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修訂版
近日,和熟朋友、半生熟朋友,甚至生朋友相聚,總要爭取機會問一個問題:「看了『最新修訂版』沒?」
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因為自己看了(看了五部),得大快樂,得大喜悅,一個人手舞足蹈、大聲酣呼,享樂之餘,意猶不足,想找同好共樂、對流,使得大喜樂進入更高層次,則人生豈止無憾,簡直美滿了。
且不說問了許多朋友之後,得到的答案如何,先說說「最新修訂版」。
「最新修訂版」者,金庸小說的最新修訂版也。之所以有意略去了「金庸小說」四字,因為凡喜愛閱讀金庸小說者,必然知道金庸近來,花了三四年時間,再次修訂他的十四部小說,成為「最新修訂版」,且已全部出版,出版形式也有突破,分為普通字型版和大字版,其中大字版更是過癮之極。
金庸的寫作態度極之認真,三十年來,不斷在修訂、增刪他的作品,目的自然是精益求精。要研究這些年來版本的異同變化,是一門大學問,絕非幾篇小文所能企及。但是要說最新修訂版,又不能不涉及各種版本,所以將之簡化,分成三類。
這三類是:(一)原版本──當年在報上連載,和直接自報上連載輯而成書者。
(二)舊版本:開始修訂之後,到這次最新修訂本之前的一切版本。
(三)新版本:這次大修訂之後的版本。
有了這三個稱呼,在談論時,就方便得多了。
在問問題時,只說「最新修訂本」,愛金庸小說,自然一聽就明白,不看金庸小說,就聽不明白,也就「話不投機,不必贅言」了,這是交談找同道的方法之一,可以避免浪費生命。
問了許多朋友,得到的答案如何呢?真是令人又高興又不高興。
怕什麼?
問「看了『最新修訂版』沒?」得到的答案,令人高興的是,個個一聽就明白,不必進一步解說,可知人人皆是金庸小說的會眾。而令人不高興的是,十有八九的回答是:還沒有看。
雖然說書放在那不會逃走,可是有這樣好看的書在,怎麼能不爭取第一時間就看呢?忍不住想要責備幾句,可是一想到自己看最新修訂版的情形,就無話可說了。因為最新修訂版從到手到開卷,也有三四個月的時間,並非第一時間就看的。
這三四個月的時間中,幾次想看,卻總沒有開卷。直到到了一年一度看一遍金庸小說的時間,才心想,既然要看,就不再看舊版本,不如看新版本吧,第一部,自然是看《鹿鼎記》。
這一看,有分,宛若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滿眼新景象,喜歡得言語難以表達,只是發出許多聽來沒有意義的聲音,惹來老妻老大白眼,但看書者自然樂在其中,哪還理會他人反應!
為什麼遲遲不開卷看新版本?原因自然和回答「還沒有看」的朋友一樣,一個字:怕。
怕什麼?(這三個字是千古名句。)
怕新不如舊。
本來的金庸小說,已經登峰造極,數十年來,如同植入的晶片一樣,深深植入讀者的腦中,已經和腦部活動密不可分,成為人思想的一個組成部份,要變換,如同腦部要進行手術,如何不怕?
不看新版本,腦中至少有舊版本,或有了舊版本,就心滿意足,知足常樂,不再追求新的,或由於不知新版本究竟如何,怕不能接受……
等等原因,使老讀者對新版本有一定程度的抗拒。而這種抗拒,有一部份,據說是我種下的因,必須說明。
一個也不少
讀者「還沒有看」最新修訂本,原因之一,是怕「新不如舊」。而「新不如舊」這一概念,和早年在金學研究中發表的意見有關。(我常自詡「首創金學研究」,最近拜讀陳墨先生的金庸小說研究,八大本巨著,頓時覺得如九袋弟子見了幫主,雖然可以一起喝酒,可是武功相去,一天一地,陳墨先生的金學研究,太偉大了,凡我金迷,都不可不讀,有機會,會詳盡介紹。)
當時有這樣的意見,是比較「舊版本」和「原版本」的差別而得出的結論。
舊版本刪去了一些原版本的內容,如冰火島上陪伴張無忌童年的那隻可愛的玉面火猴不見了,如向問天帶令狐沖逃避追殺時的氣勢變弱了,如楊過的母親換了人……
這些少了的文字,雖然於大故事大情節,都沒有大影響,但卻都是金庸所作,是金庸小說的一部份,讀者早已吸收,如今沒有了,等於到口的肥鴨忽然飛走了一樣,自然不滿,所以會有「新不如舊」之感,進而害怕最新修訂版又有這種情形發生,要把早已消化了,成為身體器官一部份的東西再割挖出來,那是開膛破肚,剉骨剔髓之災,如何不怕?
這種「新不如舊」的意見,只存在於「舊版本」和「原版本」之間,新版本還沒有看過,我沒發表過任何意見。說新版本不如舊版本的,是網上的一些議論。網上議論的不負責任程度,真是可怕之極,還不止一次,說新版本《鹿鼎記》,作者為了「要顧及社會影響」,將韋小寶七個老婆,改成了三個云云,實牙實齒,真的一樣,看得、聽得多了,賢如曾老太太,尚且會相信兒子殺人,何況吾輩凡人?為奸所害,不免上當。所以看新版《鹿鼎記》,先翻到最後,一眼望見「七位夫人」字樣,登時放下心頭大石,倒像是那七個美人,是自己的老婆一樣,總算一個不少,善哉!
「天眼大开」
看完了新版本《鹿鼎记》,看《天龙八部》,继而《笑傲江湖》、《侠客行》、《雪山飞狐》、《飞狐外传》。这六部看下来,已经绝对可以肯定,大声告诉各位金庸小说的爱好者:不要怕,新版本不但绝不存在「新不如旧」的问题,而且大大超越了旧版本,也就是说,内容不是减,而是增,增得佳妙无比,增得不可思议,本来已经是最高峰了,怎能再高?
可是硬是高了上去,作者的创作能力,简直无穷无尽,本来不受注意的一些人物,加添了一些简单的对话和动作,就立刻使人物鲜蹦活跳起来,立刻使画面更加立体化,更生动,更吸引人──后文会带些具体例子,当然不会透露详细内容。详细的新内容,要留待大家自己在阅读时慢慢一点一点享受,看「新版本」,几乎有看金庸新作小说的乐趣。三四十年来,只是翻来覆去看旧作,尚且乐趣无穷,总以为不可能有新作品看了。忽然之间,金庸旧作翻新,犹如将百年佳酿,再蒸再酿,酒味陈中出新,新中有陈,稀世奇珍,再增光辉,各位,已看了新版本的,当知吾言不虚!上段提到「画面立体化」,我不知旁人看小说是怎么看的。我自己,从小看小说,开始时,当然是浑浑噩噩,囫囵吞枣,明所以也好,不明所以也好,一体接收,情形如冰火岛上,张无忌硬背武功秘诀。
记忆非常清楚,那一天(虽在六十多年之前),看到鲁智深对付周通,「一个赤条条胖大和尚,从被中跳将出来」,陡然之间,灵光一闪,「天眼大开」,眼前(或称脑海之中)就真的出现了一个赤条条的胖大和尚,活龙活现,不但眼耳口鼻俱全,而且行动如风,吼声如雷,全部成为影像。自从那次「开窍」之后,文字的描述,经视觉进入脑部之后,自动化为影像,看小说,影像在脑中不断活动,比任何改编自小说的影像制作都要精彩。
大乐境界
「天眼大开」之后,可以从文字讯息之中,看出活动影像来,随看随转,实时转换。而且,在转换为活动影像之际,接收到的文字讯息,还和个人脑部活动的因素相结合,所以产生出来的影像,一定最合自己心意。有了这样的阅读能力之后,当然不会再要看改编的影剧,因为随着高超的文字描述,人就进入了文字所描述的境界之中,在事件中,成了地位极奇妙的一员,人在其中,却又不知何在。
胡一刀刀风霍霍,感得到,可是不知在何处,苗人凤剑光闪闪,看得到,可是不知在何处看到,本来无我相,无物相,却又有我有物,情形有些像进入了计算机的虚拟世界,真正妙不可言,得真大快乐!当然,一定要有极高超的文字表达能力,才会使读者进入这样的境界,差劣的小说,只会使人如堕入阿鼻地狱,只求超生!看金庸小说,从来就可以进入这样影像立生的境界,而且人人都可以达到这种境界,这是他小说之所以好看,好看之极的原因。
这也是要找演小龙女的演员难极的原因,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小龙女在,怎能找到一个和所有人心中小龙女都相同的?好看小说能在读者脑海之中形成影像,在这基础上,要形容新版本的绝妙佳处,就容易了。读新版本,产生新的影像,和记忆中的影像有的重迭,影像不变,而新版本中新增的文字,产生的新影像,就造成了巨大的惊喜:怎么以前没注意到?以前焦距可能模糊,现在清楚了─韦小宝的小无赖看来更生动,更叫人又笑又呸,连那位独臂神尼,可说是人间少见的苦人,在新版中,她也在韦小宝身上,感到了小无赖的可爱,为她的苦难人生,添注了一丝喜悦,使人为她感到快慰。新版本着墨不多,可是处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影像更生动活泼,我甚至可以看到曾柔向花差花差小宝将军握着骰子的拳头吹气时复杂的表情,奇哉,妙哉!
新生命
《鹿鼎记》修订处不算太多,网上妄议及一切传言,都不是事实,读者大可放心。《天龙八部》修订之处较多,越看越令人心惊:终究作者想令读者怎样?新修版之妙处,实在是「不能尽述」,也不会尽述,只提出其中叫人叹为观止的一节,有关马大元的妻子康敏,勾引丐帮长老的那一节,这好小淫妇,只怕连打虎武松遇上了,也不免失身!
这萧峰,要不是他和阿朱有过一段情,若是无动于衷,真叫人怀疑他是不是同性恋。这一节风光旖旎,腻得化不开的淫妇勾引男人描述,其间的动作、对话,比较起来,潘金莲凭一句「你若有意,就喝了我这杯残酒。」就想猴擒武松,简直就是幼儿园唱游!当日,在三圣庵中,曾有古往今来,天下第一反贼、汉奸、大美人、小滑头相聚,再加上这位娇俏俏,活生生的小淫妇,就更热闹了!凡男读者,都应赞一声:好淫妇!
淫妇而可以加「好」字,唯金庸笔下能出之。《天龙八部》加的「料」极多,不一一细表。再说《飞狐外传》,更是乖乖不得了,本来,这一部,早年我在金着中排名第十一,主因之一,是由于女主角之一袁紫衣不讨人喜欢,是金着中三大女厌物之一,但在「新修版」中,她脱胎换骨了,不再是她,袁紫衣不再是袁紫衣,而胡斐却更胡斐了。(这句子很古龙。)袁紫衣的身世,令她心中凄苦,可是也犯不着像以前那样,把全世界都当作害她心中凄苦的仇人,讨厌得叫人不敢接近,在新版本中,她心中还是苦,但却也有喜,这就使她变得可爱起来,脱离了厌物的行列。恭喜袁紫衣,有了新生命。(六)
少了一匾
提起三大女厌物,本来一是袁紫衣,已经因为新修本给了她新生命(过程极细腻动人,心理描写实实在在,是罕见的好描述)而除名。阿紫抱尸跳崖,惨烈凄艳,一跃之下,一切寃孽皆化为乌有,当然可敬可叹。
剩下一个温青青,还没有看新版碧血剑,不敢妄议。《飞狐外传》中还有一个次要人物,马春花,这人在新版中增加了描述,使人知道了她的美丽动人程度,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从她身上衍生出一对双胞胎,在这对双胞胎身上,又大有文章可作,如果不是她有出众的动人之处,何以贵为王孙公子,什么样的美人没见过的福公子,见了她就会想把她弄上手?「新版本」连这样的一个寻常人物,都用心落墨,可见作者真是用了苦心的。金庸的写作态度极其认真,作品改了又改,屡创高峰,文学史上,堪与比拟者,怕只有将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曹沾老兄了。作为读者,非常希望看到金庸再有新作,「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一副对联,包括了十四部作品,确是浑然天成。
可是对联之上,好像还缺了一个横匾。一般横匾都是四个字,算起来,金庸还欠亿万读者四部小说!哈哈!这自然是读者的妄想,但在没有新作之前,新修版绝对可以满足喜爱金庸小说读者的要求,「新不如旧」是历史,新远胜旧是现在。我曾说:不看金庸小说,是人生一大损失。现在要说:不看最新修订版,更是人生一大损失!正是:不看最新修订版,纵熟金学亦枉然!看了新版本,许多话要说,不吐不快,只好借蔡样地方来说,剥夺了看惯蔡样鸿文朋友的阅读乐趣,这厢赔罪。
陈墨
那边厢才谢了罪,这里又来霸占地盘,真不知说什么才好。既然不知说什么才好,不如不说。首创「配额论」之后,有以为然者,有以为非者,只有身受者可知其详,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哪些配额没有了,鸡食放光虫,心中雪亮。那一年,和古龙畅饮,至瓶瓶皆空,忽然想到,瓶看起来虽然空了,可能还有一些剩下,就将瓶倒转,放在杯上,大约三两分钟,就有一滴沿瓶口落下,每个空瓶,可落下二十三滴到二十六滴不等──这就是配额用完之后的情形了,现在在用的,就是那些点滴。
谈了金庸小说的最新修订版,感到有一系列的金学研究书籍,非大书特书不可,那就是陈墨先生研究的金学研究系列──这一系列,已看到了八册巨著,详细分析、评论金庸小说,是喜欢金着的朋友必读的衍生读物。金学研究的著作极多,自本人首创之后,大批涌现,但不是言不及义,就是空话连篇,要不然就是高深莫测,闷不可言。由那样好看的小说衍生出来的文字,竟会枯燥乏味,真是气数。而陈墨的金学研究,就打破了这种局面,看得人趣味盎然,成为读金庸小说之外的另一种巨大乐趣。
考其原因,是因为作者懂得武侠小说那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完全在武侠小说的特色范围之内来评论,所以绝对没有「在物理学上看降龙十八掌不可能」这样的废话,也不会用一些西洋文学来比拟,意图藉此「提高」金庸小说的地位──事实是:金庸小说比那些小说高明了不知多少。实实在在的评论,叫人看得心旷神怡,而且专家的眼光,可以引导读者看到许多容易忽略之处,这是陈墨作品的极度成功之处。
回评
八册陈墨的金学研究在前,先看哪一册好呢?很伤脑筋。虽然始终都要看,总是先看最好看的好。这好比喝酒一样,有八瓶酒,就应该先喝最好的那瓶──会喝酒的都懂这道理,不必细表。在考虑间,一眼看到了一册《英华之咀》──金庸四部佳作回评,就想:是哪四部呢?取起翻开一看,不禁心花怒放,因为选的四部,正是我多年前评定的一二三四名,哈哈,这「英雄所见略同」,就算高攀,也不是硬装榫头吧?而「回评」这种形式,在以往也未曾见于金学研究的作品之中。
回评,就是将小说的每一回,都拿出来评论,这是最详尽的小说评论法,也最难着笔,若叫庸手如本人来写,每一回都是「好看」、「很好看」、「极好看」而已,哪里有什么看头?所以,非大手笔莫办。这册「回评四佳作」本一口气读下来,除非大量引用原文,不然,真不知该如何说才好,只好说:太精采了!而大量引用原文,就是抄书,一向不肯做。一来,写字已是苦事,抄书更辛苦。二来,原文可引之处太多,引不胜引,所以,只好请自己去看。这册书由三联书店出版,本港书店不知是否有售,网上应该可以买到,金迷要看,看了才知金着博大精深之处,不是经高人指点,真的不易领会:胡斐有了家传武功秘籍,还必需有赵半山的指点才行!
由此忽发奇想,「最新修订版」之后,大可出「回评版」,就请陈墨先生,将所有金著,一一回评,详批,就像前人评注批名著一样,有这样的版本在手,岂不又是一大乐事?至于那四部小说是哪四部?当然不必再写出来了吧!附注:快看《射鵰》最新版,简直是金庸新作品!
武侠小说高潮
由于爱好武侠小说,年轻时曾发愿写「武侠小说史」,当然未能成事。关于武侠小说,有两部辞典,一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鉴赏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一是《中国武侠小说鉴赏辞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两部辞典,对于武侠小说作者、武侠小说内容等等一切和武侠小说有关的资料,搜罗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奇书。算是看了六十多年武侠小说,其中至少有十年八年,简直废寝忘食,但两部辞典中所载的武侠小说,看过的只不过十之一二而已,当然也有许多是看过而辞典中未载的,由此可知武侠小说著作之多,实在超乎想象之外。
武侠小说的盛行程度,也有起有伏,最近一次高潮,由金庸带动,港台两地,投入武侠小说写作的作者很多,而到金庸最后一部《鹿鼎记》之后,就静了下来。可以说,此一高潮,因金庸而生,因金庸而止。如今,金庸出版了最新修订版,隐隐有雷动之声,新一轮的武侠小说高潮,大有可能因之产生。因为最新修订版,增订之处多,昨日打开《射鵰英雄传》,看了开头就惊喜交集:原来儍姑从小就有点儍,拿母鸡当老虎打,有趣又可爱,大量增加新的情节,使人如获至宝。称之为金庸的新作,也不为过(据说还有关黄药师的大情节,尚未读到),大大增加阅读乐趣。
可以带起武侠小说的新高潮。目前看到的迹象,是中华书局和红袖添香网络举行了武侠小说征文,成绩很好。台湾温世仁明日工作室也征文出版了武侠作品,据说应征稿件很多,中华书局有意举办更大规模的全球征文,参加武侠小说创作的人多,武侠小说自然兴旺,自然有好作品涌现,想想都叫人高兴。
歷史
常被要求:介紹一些書給年輕人看。總是回答:個人的喜好,不一定適合社會上對年輕人閱讀的要求。所以,可免則免。若干年前,被要求作「十大好書」介紹,提出的是《鹿鼎記》,主辦單位倒是沒什麼異議,卻居然有人質疑:「《鹿鼎記》能算是好書嗎?」對這種人這種事
,只宜以「霑叔方式」對付,不必贅言。
前兩天又有記者作這樣的要求,一再推辭不果,提出了金庸小說,可供中學生消磨一個暑假,記者再要求別的,就提出了《新編二十五史》(許多學者編寫,中華書局出版)和《五千年大故事》(吳羊璧著,明窗出版社出版)。
兩套書,都以很生動的文筆,使讀者產生閱讀趣味的手法,講述中國幾千年的歷史。
人總得對自己民族的歷史至少知道一個梗概,讀這兩套書,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之所以覺得有這必要,是因為近年來,和年輕人交談的機會相當多,發現了一個頗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就是不少人的歷史知識,大都來自歷史戲劇或歷史小說,都不知道那些不是歷史,非但不是,而且和歷史有極大的出入。
以歷史作為背景的戲劇或小說,當然可以看,好看的,還極好看,可是必須知道:那是戲劇或小說,不是歷史。
對歷史一無所知,倒也罷了,可是將戲劇和小說當成吸收歷史知識的途徑,就近乎黑色幽默了──把《三國演義》當成了三國歷史,而不知有《三國志》,這種情形,可笑乎?可悲乎?
所以,提出了那兩部歷史著作來。當然,最好直接去讀史記前後漢書……但退而求其次,一個暑假下來,至少可以知道小說戲劇中的歷史虛偽成份有多少,也很長學問。
何況,這兩部書,比蹩腳歷史戲劇小說好看多了!
金庸的新作品
本來在七篇又七篇再七篇之後,真正應該就此收筆。可是竟然「唔嫁又嫁」,實在是因為在看了最新修訂版《射鵰英雄傳》之後,有非說不可之話,感覺之強烈,足以使人不顧一切,於是蔡樣地盤,再一次被佔。
《射鵰》在金庸小說之中,有獨特的地位。這部小說,寫在距今五十年之前。《射鵰》一出,舉世傾倒,金庸的武俠小說大宗師的地位由此確立,之後又再創高,地位更加肯定,本人遂有「金庸小說天下第一古今中外無出其右」的十六字定論。
但在總的十四部小說中,《射鵰》卻不在前三名之列,所以看最新修訂版時,也沒打算太早去看,卻不料一開卷,就頓足:幸而還算及早看了,不然,若竟然錯過,那真是遺憾之至了也!
《射鵰》的最新修訂版,改動增加極多,多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日前曾言,金庸還欠億萬讀者四部小說,看了最新《射鵰》,心滿意足之餘,覺得金庸欠的,不是四部,而只是三部罷了。
此話怎講?因為最新《射鵰》,簡直可以說是金庸的一部新作品!
在原有作品的基礎之上,最新《射鵰》在人物性格,故事情節上,都大大增強,新增的極多,但卻又是熟悉的《射鵰》,什麼叫「推陳出新」,這是文學創作上的一個最佳範例!
或曰:未曾看過舊《射鵰》的又如何?沒看過舊的,沒關係,只看新《射鵰》,就是一部震古鑠今的好小說,看過舊的,當然更妙,知道那一對大鵰是怎麼來的嗎?小紅馬出場的情景如何?聽說過馬王神的「追風黃」沒有?穆念慈和楊康之間的深層感情糾纏經過怎樣?黃藥師梅
超風間的師徒情……略提一些,就足以讓金迷心癢難熬,如聽到了「碧海潮生曲」!
一見鍾情
看最新修訂版《射鵰》,一看到儍姑拿鐵叉趕母雞,知道她從小就有些地開始,就知道全書必有非同小可的改革,一路看下去,令人驚喜之處,一浪接一浪,詳細情形,當然不透露,只提出幾點重大的,來表達看了之後的欣喜。
最重要的,當然是郭靖和黃蓉的相遇。大家都知道,郭黃二人,一見就鍾情,總有點納罕,郭靖乎乎,黃蓉其時又是一個小叫化,而且行為也不是很惹人喜歡,照說很難發生傾心的情形。雖然小說家可以喜歡怎麼寫就怎麼寫,但總難免讀者心中納悶。
新版《射鵰》,就在兩人初遇上,增了大量文字,先從黃蓉一開口的江南口音,引起了久在大漠居住,只在母親李萍口中聽到過這種口音,所以一下子就感到了無比親切這一點上切入,再被黃蓉在交談之中,大大發揮她的見聞學識,令郭靖這鄉下仔大大佩服,仰慕之心油然而生
,一發不可收拾,已經將之當作終生好友,再一看到黃蓉改了女裝──不知子都之美者,是無目也。郭靖只是有點笨,並不是瞎子,好色而慕少艾,自然水到渠成,對黃蓉傾心傾情,此生不渝了。
此後,金庸又在兩人情感增進上,增加了不少文字,形容、情節均有,令讀者曾有的納悶,一掃而空。老讀者如本人,納悶了五十年,終究清光大來,撥開雲霧,青天明月,皎皎歷歷,其高興之處,可想而知。
這一改變,事帶牽涉到後來,《神鵰》之中黃蓉對楊過的猜忌,也變得不是那麼討厭,而且頗覺得可算是在情理之中了──由於她從小時候就性格可愛,沒道理後來會變成如此討厭的。
新版《射鵰》,甚至可以呼應到《神鵰》,其修訂工程之浩大,可見一斑。
造化弄人
新版《射鵰》影響到《神鵰》的,有一處更是重要,關係到了一個絕頂人物的身世來歷。
這絕頂人物是楊過。
楊過的母親,在原版本中是一個叫秦南琴的女子,在舊版本中,秦南琴不見了,母親變成了
穆念慈,讀者頗有不以為然者(包括本人在內),一半原因,是由於穆念慈在《射鵰》中並不
出色,形象普普通通,作為絕頂人物楊過的母親,好像總有點不夠的樣子。
然後,石破天驚的事發生了!
在新版《射鵰》之中,金庸對穆念慈作了巨大的「加建工程」,令得她光芒四射,性格鮮明
,在故事情節上也作了新的安排,使這個在舊版本中的次要人物,一躍而成為主要人物。
更妙的是,在新版《射鵰》的穆念慈身上,隱隱約約,可以看到絕頂人物楊過的影子。楊過
雖然沒受到過母親的多少訓導,可是性格中也有遺傳基因的成份,楊過的性格像母親,自然成
理,而且好極,使穆念慈絕對有資格成為楊過這個絕頂人物的媽媽。
穆念慈在新版《射鵰》之中的地位、所佔故事情節如何,大家自己去看。強調說明她性格
激動熱情(固執地愛楊康),可是又堅決不肯妥協(即使在楊康懷中已大是動情,仍能堅拒
)……種種行為,日後在她兒子身上,都可以找到影子,真是妙不可言。
除了穆念慈,楊康這個人,在新版《射鵰》中,也大大增色,金庸將這個悲劇人物的矛盾
心理,增寫得更加深入。
楊康有什麼錯?他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就必然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命運就是這樣。進一
步說,是完顏洪烈造成了楊康這樣的命運,從愛上一個美麗的婦人開始,一切就全顛倒了,造
化弄人,莫甚於此。
隱晦的戀情
原來《射鵰》中的人物,在新版《射鵰》之中,個個加添新妝,倍增光采,連三頭蛟侯通海這樣的小人物頭上的三個肉瘤,也有文章,其餘可想而知。
而在所有人物之中,得到最多的,是梅超風。這個人物,原來就有一重極其隱晦的厚紗籠罩,很有「將真事隱去」的味道,在新版《射鵰》中,這重厚紗,略為揭開──完全揭開就沒有意思了。略為揭開一些,看到一些什麼,卻又隱隱約約看不清楚,這才有味道。
從撥開的隙縫中看進去,可以看到的是桃花島上發生的隱秘感情糾纏:梅超風是中心,環繞她的,她的師兄,還有一個男人更隱晦:她的師父。
她的師父黃藥師。
黃藥師在「桃花島事件」中扮演的是一個悲劇性極濃的角色。
作為一個武學大宗師,他有超然的身份,但他同時也是一個中年男人,有中年男人的七情六慾。
當梅超風這個女弟子向他撒嬌邀愛之際,他自然會有呵護愛憐之意,而這種情景,到了女弟子身體成熟,一切性徵都非常明顯的時候,男人不論是什麼身份,自然會產生出最原始的男女之情。
這本來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新版《射鵰》中也以極其自然的發展隱約地寫了。只可惜黃藥師究竟不是絕頂人物,他雖然敢罵天罵地,雖然敢反一切世俗宗法,可是始終囿於師徒身份,沒有早早將自己的感情發洩出來,到後來徒然遷怒男弟子,累己累人,愚不可及。
一直到了《神鵰》,楊過的所作所為。才打破了黃藥師不敢觸犯的禁忌,所以後來黃藥師視楊過為知己小友,大是投機,不是沒有道理的。
誰勝過了金庸?
新版《射鵰》中增加的情節更多,太湖歸雲莊上發生的事,就叫人看得眼花繚亂,所以說那等於是金庸的一部新作,絕不為過。
對於看熟了舊作的讀者來說,看新版本,樂趣更大,因為可以從記憶中,找出舊本來,和新的對照。
舉例來說,《天龍八部》一開始,鍾靈出場,原版本是她養了一條金色的小蛇金靈子,舊版本變成了一隻貂鼠閃電貂,新版本是用一把毒蛇餵貂,蛇貂俱全。
三種形象,可以重疊,可以隨意取捨,情形很有些像是一些互動的訊息,可以交叉組合,隨心所欲。
像鍾靈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物,尚且可以如此,其餘角色,可想而知。所以,在推崇最新修訂版之餘,也不忘原版本和舊版本──連帶舊版本,都變出色了,叫人知道,加工之後可以如此出色,可知原材料本來就好。
金庸小說風行天下,其文學地位,也受到了重視,最近的消息是,大陸中學課本,選用了金庸小說《雪山飛狐》的片段。
這現象很有趣,事實是:中學生早已在課外看過了金庸小說,選入課本,只是再看一遍而已。
可是也有一些人哇哇大叫,這一類人,大抵是讀了一些書,反把腦袋讀僵化了的冬烘先生,由得他們去叫好了,金庸小說的深入民心程度,他們只要稍為了解一下,嚇也嚇死了他們!
曾經一再說過十六字:「金庸小說天下第一古今中外無出其右」,在看了最新修訂版之後,發現說錯了,真還有人勝過了金庸!
誰?
金庸!
新修訂的金庸勝過了原來的金庸!
换了人名
看最新修订版《射鵰》,看到尹志平这个人出场甚早,早在郭靖还在蒙古草原上的时候,就曾经把郭靖从帐幕中叫出来,和他打了一架,占了点便宜,沾沾自喜。自然以为那是早早铺排他性格讨人厌,以作为日后《神鵰》中发生大事的伏笔。
(《神鵰》里,尹志平这个人做的事,大家都知道。)谁知道看最新修订版《神鵰》,目定口呆,事情的情节没有变,过程写得更细腻,可是,人名却换了,不是尹志平了。这真是鬼神莫测之举,思之再三,不明白换名的原因,只好存疑,以待识者解疑(陈墨先生能赐教否?)作者在书中作了简单的解释,可是这样的解释,难为读者接受,其中另有玄机?真是叫人猜不透。这是书中的极重要情节,忽然换了人,总是惹人疑猜,反倒是索性不要这情节,倒可人心大快!新版《神鵰》中,有变动的还有金轮法王。金轮法王此人,曾就旧版评论,说他是最倒霉的人,虽然他是武功一流高手,可是出道在江湖上行走,却无处不撞板,没有赢过一仗,遇到的对手,都是几个对付他一个,使他缚手缚脚,空有一身本领,施展不开,真是窝囊谷气之极,若是这种遭遇放在现代,不患忧郁症者几稀!新版《神鵰》中总算有点改善,但仍然倒霉,仍是运气不好,造化弄人,无可奈何。
一样是僧人,一样从西藏来,《天龙八部》的鸠摩智,际遇之好,就一天一地。很有些人笑本人评鸠摩智「美人一咬,和尚得道」,可是实情虽然如此─得道之途千百,有甚么好得过「美人一咬」的?善哉!
異樣感情
《射鵰》中的黃藥師,對女弟子梅超風的「異樣感情」,在書中是暗寫,在「新版」之中,雖然「明」了一些,但也只是通過詩詞,半明不暗地表達,不至於惡形惡相。
在《神鵰》之中,武三通對義女何沅君的「異樣感情」,明白之極,義女嫁人,老傢伙甚至失心瘋,很是難看。
這種「異樣感情」──有稱之為「暗戀」者,總覺得不很合適,所以才杜撰了「異樣感情」一詞──大都發生在年齡有一定距離,身份有一定落差的男女之間,日本語中有「不倫戀」一
詞,庶幾近之。
若是只有年齡差別,而沒有身份落差,那這種「異樣感情」就並不成立,究其實,身份也者,全是人為的關係,漢民族特別注重,全屬作繭自縛──自己定一些規矩出來限制自己,愚不可及,看《神鵰》看到郭靖「大義凜然」,阻止楊龍之戀時,才知道郭靖之蠢,具有民族基因
,並非偶然。
新版《射鵰》不少處都寫郭靖之蠢,好在他一心向武,不多做別的事,他一干涉別的事務,就撞板,所以蠢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又蠢又多事之徒,處處以他之蠢來行事,務求人家跟他一起蠢,叫救命也沒用,你叫苦連天,他還以為做了好事。
武三通和黃藥師在「異樣感情」這方面,看來大有高下之分,但也未必,這種感情的因子,其實,深藏在絕大多數人心中,不是個別現象,視乎有無機會發作,發作的程度如何,發作之時的條件如何,之後的處理方法以及承受後果的能力如何而變化出許多不同的結果來。有的結果好,有的結果壞,其實,所謂「好」、「壞」,都是旁人的評定,究竟如何,只有當事人明白,武三通看來不堪之至,但焉知他自己不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