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者进(可当小说读)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40 align=center border=0><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class=top_wenzhang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olSpan=2 height=50><FONT face=隶书 color=#6c6611 size=4>妙法莲华经浅释[一_五品]</FONT></A></TD></TR>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colSpan=2></TD></TR>
<TR align=middle bgColor=#d3b286>
<TD colSpan=2 height=1></TD></TR>
<TR align=middle>
<TD colSpan=2 height=2></TD></TR>
<TR align=middle>
<TD colSpan=2 height=26>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生死书 点击数:<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Article/GetHits.asp?ArticleID=15260"><script>647 更新时间:2005-8-6</TD></TR>
<TR>
<TD bgColor=#d3b286 colSpan=2 height=1></TD></TR>
<TR>
<TD>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TD></TR></TABLE>
<P align=left><FONT color=#0a051d size=3>法华经、楞严经与华严经并称经中之王。不入法华,不知佛恩之浩瀚。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是说一乘之果;也可说前十四品是开权显实,后十四品是开近显远,都是说最上乘法。</FONT>
<P align=left><FONT color=#0a051d size=3>这部妙法莲华经浅释,是由宣化上人在美国万佛圣城讲演,以最浅显的方式,解释经中的每一字句,非常适合初中学人藉由此经浅释,一窥法华经成佛之殿堂。</FONT>
<DIV class=book style="LAYOUT-GRID:18pt none">
<P align=center><B><FONT size=3><FONT color=#0a051d>妙法莲华经序品浅释</FONT></FONT></B>
<P align=center><B><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B>
<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color=#0a051d>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FONT></FONT>
<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color=#0a051d>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FONT></FONT>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
<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fosss.org/brgq/fhj/books/0119.htm#a01"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a051d size=3>甲、释名题</FONT></A>
<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fosss.org/brgq/fhj/books/0119.htm#a02"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a051d size=3>乙、述译传</FONT></A>
<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fosss.org/brgq/fhj/books/0119.htm#a03"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a051d size=3>丙、解正文</FONT></A><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甲、释名题</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妙’,对这个妙字我们就需要下一番坚苦功夫来研究。‘妙’就是玄妙、微妙、深奥不可测。智者大师九旬谈妙,集成一部法华玄,为天台宗三大部分之一的重要典籍,就是单说这个‘妙’字说了三个月,你说妙不妙!</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在讲每一部经之前,先讲七种立题和五重玄义,这是天台宗讲经的现则。这七种立题是:单三、复三、具足一。单三是单独的三种。复三就是重复的三种。具足一是单独、重复合起来的立题。</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先讲单三,单三是人、法、喻。第一是单人立题,譬如‘佛说阿弥陀经’。佛是人,阿弥陀也是人,所以叫单人立题,单用一个人来代表一部经的名字。因为这个‘阿弥陀经’是讲西方净土法门,讲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什么有极乐世界?是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的时候,发了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愿愿都是要度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将来成佛的。所以这一部经就用阿弥陀佛的名字来代表一部经的名字。</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佛法到了最后灭亡的时候,最先是‘楞严经’没有了,因为楞严经是成佛的正因,证果捷径了义,众生业转重,故先隐没。也可以说是因为‘楞严经’把这个世间的道理,万事万物都讲得很详细,可以说是泄漏了天地的秘密。于是乎到末法时代‘楞严经’就先没了,其他经也跟著继续湮没;到最后只剩下‘阿弥陀经’多留在这个世界一百年,所以‘阿弥陀经’在佛教里是最后才没有的。到‘阿弥陀经’也没有的时候,就剩下‘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在这个世界上留一百年;然后六字洪名又灭去两个字,只剩下‘阿弥陀佛’四个字,又再住世一百年。以后,佛法在世界上就完全灭尽了。那个时候,三灾八难,一切灾害相继降临,这个世界随即毁灭。</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因此,我们对‘阿弥陀经’就应该特别注意。因为末法时代,净土法门对一切的人是最对机的。可是末法时代也有正法存在,就好像我们现在所住的美国,以前没闻过佛法,现在处处都闻佛法。这是佛法刚传到这个国家,所以现在就有很多美国人欢喜参禅打坐,欢喜研究佛法,开了佛教正法的风气。</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阿弥陀经’是单人立题,那么以单法立题的是什么经呢?是‘涅槃经’。涅槃是法,涅者不生,槃者不灭;不生不灭,没有生灭的法,这是单法立题。</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以单喻立题的是梵网经。梵网是大梵天王宫殿前面的一个网罗幢。这网形状是圆筒形的,四面有孔,因此叫做网,就像鱼网一样,是用来庄严的。大梵天王欢喜把他的宫殿装饰得最壮观最美丽,所以悬挂网罗幢。网罗幢每一个孔有一粒宝珠,这宝珠会放光,叫夜明珠,白天也发光夜里也发光。每一粒珠放在每一个孔里边,所以光光相照,孔孔相通。光和光互相照耀,孔和孔互相通达,这叫梵网。梵网经就是菩萨戒品,菩萨戒为什么用梵网来代表它的名字呢?因为这个戒就好像一粒宝珠会放光,你能守戒清净就有光明。以上说的是单三立题。</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复三有:人法立题,人喻立题,法喻立题。什么叫人法立题呢?好像‘文殊问般若经’。文殊菩萨是人,般若是法。文殊菩萨是大智大慧的菩萨,他问这个般若;般若是智慧人才能问的智慧法。这部经就是以人法来立题的。</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还有人喻立题,人喻立题的经是‘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如来所说的法,好像狮子吼;狮子一吼,百兽皆惧,无论豺、狼、虎、豹,什么恶兽,一听狮子吼,就得老实;这‘如来师子吼经’便是人喻立题的例子。</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以法喻立题的便是本经‘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以妙法配合莲华做这部经的题目。所以这一部经就是以法喻立题的,属于复三之一种。</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具足一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方是方法,也是佛法,大方广三个字的简单解释是:佛法深如大海,广大如虚空,没有边际的。佛是人,华严是譬喻——华是有芳香之味,代表德性圆满,以圆满的德性及修行的功德来庄严佛的十身。所以这一部经是以法、人、喻三种完全具足起来标立经题的名字。</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研究佛法的人,对这七种立题应该能够记得,可以随时讲出来。如果七种立题不懂,那你就不是研究佛法的人。在大藏经里面,分门别类有很多种,经典也有几千卷,但是都不出这七种立题。所以,看经典的时候,一看经题就应知道这部经是以什么来做题目。</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把立题认识了,然后自然就可以深人经藏,智慧如海。假如连经的名字都不清楚,什么叫涅槃经?你说不懂。连涅槃经的名字都不懂,那你看涅槃经又有什么用呢?如果经典的名字都不认识,就不能深人经藏;也就不会智慧如海;不会智慧如海,那你学一辈子的佛法还是那么的蠢笨痴呆。所以,这七种立题是很重要的。</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若每个人都能认识七种立题,对佛法就可以研究。还有五重玄义,五重玄义是: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名,这部经是以什么做它的名字?体,这部经的法体是什么?法体知道了,要知道它的宗旨是说什么?宗旨知道了,又要知道它的用途;用途知道了要知道教相。为什么呢?就像我们人,首先要有名字;如张三、李四,各有其名。知道张三的名字,那张三的身体有多大?多高?多长?多重?他的身体是什么样子?他的身体健康不健康?他是以什么为生?他是做生意的、读书的或做工的?士、农、工、商,他做那一行呢?若他是读书的,以读书为宗旨,那读完书又有什么用呢?是否去睡觉?不是的,读完了书,它要发展它的用途。读科学的在科学上发展;读哲学的在哲学上发展,都是各有所用。经也是一样,经的用途知道了,题和宗旨也知道了,究竟它的身份是什么呢?如教授、总经理,或者她是一位家庭主妇。总而言之,各有各的身份,这就判明了他将来的成就。经也是一样,这一部‘妙法莲华经’是以七种立题中的法喻立题来命名的。</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妙法莲华经’在五重玄义里,第一个玄义是释名,也就是解释这部经的名字。这一部经是以妙法莲华为名。妙法是法,莲华是比喻,因为微妙甚深的佛法,一般人不容易明白,所以用莲华来比喻。这一部经是以法喻为名的。</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究竟什么是妙法呢?它妙到什么样子?好到什么程度?现在我来告诉你,这个妙是不可以心思,不可言议的。不可以用心来测度思惟,想也想不明白的;要能想得明白就谈不到妙了。既然想不明白,那么就不需要说了,说不出来嘛!可是不能不说,说不出来的就是妙。说不出来的还要说,那说的并不是妙,而是形容这个妙及讲说这个妙的意思。</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究竟妙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那是惟佛与佛,才能明了这种甚深境界。现在讲‘妙法莲华经’只是讲少少而已,可是这少少的就不知道要讲多少天了。因为这个妙字,就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讲了九十天,也没有把这个妙字讲完,只讲了一小部份。今年(一九六八)暑假的时候,在九十六天里讲完一部楞严经,这真可以算是坐火箭去探月球那么快。因为我在香港讲楞严经,曾经讲了十四个月才把它讲完的。</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我们先讲妙字,究竟这个妙字要讲多少天?现在也无法预算,讲几天算几天。那么首先要说妙。什么叫做妙?妙法就是妙。什么妙?众生就是妙。什么妙?佛也是妙。什么妙?天地间所有一切,没有一样不是妙的,什么都是妙法。所以这个妙字要讲起来是无穷无尽的。这也是妙,那也是妙,妙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它是从心而来的。</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你怎么知道它是妙法呢?因为你有心,所以心法妙,然后是众生法妙,然后就是佛法妙。</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心法怎样妙呢?所有的山河大地、森罗万象、房廊屋舍,所有的一切,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都是从每一个人现前的一念心生出来的;从众生的心里生出来。怎么生出来的呢?你会说:‘那就不知道了!’这是妙。知道不知道都是妙。你为什么会知道呢?又为什么会不知道呢?这岂不是妙?这就是心法妙。</FONT><FONT color=#0a051d size=3></FONT><FONT size=3><FONT color=#0a051d>心法妙,心怎么会妙呢?人的心,都是一般无二的。你指著胸前说:‘我的心在这儿。’你的心真的在这个地方吗?那你真是错认心了!是认贼作父了!就像阿难似的,在楞严经里阿难说:‘心在里面。’就是指这个肉团心;这个肉团心是没有用的。怎么说它是没有用的呢?因为它只是一块肉团。这个是集起心是聚集烦恼而生起来的心;又叫缘虑心,攀缘思虑的能力一直帮著你打妄想。而第六意识,也就是这个称为集起心,是这个帮助你打妄想和生杂念的肉团心、缘虑心、集起心...,这个心就有这么多的名称。所谓心法,不要以为我是说这个肉团心。</FONT></FONT></P></DIV></TD></TR></TABLE>
算了,不发了 完全看不清楚,都不知是什么东西 点一下运行代码 效果太差,不发了 <P>,开开真的是信佛,可是还是看的很晕</P> 删~~~~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仙紫忘忧</I>在2005-12-12 19:02:41的发言:</B>
删~~~~</DIV>
<P>为什么啊 仙子</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