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重 发表于 2007-4-19 10:40

[原创]枉入红尘若许年——贾宝玉与令狐冲

<P>      贾宝玉和令狐冲在精神上的契合处颇多,我初读《笑傲》,即有此感觉,却又一直深为不解。</P>
<DIV></DIV>
<DIV>      金庸自称他在段誉形象的塑造上,多有取鉴于《红楼》宝玉。至于令狐冲,我想金庸在写《笑傲》时,绝对没有刻意让他继承那位多情公子的遗传基因。</DIV>
<DIV> </DIV>
<DIV></DIV>
<DIV>      段誉当然与宝玉相似,但这份相似,仅止于皮毛。精神上与宝玉契合的,只能是令狐冲。</DIV>
<DIV> </DIV>
<DIV></DIV>
<DIV>引录两段文字:</DIV>
<DIV> </DIV>
<DIV></DIV>
<DIV>      (一)XXX是个最自然而不掩饰自己的人。他从不道貌岸然、从不自以为是、从不自大自尊,甚至毫不自我中心。他不受俗礼管束,他简简简单单地不管别人对他有什么印象。他毫无机心,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重要,从来没有使命感,没有名利心,是个最难得的恬淡人物。他不是故意反叛,而是真真正正的漠视,常常忘记自己的行为是违反世俗常规。他尊敬的是高洁诚挚之士,鄙视虚伪而野心大之辈。他有精神洁癖,受不了虚伪奸诈的人。他看人完全是从精神的尺度而漠视他们的社会地位。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看不起他的都是男人,女子差不多个个都对他好。他从不虚伪,不计较代价,不计较面子。他本来就没有事业心、没有名利心、没有使命感……</DIV>
<DIV><br>   (二)我觉得,XXX这个人是古今中外第一大叛逆。可是他这个人最可爱的在什么地方?他是个大慈大悲的叛逆。他坚持他自己的想法,他能够同情和理解别人,他在中国那种特殊的社会里头,在曲曲折折的那种重压下,他永远能够保持他这个赤子之心,保持他这个真的东西,永远不说一句假话,可是说得那么婉转 -- 这一点,我们都差远了!真是太高了,这个境界!唉!…(长叹)…</DIV>
<DIV> </DIV>
<DIV></DIV>
<DIV>   这都谁跟谁啊?</DIV>
<DIV> </DIV>
<DIV></DIV>
<DIV>   哪个说的是令狐冲?</DIV>
<DIV> </DIV>
<DIV></DIV>
<DIV>   哪个又是贾宝玉?</DIV>
<DIV> </DIV>
<DIV></DIV>
<DIV>   据说,200年间,贾宝玉先生一直都是知识女性的梦中情人。西风东渐之后,中华沾染野蛮人习气,贾少爷乃日见厌弃,仍有傅聪先生,以艺术家的视野,审视宝玉:“我们都差远了!真是太高了,这个境界!唉!…(长叹)…”</DIV>
<DIV> </DIV>
<DIV></DIV>
<DIV>   甚至,傅聪把宝玉作了品评月旦艺术、艺术家的尺度,例如他认为:“贾宝玉加孙悟空,就是莫札特。为什么这么说?第一,莫札特绝对是赤子之心,在他的音乐里有一种博爱,有一种大慈大悲,这一点和贾宝玉是一样的……贾宝玉,对《红楼梦》里那么多人物,他都理解,他永远不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好。他有时候也有反抗,跟莫札特一样……贾宝玉和莫扎特全部是爱,有博大的同情心,大慈大悲的同情心……”</DIV>
<DIV> </DIV>
<DIV></DIV>
<DIV>   将《红楼》完全视作雪芹的自传,未免太过,然而,曹翁也确实把自己的怀抱志趣投射在此书之中,某种程度上,傅聪“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的化身”的观点是站得住的,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今人多以‘缺乏阳刚气’而将其一笔抹煞,毋乃太过?</DIV>
<DIV> </DIV>
<DIV></DIV>
<DIV>   《红楼》前80回的宝玉,还是十几岁的孩子,若曹翁自撰的后40回幸而传世,我相信久历沧桑的贾公子绝不会为所谓的‘无刚’提供口实。</DIV>
<DIV> </DIV>
<DIV></DIV>
<DIV>    至于,第一节文字,是吴霭仪女士对令狐冲的评说。</DIV>
<DIV> </DIV>
<DIV></DIV>
<DIV>    两节文字,对于贾与狐,是否可以通用?</DIV>
<DIV> </DIV>
<DIV></DIV>
<DIV>    贾宝玉、令狐冲的观念、作为,完全出自天性,不因他人的毁誉而改移,但他们又纯良真善,为别人思虑,唯恐不周详,傅聪说宝玉“有博大的同情心,大慈大悲的同情心”,这一点,令狐冲也相同。他对满身污秽而好酒的老丐、洛阳街头赌钱的瘪三、衡山派稚幼的师妹甚至落难的林平之皆是以诚相待、平等结交,完全没有华山派‘大阿哥’的臭架子。青城派灭林镇南一门,对此恶行,没有人愤怒,没有人吭声,有的只是令狐冲冒死对余沧海喊出的那句“暗箭伤人,卑鄙无耻!”</DIV>
<DIV> </DIV>
<DIV></DIV>
<DIV>    他救脱仪琳出田伯光的咸猪手,甚至不是为了岳不群老师教诲的‘侠义道’,对令狐冲而言,帮助弱者,本是天性。</DIV>
<DIV> </DIV>
<DIV></DIV>
<DIV>   “令狐冲站在殿口,太阳光从背后射来,殿外一片明朗,阴暗的长殿之中却是近百人伏在地下,口吐颂辞。他心下说不出厌恶,寻思:‘……要我学这些人的样,岂不是枉自为人?……男子汉大丈夫整日价说这些无耻的言语,当真玷污了英雄豪杰的清白!……想魔教前辈之中,着实有不少英雄好汉……这样一群豪杰之士,身处威逼之下,每日不得不向一个人跪拜,口中念念有辞,心底暗暗诅咒。言者无耻,受者无礼。其实受者逼人行无耻之事,自己更加无耻。这等屈辱天下英雄,自己又怎能算是英雄好汉?’”(《笑傲。绣花》)</DIV>
<DIV> </DIV>
<DIV></DIV>
<DIV>    蔡锷将军的可贵,不在于‘护法反袁’的事功,而在他‘为国民争人格’的立意用心。令狐冲对任我行的行径厌恶透顶,不为自己个人的人格、自由,实在是冀望天下英豪皆葆有每个人的人格与自由。</DIV>
<DIV> </DIV>
<DIV></DIV>
<DIV>    “言者无耻,受者无礼!”,掷地作金石声。把它与《人权宣言》并置,仍觉寒碜,但在这老大帝国,也算‘慰情聊胜于无’罢?<br></DIV>
<DIV></DIV>
<DIV></DIV>
<DIV>    完全不可理解:金庸在创造令狐时,根本没有想到《红楼梦》和贾宝玉,金庸自承塑造段誉这一形象得力于对贾少爷的借鉴,但真正与贾宝玉声息相通的,反而是令狐冲。</DIV>
<DIV> </DIV>
<DIV></DIV>
<DIV>    在《五谈令狐》中,我已经把他与道家思想及魏晋精神的关联说的太多,通过《广陵散》与《笑傲江湖》之曲的传承关系,我认为金庸塑造令狐冲这一人物形象,受到《庄子》与嵇康的诸多影响,而在拜读余英时先生的一篇文字之后,疑惑顿解。</DIV>
<DIV> </DIV>
<DIV></DIV>
<DIV>    余先生指出“曹雪芹最欣赏的古人是阮籍,最爱好的古籍是《庄子》……《红楼梦》与《庄子》关涉甚深……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基本上属于魏晋一型,尤其是竹林七贤那种任情不羁的风流……曹雪芹在思想上与嵇、阮相契之处,无疑正在他们反礼法这一方面。而阮籍‘礼岂为我辈设’之语尤深得曹雪芹的同情。阮籍不能忍受魏晋高门的伪礼法,曹雪芹也不能忍受八旗世家的伪礼法;所以两人虽遥遥千载而精神相通”。</DIV>
<DIV> </DIV>
<DIV></DIV>
<DIV>
<DIV>
<DIV>    金庸难以忍受1959年前&lt;大公报&gt;内部成天政治学习的伪礼法,令狐冲亦难以忍受华山派'君子剑'门下的伪礼法——虽则表面上他一直想要重回华山.</DIV>
<DIV> </DIV>
<DIV></DIV>
<DIV>    令狐冲与贾宝玉多有相似,而宝玉的令尊贾政与令狐的恩师岳不群相信生在同一时代,也不缺乏共同语言。</DIV>
<DIV> </DIV>
<DIV></DIV>
<DIV>    曹翁写&lt;红楼&gt;、宝玉,精神血脉渊源自&lt;庄子&gt;、阮籍;金老写&lt;笑傲&gt;、令狐,则与&lt;庄子&gt;、嵇康声息相通.</DIV>
<DIV> </DIV>
<DIV></DIV>
<DIV>    令狐冲所体现的,是《庄子。逍遥游》的精神:“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但他终于做不到极致“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只能像“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DIV>
<DIV> </DIV>
<DIV></DIV>
<DIV>    在《后记》中,金庸指出:“盈盈的爱情得到圆满,她是心满意足的,令狐冲的自由却又被锁住了。或许,只有在仪琳的片面爱情之中,他的个性才极少受到拘束”,那是因为:“人生在世,充分圆满的自由根本是不能的。解脱一切欲望而得以大彻大悟,不是常人之所能。”</DIV>
<DIV> </DIV>
<DIV></DIV>
<DIV>    可能金庸也是多少受当时西方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观点的影响,乃作是语。</DIV>
<DIV> </DIV>
<DIV></DIV>
<DIV>    令狐冲已经是理想化的人物,即便是他,欲求绝对自由,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DIV>
<DIV> </DIV>
<DIV></DIV>
<DIV>    抄一段《红楼》,权作帖子的结尾:“宝玉细想这句趣味,不禁大哭起来,翻身起来至案,遂提笔立占一偈云:</DIV>
<DIV><br>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br>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br>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DIV>
<DIV> </DIV>
<DIV></DIV>
<DIV>    ……,黛玉又道:‘你那偈末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再续两句在后。’因念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DIV>
<DIV><br>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DIV>
<DIV></DIV>
<DIV></DIV></DIV>
<DIV><br>
<P>刘国重的博客:<a href="http://blog.sina.com.cn/u/1258533427" target="_blank" >http://blog.sina.com.cn/u/1258533427</A></P>
<P><a href="http://blog.sina.com.cn/liuguozhong" target="_blank" >http://blog.sina.com.cn/liuguozhong</A></P></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1 0:10:13编辑过]

灵逸 发表于 2007-4-19 10:51

令狐冲与贾宝玉。。。刘兄想像力真是丰富。。。不过,不过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玉君恕 发表于 2007-4-19 11:53

劉兄真可謂讀破笑傲了,呵呵,我開始確實將第一段誤以為是評賈寶玉的了

一身紫荆洗因果 发表于 2007-4-19 13:24

<P>其实段誉和宝玉的相似应当不仅仅是皮毛吧.天龙八部中写到天生有种痴性,其父母在其幼年也唤他"痴儿",他幼年曾对着一株茶花从早瞧到晚,半夜里偷偷起来对着茶花发呆,吃饭时想,读书时想,一直瞧到茶花谢了,还哭了许多天.这种感物痴性,正是贾宝玉一大特点.而爱博而心劳,在他二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宝玉厌恶任途经济,段誉厌恶学武,这些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类似之处.痴性,爱博而心劳,这些东西,与其说是表象,不如说是其性格决定的,也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类似.其实段誉说是武侠版的贾宝玉,也不为过吧.</P>
<P>不过令狐冲和宝玉的确也是很像的,只不过宝玉更是拘于环境或是自身吧,而令狐冲则为宝玉所不敢为.宝玉虽是内心厌恶虚伪,可他却是默默的忍受着,并未有什么实质的反抗,他更多的时候是个承受者.作者这样写更是为了把那种悲剧性表现出来,潜移默化,感染人心,当头棒喝,与人震撼.而金庸笔下的令狐冲,则更是一个叛逆者,他虽也或多或少的受着礼法的束缚,可他更多的时候是将其忽视.金庸这样写也是小说的一种需要,使得小说不至于过于灰暗,主角也更能为人接受.应当说令狐和宝玉的相似更多的是环境的相似,一个厌恶仕途的虚伪,一个则是看不顺江湖上的小人.而他们面对这些东西时表现的方式则不同,宝玉虽有适当的反抗,但那些却似是无任何意义的.他要偷偷的去祭奠金钏,眼睁睁的看着晴雯被逐,却也只能偷偷的去看望,这些与其说是反抗,不如说是忍受痛苦.作者如此写,也只能说是限于现实,无可奈何,总不至于把宝玉写成革命党吧.而在武侠中,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想像空间,于是有了反抗型的"贾宝玉".</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0 11:53:08编辑过]

一身紫荆洗因果 发表于 2007-4-19 13:28

应当说令狐冲是个理想型的贾宝玉,不过话说回来,将贾宝玉理想化,也就不再是贾宝玉了.每个人也许都有着细微的联系,可他们也都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人,并不能说某某是某某的化身,活着就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玉君恕 发表于 2007-4-20 12:53

令狐沖少了賈寶玉的一份公子氣,而賈寶玉少了令狐一份豪俠之氣,令狐沖多了賈寶玉一份不羈之性,而賈寶玉亦多了令狐沖一份脂粉之氣,令狐沖沒有賈寶玉的分桃害袍之嗜,賈寶玉亦沒有令狐沖貪杯之好,只是這些都非君子內在之性

一身紫荆洗因果 发表于 2007-4-21 17:06

<P>纵是无意,不同的小说中的人物也可出现几分类似,吼吼,英雄所见略同吗</P>
<P>三千兄说得不错,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虽和他人有相似之处,但他还是他.</P>
<P>刘兄说得有很有道理,宝玉和冲哥的确有种神之相似</P>
<P>很佩服兄看书时的仔细,且并不拘于小说本身.可以从中看出许多不同东西,另人叹服.....</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1 17:07:33编辑过]

安小羽 发表于 2007-5-8 12:37

多所爱者,当大苦恼。

爱之约 发表于 2007-5-20 21:42

呵呵,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说这两人像的,真是高手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枉入红尘若许年——贾宝玉与令狐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