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10594|回复: 5

[资源] 谈批评武侠小说的标准 新晚报金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学习雷锋 于 2016-2-2 13:34 编辑

金庸在《新晚报》1957年10月5日创刊七周年的上发表的一片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对武侠小说的批评标准做了系统的阐述。

1957年夏天起,内地形势骤变,反右运动呼啸而来,千千万万知识分子落入“阳谋”陷阱,并波及香港,《大公报》的言论尺度也跟着内地局势的变化而变化,思想控制明显比过去加强,报馆的气氛和金庸的个性越来越不合拍。

10月5日,《新晚报》七周年报庆时,金庸发表《谈批评武侠小说的标准》,就引用了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的话,“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正确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他说:我在《大公报》前后十年,马列主义的书也看了很多,也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我属于工作上有些成绩的人,开小组会讨论时,我是组长。但我觉得他们的管理方式与我格格不入。

我们只能从他简单的话中体会他当年的心境,“我离开左派报纸,是因为那里不能发表反对当时‘大跃进’错误路线的意见,这实在太违反我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本意”。金庸感到很难再留在《大公报》。

1957年冬天,查先生辞职离开《大公报》,这篇文章,或可看作是他与大公报系决裂的前言,此后金庸进入长城电影公司当全职剧本编辑,稍后又创办明报,开启了他辉煌一生的办报生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江湖

x
 楼主| 发表于 2015-5-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习雷锋 于 2016-2-2 13:25 编辑

谈批评武侠小说的标准

金庸 新晚报 1957年10月5日

最近有人在报刊上谈到了武侠小说的批评问题,并且因此而则起了若干的论辩。适逢《新晚报》七周年,编者先生要我写篇关于武侠小说的文字,我就关于这问题谈谈我的意见。

如果把武侠小说当作纯粹是一种消遣性的娱乐,那么批评的标准只有一个:“它是不是能使读者感到有趣?”但显然,最近这些讨论,是把武侠小说当作是我国民族形式文学中的一支来看的。就我个人而论,确也希望武侠小说能有资格被称为“文学”,确是在努力依着文学的途径来写作武侠小说。虽然,到目前为止,在这方面实在并无成就。

批评一部武侠小说的好坏,我想主要的标准是下面四点:

主题思想

第一,主题思想:一部作品必然是有主题思想的。有的是作者有意识的力求表达这主题;有的是作者信笔写去,但仍然出现了主题。武侠小说中一般公认的思想是肯定仁侠、义气、反抗暴虐恶政、劫富济贫、锄强扶弱、不屈于恶势力等等。但在一些共通的标准之下,作者的世界观、人生哲学、政治观点等等,也总是反映在作品之中。批评者的立场或者与作者恰恰相反,那么对作品的评价就有了基本上的分歧。比如说,正统的维护者十分欣赏《荡寇志》而要禁止《水浒》,在我们看来,《水浒》的价值却不知比《荡寇志》要高多少倍。

而作品是否很好的表现了主题,也是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我想拿我自己写的三部武侠小说来说说。我企图用《书剑恩仇录》来表现这样一个主题:“决不要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存幻想,不可和他妥协。”《碧血剑》的主题是:“民族与人民革命的利益,必须放在个人的恩怨与利益之上。”《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是:“描写一个浑噩无知的少年,怎样逐渐在生活中成长发展,而成为一个英雄。”我自己觉得很不满意,因为这三个主题都表达得不好。尽管香香公主用她的鲜血在地下写出这部书的主题:“决不要相信皇帝。”但我想许多读者们看了这部小说后,或许只记得一些打斗与爱情场面,并不去理会我所企图表达的主题思想,可见在处理上是不成功的。

梁羽生兄每部作品都包含有明确的思想,如《龙虎斗京华》尤其清楚凸出,这是他重要的优点。

人物的刻划

第二,人物的刻划:小说与戏剧在艺术上最重要的是人物。一部作品在艺术上是否成功,主要就是看是不是写活了人。一位学问很好而颇有见地的文学批许家小泉八云曾说,我们和亲戚朋友相隔十多年之后,可能已记不清楚他们的声音笑貌,但是伟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我们却永远不会忘记。不过真正写活了的人物,在全部文学作品中数量也并不多。他认为一个作家一生之中只要创造成功一个人物,那就可以死而无憾。

《水浒》中的人物描写,在世界文学中有不朽的地位。虽然金圣叹说它一百零八人有一百零八种不同面目,但真正写成功的,我看也只是李逵、林冲、鲁智深、武松、石秀、宋江等几个而已(茅盾先生认为书内重要人物中,约有一打以上的人物各有不同的面目)。

我们批评武侠小说如果也用这样高的标准,那当然是未免不自量力。然而以人物写得好不好,来衡量每一部作品的文学价值,我想这仍是主要的。我以为《十二金钱镖》的文学价值比《蜀山剑侠传》与《江湖奇侠传》高,因为前者写飞豹子、俞剑平、杨华、柳叶青、华吟虹等人物都有成就,而后两者专以情节离奇取胜,不免落了次乘。

故事性与结构

第三,故事性与结构:故事性强,是我国章回小说的民族特点之一。但真正生动的故事,必须依循着生动的人物性格而发展,如果作品中没有鲜明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做骨干,那么故事说得再紧张曲折,终究不能让读者们有深刻印象。《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所以比《东周列国志》中的长平之战写得好,我想主要是前者有曹操、孔明、周瑜等这些生动的人物;后者的战斗规模与重要性虽然更大,经过也很曲折,但因白起、赵括这些人性格不鲜明,因之一场大战就显得黯然无光。

西洋小说很注重结构技巧,像汤姆斯·哈代的有些作品,结构几乎是几何学式的天衣无缝。近代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一部影响极大的恐怖小说《螺旋之转》,结构上就如一枚螺旋,将事件与人物的心理一层转紧一层,技巧完美之极;苏联小说家费定的《城与年》,结构更是别出心裁。结构是重要的,但就文学本身而论,这不是最主要最基本的东西。

《碧血剑》的结构受了西洋小说很大的影响,起初是东布置一点,西布置一点,最后用一根线把许多本来似乎是散乱的事件贯串在一起。在技巧上似乎比《书剑》稍稍好些,但仔细想来,实在太多人工的雕琢的痕迹,未必有意义。李希凡先生分析《水浒》的艺术结构,认为它虽然表面上松散,但整体看来,却是有机地完整的。我很同意这种见解,因为《水浒》采用的可说是一种更高级的结构方法,正如武功高明的人虽然掌法散漫,本事却比那些把一套拳打得十分严密的小伙子高得多。

王度庐的文笔甚差,因之读他的小说实在感不到偷快,但他的《卧虎藏龙》与《铁骑银瓶》等书,人物是有内心思想的,结构也比《十二金钱镖》好,比《蜀山奇侠传》当然是更好了。

环境的刻划

第四、环境的刻划: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曾说:“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正确的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虽然是最好的创作方法,但不是唯一的创作方法。武侠小说走的向来是浪漫主义的道路。但在武侠小说之中,纵然容许很大的夸张,容许出现与事实颇有距离的现象,但社会环境、人民生活、政治情况等等,在作品中却必须有生动而真实的刻划。在这一点上,我们之中似乎没有一个人做得接近于令人满意(别说真正的令人满意了)。《射雕英雄传》中的对话决不是宋元人的口语,思想方式、生活习惯等等也不大对头,尽管我曾化了相当多的时候去研究当时的社会风习,但限于学养,没有多大收获。

据我个人意见,对武侠小说进行批评(如果这种批评是值得的话),应该针对这四个主要之点来谈(在资产阶级的文学批评中,对小说的评价传统上分作Character人物,Plot故事与结构,Circumstance环境三者来研究)。其他如武技描写、兵器的使用、掌法拳法、辈份称呼、派别关系等等纯技术性的各个方面,决不能视作是一部武侠小说的重要部门。何心先生在《水浒研究》一书中,前后指出《水浒》在细节上的错误共有百余处之多,包括潘金莲的年龄、宋仁宗的在位年代、日期、地理、官名、情理、季节等等,然而这许多小错并不损于《水浒》的伟大。拿《水浒》来与我们不足道的小说相比自然是拟于不伦,但道理却是一样的。当然,我们希望一部好的武侠小说连细节上也是完美的,但如果它本身是优秀的话,那么武技描写上偶然与前人有些雷同、前后照应上有些疏漏与错失,并不能影响它文学上的价值。而进行细节上烦琐的比较,对于“提高武侠小说水准”恐怕作用也不大。

以上这些看法未必很对,希望博雅君子予以指教。

发表于 2015-5-1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报纸保存得真好
发表于 2015-6-1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图片资料也很珍贵·········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习雷锋 于 2016-2-1 13:36 编辑

将这篇文章的文字录入二楼献于四方君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1-28 17:03 , Processed in 0.02994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