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冠章
发表于 2010-2-1 17:00
先大叫一声冤枉!我哪里有要争论的意思,我在列举事实来让读者自取其便而已……
如果某位读者认为无锡居民小塞的‘夏’是正确的,则不仅楼主的‘秋’不正确、我所信任的金庸的‘春’也同样不正确了
当然,这只是读者所能做出的诸多选择中的可能性之一而已……
假如我要争论,那我可能会说:
农历三月和公历五六月一定不存在交集么?
翻开今年的日历看看就可以知道:今年农历三月和公历五六月的交集,有13天之多……
但我真的没想过要争啊,我回帖的原始目的,只是很单纯的想弄清楼主断定天龙开头为‘春’的理由何在?可惜交流的结果是不尽如愿的……
其实吧,说天龙也好、说历史也罢,细节都要经得起推敲才好。至少从本文的形式上看来,天龙是立论的根本之所在吧……
武五陵
发表于 2010-2-1 17:29
原帖由 刘冠章 于 2010-2-1 17:00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先大叫一声冤枉!我哪里有要争论的意思,我在列举事实来让读者自取其便而已……
如果某位读者认为无锡居民小塞的‘夏’是正确的,则不仅楼主的‘秋’不正确、我所信任的金庸的‘春’也同样不正确了
当然,这只 ...
哈哈,我同意。
不过其实无论这个季节是春是夏,不太影响本文叙述,反正都是从那一年前后开始滴……
刘冠章
发表于 2010-2-1 18:04
楼主雅量:lol
承认自己为在之前的回帖中故意混淆了几个概念,其险恶用心无非是为了迫使楼主回帖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的原始目的
现在自觉予以澄清,以免误导初级读者:
楼主虽举出‘初三’、‘上月廿八’的证据,但这个月是几月、上个月又是几月呢?
有没有可能这个月是正月、上个月是腊月呢?仅据此得出‘只能是春天’的结论,始终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吧
其实,‘这个月是正月、上个月是腊月’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因为从下面这句话
今儿初三,上月廿八晚间是四天之前
容易看出:“上个月”是只有二十九天的农历小月,而从元祐五年冬到六年春的六个月里,只有两个农历小月——元祐五年冬十月和六年春正月
若天龙开头发生在元祐五年冬腊月之前,如楼主在33楼前面几行的论述,那和后面的故事在时间间隔上是无法吻合的
所以,自然只剩下‘六年春正月’一种可能性。至于这和木婉清话中的‘今年春天’相互矛盾,大概可以看做是bug吧,但愿金庸能看到本贴并在更新的版本中予以修改
另一处需要澄清的是:
假如我要争论,那我可能会说:
农历三月和公历五六月一定不存在交集么?
翻开今年的日历看看就可以知道:今年农历三月和公历五六月的交集,有13天之多……
而‘今年的农历三月和公历五六月是否存在交集’,和‘元祐六年的农历三月和公历五六月是否存在交集’,压根就是两个概念
由于公历农历的算法不同,其差别最小时可能还不到一个月、最大时则可能接近两个月,几乎每年都是不一样的
具体来说呢,元祐六年的农历三月三十号,相当于公元1091年的4月21号,和五月份自然是不存在交集的
大概就是这样,继续潜水去也……
武五陵
发表于 2010-2-1 18:59
:)
刘国重
发表于 2010-2-9 13:28
据说新版里修改了许多bug,不知道谁有新版的可以拿来对照一下,我没买
---------------------
强力推荐花城所出‘口袋本’,网上买,也就200元,字并不小,看起来很舒服。
我也是刚买了半年。
问好50、各位朋友
新年快乐!
武五陵
发表于 2010-2-23 17:10
原帖由 刘国重 于 2010-2-9 13:28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据说新版里修改了许多bug,不知道谁有新版的可以拿来对照一下,我没买
---------------------
强力推荐花城所出‘口袋本’,网上买,也就200元,字并不小,看起来很舒服。
我也是刚买了半年。
问好50、各 ...
问好啊。我现在不敢轻易买书,主要是书架上实在没地儿搁了,加上我是看碟发烧友,我家的D9也特多,目前整个家快成储物间了,啊啊啊~~
前两天论坛怎么上不来了?继续。
武五陵
发表于 2010-2-23 17:14
三,宋英宗的心病
1
让我们再回到东京开封,仲夏六月,盛暑炎炎,自打上回“大敛”突然发疯之后,英宗阁下的病已经生了很有一段时日,发起病来就疯疯癫癫,油盐不进。他居于深宫之中,有如孤独症患者,不但不露脸,连话都不说上一句,上朝就更不用提了,那是老猫闻咸鱼——休想!
国家大事没人管,群臣彷徨无计,只得把仁宗皇后、现在的曹太后请出来,暂时垂帘听政。
至于皇帝这到底生的是什么病,举国上下,无人知晓。群臣到处打听消息,对真相进行着前赴后继的有奖竞猜,一时间,流言与谎言齐飞,纳闷和郁闷交错。
御医宋安道奉旨前去诊脉,出来时群臣自然要纷纷打听,然而宋神医却一言不发,任你百般试探敲打,吓唬威胁,就是不开口,面无表情,有如一段呆木头。
这件事可真是奇了怪,自打有宋以来,老赵家共有五人坐上了龙椅:宋太祖豁达,宋太宗干练,宋真宗稍微有点二百五,爱听奉承,好大喜功,但还属于正常思维范畴。宋仁宗仁厚慈祥、兢兢业业——历届皇帝虽然风格不同,但从未如此神秘兮兮。
虽然病得不能上朝,更不能主持仁宗葬仪这样的大事,倒也没耽误新任皇帝做了几件小事:给一批官员升了官,又把自己的两个儿子赵仲鍼、赵仲纠分别加官进爵,三个女儿也通通封了公主,分别是德宁、宝安和寿康公主。
同时,宫中还传出了英宗虐待太监,以及对他现在名义上的母亲、曹太后“出言不逊”的传言,曹太后向大臣哭诉:“先帝一去,老身殆无所容”。
何况英宗的这个症候越来越显得奇怪:说是生病,却不肯吃药。作为极少数能见到英宗活人的大臣之一,宰相韩琦亲自捧起药杯,送到英宗嘴边,恭请他吃药。然而英宗的回答是:头一扭、手一推,药汁洒了韩琦一身。
连曹太后在旁也看不过眼了,给韩琦重新拿了一身衣裳,叹道:“相公殊不易。”又叫英宗的长子赵仲鍼去劝劝父亲,赵仲鍼赶忙上前侍奉汤药,结果是英宗他老人家越发牛气起来了,理也不理。
没吃药病也没加重,看起来确乎身体上的毛病不是很大,倒是有点像神经病。
病根儿究竟在何处,还要从英宗的履历表说起。
宋英宗1032年出生,和耶律洪基同岁,他是正月里的生日,所以比耶律洪基还大,可以自称兄长。这一年,他已经是个虚岁32-33岁的成年人,绝不应当还算年幼,肯定有行为自主能力。
在他的名字还叫赵宗实的时候,身份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这个濮安懿王赵允让,别的事没听说太多,生儿子的能力可真是超人,劈哩扑噜,儿子s一共生下了28个,女儿还不算。赵宗实恰好处于中间位置。
作为皇室宗亲,赵允让的爷爷是宋太宗,也就是说,宋真宗是他伯伯。对这个王府的大贵之家而言,有个词始终威压在王府的上空,不知是喜是忧。
这个词用现代汉语,可以称作“备胎”。
濮安懿王赵允让本人就是个“皇帝备胎”,宋真宗在位时,先是生了一个皇子赵祐,不久便死了,很久都没儿子。于是吹吹打打,前呼后拥,以“绿车旄节”之礼,将侄子赵允让迎到宫中去抚养,作为下一任皇帝的备选。然而不久,宋真宗生下了未来的宋仁宗赵祯,人家是正牌的,赵允让这个备胎自然被扫地出门,又是吹吹打打,前呼后拥,以“箫韶部乐”给送了回去,倒也礼数周全,面子很大。然而眼看着赵祯健康平安地长大,没灾没病更没死,赵允让的龙椅准定是坐不上了。他没能熬到宋仁宗驾崩,在宋仁宗死之前四年去世。
赵宗实重复着父亲的命运怪圈,因为宋仁宗当时也是生过一个儿子又死去,于是他四岁时就被迎入宫中,由曹太后亲自抚养,准备作皇位继承人。谁承想他八岁时,宋仁宗又生儿子了,他也从皇宫被送回了王府。过了几年,宋仁宗的儿子死了,赵宗实的身份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又过了几年,宋仁宗又生儿子了,不久儿子又死了……如此一共折腾了三遭。
赵宗实命犯备胎,遭遇人间少有之成长经历,于是乎也养成了人间少有之怪异性格。
当备胎之苦,不止在于眼看着正牌轮胎可以绝尘而去,将自己远远抛在身后,还在于:巨大的希望、巨大的失望和巨大的恐惧,一直笼罩在赵宗实的头顶。
全地球人都知道当皇帝的威风,只差一步,就可以登龙登天,但是全地球人也都知道,觊觎皇位可能带来的后果,也只差一步,就是灭门的惨祸。
本人以前总是不太理解听起来华丽丽的“华盖运”为何是种霉运,现在以赵宗实的经历看来,这东西确乎不是什么好运。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赵宗实头顶华盖运,脚踏铁索桥,沉默寡言、小心翼翼,不敢说错一句话,不敢走错一步路。担心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这可真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就算碰了满头大包,疼得钻心,也不敢说出口,只能声称是青春痘。
何况,皇帝备胎又不止他一个,宋太宗赵光义有九个儿子,只有真宗做了皇帝,余下的王爷们也生了不少儿子。而宋太祖那一枝的子孙,也个个都有做皇帝的资格。至于谁才能真正攀上高高的龙椅,就要看各位皇室宗亲的表现了。他们从一出生,就站上了一条无形的起跑线,每走上一步,都会被人暗地里打分评估。
在登上皇位之前,赵宗实的表现非常良好,非常良好。
他勤奋好学,史载“天性笃孝,喜爱读书”,唯一的爱好是藏书:“有书数橱,无异寒士。”
他不喜游乐,不喜女色,不喜珍玉珠宝,穿着非常俭省朴素。
他尊师重道。每次见到老师都要穿正装,行礼恭敬,并说了一句名言:“对老师,我怎么敢不重礼仪呢?”
他厚道仁义。他父亲濮安懿王逝世时,他把得来的珠宝玉玩,一分不留,尽数分给遣散的仆从。
他视钱财如无物。曾经买过一条价值三十万金的犀带,结果不小心被仆人丢了,他一声“算了”就完事,半点不追究责任。
宋仁宗曾经向皇室宗亲颁发过一个《宗室六箴》,就是作为宗室子弟的行为淮则。赵宗实把它写在自己府邸的屏风上,每天诵读不倦,时时用以自省。
虽然各位大臣基本没见过赵宗实的尊容,但这样的名声已远远传扬在外,仁义礼智孝,真是皆占全了也。
最重要的是,他还非常之谦让,对于作皇帝这件事,他毫无兴趣,大有许由之风。就在宋仁宗要给他升官“知宗正寺”之时(当时提升他的官职,明显是一个将要立为皇位继承人的信号),他以父亲逝世要守孝为由,对此予以了坚决拒绝。
赵宗实把谦让做到了什么程度涅?宋仁宗连续下了18道圣旨请他就职,他连续回了18份辞表,开始说是要守孝,后来又称病不出。写辞表这件事他交给手下的一个幕僚周孟阳去做,每写一次有“十金”的稿费,周孟阳被连续约稿18次,赚了一千多贯,意外发了笔小财。
宋仁宗一想,这孩子实在太谦虚了,干脆也不用循序渐进了,直接立为皇子,岂不美哉?于是派人直接抬轿子去王府接人,结果派去的人又回来了,说是赵宗实仍然称病不出。轿子在皇宫和王府间往返了四次,轿夫累得贼死,也没把人接过来。
大臣们感动得无以复加,都说:“别人见到丝毫小利,还要争执,这位皇子被赐予如此浩大的声名和财富,这都300多天了,还在谦让,真是贤人啊!”
不过这个“咸人”天天嘴里喊着不去不去,最后终于也去了,宋仁宗和曹皇后把他安置在皇宫的一所偏殿之中。宋仁宗去世当晚,曹太后主持大局,召集臣子议定,命人对外封锁消息,抓紧通知赵宗实(现在已经改名叫赵曙了)前来继位。
赵宗实被宦官叫来,一听说是这事儿,吓得胆战心惊,第一反应是: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嘴里叫着:“某不敢为,某不敢为!”于是就在宋仁宗逝世的寝殿、福宁殿里,未来的皇上在前面飞跑,几位老大臣在后面猛追,追上之后把他紧紧搂住,七手八脚,有人解开他的头发(皇帝加冕要戴冠,发式和臣子不同),另有人把黄袍套在他身上。
所以大宋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之外,这位英宗皇帝可以算作第二位“黄袍加身”的。须知黄袍加身这事,在今天已经视同“司马昭之心”了,但在当时还是很吃得开的,大臣们在追跑过程当中得到了快感,再次感动得无以复加:“贤人啊!”啊不,现在是“明君啊!”
新君上位,忙坏了群臣,除了各项盛大的仪式之外,许多大臣都在揣摩这个新皇帝的心思,有不少人已经忙着赶紧摸清风向,向新头领靠拢了。可惜明君喊了没几天,就发生了上文皇帝发疯的一幕,随即这位新皇帝就一“病”不起了,他“隐居”在深深的宫殿之中,恍如美女戴面纱,怎么都看不见脸。
可是老不见人,终归是不行,何况宋神医那边终于漏了点口风,说是皇上“六脉平和”,言外之意,其实没病!于是终有一日,韩琦等人进宫探病,问问英宗这“病”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英宗殿下白眼一翻,双唇一动,终于吐出了一句金口玉言。这句话一共六字,本人一字未改,全句从史书中照抄:
“太后待我无恩。”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心中都是一寒。这位新皇帝心胸之狭獈、天性之凉薄,已在此句话中,表露无遗。一语既出,群臣侧目。
[ 本帖最后由 武五陵 于 2010-2-23 17:17 编辑 ]
爱双儿⊙敏敏
发表于 2010-3-1 15:05
楼主可以考北大历史系的研究生
慕容欢
发表于 2010-3-7 16:57
考证的真是不错 本人最喜欢天龙 也是有这方面原因 在短短的两三年发生了 其他书中几十年才发生的盛事
昔晦今明
发表于 2010-3-15 18:37
坐等楼主更新啊,这么好的文章。
乱剑狂刀
发表于 2010-3-17 23:18
更期待楼主分析《神雕侠侣》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帝国和最富裕的封建王朝对抗
莫二
发表于 2010-3-18 16:43
就一个字,服;俩字,佩服。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4-2 15:53
劳歌一曲解行舟,武五陵先生辛苦!
[ 本帖最后由 shaolinpai 于 2010-4-2 15:55 编辑 ]
血刀
发表于 2010-4-2 18:55
楼主辛苦。佩服楼主才华。:dvv
边城玫女
发表于 2010-4-12 08:42
我也八卦一下
段誉,死时候八十多岁。但是,他什么时候时候死的,史书也没交代。1147年退位后,因为年衰心烦,我想也当不了多久和尚的。
慕容复,历史上就交代了大概存活时间,唐德宗时期。(并非只是小说人物巧合同名,而是真的,历史上的慕容复,就是小说人物的原型)。这么算来,慕容复在天龙八部中,实乃比天山童姥更传奇的老妖
萧峰,暂时查辽史萧氏人物,没匹配的。。。。
虚竹,根据党项的风俗,平野八部的上层贵族互相联姻。所以西夏招一个毫无身份的汉族小僧当驸马,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虚竹是拓跋贵族,那么还可以继续八一下。因为西夏是一个佛国。这么推断,虚竹的身世,也许并不是方丈的私生子。说不定是西夏某贵族放在少林寺替父礼佛的产物。
[ 本帖最后由 边城玫女 于 2010-4-12 08:4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