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人相当讲究排座次。谁先谁后,是一门微妙的学问。中国文学史上,有着诸多并称,如李杜、元白等,这些并称的由来,往往有稽可考。而在武侠界,尽管“金古”并称,人所共知,但成于何时?受何种运势使然?却也说不清楚。
古龙自1960年开始创作武侠,但直至1965年《绝代双骄》连载于金庸所办《武侠与历史》杂志,金、古才发生交集,也正是此书和次年发表于华侨日报的《武林外史》,为古龙在香港赢得了声誉。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古龙求新求变。他引入侦探推理改造武侠,情节奇诡,文风丕变,谱写出别开生面新篇章,很受读者喜爱。一时间鼓动风潮,不少港台武侠作家私淑其笔法,古龙文愈显名愈彰。
1967年3月18日,金庸与人合办新加坡《新明日报》,为助新报打开市场,金庸将新作《笑傲江湖》和古龙新作《名剑风流》一起交由新明日报创刊号独家首发。这是“金古”首次联袂登台,金庸对古龙的推赏不言而喻。1972年9月23日,《明报》刊登《鹿鼎记》结局一期,文末有一段“预告”称:“金庸新作在构思中。明日起刊载古龙新作《陆小凤》,该书故事曲折,人物生动,情节发展在在出人意表,请读者诸君注意。”金庸选定古龙作为他“封笔”后的“接班人”,大有“我老将休,付子斯文”意味。
以当时小说影响而论,古龙虽已坐上武侠第二把交椅,但还远未到可与金庸“并立称雄”的地步。古龙在文体上自有创新的功业,可武侠的福尔摩斯也决定了古龙的上限有限。
笔者审视两家,不免觉得金庸上至烹龙煮凤,下至野菜团子,什么都搞得头头是道,有滋有味,而古龙则像做不出满桌酒筵的名厨,只能烧几道拿手的招牌菜肴。何以后来骎骎然与金庸“并驾齐驱”?
想来自当别有机缘。作家地位高低是由作者创作史和社会接受史等多种合力,日积月累造就的,往往需要某种运势来一锤定音。稽之往史,笔者认为1976年至1982年的古龙影视,尤其是古龙电影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古龙曾在《风铃·马蹄·刀——写在〈风铃中的刀声〉之前》一文中说:“作为一个已经写了二十五年武侠小说,已经写了两千余万字,而且已经被改编了两百多部武侠电影的作者来说,想求新求变,想创作突破,这种欲望也许已经比一个沉水的溺者,想看到一根浮木的欲望更强烈。”这段话道出了他“求新求变”的创作观和抱负,也看得出他对作品改编成两百多部电影,颇为自负,将之提升到与原著作等量观的高度。
二
香港是电影工业之都,号称“东方好莱坞”。在这样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电影长期是民众的主要娱乐方式。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电影开始迈入黄金时代,走上了感官刺激之路,功夫片、武侠片、风月片和艳情片大热,时人谓之“拳头”加“枕头”。
正是这时,业内人士发觉与金庸那些大部头相比,古龙小说更适合改编成电影,其受侦探推理小说影响甚大,短句对白与快打交织成章,更借鉴电影分镜手法营造场景气氛。乘着时代热潮,古龙小说被搬上银幕。
1971年,严俊执导的《玉面侠》打响了古龙武侠片第一枪。但真正使古龙成为港台电影圈“大红人”,还得是导演楚原。1976年,楚原拍出《流星·蝴蝶·剑》,主打奇诡、悬疑、人性、人情,与其它武侠片风格迥异,开创奇诡武侠片新路,引爆了香港电影票房。楚原自此掀起了改编古龙小说的热潮,至1982年共拍了18部古龙武侠片。古龙原著、倪匡编剧和楚原导演结成了铁三角,票房历久不坠。
这期间,古龙还亲任电影编剧、监制及投资人,于1978年创办宝龙影业公司,改编自己作品,忙得不亦乐哉。1980年5月17日的《联合报》刊有《古大侠“乘胜追击”,孙嘉琳“再展功夫”》的报道,提及:“创业第一部影片《楚留香传奇》赚翻倒之际,古龙自然‘乘胜追杀’,第二部影片再请出‘胡铁花’助阵,联手出招攫取观众口袋中的钞票。……古龙,在片厂导戏,必灌‘威士忌’助威,‘练功’有成,一声‘开麦啦’,将‘楚香帅’刘德凯、‘胡铁花’田骏一大批武林侠客,吆喝来,吆喝去,威风凛凛,俨然‘武林至尊’之慨。”
金庸影视改编之路,早期颇为坎坷。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岭南英雄”当道,武打片风头全被“黄飞鸿”系列电影等占尽,金庸片更像那陪衬红花的小绿叶。进入七十年代,又遭到李小龙功夫片和古龙武侠片压制。1968年至1974年间,更是惨淡到仅有一部不伦不类混改神雕和天龙的《太阴指》上映。1974年(一说为1975年),楚原“想拍《天龙八部》。开机前,方(逸华)小姐撕了通告不让拍,去了办公室问我:谁让你拍《天龙八部》的,亏本了你可以赔吗?楚原你根本不会拍电影!”可见当时邵氏公司很不看好金庸电影的商业价值。楚原改编金庸小说无望,才在倪匡建议下改拍古龙电影。
1976年至1982年期间,港台改编的古龙电影达75部。而金庸电影仅约20部,虽不乏胡金铨、张彻和楚原等名导,但票房远不及古龙。他们都遇到了改编难题——金庸小说“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面对整体性很强的小说,电影改编如何选取片段,如何以电影语言阐释原著神韵,让人物、情节和神韵相得益彰,是横亘在众人面前的大山。同时,1979年前,金庸小说在台湾遭封禁,香港出品的金庸影剧不能到台上映,在台改编亦受阻,仅有台视通过化名方式拍摄了一部电视剧,这极大地限制了发展空间。
面对古龙电影的凶猛势头,让金庸方面松口气的是,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彩色电视兴起,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也随之登场。1976年,佳视《射雕英雄传》是香港电视史上第一部金庸剧,收视率突破百万,每四个港人里有一人看过。尝到甜头后,佳视又制作了《神雕侠侣》《碧血剑》《雪山飞狐》《鹿鼎记》,TVB也不甘示弱,拍摄了《书剑恩仇录》《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亚视则推出了《白马啸西风》。这些电视剧,与同时期的古龙电视剧数量接近,其中也有佳作,但若论当时影响,仍是不及古龙剧,电视剧《陆小凤传奇》获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银奖,《绝代双骄》则获金奖。1979年的《楚留香传奇》更是在港台引起巨大轰动,成为现象级作品,而金庸方面出现这种电视剧,要待1983年《射雕英雄传》了。
1976年到1982年这七年间,古龙小说商业价值如日中天,港台改编的影视作品达84部之多,平均每月一部,密集地投向观众,反观金庸影剧才约30部。其改编之频繁,可谓空前绝后,既完胜金庸,也压得其他武侠名家黯然无辉。
但由于片子类型固化,盛极一时终有头,后期已出现票房颓势。1985年邵氏公司宣布停拍电影,经营重心转移到TVB电视剧,香港影视业迎来历史性变革,古龙也在同年去世,古龙电影受到重创,再也没有经典的影视作品问世。后又在九十年代上半叶的香港武侠电影复兴浪潮中,败于金庸,自此一蹶不振。
八十年代,香港进入回归过渡期,金庸小说饱含的国族想象及身份认同,与时代思潮不谋而合,商业价值大增。此时,金庸已完成作品修订,乘着在台湾和内地解禁的春风,打通整个华人世界,掀起了持续四十多年的金庸影视改编潮。
可即便如此狂飙,金庸影视作品总量仍远不及古龙。目前可考的古龙影视作品约为200部,古龙依然是作品影视改编次数最多的中国作家,这项记录他已经保持了四十多年以上,或许再过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金庸才能追上。在世人眼中,金庸影视热度比古龙高出一大截,那其实是后观之见。
三
现下,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记录,感触到古龙影视鼎盛期那烈火烹油之势。1976年至1982年期间,以影视改编次数和票房影响而论,古龙远超金庸等同侪。古龙电影一家独大,成了武侠片的代名词。古龙也在港台娱乐圈呼风唤雨,叱咤一时。更多民众藉由影视认识了古龙,也加深了古龙是武侠代表作家的共识。故在时风鼓煽下,“金古”并称最终定格,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但福祸得失往往相依,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古龙在电影改编取得巨大商业成就后,变得无心写稿。以《陆小凤》为例,前五部载于明报,古龙特别用心,一口气写了两年半,全无代笔和断稿,部部佳构。而到了1978年开始创作的第六部《凤舞九天》及1981年开写的第七部《剑神一笑》,已不在明报连载,均出现断稿和代笔,水准滑坡严重。
当古龙在光影世界逐光,大放异彩时,金庸在干什么呢?这位老电影人沉潜在文本世界,花费十年光阴修订旧作以求完善,至1981年完成了36册修订版《金庸作品集》的出版。
古龙身后,由于版权分裂,掣肘作品传播和商业化,加之作品良莠不齐和时代好尚等多重因素叠加,日渐萧瑟,其地位与金庸越拉越大,越拉越大,开始有了霄壤之殊。
可以说金古各得其时。古龙是幸运的,生前得享作品最大商业化带来的荣光,见证了金古得以并称。当年,古龙在推崇金庸之余,说出:“武侠小说还是已到了要求新、求变的时候”,就是想扛起武侠的大旗。论创作野心,古龙或许不在金庸之下。古龙也善于经营造势,但过度沉浸于商业光环和资本追逐,兼为酒色财气所伤,未能潜心打磨原著,留下了身后芜杂,成为一大遗憾。每思及此,怎不叫人扼腕。
今天,金庸小说已渗入国民认知,成为一种文化典范。1995年,冰心主编的《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开设“通俗小说的历史发展”专节,以金庸为主要讨论对象。1998年,国家教委高教司编定《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将金庸列为香港代表作家之首。金庸将武侠小说抬进了“中国文学史”殿堂。文学史的编撰形成了一种惯例,其他武侠作家往往只能附在金庸之后简而论之。以“附骥尾”方式留名文学史,想来不能叫有抱负的作家称心。
沾染商业曾是贬斥武侠的一大说辞。实则一个作家地位的形成,既取决于作品能否沾溉当世,启益后学,产生文学层面的影响,也与商业化脱不了干系,文学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作品只有进入世人的消费层面,才能更广更快地传播。考察金古所遇的时代好尚和风云际会,才能更好地明白他们两位的升降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