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8009|回复: 14

[原创]浅谈金庸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2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武侠评论家陈墨先生曾写道:“如果说古龙是黄山,集中了天下的精巧灵秀,金庸则是莽莽天山,大气磅礴。”且不说两者谁高谁下,此语却道出了两位大师作品的风格,古龙重细节,金庸重整体。正因为如此,许多读者在看金庸小说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其中精彩细节的体会,今日且粗略谈几句,望将妙处与众共享。

除开几部短篇外,金庸作品给人的一贯感觉就是大气,从江南到漠北,从江湖到庙堂,以武林为炉,以历史、文化、感情、技击为材料,烹制出一道道风味十足的大菜,大家风范一览无余。只是这道道大菜中除了个“大”字外还别有乾坤,大块文章中还能显露出黄蓉手下“玉笛谁家听落梅”的精致,吃得出汤里的肉条是哪几种原料所拼制,才能成为食客中的状元郎。其实,金庸不但有谋篇布局、运筹帷幄的大将之才,在细节描写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他在细节刻画上着墨不多,浅浅的一笔带过,没注意便略了过去,注意到了便会在嘴角留下丝会心的微笑。闲话不说,且举例为证。

《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与携妻儿归来,其时张三丰刚正自闭关修炼,张翠山候于门外,张真人一开门,便见到自己失踪十年的爱徒,原文写到“他一搓眼睛,还道是看错了”,又写到“忍不住紧紧搂着他,欢喜得流下泪来”。此时的张三丰活脱脱便是个与爱子分别多年的慈父,而非百年修为、心静如水的张真人。如此淡淡一笔,非但不损张三丰洒脱飘逸的形象,反倒为他添了几许人情微,更加的贴近生活,有血有肉。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讲,就是不把笔下的人物概念化和公式化,使之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与情节布局上的偶然性和绝对性截然不同。

再看《天龙八部》中如何写乔峰的出场,当时段誉受包不同讥讽,兼之心中气苦,驾舟至无锡松鹤楼进餐,正自苦恼得长叹一声时,“西首座上一条大汉回过头来,两道冷电似的目光霍的在他脸上转了两转。段誉见此人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这段出场和人物描写极其精彩,前后不过百余字,却十分自然,毫无故意安排的感觉。对乔峰相貌的寥寥几笔白描也是很见功力,微破的旧布袍符合他丐帮成员的身份,冷电般的目光和眉目中的威势点出此人必不是书中寻常的小人物,四方的国字脸是豪爽汉子的招牌容貌,脸上颇有风霜之色即符合丐帮帮主奔波四方的忙碌生涯,也和后来写乔峰取得帮主之位的艰难历程隐隐相合。一百余字能达到如此效果,怎不让我辈小子对金公心生景仰,即便他写作当时未必有此意识,但此番功力确非常人所能及,难怪倪匡将这段人物出场与《水浒》中武松的出场并称为两个最好的出场描写。

最后再举个例子,《雪山飞狐》中,写刘元鹤自述在田归农床下偷听当时事态,说完后金公这样写——“他一番话说完,双手拍拍身上灰尘,拂了拂头顶,恰似刚从床底下钻出来一般,喝了两口茶,神情甚是轻松自得。”此处描写堪称神来之笔,刘元鹤武功本来就不济,藏身于田归农这等高手床下当然是心提到了嗓子眼里,后来苗人风来了更是吓得噤若寒蝉,再加上事态变幻无端,极其怪异,因此印象必是深刻之极。就算只是复述,自己也不禁重新融入了当时的场景,心情感受都与当时一般无二,所以才会在说完后做出那些动作,神情也恢复了轻松自得。一个字,“妙”!

如此短短数语当然不能将金庸书中的细节描写详细说清楚,举几个例子也是为了与大家共享这份乐趣。对于把金庸作品读得烂熟的朋友,一方面可以继续在阅读中领会其思想内涵,一方面也可以试着从细节描写角度来看作品,届时也许能有些以前从未读到的妙处,无他,嘴角会心一笑而:)
发表于 2007-4-23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圈可点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同笑。
发表于 2007-4-23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神雕>里16年后绝情谷底两人相会那段算不算细节描写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3 10:42:41编辑过]

发表于 2007-4-2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都很喜欢金庸里的那些细腻的感情,反而觉得古龙的小说很是缺少这些

发表于 2007-4-26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腻之处着实不少,金庸小说,很多地方值得细细品味,十日饮百日醉
发表于 2007-4-27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古龙小说里的很多细节描写,是真的神来之笔,兴之所至,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金庸的笔法则在绵密老辣上下功夫,许多看似闲笔的细节,其实布局时都已成竹在胸,都在为整体架构和描画人物性格铺路。所以古龙书里难得写出好配角,而金庸写活的配角多至上百,这就是笔下死功夫下的不同了。

举个例子,就是写雨这个常见的天气现象,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环境细节描写上金庸下的功夫。

古龙《欢乐英雄-18雷雨》
金庸《笑傲江湖-二,三,四,五回》

古龙的雷雨只是一个心情故事,只在开篇几百字里面有,目的单纯,写郭大路的迷茫痛苦。后面一晃,雨没有了,进了屋子以后,暴雨浇身的心情消失了,雨也就消失,完全没了踪影,再写下去就是下一回的夕阳雨后,这个写法是非常任性的,可以让你关注主要情节而忽略旁支,属于很主观的叙事方法。

金庸的这场连阴雨下的可就长了,足足下了6万多字。

第二回开始下雨:(林平之)“走了半日,忽然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他在街边买了个洪油斗笠,戴在头上,眼见天边黑沉沉地,殊无停雨之象,转过一条街,见一间茶馆中坐满了人,便进去找了个座头。茶博士泡了壶茶,端上一碟南瓜子、一碟蚕豆。”第一个榫头,林平之进茶馆避雨,才能聆密。

“那老者(莫大)又摇了摇头,说道:“你胡说八道!”缓缓走出茶馆。众人目送他背影在雨中消失,苍凉的胡琴声隐隐约约传来。”第二个榫头,莫大自雨中倏忽而来,飘然而去,不但推动情节进步,更是用环境写性格,凄风苦雨中的一抹胡琴声色,莫大先生的基调从出场便已奠定。

这场雨下了一回还没停,第三回里还有:“其时雨声如洒豆一般,越下越大。只见一副馄饨担从雨中挑来,到得茶馆屋檐下,歇下来躲雨。卖馄饨的老人笃笃笃敲着竹片,锅中水气热腾腾的上冒。”“众人转头向街外望去,只见急雨之中有十余人迅速过来。这些人身上都披了油布雨衣,奔近之时,看清楚原来是一群尼姑。当先的老尼姑身材甚高,在茶馆前一站,大声喝道:‘令狐冲,出来!’”第三个榫头,何三七与定逸的出场(低调和高调的对比法),正是这场雨让众人能聚集茶馆。

第四回:“(余沧海)左足站在屋檐,眼观四方,但见夜色沉沉,雨丝如幕”

第五回:“两人走到大门口,见门外兀自下雨,门旁放着数十柄油纸雨伞。仪琳和曲非烟各取了一柄,出门向东北角上行去。”
“其时天色新晴,太阳从东方升起,令狐冲和她所坐之处是在山阴,日光照射不到,满山树木为雨水洗得一片青翠,山中清新之气扑面而来。”

至此,这场绵长的夜雨终于下完了。金庸一而再再二三的皴点着衡山的雨,甚至连仪琳口述令狐冲相救的故事也是发生在雨中,这不是没有来由的闲笔。

雨的作用有三:

第一,构建情节的桥梁。因为雨而使人物集中于室内活动,于是衡山茶馆就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使得人物和事件相对集中,暗合戏剧中的三一律,可以从小场景上谋求大布局。
第二,烘托人物性格,集中体现在莫大身上,莫大的绰号就叫做“潇湘夜雨”因此让他在暮雨中出场,拉着胡琴(凄婉的哀乐),唱着杨家将(悲怆的戏曲),这个经典出场是以环境写人物性格的范例。
第三,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情节,衡山地处湖南,本身地理状况就云雾缭绕,极多阴雨。而笑傲开篇正是在一片迷雾般的环境下层层揭拨,步步逼近这个江湖的真相,所有的聆密,救难,坐斗,治伤,都在这重重雨幕下完成,不但气氛吻合,而更增加了这些情节的独异性。使你一想起笑傲里的茶馆聆密,斗智救难,便联想到一个烟雨蒙蒙的环境,绝不和其他的聆密,救难混杂。

正因为此,所以这里的雨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作用的环境描写,不但推动情节,营造气氛,更能特写人物,能为故事增色,已经成为了布局中的一环,融入小说整体之中,倘不细读,绝难发现这种构思上的大手笔。传统小说如《水浒传》里的林冲雪夜上梁山,那个“雪夜”实与这里的细雨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细节描写的妙用实多,不过金庸的作品如太极浑成,使你沉醉于整体而忽视了那些精彩的细节,这正是最最成功的地方。如此文章方配称大品,而若一味追求细节之美,轻视了架构,则未免失之雕馈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4-27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兄台看得更为深入细致,领会也更多,佩服。
发表于 2007-5-1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举荐一处,《神雕侠侣》第三十二回 情是何物

黄蓉怀中抱着郭襄,想及李莫愁无恶不作,但生平也有一善,于郭襄有月余养育之恩,于是拿着郭襄的两只小手,向火焰中拜了几拜。

最后这拜了几拜,实在是高明之极。寥寥几个字蕴涵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味。

发表于 2008-8-1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喜欢金庸小说里的细腻感情
发表于 2008-8-13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妙~~~~~~

以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射雕英雄传》第一本人物描写的,也很被这些细微处感动~~~~~~
发表于 2008-8-21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楼主的分析。
文学作品的细节处理是最见功力的,金大师虽不是顶尖水平,也足以进入一流行列,他的小说值得细读。
发表于 2008-11-4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和金庸不是一个档次

金庸写的书几乎可以说是完美,一半以前的值得反复读

古龙的很粗糙,就算是最好的一本|《多情剑客无情剑|》

和金庸多数书还有巨大的差距

古龙书中很多对话,一半以上是无聊的扯蛋

有一些话说的有哲理

搞笑的是两个人要PK了还在那里扯蛋,说了一车话

金庸的小说很有深度,大气磅礴,

古龙的书在这方面则不行,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有几处写的还可以

很多东西都是由书中人物之口说出的

古龙想像力还可以,
发表于 2014-2-16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布衣上卿 发表于 2007-4-27 00:20
其实古龙小说里的很多细节描写,是真的神来之笔,兴之所至,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金庸的笔法则在绵密老辣上下 ...


这段受教了,金庸写得好,你评论得更佳,可惜电视剧都是万里晴空,完全没有营造出这种雨中愁绪,也没有符合三一律。

我自己比较熟悉《倚天屠龙记》,对这一段描写深有感触,其实就是短短几个字【倘若我问心有愧呢?】已经全出,其中包含的深意,各自各体会啊:

【张无忌突然心中一动,喜道:“芷若,倘若我二人联手,大功可成。我以纯阳至刚的力道,牵缠住三位高僧的长鞭。你以阴柔之力乘隙而入,一进入伏魔圈中,内外夹攻,便能取胜。”

周芷若冷笑道:“咱们从前曾有婚姻之约,我丈夫此刻命在垂危,加之今日我没伤你性命,旁人定然说我对你旧情犹存。若再邀你相助,人人要骂我不知廉耻、水性杨花。”

张无忌急道:“咱们只须问心无愧,旁人言语,理他作甚?”

周芷若轻声道:“倘若我问心有愧呢?”张无忌一呆,接不上口。】

      因为张无忌手下留情,周芷若武功夺得了天下第一,因为周芷若凝指不发,张无忌逃过了九阴白骨爪当胸一祸,两人“故剑情深”,互相有绵绵爱意。可是金庸说的对,张无忌不懂爱,不知道自己爱的是谁,不知道怎样去把握爱情,于是当晚来,周芷若想跟他谈情,他却数次把话题引到治疗宋青书身上,殊不知他越积极救治宋青书,在周芷若看来就是越积极和她划清界限。如果张无忌真的不爱周芷若,为什么又想【“我如救他不得,任由他死了,谁也不能怪我。芷若成了寡妇,能不能跟我重续前缘?”想到此处,不由得怦然心动】?最后还是要靠周芷若来点破,一句【倘若我问心有愧呢】将百种感情凝于一发。
发表于 2014-2-1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秀似芝兰 发表于 2014-2-16 09:46
这段受教了,金庸写得好,你评论得更佳,可惜电视剧都是万里晴空,完全没有营造出这种雨中愁绪,也没有 ...

哎。。。
发表于 2014-2-1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秀似芝兰 发表于 2014-2-16 09:46
这段受教了,金庸写得好,你评论得更佳,可惜电视剧都是万里晴空,完全没有营造出这种雨中愁绪,也没有 ...

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1-15 10:31 , Processed in 0.04527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