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4855|回复: 1

[武侠评论] 闽南金蚕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1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闽南金蚕蛊
   

             ·方舟子·

  近日阅读家乡方志《云霄厅志》〔清嘉庆二十一年修,民国二十四年重刊〕,
卷三有“蛊毒”一则,称:“漳汀间常有蛊毒,中者多至陨命,祟之绝奇酷者也。
其种有四:一曰地蛊,一曰金蚕蛊,一曰蜈蚣蛊,一曰蛤蟆蛊。”这里所说的祟,
指的是巫术,也就是说蛊是一种最厉害、最恐怖的巫术。这四种蛊中,最出名的
是金蚕蛊,在我小时候还经常听人提起。那时候,金蚕蛊和点血筋是闽南山区两
样最吓人的“功夫”。点血筋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点穴术,只是更加狠毒,三十
年代一位从北方派来的共产党高级干部就是在当地被叛徒用点血筋点倒,因而遇
害的〔这位叛徒后来在五十年代被枪毙〕;而这金蚕蛊又是什么东西呢?

  读过金庸小说,见识过五毒神教功夫的读者,不难明白什么是蛊。蛊是人工
培养的毒虫的总称,放蛊则是一种近于巫术的放毒术。甲骨文已有“蛊”字,可
见其源流之久远。汉武帝时的宫廷巫蛊之变,更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从各类记载
看,养蛊、放蛊似乎主要在中国的南方,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流传,很有可能
它本来是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遗俗。

  蛊的种类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还有蛇蛊、泥鳅蛊、蔑片蛊、石头蛊、
中害神等等。其中,金蚕蛊据说是不惧水火兵刃,最难除灭,也最狠毒的,它主
要在闽南一带流行。宋代姚宽所撰的《西溪丛话》已提到“泉州一僧能治金蚕毒”,
而元末陶宗仪编的《说郛》更是很详细地记载了金蚕蛊的特征,他的记载已与现
代的民间传说大同小异了。可见至少远在宋、元,闽南已有了养金蚕蛊的风俗,
而且大体已定型。

  那么究竟什么是金蚕蛊呢?民间的说法,是将多种毒虫,如毒蛇、蜈蚣、蜥
蜴、蚯蚓、蛤蟆等等,一起放在一个瓮缸中密封起来,让它们自相残杀,吃来吃
去,过那么一年,最后只剩下一只,形态颜色都变了,形状象蚕,皮肤金黄,便
是金蚕。也有的说,把十二种毒虫放在缸中,秘密埋在十字路口,经过七七四十
九日,再秘密取出放在香炉中,早晚用清茶、馨香供奉;这样获得的金蚕是无形
的,存在于香灰之中。放蛊时,取金蚕的粪便或者香灰下在食物中让过往客人食
用。

  据说金蚕很爱干净,总是把养它的人家打扫得干干净净。如果你到一户人家,
见他家屋角清洁,没有蛛丝,就要当心他家有金蚕。你进门时用脚在门坎上踢一
下,踢出沙土,回头再一看,沙土忽然没了,那便可以确定这户人家养了金蚕了。
主人请你吃饭,如果见他用筷子敲碗,那是在放蛊,赶快向他点破,就可避免受
害。或者吃饭的时候把第一口饭吐到地上,或抓抓头皮,金蚕怕脏,也就吓跑了。
怎样知道自己中毒了呢?其辨认法是生嚼黄豆而不感到腥臭,便是中蛊,如果不
及时医治,便会感到胸腹搅痛、肿胀,最后七孔流血而死。死时口鼻之间会涌出
数百只虫,死者的尸体即使火化,心肝也还在,呈蜂窝状。

  为什么要养金蚕?据说养金蚕的人家很少生病,养猪养牛容易养大,还有说
得更神的,说是把人下金蚕蛊害死后,可以驱使死者的魂魄为他干活,因此致富。
每年年底金蚕的主人要在门后跟它算账,骗它这一年亏本了,不能说今年得利,
否则就会有祸患。养金蚕的人,必须在“孤”、“贫”、“夭”三种结局中选一
样,法术才会灵验,所以养金蚕的人都没有好结果,闽南俗语叫做“金蚕食尾”。

  主人如果不愿继续把金蚕养下去,可以把它放走,叫做“嫁金蚕”,嫁的时
候把一包金银和一包香灰〔即金蚕〕放一块扔在路旁,要养的人就可拿去。如果
路人误取金银,金蚕也会跟着去。金蚕喜欢睡在鼎〔铁锅〕中,闽南乡村人家煮
完饭后习惯在鼎中放些水,据说就是怕金蚕来睡。

  以上这些传说,其实也仅仅是传说而已,有的更是荒诞不经,但是在乡村,
却人人宁信其有,不敢疑其无。文人学士,对此也津津乐道,交口相传,野史笔
记中都会写上那么一笔。《云霄厅志》就绘声绘色地记载平和县进士陈翼飞中蛊
后因为曾得仙人指点而得救。而中医家也大抵相信蛊的存在,想出种种防蛊、治
蛊的法子,中医典籍往往也会记载这种药方。其实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有关金
蚕蛊的种种传说不可信者居多,或者是放毒术,或者不过是一种心理作用而已。
发表于 2008-2-3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卫斯里的时候就觉得蛊真的是个很奇怪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2-27 04:17 , Processed in 0.03126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