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5193|回复: 5

谈谈倪匡、温瑞安所谈的金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6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倪氏(倪匡、亦舒)兄妹、金庸,分别在科幻、言情、武侠领域独擅胜场,并足千秋。时人称作“香港文坛三大奇迹”。 

     倪匡出走‘武侠’写作‘科幻’、亦舒走出困境创作《喜宝》,后面,都有金庸推动。   

    因为倪匡那如众周知的政治立场,其作品进入大陆,为时甚晚。我曾用了一个月时间,连读100多部,难免头昏脑胀晕头转向 。至于倪匡《一看》、《二看》、《三看》、《四看》、《五看金庸小说》,我闻名久矣,而竟一直未见,似乎大陆也就一直未出版过,我倒是从旧书摊淘到一本破旧的《大侠金庸》(北方文艺,1992年版),内容选自倪匡“五看”,区区200页纸,中间还撕了几页。 

    这次,终于购得重庆大学出版社新出《金庸茶馆》丛书,10册,倪匡《看金庸小说》,占其五。 这才得窥全豹,幸何如之!  

     虽然倪匡的许多观点非我所能苟同,还是得承认:倪匡的金评,煞是好看。好看的原因之一,是他的评论中鲜见高深的文学理论,而金庸本人,早已经坦承自己“并没有受过什么文学理论影响,也不相信什么文学理论。”(见《金庸茶馆》之《诸子百家看金庸》卷)

    理论文字,自有其价值,不是区区在下所能抹杀的。无奈限于个人资质,全无学术修养,读到高文典册的种种理论文章,总是头大。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倪匡这种拉杂而谈散漫无忌的态度。  

     倪评,最擅借题发挥,随意生发。信手拈来,皆成妙谛。倪匡评金庸,条件得天独厚:【一】倪匡自己也是小说家,能见他人所不能见,言他人所难言。【二】数十年老友,知根知底。独能结合金庸生平逸事,纵论其小说人物、情节。  

     《三看金庸小说》,倪匡追忆起某年与金庸同游夏威夷。“一日,街头闲逛,看到一位艺术家在街头用玻璃在创作,……发现了一件作品,当时就爱不忍释,由金庸买了下来。这件艺术品的标题是‘心囚’,用玻璃塑造了一个看来极其痛苦、极求解脱的人被困在一张网中。这张网,其实根本网不住这个人,空隙极大,这个人随时可以穿网而出。 可是这个人却像是丝毫不知道可以穿网而出一样,在网中苦苦挣扎。这张网,是来自这个人内心的拘束,是一张心网。再不想拘束的人,也突不破这张网。”——以此‘心囚’,倪匡补充阐释了金庸写在《笑傲江湖.后记》中的那句‘解脱一切欲望而得以大彻大悟,不是常人之所能’,别开生面,趣味十足。 

     此事,非倪匡不知。此语,又非倪匡不能道。其他评论金庸的作者(如我),无此条件,实难免有瞎子摸象、凿空悬揣之弊。

     小说、剧本、杂论,倪匡各样都来,写得又飞快,总字数早已过亿,实在写太多了。就我目力所及,无论中外,没有一个作家‘码字’量超过倪先生的。写的太多,文字难免粗糙。论文笔,倪匡比亦舒,似多有不及。

    
    二

    
      

      于后辈武侠作者,金庸对温瑞安,独加青眼。温氏对金庸的小说,更是推崇备至,不止推崇,并细加研讨,期与众多武侠读者‘奇文共赏析’。于是,就有了《谈<笑傲江湖>》《<天龙八部>欣赏举隅》《析<雪山飞狐>与<鸳鸯刀>》这三部厚重的评金大书。  

     我向来认为温瑞安先生的散文,写的比小说要好。其文,宗胡兰成,文辞间氤氲回漾,乃竟大有‘狐气’,真第一等文字。

     曾经有多位朋友批评我‘主观’解读《笑傲》,坦白说,这种批评,我不是很服气,倒不是自以为不‘主观’,而是相信任何读者对任何作品的解读必然‘主观’。为这个,我写过约千字,来作解说。这次读温瑞安《析〈雪山飞狐〉》,才注意到同样的意思,温先生早已经表达过。 温瑞安坦承他的《析雪山飞狐》是在“冒险作主观性的批评(当然任何‘批评’和‘意见’都是主观的)不过在‘主观’之余,力求‘客观’,避免‘武断’而已。” 

    温瑞安先生仅用几十字,说的比我那一千字还清楚明爽,令俺愧汗不已。 

        

       
     三

    
        

     温瑞安眼中笔下的金庸:“吃完晚餐之后,他付了账,起身要走,忽然,桌上的餐巾掉下地来,我见了,侍应生见了,都想去拾,金庸却敏捷地俯下身去,自桌子底下拾起了餐巾,摆回桌上。金庸当然不瘦,而且是略为发福,以他的身分和给的小费,掉了餐巾仍不惜亲自弯下身去拾起来,态度温和,我顿想起《天龙八部》用来形容身在高位但和气可亲的段正淳的一句话:‘大富大贵而不骄’。常有朋友问起金庸是怎么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常引用这一句话。”(《王牌人物金庸》)     

     一件小事,未见得金庸品格便如何高尚,却真实呈现出‘海宁查氏’后人的查良镛,世家子弟,第一等的教养。 

     尤其在傅国涌的《金庸传》出版后,质疑查先生的品格,蔚成风尚。愚以为:‘道德’与‘文章’,不能划等号。中外古今,作品比人品伟大的文人,多了去了。归结到金庸,他做的每件事,自然不能令每个人都满意。其言其行,可訾议处,亦多。然而,从已知的资料考索金庸的生平,堪称‘缺德’的事,似乎他还不曾做过。  

    我看金庸其人:小德有出有入,大节无亏无愧。   

    作人如此,已经够了。再作苛求,实无意义。   

    所谓‘大富大贵而不骄’,源出《论语》“(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所言之‘富’,已经包涵了‘贵’(地位高)的意思。‘(季子)位高金多’,方为大‘富’。

     《庄子》倡言“不贱门隶”,《连城诀·后记》中,金庸谈到‘我爸爸妈妈对他(指家中的老长工)很客气’。金庸待人,继承了父母的厚道。其弟查良钰到金庸香港的家里住了两个月,看到金庸“让孩子们叫司机‘陈叔’。他们全家对长期在家服务的菲律宾女佣也非常好,完全像对自己家人一样。”

     实现人人平等,永远没有可能。平等待人,却是作人的基本品格。真正的‘高贵’,绝不会以富贵骄人。便曾有人看到林肯总统正在擦鞋,吃惊不小,“总统先生,你自己给自己擦皮鞋啊?” “是啊”,林肯莫名惊诧:“怎么,你又经常给谁擦皮鞋?” 比林肯更早,美国第四任总统杰斐逊,一日携孙漫游乡间,路遇一黑奴,黑奴谦恭致意:‘早上好!杰斐逊先生.’杰斐逊赶忙脱帽微笑,点头回礼,他孙子却高傲地把头扭向一边,待黑人走过,杰斐逊教训他:‘你难道要让一个黑人奴隶表现得比你更有教养吗?’

     越是刻意表现‘高贵’,越是‘贱相’毕露。小人乍富,泥腿子跃升高位,时时不忘踩到别人头上,享受‘人上人’的快乐,会场就坐,也要女服务员代他挪动椅子,洋洋得意,顾盼自喜,貌似‘尊贵’,究其实,纯粹暴发户作风,真真比黑奴更无教养。

     西哲费希特有言:“任何一个自认为是别人主人的人,他自己就是奴隶。如果说实际上他未必总是奴隶,但他终究具有一个奴隶的灵魂,并且在随便哪一个比他更强大的人面前,他就会无耻地爬行。”

    
   

                    五   



           

     金庸、倪匡、黄霑、蔡澜,又并称为‘香江四大才子’。 

     最近,蔡澜对倪匡谈及:‘我最不喜欢的是国内的人,将我们称为四个才子,金庸先生是一个巨人,其他三人,永远不能相提并论。’,倪匡深表赞同,蔡澜感慨:“今后的数千年,有人提到查先生生平,也许顺道记录了有这么几个朋友,这已是我们一生的成就了。”(山东画报出版社《蔡澜谈倪匡》页351)  

    倪、蔡二公,未免过谦。但我仍感觉以上所言,自有道理。

   “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只是著述家的良好愿望与自我期勉,至于作品能否传世,委实渺茫得很。近代以还,各类文学作品(不特武侠小说)满坑满谷,实在太多,就中得能流传天下后世的,总是少数。未来的世纪,如何论定金庸的文学成就,暂且不谈,其书传世,应无问题。而倪匡的科幻、温瑞安的武侠,数量太多,我总感觉:他们的部分作品,恐不免要湮没。

     有一天,倪匡的部分科幻作品没人看了,他实开‘金学’先河之五《看金庸》,也许反能传世。温瑞安的一些武侠作品无人再读,没准他的《谈《笑傲江湖》》反而读者益众。 

     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或曰:预言。话说的有点早,验与不验,五十年后,再看。   

      

                                                                                     2009、3、3

    
   前几日写的一篇短文,也附在这里:





                 ‘化尸粉’的起源


  金庸自记其《卅三剑客图》,“写于1970年一月和二月”。

《鹿鼎记》则是从1969年10月24日开始在《明报》连载,1972年9月23日完工。

《卅三剑客图·二十七·洪州书生》:“……那书生又走了进来,说道:‘日间那坏蛋太也可恶,我不能容他,已杀了他的头!’一挥手,将那恶少的脑袋掷在地下。成幼文大惊,道:‘这人的确得罪了君子。但杀人之头,流血在地岂不惹出祸来?’书生道:‘不用担心。’从怀中取出一些药末,放在人头之上,拉住人头的头发搓了几搓,过了片刻,人头连发都化为水……(出吴淑《江淮异人录》)杀人容易,灭尸为难……王尔德名著《道灵格雷的画像》中,凶手杀人后,胁迫化学师用化学物品毁灭尸体,手续既繁,又有恶臭,远不及我国武侠小说中以药末化尸为水的传统方法简单明了。章回小说《七剑十三侠》中的一枝梅,杀人后也以药末化尸为水。至于近代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杀人盈野,行若无事,谁去管他尸体如何。”

《鹿鼎记》第三回:“海老公道:‘挑些化尸粉,把尸首化了。’……韦小宝应道:“是!是!”拿起那青色白点的三角瓶子,打开瓶塞,从药箱中取了一张白纸,倒了少许药末出来,便即撒在小桂子的尸身之上。……只听得小桂子尸身的伤口中嗤嗤发声,升起淡淡烟雾,跟着伤口中不住流出黄水,烟雾渐浓,黄水也越流越多,发出又酸又焦的臭气,眼见尸身的伤口越烂越大。尸身肌肉遇到黄水,便即发出烟雾,慢慢的也化为水,连衣服也是如此。”

《鹿鼎记》中‘化尸粉’,‘出吴淑《江淮异人录》’?

金庸写作以上所引《卅三》《鹿鼎》两节文字,大致同期,相差,或许十几天,至多几十天。

“近代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杀人盈野,行若无事,谁去管他尸体如何”,金庸自己的小说,程度不算太过,却也大多类此。

“杀人盈‘野’”,犹可说;杀人盈(紫禁)城,不好办。于皇宫大内,帝后自可随意宰人,海大富、韦小宝辈杀人,必得‘灭尸’,‘化尸粉’于是大派用场。

                            2009、3、13







   
发表于 2009-3-1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不过十本书多了点。我只想买中间的两本。
发表于 2009-3-19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揚揚灑灑千字囫圇看後 唯獨記下  那句 越是刻意表現高貴越是賤相畢露   那句  大富大貴而不驕 。

覺得後文提及的 蔡瀾也應是如此吧   。   說是有自知之明恐怕不妥   但至少也是謙遜有禮了吧。

金學有盡 而仁學無盡   。         金庸的十三部小說自有探討完的時候    金庸本人或許更是值得我們好好的 細細的品讀一下了   。

一直不喜歡溫瑞安此人    未曾讀過其著作   ,但 只其自稱“巨俠”,欲與金大俠一較長短一事  就讓我對其很是反感。

[ 本帖最后由 葉輕舟 于 2009-3-19 03:2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捧场!

   
  附录一:



                 略谈傅国涌《金庸传》
  
  金庸认定傅国涌为他所写传记不好,理由之一,就是傅先生不曾见过他,此传发表又未经他同意。
  写传记需要传主同意吗?应该处处让传主满意吗?据说现在某省已有红头文件:批评政府某部门的新闻稿,必须由被批评单位领导签字同意方可见报,金庸如何也染上这种衙门习气?

    傅国涌《金庸传》甫出,金庸老大不高兴,声言:如写小说,傅国涌必被写成反派脚色,我看了直笑。老先生偌大年纪,居然童心未改,记得我们小时候受人欺负而报复无门时才会想:在墙上写‘XXX是大坏蛋’,或者在梦里干掉他……
  那本《金庸传》我读过,较之冷夏之流,高出太多。只是那本书算不得傅国涌的著作,约一半篇幅是汇录金庸及他人的文字,正确书名应是《金庸文录及研究资料汇编》,这种格式的传记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坦白说,未免有几分取巧。

  此书见识倒是一流,不过傅君对近现当代文化史用力颇深,于西方现代思潮也多有会心,古典文化则似非所长。因此才会将《书剑》中“浩浩愁茫茫劫”一词算到金庸名下——如此绝妙好词,金庸哪里写得出?
  读傅先生的《偶像的黄昏》,又见‘于我心有窃窃’语,算‘硬伤’罢?我敢断言:不是排版错误。
  窃以为:傅国涌是把“于我心有戚戚焉”跟“窃以为”两种说法搞混了,误使之沆瀣一气。

    傅国涌对报人查良镛,相当的敬佩,看他对小说家金庸的评论,似乎雅俗之见仍深。
   傅写传,对传主,没有恶意。所写,也许有传讹处,却不存在编造。只是有点刻意要揭‘黑幕’的意思,缺乏‘同情之理解’。
   而查良镛先生,有时气度也不是那么恢廓。



                                                   2007、6


  

  附录二:



           黄霑《不文集》与段誉‘不伦恋’




     金庸的老朋友黃霑以词曲名世,而其‘咸湿作品’《不文集》,尤其脍炙人口,其间有一则《妈妈的故事》:


           有位小姑娘想嫁,邻家小伙子阿华,
             她先去问她爸爸,爸爸劝她不要嫁;
            “因为小伙子阿华,和你同一个爸爸!”
             小姑娘泪如雨下,就去请教她妈妈,
             妈妈听罢女儿话,就说:
             "女啊你嫁吧!邻家小伙子阿华,
             阿华虽是你爸爸生下,但你爸不是真爸!"




    什么乱七八糟的!

    不过,故事中人物的复杂关系,与《天龙八部》中的段誉跟王玉嫣、木婉清这几位‘妹妹’的情缘倒有八九分相似。

    《不文集》最早刊登在1973年的《明报周刊》上,当时《天龙八部》已经完成7年了。

    金庸、倪匡、黄霑、蔡澜并称“香江四大才子”,在金庸眼中,蔡澜“说黄色笑话更是绝顶卓越,听来只觉其十分可笑而毫不猥亵,那也是很高明的艺术了。”——原来,像黄霑一样,蔡澜的‘不文’,也是大大的。

     最近我刚买到《蔡澜谈倪匡》一书,书中多处谈到金庸,其看法我很能同意,抄录于下:
   “虽然说查(良镛)先生的武侠小说第一,古龙的第二,但是第一和第二之间,相差个十万八千里。” 
  蔡澜对倪匡道:‘我最不喜欢的是国内的人,将我们称为四个才子,金庸先生是一个巨人,其他三人,永远不能相提并论。’,倪匡深表同意,然后蔡澜感慨:“今后的数千年,有人提到查先生生平,也许顺道记录了有这么几个朋友,这已是我们一生的成就了。”

                                         2008、9
发表于 2009-5-30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1、武侠小说只看金庸。
2、金庸在通俗文学取的成就,华人世界无人企及。
发表于 2009-6-13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金庸茶馆的评书我只差一本,其余都拉回来了,当时在书店时未曾发现这是一套,只见金庸作品的评论,就一概拿下,回头才知晓这是一套金庸茶馆系列。

倪匡评论是人物九品级别分析,温瑞安是结合原著段落分析欣赏
此两位评论金庸作品也是深得吾之至爱,观点贴切,解读恰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1-15 10:21 , Processed in 0.02936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