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4346|回复: 19

小武功见大道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0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金书看了十多年了。

现在很多自己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做法,我都是学金书里讲得或者悟的。

我这贴,自己会写一点心得,也希望大家有同感的可以各抒己见。

这一招叫作‘亢龙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只求刚猛狠辣,亢奋凌厉,只要有几百斤蛮力,谁都会使了。‘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发必须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哪一天你领会到了这‘悔’的味道,这一招就算是学会了三成。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是醇厚无比

这招‘亢龙有悔’在我上班后,救了我很多次,也让我平时省了不少力。亢龙有悔 有两层意思。一曰 ‘盈不可久’。上班切忌不可高调。我这个位子做了三年,部门二十多人,我刚进去只是试工的。如今,我已经坐到一人之下的位子了。当然,我还是很清楚自己的位子,一个打工者而已。但是,当初比我高调地都已经不在了。比我气势凶的也跑了。爬升到我现在这个位子,我也很清楚更要低调。因为我自己也逐渐走到了顶峰。不过,还好公司还在成长,否则我也准备要打包了。亢龙有悔,就是要默默无闻地走在大家的前面。

又曰:做事要留三分力。很多事情出十分力做不成,但是用七分力就可以解决。在社会上是做事又做人。有些工作需要七分做事三分做人,而有些工作需要三分做事七分做人。而‘亢龙有悔’就是要在做人和做事间轻重刚柔随心所欲游刃有余。说实话,我现在也是如此。如果一个CASE需要我十分力去做,我就会推出去。不是我不能做,实在是不愿意。那你又要说,那不是没有进取心。那我就希望你参照一下第一条:勿高调。
发表于 2011-2-10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的确高明,【一空到底】相对很难做到,而【一拍两散】则太过。
总体而言,借用曾仕强先生解读易经的话:
【人生第一个阶段叫潜。就是潜藏起来,暂时不要表现。

  第二个阶段叫现。中国人通常不会马上表现出来,都是先藏一藏,等到合适的机会才表现出来。

  第三个阶段叫惕,警惕的意思。如果你不表现,偶尔不警惕倒还无所谓;一旦表现了,再不警惕,那么你所有的缺点都会慢慢暴露出来。记住一句话,你只要一表现,四面八方的打击就可能都来了,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防范打击。

  第四个阶段叫跃。就是你要想办法,找机会去跃登龙门。一生一世就等这个机会,看看跃不跃得过去。一登龙门,就身价百倍; 要是跃不过去掉了下来,也就算了,就准备离休好了。

  第五个阶段叫飞。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跃上去,飞龙在天,不得了,所以叫做飞。

  第六个阶段叫亢,警惕意味很重。飞龙在天,很荣光,可是《易经》劝我们,当发展到第五个阶段的时候,大概要适可而止了,不能再过分了,再过分就是高亢,所以第六个阶段叫做亢,“亢龙有悔”。如果你的事业已经经营得很平稳,那就不要再盲目地强求做强做大,再下去可能会因为过度扩张而倒闭,最后一定是“亢龙有悔”。】
也即【: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11-2-10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亢龙有悔叫敌人避无可避,是一种对强大实力运用更合理的道理。
发表于 2011-2-10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金似乎对“进攻即防守”有些偏袒,独孤九剑和胡家刀法都是没有防守的招式,攻敌不可不救。其实攻守在形式上本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招式用途的不同,也就是说利益才是目的。
发表于 2011-2-10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不给力——大半天才这么几个字
发表于 2011-2-1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很是!

我有一个‘七种武器’的构思,

即‘江湖生存之道’!

‘亢龙有悔’排第一位,

只是,太懒
发表于 2011-2-11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谓活学活用的典范。老子曰:大盈若冲,大成若缺,正是亢龙有悔之道,郭靖后来将九阴真经与十八掌合一,在至刚中生出至柔的妙用之时,十八掌差可炉火纯青了。其实做人说到底也就是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易经说来说去,就是中正,为何六爻以二五位为上、为佳,重其中正也;儒家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老子曰:不如守中,佛家的中道观,皆此意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林神功

少林神功乃集天下之正气所在。
天下群英皆仰望之。

这段讲的就是少林正气。何谓正气?大义所在。何谓大义?正道所归。
正气出自正道。那什么是正道呢?

道就是规范,准则。在社会上,正道泛指的是符合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的行为准则或者规范。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说:“这个人不错。做事都很在道上。”这就是说这个人做事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规矩。

那少林派办事一向很正气,又正道。即使倚天前期围剿明教,后期开屠龙大会,拉拢起人来,都是事半功倍。而反观明教虽然教友众多(都成军队了),教主张无忌武功超人,但是行事起来还需要偷偷摸摸,事倍功半。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正名,两字。

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在外做事,最重要的就是要正名。如果牵涉到刑事民事商业公诉,正名最为重要。同一件事情,在老板面前,正名谓:为企业赚钱。在客户面前,谓:为顾客省钱。在同行面前,谓:为同业创造机会,开发市场。挖客户叫作促合市场经济竞争。跳槽,叫做符合整体企业周期调控。

那你说,这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当吗?恭喜你,说对了。少林神功,正是这个道理。扫阁僧讲了一通博爱大义,还不就是为了名正言顺的监禁萧远山和慕容博(指点到两人依阪青灯为止)吗?方证在笑傲监禁任家父女,也是打着为了天下苍生的旗帜。其实看清世间了名实之相,就能体会到少林神功的妙用。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即使松江之流,上梁山还要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做事也一样。只要站在公理(非真理)的点上,必然无往不胜。即使失败了,别人也会说是人力所及,天命难为。

[ 本帖最后由 武当僮儿 于 2011-2-12 08:5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孤九剑,唯快不破

独孤九剑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破绽

唯快不破,教育大家,有破绽不要紧,只要每次强在别人之前,弥补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1-2-13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八横 于 2011-2-10 18:59 发表
老金似乎对“进攻即防守”有些偏袒,独孤九剑和胡家刀法都是没有防守的招式,攻敌不可不救。其实攻守在形式上本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招式用途的不同,也就是说利益才是目的。


胡家刀法沒有防守?老兄指的是美刀王胡逸之的刀法吧?如果是飞天狐狸的刀法一脉相承的刀法,那是兼备守招的。
发表于 2011-2-13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相比起楼主,个人更为推许蛤蟆功的义理。

原来蛤蟆冬眠之期极久,在土中隐藏多时,积蓄体力,一出土便精神百倍。欧阳锋所练蛤蟆功主旨与此相仿,平日练功,长期蓄力,临敌时一鼓使出。又月中蟾蜍,俗称蛤蟆,此功于夜中对着月亮中黑影而练,故有此称。

当下欧阳锋将修习蛤蟆功的入门心法传授了杨过,他这蛤蟆功是天下武学中的一门绝顶功夫。蛤蟆之为物,先在土中久藏,积蓄精力,出土后不须多食。蛤蟆功也讲究积劲蓄力之道,是以内功的修习艰难无比,练得稍有不对,不免身受重伤,甚或吐血身亡,以致当年连亲生儿子欧阳克亦未传授。此时他心情激动,加之神智迷糊,不分轻重,竟毫不顾忌的教了这新收的义子。杨过武功并无根柢,虽牢牢记住了入门口诀,却又怎能领会得其中要紧意思?偏生他聪明伶俐,于不明白处自出心裁的强作解人。欧阳锋教了半天,听他瞎缠歪扯,说得牛头不对马嘴,恼将起来,伸手要打他耳光,月光下见他面貌俊美,甚是可爱,尤胜当年欧阳克少年之时,这掌便打不下去了,叹道:「你累啦,回去歇歇,明儿我再教你。」


降龙十八掌教人做事留有余地,那是因为自己是胜方罢了。如果出尽全力而尤未可胜,给別人留有余地就是将自己置诸死地了。

降龙十八掌的「仁者风格」在稳操胜券时,自可使得,但平日行事亦是如此,却非成功之道。

相反地,蛤蟆功所传义理,却是名副其实,通往成功的正道。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蛤蟆功临敌时的威力强弱,完全取決于修练者平日是否痛下苦功。如果修练之人平日懒散,不肯苦练,即使得到蛤蟆功真传,亦是无用。但平日若是勤修苦练,那么到了关键时刻,却有救命之功。杨过受武氏兄弟欺负、受鹿笃清欺凌,最后能反过来重创二人,何解?盖因平日累积蛤蟆功修为而已!

在人生路上,成功的机会決不多,有些人遇上了,能夠飞黄腾达,有些人遇上了,却依旧原地踏步,何解?

能夠抓住成功契机的人,一是运气,二是平日日子有功,早就为抓紧机会作好准备了!机会会否出现,谁也不知,但若事先做好功夫,机会来了便有抓紧的能力。否则,机会再多,你却沒有抓紧的能力,这能怪谁呢?

在金庸笔下,像欧阳锋一样,对事有所准备的人,还有一个,他就是左冷禅。

任我行看不起左冷禅,事实上,论谋略,论武功,任我行的确在左冷禅之上。

武功方面,任我行的专长是內功、掌法、剑法,左冷禅的专长也是內功、掌法、剑法。

內功,任我行比左冷禅深厚。

掌法,左冷禅自愧不如。

剑法,左冷禅被令狐冲虐,任我行打平令狐冲。

左冷禅在武学上的三大长处,都被任我行压一头,为何任左对战,左胜而任败?

因为左冷禅为了这一战,准备了至少十二年!

任我行失踪了足足十二年,但十二年间,左冷禅依然以任我行为假想敌,苦练不辍。相反地,任我行狂妄自负,从未将左冷禅放在心上。

结果,《三战》一役,左冷禅早有准备。任我行的吸星先是吸不到丝毫內力,待吸到的时间却吸到了寒冰真气!这一战的结果,不但是任我行败阵,而且若不是令狐冲出手相救,任我行更有可能死在雪地之中。这就是左冷禅准备十二年而获得的重大成果!

[ 本帖最后由 乾龍求道 于 2011-2-13 13:48 编辑 ]
发表于 2011-2-13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乾龍求道 于 2011-2-13 13:27 发表


胡家刀法沒有防守?老兄指的是美刀王胡逸之的刀法吧?如果是飞天狐狸的刀法一脉相承的刀法,那是兼备守招的。

那是我记错了,美刀王跟飞天狐狸搞混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降龙十八掌教人做事不是要留有余地,而是指要留有后力。

左冷禅输了三次。第一次输给令狐冲独孤九剑这个变数;第二次输给了岳不群辟邪剑法;第三次输在他的孤注一掷,死在了思过崖的洞穴中。

那我们看为什么左冷禅没有成功呢?不是他不够聪明,也不是他不够勤奋,不是他对别人不够狠,也不是他对自己不够狠。答案就是,他太聪明了,他太有能力了,他对自己对敌人都太恨了。所以他自负。太自负,就不会想到自己会输。既然自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勤奋,比别人狠,怎么可能会失败?所以他的计划虽然严密,但是从来没有后招的打算。因此一旦现实结果脱离了左冷禅原先的计划,左冷禅就会马上失去了争斗之心。反观,洪七公,郭靖,萧锋,哪个不是越失败越勇猛,输得越惨,斗志反而越高昂。

而任我行,更是后招连连。葵花赠东方,向问天外放。被囚十几载,如丧家之犬;受挫左冷禅后,更是碰壁连连。东方一战,更是九死一生,还丧了一眼。可是最后胜利的是谁呢?

蛤蟆功,积累实力,这是基本。此乃是人为谋事的基础。
降龙掌,留有后劲,以防不备。此乃为成功增加胜算的筹码。

[ 本帖最后由 武当僮儿 于 2011-2-13 16:08 编辑 ]
发表于 2011-2-19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的帖子

老兄这话可跟原文说的相反啊!

且看看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都写了些什么?

洪七公见他脸上神色似懂非懂,说道:「这『降龙十八掌』的道理,深奥得很。当年我恩师教我之时,我还以为出掌越强越好,拚命发力,给恩师重重打了几个耳光,说道: 『这掌法的精义,刚好跟蛮牛撞墙的道理相反。一招发出去,就算有几千斤、一万斤的力道,终究有使尽之时,敌人如是高手,就在你力道使尽的一瞬间,突然反击,你一万斤的力道已经使尽了,剩下来的连几两几钱也没有,他只消使三斤力气,就打垮了你的一万斤力道。』这招亢龙有悔,是降龙十八掌的根本,只要懂了这招,余下十七招就并不为难了。『亢』是极威猛、极神气、极高极强的意思,一条神龙飞得老高,张牙舞爪,厉害之极,可是就在这时,它的威势已到了顶点,此后就只有退、不能进了。这个『悔』字,是要知道『刚强之后,必有衰弱』。一艘大船,当顺风顺水之时,扯足了顺风帆向前飞驶,很容易触礁翻船。【做人做事,都须留有余地才好。】我见你忠厚老实,肯为人着想,这才教你这招功夫。【这一掌不是用来恃强欺人,而是用来全身保命。】」

事实上,降龙十八掌教人的道理,是让人用来「全身保命」,而不是指导人步向成功的。
发表于 2011-3-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鸳鸯刀’法也是如此,双刀合璧威力无比,分开则不堪一击。

如同一把筷子的比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6-3 22:52 , Processed in 0.03185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