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江湖 发表于 2006-5-5 20:50

《韵律杂谈》

<P><FONT color=#f70909><B>-</B></FONT></P>
<P><STRONG><FONT color=#f70909>-</FONT></STRONG></P>
<P><FONT color=#f70909><B></B></FONT> </P>
<P><FONT color=#f70909><B>《押韵八戒》</B></FONT></P>
<P align=left 150%?>    诗之有韵,犹屋之有柱;柱不稳,则屋必倾圮。韵不稳,则诗必恶劣。故押韵之所当戒者,初学亦不可不知,兹试分述于下:<BR>   <FONT color=#800080>一、戒凑韵</FONT> <BR>    俗亦称挂韵脚。<BR>    谓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BR>    <FONT color=#800080>二、戒落韵</FONT> <BR>    落韵者,出韵之谓也。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时则可,用诸今体诗,即为落韵,学者宜慎之。<BR>    <FONT color=#800080>三、戒重韵</FONT> <BR>    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谓之重韵。<BR>    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BR>    <FONT color=#800080>四、戒倒韵</FONT> <BR>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以就韵之谓也。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易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也。然此二字于词义尚无碍,不妨倒用。若强山林树木等不可倒用之字而倒用之,便觉不通矣。<BR>    <FONT color=#800080>五、戒用哑韵</FONT> <BR>    作诗当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即全诗亦因之萎弱矣。<BR>    <FONT color=#800080>六、戒用僻韵</FONT> <BR>僻韵又名险韵,如一先韵之*字,训轻举。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音,则亦不妨押之。<BR>    <FONT color=#800080>七、戒用同义之韵</FONT> <BR>    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阳之芳香,十一尤之忧愁,意义皆同,若一首诗中并押之,未免重复可厌。<BR>    <FONT color=#800080>八、戒用字同义异之韵</FONT> <BR>    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讽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黏等弊。初学最宜审慎。 </P>
<P align=left 150%?> </P>
<P align=left 150%?><STRONG><FONT color=#f70909>-</FONT></STRONG></P>
<P align=left 150%?><STRONG><FONT color=#f70909>-</FONT></STRONG></P>
<P align=left 150%?><STRONG><FONT color=#f70909>《诗韵举要》</FONT></STRONG> </P>
<P align=left 150%?><FONT color=#800080>〖 简介 〗</FONT> <BR>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BR>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平水韵”。<BR>  但是需要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BR><FONT color=#800080>〖 名词 〗</FONT> <BR>  押韵——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BR>  韵部——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BR><FONT color=#800080>〖 规则 〗</FONT> <BR>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BR>  <FONT color=#800080>1、偶句押韵:</FONT> <BR>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BR>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BR>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BR>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BR>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BR>       登乐游原 (李商隐)<BR>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BR>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BR>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BR>  <FONT color=#800080>2、只押平声韵:</FONT> <BR>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BR>  <FONT color=#800080>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FONT>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BR><FONT color=#800080>〖 韵部 〗</FONT> <BR>  “平水韵”共分一百零六韵部,其中平声韵部分有三十韵部,然而由于古今音调的变化,“平水韵”已经不适合我们今天使用了,我向大家推荐的是《新诗韵》。<BR><FONT color=#800080>〖 避忌 〗</FONT> <BR>  1、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BR>  2、避免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BR>  3、避免出韵,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没有必要在强调这一点了。<BR><FONT color=#800080>〖 唱和 〗</FONT> <BR>  唱和就是依照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做诗,叫做“和韵”或“步韵”,主要有三种方式:<BR>  <FONT color=#800080>1、次韵:</FONT>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BR>  <FONT color=#800080>2、用韵:</FONT>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BR>  <FONT color=#800080>3、依韵:</FONT>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P>
<P align=left 150%?> </P>
<P><FONT color=#333333><FONT color=#f70909><B>-</B></FONT></FONT></P>
<P><FONT color=#333333><FONT color=#f70909><B>-</B></FONT></FONT></P>
<P><FONT color=#333333><FONT color=#f70909><B>《关于律诗以及联句的拗救》</B></FONT> </FONT></P>
<P>【孤平和三平调】 </P>
<P>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P>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P>平平仄仄平
<P>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
<P>仄平仄仄平
<P>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BR>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P>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P>仄平平仄平
<P>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愁十二首》其三:
<P>万国尚戎马, 故园今若何?<BR>昔归相识少, 早已战场多。
<P>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声“今”了。
<P>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仄声,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五字改成平声,才能避免孤平。例如《绝句漫兴<BR>九首》其一:
<P>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BR>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
<P>第一句本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三字用了仄声“客”,第五字就改用平声“愁”来补救(注意“醒”是平声)。
<P>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BR>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P>仄仄仄平平
<P>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P>仄仄平平平
<P>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P>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P>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P>【拗救】
<P>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BR>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BR>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
<P>前面谈到的对孤平的补救属于在本句自救。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对句补救。比如在五言“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第三字改用了仄声,往往就在对句的第三<BR>字改用平声来补救,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例如《天末怀李白》:
<P>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BR>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BR>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BR>应共冤魂语, 投诗赠汨罗。
<P>第三句“鸿雁几时到”第三字该平而仄,第四句“江湖秋水多”就把第三字改成了平声。七言的与此相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声,就在<BR>对句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救,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P>甚至是第一字,诗人也喜欢救一下。比如《春夜喜雨》:
<P>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BR>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BR>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BR>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P>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用了仄声“晓”,第八句的第一字就改用平声“花”补救。
<P>又如《阁夜》:
<P>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BR>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BR>野哭几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BR>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依依漫寂寥。
<P>第三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五”),第四句第一字就改仄为平(“三”);<BR>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仄(“卧”),第八句第一字就改用平声(“人”)。
<P>有时候,是本句自救和对句补救混用。比如《解闷十二首》之一:
<P>草阁柴扉星散居, 浪翻江黑雨飞初。<BR>山禽引子哺红果, 溪女得钱留白鱼。
<P>严格的格律应该是:
<P>仄仄平平仄仄平<BR>平平仄仄仄平平<BR>平平仄仄平平仄<BR>仄仄平平仄仄平
<P>而此诗的平仄为:
<P>仄仄平平平仄平<BR>仄平平仄仄平平<BR>平平仄仄仄平仄<BR>平仄仄平平仄平
<P>这里有本句自救(以“江”救“翻”,以“得”就“溪”),也有对句补救(以“留”救“哺”),但也有拗而未救的(“星”)。实际上,在“一三五”<BR>位置上拗而未救的也是很常见的。象《登高》:
<P>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BR>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BR>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BR>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P>第二句的“沙”救了“渚”,“渚”又救了第一句的“风”,但是第一句的“猿”就未救。
<P>象这样拗而未救,破坏了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但是这些都发生在“一三五”的位置上,只要不出现孤平或三平调,就是可以容忍的,确切地说不能算<BR>拗。另外还有一种拗,出现在“二四六”的位置上,那才是真正的拗,在这里不讨论。但是有一种拗句,在唐诗中用得相当多,不能不提一下。请看《天末怀李<BR>白》:
<P>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BR>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BR>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BR>应共冤魂语, 投诗赠汨罗。
<P>第一句本该是“平平平仄仄”,却写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平声,违反了我们一开始就提到的逢双必反的规律。在七言中,就是把“仄仄平<BR>平平仄仄”写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咏怀古迹五首》,几乎每一首都用到这种特殊句型。其一:
<P>支离东北风尘际, 漂泊西南天地间。<BR>三峡楼台淹日月, 五溪衣服共云山。<BR>羯胡事主终无赖, 词客衰时且未还。<BR>庾信平生最萧瑟, 暮年诗赋动江关。
<P>第七句是这种句型。其二:
<P>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BR>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BR>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BR>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P>第七句“泯”可平可仄,如果读为平,就成了这种句型。其三:
<P>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BR>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BR>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BR>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P>第七句还是这种句型。其四:
<P>蜀主窥吴幸三峡, 崩年亦在永安宫。<BR>翠华想像空山里, 玉殿虚无野寺中。<BR>古庙杉松巢水鹤, 岁时伏腊走村翁。<BR>武侯祠屋常邻近, 一体君臣祭祀同。
<P>第一句是这种句型。其五:
<P>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BR>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BR>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BR>福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P>第五句又是这种句型。由于这种句型用得实在太多(经常用在第七句),几乎和常规句型一样常见,我们只好不把它算成拗句,而当成一种特殊的律句。诗<BR>人们之所以喜欢用这种特殊句型,可能是因为常规句型“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有三个平声,虽然不在句尾不算三平调,读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BR>以干脆变一变。值得注意的是,在用这种句型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不能不论。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韵律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