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2355|回复: 0

[影歌] [转帖]类型电影分析--越战电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类型电影(Film Genre)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一组拥有相似主题,情节,人物,场景和电影技巧的影”(引自《世界电影理论思潮》),这些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在不同的影片中重复出现,一方面让电影制作者驾轻就熟,另一方面,也使观众大有重晤旧故的亲切之感。制片厂的便于制作与观众的易于接受,成为类型电影畅销赚钱的跟本原因。可是为何观众对重复出现的类型电影反映如此强烈呢?从心理学上的认同理论来讲,人们在电影中见到熟悉的环境,故事,人物和行动会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观众去看电影之前就已经预知了自己将享受什么样的感情经历和视觉冲击,观众心理上的安全感得到了保证。


  类型电影可划分为歌舞片,喜剧片,警匪片,恐怖片,浪漫爱情片,史诗片和战争片,每一类影片都有自己特定的故事,人物,场景和主题。而我主要分析的是属于战争片中一类特别的“分支”——越战反思电影。



  发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对号高自大的美国人来说,教训是深刻的,但更多的应该是留给越南人民更为痛苦的回忆。有时,我在思索,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战争又让我们失去了什么,神秘而又翠绿的热带丛林,厚厚的丛林树木落叶之下,掩埋着多少不知这场战争真正意义的冤魂,记得哲人说过:人类终将被自己所毁灭。我认为这就是指战争,可三十年过去了,地球上还在上演着周而复始的战争,一遍又一遍,令人心颤的武器,也许是你,也许是我,明天将可能成战争的牺牲品。在纷飞的炮弹中,有多少生灵会成炮灰,在坦克车碾过尸体轰鸣声中,又有多少失去心爱儿子的老母亲在低诉悲歌。     越战结束了,美国遗恨越南,可是商业化的好莱坞不会放过如此好的一个题材来增加他们的票房收入,因此在很多美国越战电影中,美国人成为英雄,越共成为美国人宰杀发泄的对象,一次一次的辱骂,一次一次的屠杀,用来弥补他们越战失利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创伤,为了迎合美国大众,好莱坞在七八十年代制作了大量的越战影片,之中不凡有精品,但是大多是折射美国大国沙文主义的作品,这些影片给人一种保守陈腐,平庸媚俗之感,例如《越战特种兵》,《越战狂龙》等,随着这些影片的出笼,使得越战影片走向了它发展的一个高潮,但这些影片仍如昙花一现,对后来电影的发展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主要分析的是综观越战影片整个发展过程取得重大成就及影响的越战反思题材的电影.
     先,应该是奥利弗·斯通著名的越战反思三部曲《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和《天与地》。 其中《野战排》是奥利弗·斯通的成名之作。
   《野战排》是奥利弗·斯通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影片问世之后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许多人认为这部影片真实地反映了越南战争的实际情况,这种真实感的获得,无疑应归功于奥利弗·斯通的战争经历,以及他对这种经历的忠实的回顾。《野战排》的情节很简单,奥利弗·斯通没有进行任何说教,也没有求助于当时十分流行的电影特技,而只是让影片逼真地重现了战时的情景。奥利弗·斯通通过伊利和宾斯两个人的战争来折射整个越战的悲哀,正如主人公最后所说的,敌人在我们心中,我们真正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当宾斯因为滥杀越南人而和伊里发生矛盾而要杀死伊里时,才表现出了一个士兵没有死在敌人手里而死在自己人手里是多么的可悲,可是奥利弗·斯通并没有让伊利马上死去,当美军撤退时,他们从飞走的直升机上看到受伤的伊利被大批的越军包围,最后惨死在敌人手中,使我感到更可悲的是,最后伊里仰天长叹,竟不知何谓真正的道德。我认为在这里导演对电影技巧的运用是十分出色的。影片以克里斯第一人称展开故事,在影片的一开始摄影师对光线的独特处理就将观众置于了越南那种刺眼、灼热的环境之中。直升机降落时,气流吹开了地面上的塑料布,显现出了下面排着的美国兵的尸体,似乎一开始就已经揭示战争带来死亡这必然的结局。奥利弗·斯通真实再现了越战时的情境, 影片在放映时观众们甚至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真实感是影片成功的一个原因所在,而影片的另一个出色之处就在于影片毫不留情地描绘了这场战争的疯狂于混乱,表现它如何使人丧失理智。其它的越战片往往带有很强的故事意味,然而在奥利弗·斯通的摄影机前,越南则是一个充满了惨痛回忆的杀戮之地。越战给美国人留下了巨大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而奥利弗·斯通却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这个疮疤,这是一个痛苦的反思。影片中心实际上不是美国人与越南人之间的恐怖的相互杀戮,而是兄弟之间,战友之间的残杀。这就使得影片具有更为深刻的反省意味。《野战排》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荣誉,奥利弗·斯通也因此而摘取了最佳导演的桂冠。对他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影片在1987年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还获得了最佳剪辑、最佳音响大奖。此外《野战排》一片还得到了最佳影片、导演和男演员3项金球奖。但影片的票房收入在3个月达到了1亿美元。能取得如此的收益和反响,是制片公司和导演本人都没有想到的。     

  与其它以越战为背影的影片不同,《生于7月4日》避开了对战争的直接描写,将重点放在战争的后果,特别是对美国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影响上。片中直接反映越战的场面仅有17分钟,但战争的阴影却始终笼罩着全片,笼罩着片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角落。斯通以对影片主题的深刻理解、强烈感受,以及对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准确把握,将一个美国青年从爱国士兵到反战斗士的转变过程,表现得细致入微、动人心魂。
    7月4日是美国建国纪念日,也是罗恩·科维克的生日。由于受煽动战争文化的影响,满腔爱国热情的科维克为了参军,甚至没有顾得上与心爱的姑娘唐娜共享欢乐。可是,在越南他不但没有变得更有男子气慨,反而失去了许多从前极为珍视的东西:爱国主义的理想、崇高英雄的文化以及各种与之相联系的价值观。参加过越战并两次负伤的奥立弗·斯通,这次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这场战争进行了透视和反思。
     《天与地》是奥利弗·斯通的第三部越战反思影片,也他头一回真正使用了越南人作影片的叙述者——越南女子莱莉,影片通过她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重现了这一段越战的战争历史。影片从某种意义上表现出莱莉的双亲一个关心她身体的成长,一个关心她思想精神的发展,而且又别出心裁地将越南佛教对天地的象征概念注入影片之中:父亲是天,母亲是地,从而揭示了莱莉作为子女具有的孝心而面临的困境。莱莉就在天与地之间徘徊,也就是在莱莉感觉中作为天堂,如父亲般待她的美国和禁欲主义和如大地母亲的越南之间徘徊。



  这部影片与他以往的影片有很大的不同。他的第一部越战作品《野战排》从实质上来讲是对道德危机的探讨。而第二部《生于七月四日》是表现美国自我暴露的宣言,而《天与地》通过泰国的外景,不完全不连续地重现了真正的越南并且再次倾述了斯通作为一个美国人的内疚和负罪感。过去奥利弗·斯通“曾经使用“心理状态”这个词谈及越南,现在他终于有机会通过银幕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哲学角度给予它一定的身份。(引自《美国电影卷》)”可是这个新的“精神状态”也不十分清楚易懂。奥利弗·斯通通过细节描写和迂回手法力求准确,结果影片又回到人们所熟悉的角度:喧闹的战争、退役老兵返回家园遇到的困境,但是,为了描写非美军的另一方以使得影片结构平衡和完整,影片又提供了一个遭受战争蹂躏后的美丽国家的壮观图画和编年历史。所以,我认为影片包含了的“宿命论”的观点:美国侵略者得到的惩罚不比他们应得到的更多,而越南人民所忍受的苦难也不比他们预料的更多。但是,本片也采用了修正主义的观点,描写“越共”对他们自己民族犯下的罪行,与此同时美军的行动却被描写成被动与怠惰,这些观点不是来自一个为军事侵略的辩护士,但来自一个所谓的越南“幸存者”的自传。因此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再次,是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以及佛朗西斯·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
     当我们还向往在《第一滴血》蓝波的英雄主义背影下的时候,库布里克已经为我们叩开了关于人性反思,道德沦丧的时间之门。由人变成机器,那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由机器变成人,更是一个需要蜕变,更需要反思的过程。影片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新兵训练开始,到主人公“小丑”在战争中恢复人性结束,跨越了一个普通士兵参与到战争中的各个不同的心理历程。与很多纪实风格描述越战的影片相比,这部《全金属外壳》在视觉上“并不是很强调“纪实风格”,而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纪实”的风格”(引自《美国电影卷》),而这正是某些长焦镜头晃来晃去的“越战纪实影片”所无法达到的。
     影片分为前后两段,前半部分的新兵训练段落的主角是“傻瓜比尔”,后半部分越南战场的主角是战地记者“小丑”。乍一看来,这样的角色设置和叙述方法给人一种不和谐的突兀感。但仔细思考作者的用意,我们会发觉,“傻瓜比尔”和“小丑”不过是“一个士兵的两个角色”。“傻瓜比尔”在陆战队非人的训练中由一个满脸微笑的憨厚小子变成了疯狂的杀人机器,在训练结束即将奔赴战场之际,他射杀了教官然后饮弹自尽。这个角色的死亡代表了“小丑”和所有士兵的人性灭绝,库布里克只是以这样一种戏剧性的处理方式表达了士兵们的心理真实,也是对片中即将开始的战争场面先声夺人的谴责。而我们假如抛开战场上的硝烟弥漫,腥风血雨,战士们的恐惧疯狂不提,单看“小丑”在影片结尾前的一段情节:一个小侦查队,牺牲了三个战士才找到了废弃楼房中的狙击手,当“小丑”和战友来到奄奄一息的敌人面前时,那竟然是一个少女。这些战士束手无策,最后还是“小丑”扣动了扳机,为越南少女解脱痛苦。作为一部战争片的结尾,这个过程显得那样漫长,结束得又是那样茫然。而这正是导演全片精华之所在,非人的训练制造了一批国家杀手,战场反而恢复了他们的人性。全片两个段落都以枪声结束,前一个标志着仇恨,是人性的死亡,后一个却是拯救,象征着人性的复苏。     

  库布里克不单单是在审判越南战争的罪行,而是把所有战争和战争意识推上审判席。影片中的越南和越南战争,只不过是便于观众接受和思考的一个实例而已,对于每一场战争和每一个士兵来说,这部影片都有它的普遍性。“这种带有终极思考的命题方式,是库布里克中后期作品的明显标志。这也是一名不满足于肤浅表述表层问题的艺术家的追求,它必将引领电影向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发展,使之具有全人类的历史价值(引自《认识电影》)”。      影片《现代启示录》是大导演科波拉的一部精心力作。该片改编自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名作《黑暗之心》。只是导演将影片的场景由原小说中的非洲移到 了越南,时间改至了越战期间,主人公也由一位青年船员改为一位美军上尉威拉德。 但该片在奥斯卡奖的角逐中榜上无名。对科波拉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然而,这部电影实际上是一部十分出色的影片。这部影片是科波拉对于战争暴力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的深切反思。科波拉巧妙地将古老的情节模式与现实主义的主题融合在一起,以旅程本身为情节,展开了一种近乎荒诞的“实况记录”。为了表现出这种荒诞感, 科波拉使整部影片具有了一种“大歌剧”般的风格,夸张而华美,带有强烈的表演色彩。这种战争题材与“歌剧式”手法的叠加使影片具有了一种强烈的讽刺意味和荒诞感。这部影片不仅是对人性本质的探讨,也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尽管影片在商业上遭到了惨败,但它仍然为科波拉誉得了左翼艺术家的声誉。甚至有一位越战老兵这样对科波拉说道:“如果有人问我越战是什么, 我就请他去看《现代启示录》。”这无疑是对影片的最高褒奖。



  再次,是德里克沃什伯恩编剧,迈克尔西米诺导演的《猎鹿人》。



  影片对战争中的友谊进行了探讨,表述了越战的灾难性,但对越共的描写有些丑化的含义,没有在深层次上对战争的本质进行批评,通过三人在越南战场的不同后果,直述了越战的失误,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该不该打这场战争?也迎合了一部分不敢正视越战的美国人,因此在商业上和奥斯卡上获得了不俗的战绩。但我认为该影片对战争的理解仍有些片面——并没揭露越站的侵略本质,甚至把许多该否定的东西都回避了。所以它虽然反越战但不能真正属于反思越战的影片,因此我认为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越战反思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1-20 10:42 , Processed in 0.04668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