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2107|回复: 5

金庸剧造就多少英雄[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大侠横空出世,挑战武坛以来,领导的决不仅仅是武侠的潮流或者说通俗小说的潮流,他更多的影响似乎产生在那个他曾经工作过,并且有过一些难忘回忆的演艺圈内。

有人说和梁朝伟渊源最深的两个人是王家卫和金庸,因为他在无线接连演了三部金庸剧,演绎了四个男主角(《侠客行》中分扮两角)而古天乐对陆毅辞演杨康深表可惜,言演金庸剧一定会红,当然因为他自己就是收益者之一。
金庸剧最辉煌的成就莫过于80年代培养出了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五虎将”,90年代无线曾试图重新栽培“新五虎将”,但结果就如我们曾经看过的一个电影,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片名叫做《冷血十三鹰》,在十三鹰死后,堡主想重新培养新十三鹰,结果他们还没有练成玄妙武功,就全军覆没了。新五虎里只有古天乐和古巨基成了名,虽然不能说全军覆没,但毕竟五个人只立起来了两个,五虎之名,再难重现。究其原因,复杂繁多,无线威力大不如前,影坛新人难比旧人,但最主要的恐怕是因为无线没有把造星的金庸剧派给他们,因此反倒是非五虎的陈浩民,马俊伟,陈小春,吕颂贤等人的风头盖过了其他三位“新虎”。

我们该把金庸剧的这种造星效应称为魅力还是魔力?有一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那就是金庸剧在烂也有人看,一边骂一边看,骂得没词了,戏也看完了。对金庸剧的看官就诸如此的分类,有一种人,可以称为铁杆金庸迷,通读了绝大部分金庸原著,因而抱着一种检阅而审视的态度,逢金剧必看,这一类观众,未免有刻薄与宽容之分,说刻薄又有些过分,不如说是要求高,这样的人,觉得电视的表达效果不及书中之万一,因此几乎不看,宽容的则大小通吃,爱屋及乌,再差的也可以勉为其难的接受,我大概属于宽容的这种。还有一类就是泛读金庸小说或者根本没有读过的观众,“附庸风雅”也好,抵受不了“狂哄乱炸”也好(谁能够抵抗得了十八省台齐天龙的“盛况”)总之,金大侠是编故事的能手,金庸剧故事紧凑,很少冷场,想看古装片,首选金庸剧。当然,金庸剧大都由当红明星主演,追星族的效应不可小觑。

因此,即使我们把金庸剧当作一个剧种来研讨,也是不为过的,连琼瑶剧都可以单列一种,若还把金庸剧混在港剧或武侠剧之列,真的难免有些暴殄天物了。

记得曾经在央视笑傲论坛看到这样一条留言,“怀念五虎的时代”,在漫天的责骂与些须的赞誉中,这句话最使我触景生情,真正的一语胜千言!追忆五虎当年情,就如同追忆金庸群侠一般,无线五虎将,注册了一个无线的商标,不错,是无线培养造就了这样的五个人,但是金庸五虎将是不是更加的适合呢?也许无线,金庸剧,这根本就是不该分开的两个词,不是无线的金庸剧,大都不堪入目(我说的是大都,大都!)不是金庸剧的无线剧,也大都随着时光的流逝遗忘在人们的记忆里了。(我说的还是大都!)央视的笑傲一出,只有一少部分的人又想起了80年代那些经典的老金剧。而央视射雕还尚未推出,83射雕就已经成了音像店货架上最抢手的音像制品。连带着神雕,鹿鼎记,侠客行都摆在了很醒目的位置上,似乎在音像超市门口,贴一张真人大的黄日华与翁美玲的合照,成了一件最时尚的招牌。最近一些自称周迅的影迷的人到各个俱乐部对83射雕的主要演员大加侮辱,言外之意,我们都是一些顽固不化,自以为是的人,只知道怀念一些演技不行,外型更差的“老”人,不懂得欣赏那些有潜力有实力的新新人类,每每看到这些幼稚的“漫骂”,诸如谁谁最美,我最恨谁谁之类,实在觉得又好笑又伤心,喜欢83射雕的人何止千万百万,又何止一代两代,照他的说法,这世上的老顽固也未免太多了,说了些题外话,只是想证明像我这样的射雕迷,在83射雕拍摄时也不过一岁多而已,经典的东西说穿了就是禁得起时间洗练的东西。

83射雕造就了多少风流人物,就留下了多少铭心刻骨的回忆。我们怀念,我们追忆,我们展转难眠,难道真的是为了剧中卖烧饼的吴镇宇,或者是做宋兵乙的周星驰,不是,那些都不过是因惊异而产生的小插曲罢了,我们于射雕的小角落里看到一些今日红透半边天的明星,印证的只能是香港影坛卧虎藏龙,香港伯乐遍及四方,以及于闲聊时道一句:休要小看人,周星驰当年还演过宋兵乙呢,是多么的有力的论据。

黄日华,翁美玲,苗侨伟,几个不满25岁的年轻人一夜间成名,靠的难道真的是运气和抄作吗。去年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的得主杜琪峰,当年也是射雕的编剧之一,监制王天林的儿子王晶也已经成了有“娱乐之王”美誉的名导演,但无可否认,他们当时都在“花样年华”。金庸剧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不断地给新人机会,不仅给演员,也给编剧,导演,所以这些当红的明星,导演,和编剧才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过一个或几次和金庸剧的亲密接触。

金庸剧的影响远远不仅在于捧红了许多许多的新人,它影响了很多人以后的戏路,同时也使很多人展现出了极强的可朔性,这是金庸剧主角水平及成就普遍高于琼瑶剧主角的根结所在。

忠黄奸苗,康城影帝就是最好的例子,黄日华和苗侨伟于83射雕中分扮郭靖和杨康,都称得上经典,自此之后,这种忠黄奸苗的组合似乎可以成为一种经典组合而长期存在,然而一部《决战玄武门》就改了过来,表面上还是忠黄奸苗的模式,实际上苗侨伟的角色却已上升到了一种正邪边缘,亦正亦邪甚至正多于邪的境界,更绝妙地是开启了“杨康”与“黄蓉”的香港最佳情侣档的组合。一部片子就可以逆转杨黄对立给人的最初印象,靠的恐怕决不仅仅是外型上的合衬吧。

韦小宝,石中玉,无数个跳如脱兔的角色,谁会想到十多年后,这位男主角会因为一部低调而幽怨,甚至有些高深莫测的文艺片登上康城影帝的宝座呢。梁朝伟,他的《鹿鼎记》《侠客行》播映时,恐怕很少有人会预想到他会和王家卫那样的导演结下不解之缘吧。

黄日华,80年代成功出演了《天龙八部》中的虚竹,和《射雕》中的郭靖,《碧血剑》中的袁承志,前期多扮忠厚老实,傻人有傻福的角色,跳槽到亚视,因《银狐》成功转型,98年TVB台庆剧《天地豪情》中再次尝试亦正亦邪的角色,97年无线的《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亦堪称其演艺道路上的里程碑之一,经典程度不输于郭靖,其可塑性几乎可以给满分。

苗侨伟,因杨康一角红遍香江,不久再蔓延至大陆及所有华人区,其杨康被赞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的杨康,若论金庸小说人物改编最成功,演绎最成功的,都首推阿苗的杨康。苗侨伟扮相亦古亦今,正邪角色均能胜任,为人不焦不躁,如果不淡出演艺圈,前途绝对是无可限量。80年代与翁美玲被称为金童玉女,两人合演的电视剧几乎可以与无线的最高收视画等号。可塑性几乎满分。

梁朝伟,梁版《鹿鼎记》,被普遍认可为最佳《鹿鼎记》,梁式小宝被金先生赞为最传神的小宝,伟仔作为香港得奖最多的男演员,只用一部《江湖大风暴》来和《鹿鼎记》对比,他的演技绝对近乎完美。

刘德华,去年的金像影帝,华仔今日的成就,绝对要感谢无线当年的给他演杨过的机会,论演金庸剧出身之人的名气,华仔绝对是第一,人气也是数年不衰。

汤镇业,五虎中发展最不好的就是汤镇业,他的可记之处似乎也只有一部《天龙八部》,段誉一角演得很成功,阿汤名气输于其他四虎,但演技也极堪造就。

结论得出,金庸群侠们,以五虎为代表,势必有着超凡演技及俊郎外型(我是女生,所以一切仅以男仔为例)他们靠金庸剧发迹,窜红,却都未靠山吃山,之后的路都是他们自己走出来,这些人里也可以包括出现于金庸剧中却并未走红的周星驰,吴镇宇和关礼杰。(但周星驰演过电影版韦小宝,吴镇宇演过电影版张翠山,关礼杰演过台湾版段誉,他们与金庸剧依然有不解之缘)90年代,年轻一代的金庸群侠似乎没有当年的前辈们争气,从新五虎可以看出,金庸剧始终是无线栽培小生的法宝之一。

90年代的金庸群侠人数多了很多,因为90年代的金庸剧男主角决不重复,《鹿鼎记》选角时,陈浩民和古天乐都是少年康熙的侯选人,他最后无线还是把机会给了唱歌出身的新人马俊伟,使得90年代,金庸男侠们始终没有以相同面孔出现,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90年代的成功代表是古天乐,陈浩民,和马俊伟。其中以古天乐红的最彻底也最实在,古仔的杨过在香港收视并不理想(这似乎是90年代金庸剧的通病,拍在香港,红在内地),在大陆和东南亚却要用杨过旋风来形容,一时间,杨过和古天乐似乎成了一个人,而古仔的俊朗依稀与当年演杨康的苗侨伟有些须雷同,使得网上有了这样一句话:苗侨伟,古天乐,杨康和杨过的最佳代言人。古仔的俊朗在新一代男星中无出其右,年纪轻轻就具有的成熟魅力和忧郁眼神也于90年代很难见到。新一代男星中,古仔的演技也绝对不是该受批评的,新人难当大任,新不如旧,是香港演艺圈的普遍规律,用古仔去比现在的伟仔是不公平的,就算是批评,也只能是有待提高,况他已经在不断进步了,有那些琼瑶戏里歇斯底里的男女主角存在一天,90年代的金庸男角女角都不该在受批评之列。

陈浩民的段誉,在他那个年纪,已经算是成功的了,浩民可化迂腐为可爱,的确是门不小的本事,死缠烂打加深情款款,面对这样的段世子,王姑娘真的显得凉薄了,记得《天龙八部》播出时,班里分做两派,段誉派和萧峰派,两派势均力敌,口若悬河,每天都争论不休,这段回忆现在想想,仍忍不住要笑出来——金庸剧,确实伴着我们成长。

陈小春不算是金庸剧捧红的那一类,但韦小宝绝对为他增加了几何数字的人气,很多人挑剔年龄和外型上的差异,我倒觉得各版韦爵爷都有独特之处。几个韦香主,综合势力都是很高的。

马俊伟的小玄子太合适了,我实在不得不佩服TVB选角的精准,可以说,《鹿鼎记》之前,对马俊伟的《一号法庭》很少人会留了什么印象,然而《鹿鼎记》热播了,无论在什么电视里,我们都可以一眼认出那个年轻有为又雅气未除的小玄子,古仔的话,再一次印证。

相对前几个人,吕颂贤,江华,张智霖,林家栋的运气都不算好,他们都可以算是经历但不受益的,张智霖苦于珠玉在前,无可奈何的事情。林家栋的袁承志不是容易走红的那种金庸男角,江华没有赶上金庸剧热播的第一时间,又有苗侨伟,李修贤的夏雪宜在前,没有前面的轰动效应,何况江华走红于亚视,也用不着以金庸剧中的新人面孔出现。

吕颂贤的令狐冲的境遇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张纪中言上网才知道有吕颂贤这个人,有这部电视剧,未免太过掩耳盗铃了,毕竟这部电视剧也热播过,吸引的笑傲迷也不在少数,张制片此说,一则表明他根本不关心,也不知道武侠电视的潮流,所以什么我觉得大陆演员比香港演员有文化有气质云云,都是瞎扯,没有看过,有什么发言权?

网上有篇论令狐冲的不可演绎性,说的有一定道理,金大侠小说十五部,三十六本,最难演的就是这位令狐大侠,吕颂贤于亚视作品《枪神》中的跳脱,《银狐》中的深情,本来令狐冲应该是得心应手的,但无线的编剧的改编水平比起83年时改编杨康一段的水平来,差得太远了。而无线给年轻人的压力也太大了,可以说如果不是演金庸剧,阿吕的表现也许会更好。

但无论如何,金庸剧在后几位的经历中也绝对是不可抹杀的一笔,因为演了金庸剧,使他们区别与了其他的艺人,这种区别,任何人都要承认。
看着金先生的书长大,看着金庸剧长大,由金庸剧认识他们,喜欢他们,关心他们,自己成长,他们也在成长,时时于梦里还依稀可见他们旧时年轻的模样,醒来却发现那个少不更事的小姑娘也已经像阿康那样大了,醒来,禁不住又去回味那些旧有的故事,再没有了从前偷着摸着去看的紧张和刺激,有的是看之前的平和,和看之后的澎湃。

是金庸剧造就了这些“英雄”,是金庸剧造就了我这样一份难舍的真情,也是金庸剧,造就了我这样的追星历程,我,真的是追星吗,我,没有他们的一张签名照片,我,没去看过他们的任何一场演出,我期待的只是一种默默的关注,只是一种似水的追忆,当他们老去的时候,荧幕上还留有他们青春的模样,这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呀,而我,岁月的回忆都会留在脸上,而年少的心却因为他们而永远年轻,则我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

屡屡见“那时花开”之流造孽于翁迷,苗迷论坛,心情郁闷,很多话不吐不快!“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我以为只有我睡不着,原来网上的你——也睡不着!”既然都是睡不着或刚刚睡醒,牙齿都没有刷,无所事事的话,那么我就不算有劲没处使的那个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如果您是铁杆的金庸迷,金剧迷,那么对于您因看此文而耽误时间的问题,我就不说抱歉了,就当我是为了增加那我从未看在眼里的积分好了。



发表于 2004-5-11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剧的热播也使金庸和他的小说广为流传~
发表于 2004-5-13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 啊  他的小说 电视剧 都很受人喜欢
发表于 2004-5-13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书之所以畅销,就在于它的老少皆宜:金剧之所以多次翻拍,就在于其无穷魅力。以后若要有越过以上几人的高峰,恐实非易事!
发表于 2004-8-15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em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1-15 15:55 , Processed in 0.03364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