷。不仅是读,还身体力行,练起了“铁砂掌”,很不幸,受伤了,去医院拍片子,尾指骨折,好像后来就不练了。中国武学界就这样少了一位武功高手。
钱锺书、饶宗颐、牟宗三、余英时、许倬云,还有后面我们要谈的金克木老先生,基本代表了海内外中国学术界的最高成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不约而同的爱好,喜欢读金庸写出的“通俗小说”。
喜欢金庸小说的大学问家,还有程千帆先生、柳存仁先生、李劼先生、葛兆光先生、刘再复先生、胡文辉先生、张文江先生、冯其庸先生、姚大力先生等等,很多很多。
这十几位大学问家,是怎么了?难道他们不知道金庸写的只是“通俗”的“武侠小说”吗?
他们知道,但是不在乎。
金庸家乡海宁,现在是一个县级市,以出产皮衣而出名。海宁地方很小,人口不多,但是出人才。除了金庸,最出名的,是徐志摩。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先生。
王国维先生认为:“雅俗古今之分,,不过时代之差, 其间固无界限也。”
本来就不应该有“雅文学”和“俗文学”的界限,认为“雅文学”的成就必然高于“俗文学”更是胡说八道。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探讨的是唐宋词。“词”这种文学形式,是“雅文学”还是“俗文学”?最初它是“俗”的,就是流行歌曲的歌词。最初那批大词人,就相当于现在的黄霑、林夕和方文山。好在到了王国维的时代,“词”早已成为“雅文学”了,获得了文学上的正统地位,就像前几年,鲍勃•迪伦靠着他写的歌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样。
王国维先生还研究《红楼梦》,那时的《红楼梦》属于“雅文学”还是“俗文学”?它是“俗”的。《红楼梦》被普遍接受认可,大家都承认它是名著,是伟大作品,距今不过一百年。而在此之前,《红楼梦》已经“通俗”了一百多年。
王国维先生还研究元杂剧。元朝的杂剧,在王国维先生之前,被认为是“雅文学”,还是“俗文学”?更是“俗文学”。所以《红楼梦》里面,贾宝玉和林黛玉要偷偷摸摸地看《西厢记》,见不得人啊。薛宝钗劝林黛玉不看这些“杂书”,看了没好处,太“俗”了(当然也有《西厢记》稍带情色的因素)。元杂剧在王国维先生之前,被认为“通俗”和“庸俗”,已经几百年了。
认为“雅文学”的成就必然高于“俗文学”,这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在中外文学史上已经无数次被证明是错误的观念。
这个道理,莫言也想明白了。2010年,莫言对《辽宁日报》记者说:“我们不要总是站在一个所谓的纯文学、严肃文学的立场上去俯视、鸟瞰别的类型的文学,应该用一个平等的态度,站在平等的立场来看待,没有必要因为自己写的是严肃文学而沾沾自喜,盲目地去贬低其他类型的文学。比如武侠小说,能贬低吗?贬低它难道它就低了吗?严肃文学里所表现的思想,在金庸的小说里难道没有表现过吗?”莫言能这么说,完全摒弃了那种荒谬的“雅俗之见”,很不容易。
金克木老先生,也非常欣赏金庸小说,认为金庸至少有七八部作品“已含见道之意”。“见道”是佛学上的词汇。“道”是“道路”的那个“道”,也是“得道高僧”的那个“道”。金克木先生认为,金庸小说已经可以达到哲学的高度了。
金克木先生虚拟,有人问他:“金庸的武侠小说……是通俗,还是高雅?”金先生反问了一句:“(莎士比亚)当年自编自演的那些戏,难道是只有很窄狭的观众面吗?”莎士比亚戏剧,最初也是“俗文学”,他活着的时候,有几个人把他当“文学巨匠”“大宗师”看待?
金庸小说受莎剧影响很深。他搜集的“莎学”著作,主要是英文著作,有四五百种之多。
真正的大学问家,当然懂得“雅俗古今之分,,不过时代之差, 其间固无界限”的道理,也就不太可能因其“通俗”,而将金庸小说摒弃不读。

  2018、11、8

发表于 2023-6-20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人不识刘国重,纵称金迷也枉然——刘国重,金庸研究重镇也,故提升N多主题帖刷屏以推重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1-24 21:40 , Processed in 0.03109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