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毛的诗词虽不及汉武魏武,终究不凡,不过这些评价相对于它实际达到的高度,未免高的太过离谱。”</P>
<P>见东野的回复。汉武在诗词方面何能与主席比?主席是很推崇魏武的,这两个人也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不过单从历史成就看,魏武还不能和主席相比。</P></DIV>黑体字的才我的回复,那是刘兄说的,我的回复是“魏武虽仍不及毛,但毕竟开一派建安之风,然不知汉武以何与毛比?”浪子的见识果然是深刻啊。 至于刘兄说的来自于严词,并不正确,这种相似在古代诗词屡见不鲜,我只知道,毛写这首词时,是在六0还是六一年去广州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前因感于国际形势而作的,作之前读了这首陆词,之后毛立刻让秘书为他找另外一首咏梅词,全词我记不想来了,是高启的,毛收到后立即用毛笔写上“高启,明第一大词人”和全书其词,后即兴写出这首词,其“悬崖百丈冰”正是从“雪满山中高士卧”而来,何来严词一说? <P>然不知汉武以何与毛比?”</P>
<P>见东野的回复。汉武在诗词方面何能与主席比?</P>
<P>——————————————————————</P>
<P>汉代有诗无词。</P>
<P>刘彻诗数量少,‘姗姗来迟’一词就源自其诗。最好的仍是《秋风辞》:</P>
<P>《秋风辞》 刘彻
<P>
<P>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本黄落兮雁南归。
<P>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P>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P>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P>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P>
<P>又:据毛当年的秘书李锐的说法,胡乔木晚年多次提到《沁园春。雪》是自己的作品,当年他初到陕北,献毛,颂圣之作也。</P>
<P>《西江月》“城”与“遁”押韵否?当然不!胡适请教语言学家赵元任:用湖南土语总押吧?赵答:押,押,押个X!</P> <P>以下节录自章立凡《闲品毛诗》</P>
<P>十九、人口观 </P>
<P> 毛润之好以人数入诗。战争年代有“十万工农下吉安”、“二十万军重入赣”、“百万工农齐踊跃”、“唤起工农千百万”入句,定鼎后作品则有“人民五亿不团圆”、“六亿神洲尽舜尧”等数字。诗人认为人多好办事,常以人多自雄于天下。人口失控,盖肇端于此种观念。 </P>
<P>二十、一事两观 </P>
<P> 看待“大跃进”,毛润之的眼光与彭德怀不同。毛的视野里“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彭则看到了“谷撒地,禾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 </P>
<P>二一、乌托邦 </P>
<P> 陶渊明之理想社会,为自给自足之桃花源;毛润之之理想社会,为工农兵学商一体之人民公社。“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可解读为“人民公社好,恨不能起陶渊明而共赏之”。 </P>
<P>二五、重字 </P>
<P> 格律诗应避重字,对仗联尤当避之。《七律·长征》诗原有“金沙浪拍云崖暖”一句,与“五岭逶迤腾细浪”重“浪”字,经人指出,改“浪拍”为“水拍”(6),仍与“万水千山只等闲”重“水”字,但已避开了对仗联;《七律·送瘟神》颈联“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与颔联“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重两字(千、万),此皆诗家之所忌;其他如《七律·登庐山》、《七律·冬云》中皆有重字。 </P>
<P>二六、合掌 </P>
<P> 律诗一联中同义词相对偶,诗家称为“合掌”,是当避忌的诗病。毛润之晚年《七律·冬云》中,“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出句与对句同义重复,显为合掌之病。诗思至此已有才尽之象。 </P>
<P>二七、平仄 </P>
<P> 毛润之自云:“不讲平仄,即非律诗”(7),其生前公开发表之诗词,平仄基本符合格律。而逝世后发表者,脱韵处或可不论,平仄于格律多有出入,盖已无郭沫若等为之润色(8)。一九九六年版《毛泽东诗词集》副编新收入十七首,据“出版说明”云:“新收各首的手稿绝大部分没有保存下来,刊印依据均为作者身边工作人员当年按手稿照录的抄件。”读后发现,其中“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者尚可,其他来源者问题甚多。如《西江月·秋收起义》、《念奴娇·井冈山》词,皆有不合律处。毛生前自云“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9),可见其对五言诗不自信。按诗律一般每联上句(出句)与下句(对句)第二、四、六字平仄应相反,称为“对”;每联下句第二字与下一联上句第二字平仄应相同,称为“粘”。副编中出现的《五律·张冠道中》,全诗八处出律,粘对尽失;又《五律·喜闻捷报》九处出律,粘对尽失,末句“满宇频翘望”犯孤平(只有一个平声字)。唯古体诗方可不拘格律,此二首或当标为“五古”。《五律·看山》颔联“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凤”字出律,与首联“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失粘。《七绝·屈原》“一跃冲向万里涛”,“向”字出律。《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第二、三句失粘。 </P>
<P>二八、存疑 </P>
<P> 九六版《毛泽东诗词集》副编新收入十七首中,有读后令人生疑者。如《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诞辰》,第一首首句“博大胆识铁石坚”出律,除韵脚外全部为仄声字;第二首“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不仅全诗平仄四处出律(湖、断、吟、诗),第三句末尾出现“三平调”(三个平声字),且以平声字“吟”为句脚,更令人疑惑。《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全首各联句平仄七处出律(庙、堪、罗、照、竟、白、罗),颔联与首联失粘,为其有七言格律诗发表以来所仅见。虽云大家可不拘于此,或曰原作如此,未经他人润色,本人定稿,但以毛润之之诗词水平,当不至于此。此三首均无手稿为证,疑为不懂格律者之作品混入。 </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刘国重</I>在2006-11-1 17:29:09的发言:</B><br>
<P>又:据毛当年的秘书李锐的说法,胡乔木晚年多次提到《沁园春。雪》是自己的作品,当年他初到陕北,献毛,颂圣之作也。</P>
<P>《西江月》“城”与“遁”押韵否?当然不!胡适请教语言学家赵元任:用湖南土语总押吧?赵答:押,押,押个X!</P></DIV>
<P>其实从《沁园春雪》一词的风格上足以确定是毛词无疑。李锐在文化大革命中吃了毛的亏,晚年极其憎恨毛泽东,写了不少带刺的回忆录,最近他接受凤凰卫视和外国媒体采访,说的尽是对毛的指责。胡乔木40年代才担任毛的秘书,之前从未谋面。《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而1936年的时候,胡乔木还在上海搞左翼运动,何来颂圣之作?另外胡乔木的特长在于社论,也懂点新诗,但少见他有优秀古诗词作品存世。毛的领袖地位是在整风后才最终确立的,之前还忙于和王明、张闻天、周恩来斗争。如胡乔木36年就万里之遥献词颂圣,未免有点荒唐。<br>
<P>就是李杜苏黄这些大诗人大词人的诗词,也能找出很多格律小疵来。杜甫就很喜欢违背常规写拗体诗,后人就把这些诗当“杜拗”来研究。<br>
<P><br>
<P><br>
<P><br>
<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 18:32:10编辑过]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刘国重</I>在2006-11-1 18:51:05的发言:</B><BR>
<P>《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P>
<P>——————————————————————</P>
<P>寒雪牵魂箫可否提供证据表明此词在1936年就已经发表了?</P>
<P>它初次面世是1945年重庆。否则,何以引起轰动?蒋政权的文人们也太孤陋寡闻了吧?</P>
<P>36年作是毛自语_———当然他的话是绝对可信的。</P>
<P>可怜李锐,因为文革倒霉,必然丧心病狂,造谣生事,他的话,放P视之可也!!</P></DIV>
<P>《沁园春雪》首次公开发表是在重庆,这个当然知道。怀疑不是毛写的,可以去读读毛早年的诗词作品,这词和毛的其他诗词风格极其接近。
<P>李锐晚年的回忆录和传记文章,我看过一部分,虽然不乏精辟的见解,但确实有点丧心病狂了,对毛是不留余地的攻击指摘。另外胡乔木那点古文化功底,让我很怀疑他哪里来的那样水准。</P> 又:鲁迅晚年也曾拜读毛诗,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 19:29:03编辑过]
<P>沁园春雪》首次公开发表是在重庆,这个当然知道。怀疑不是毛写的,可以去读读毛早年的诗词作品</P>
<P>——————————————</P>
<P>您当初立论,扣定1936。是否有些不够严谨?</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刘国重</I>在2006-11-1 19:07:20的发言:</B><BR>
<P>沁园春雪》首次公开发表是在重庆,这个当然知道。怀疑不是毛写的,可以去读读毛早年的诗词作品</P>
<P>——————————————</P>
<P>您当初立论,扣定1936。是否有些不够严谨?</P></DIV>
<P>这词作于1936年,是公识。
<P>首次在报刊上发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P> <P>还有人怀疑是柳亚子代写的,越来越荒谬了。</P> <P>胡乔木是没有胆量攻击毛的,只是觉得有点亏吧,李锐可能有缺点,但他没有撒谎的纪录与前科</P>
<P>罗素有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P>
<P>环球同此凉热?!那成什么世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P>
<P>你倒想送人欧美,问题是:人家要吗?</P>
<P>他们不要,总有人要!</P>
<P>于是中国人民幸福的饿着肚子豢养了几个亚非拉小战友——一群白眼狼!</P>
<P>又:李锐的诗作,我倒觉得是第一流的,他应该不算‘不懂诗词之流’。</P>
<P>当年据说要求钟书先生将毛诗词翻译成外文,钟书先生颇为不悦,对于毛的诗词不以为然,本来钱钟书的政治立场就受怀疑,结果因此更是倒了大霉。</P>
<P>毛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确实不错。</P>
<P>不久前CCTV播出的电视雄关漫道就有点搞笑,漫道在这里不是和雄关并列的意象,并非是漫长的道路,道是说的意思,一个国家电视台犯这种错误,确实很不应该。</P>
<P>那个叫嚷着解放全世界2/3的人民群众的时代早已过去。今天看待主席的诗词文章,个人以为不要盲目拔高。但如果因为对于毛个人有什么不满而横加批判的话,更是不正确的,毛的诗词价值已经受到认可,并不能说是政治使然,在对待毛的问题上,走上任何一个极端都是危险的</P>
<P>第 <FONT color=red>2</FONT> 楼上朋友的这句"这首咏梅意境差好多噢,他那首有点牵强刻着之迹"说的是毛诗吗?小生才蔬学浅,怎么也看不出毛诗的"意境差好""牵强刻着"啊.反而觉得词的意境与气势均是极佳的.词中的"已是悬崖百丈冰,<FONT size=3> <BR>犹有花枝俏。"一句与他的另一句"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惜"是小生最喜欢的.</FONT></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