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这句话倒是一句大实话。
管他书收进去,是为了转手赚钱的,还是为了收藏,或是阅读的。
一切,就默认现实吧。
不过,对于书的版本,我更看重的是文本。
就如当年明报的报纸,根本不存在实体书的模式,但就算是扫描件,想必也是珍贵无比的。
读书人,读的还是文字。
至于三联,在文本上,缺字和改字,的确很遗憾。
虽然,也许它不影响阅读,可它毕竟不再是完整的金书的。
就如你读一套书,漏了一些字,是不是会感到很可惜。 以前还真不知道三联出版社是这么牛的出版社,只是喜欢金庸小说才去买三联,假如换做别的出版社出版金庸小说,我也一样会去买,我相信大多数的书友还是和我一样,买书时本着内容区的,而不是对着出版社去的。我是70年代初生人,小时候看的是所谓的那些盗版,我对三联没那么多的感情,感觉那些盗版和三联没什么区别。
金庸作品能够被三联书店出版,本身就是金庸个人的一种荣耀。
三联书店历史悠久,与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齐名,是中国三大老牌出版社。三联书店以学术文化出版为本位,非经典不出。像《哈佛燕京学术丛书》、《陈寅恪集》、《钱穆作品系列》、《钱钟书集》等都是大手笔。 原帖由 高渐飞 于 2010-12-17 15:50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任何的咬文嚼字都无法影响三联版高高在上的价格,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确定的,求多供少(也不可能多,因为已经绝版)价格自然上去了,为什么会求多?自然是有卖点。一旦进入收藏领域就不要再去研究价格的合理性了,喜 ...
其实你这完全是怨妇心态,只会默默忍受:),价格由市场决定没错,但无论什么市场应该也有监管的吧,自由市场也是有约束的,不能什么都乱来 原帖由 西风吹梦 于 2010-12-17 16:32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认真读了上面的所有帖子,说实话真觉得头晕。其实楼主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金庸及其作品在文学(文化)的地位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联出版社”对金庸作品地位的推动,确是锦上添花,这不值得反复论述。
我 ...
兄台,这话完全不对头了,既然不看重版本干嘛要成立版上钉钉版块,楼主干嘛这么辛苦贴那个TOP10,呵呵 哈哈看到天堂兄和雪衣兄能够握手言和很开心:sftr 原帖由 梦心缘 于 2010-12-17 17:51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有钱人不读书,读书人没有钱”.
呵,这句话倒是一句大实话。
管他书收进去,是为了转手赚钱的,还是为了收藏,或是阅读的。
一切,就默认现实吧。
不过,对于书的版本,我更看重的是文本。
就如当年明报的 ...
“有钱人不读书,读书人没有钱”,这句话根本是个伪命题。与其说是大实话,不如说是牢骚话。读不读书跟是不是有钱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再说大多数人收藏版本,本来就不是拿来阅读的,在这里感叹书被人拿来赚钱,拿来藏,想读的人买不起,根本就是无的放矢。
对于文本我认为在现在这个电子时代,文本对版本价值的影响力在下降。很多珍惜文本都会陆陆续续有电子档供读者参阅,但我相信原始版本并不会因文本内容的公开而降低其价值。收藏领域有其自身的价值规律,很多书的一版一印和一版二印文本并无差别,价格却差别很大。具体到三联版,其缺字基本属于校对差错的范围,对其版本价值影响甚微。 原帖由 书天堂 于 2010-12-18 11:39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有钱人不读书,读书人没有钱”,这句话根本是个伪命题。与其说是大实话,不如说是牢骚话。读不读书跟是不是有钱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再说大多数人收藏版本,本来就不是拿来阅读的,在这里感叹书被人拿来赚钱,拿来藏,想读的人买不起,根本就是无的放矢。
对于文本我认为在现在这个电子时代,文本对版本价值的影响力在下降。很多珍惜文本都会陆陆续续有电子档供读者参阅,但我相信原始版本并不会因文本内容的公开而降低其价值。收藏领域有其自身的价值规律,很多书的一版一印和一版二印文本并无差别,价格却差别很大。具体到三联版,其缺字基本属于校对差错的范围,对其版本价值影响甚微。
前边说得都有道理,最后一句(具体到三联版,其缺字基本属于校对差错的范围,对其版本价值影响甚微)就未必了,还是有相当收藏者追求藏书内容的完美的。
古龙作品的一些根据武侠春秋等早期版本翻印的香港盗版价格会高过一些绝对的台湾正版,就是因为其翻印的底本忠实原貌。
红楼梦的当代甲戌16回影印本价格会高过清代、民国的一些120回本,完全是因为读者追求曹雪芹原著的本来原貌。
一版一印、年代古老、数量稀少都是书价的因素,但书的内容、质量、接近原貌的程度同样是书价的因素,这是藏书不同于集邮等纯收藏的一个特点。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10-12-18 11:57 编辑 ] 原帖由 江湖 于 2010-12-18 11:56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前边说得都有道理,最后一句(具体到三联版,其缺字基本属于校对差错的范围,对其版本价值影响甚微)就未必了,还是有相当收藏者追求藏书内容的完美的。
古龙作品的一些根据武侠春秋等早期版本翻印的香港盗版价格 ...
我如此判断的依据是:市面上所谓完整版本的数量实在太大,有需求的读者很容易找到,这样的话其文本的重要性就降低了。而三联版其他因素对价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所谓文本缺失的因素。像你说的古龙和红楼,其有价值的根本原因是这些版本印数很少,我相信如果数量很大的话,价值马上就下来了。
[ 本帖最后由 书天堂 于 2010-12-18 13:23 编辑 ] 我已说过“数量多少”是“书价的因素”,只是强调“文本、质量、接近原貌程度”等等同样是决定书价的重要因素。
“三联版其他因素对价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所谓文本缺失的因素”,我看难说,当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三联版文字有问题时(一是技术性缺失,二是政治性缺失),难保不让一批原计划高价买入三联的读者转投印数多且尚未绝版的明河社本。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10-12-18 18:04 编辑 ] 呵呵又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就是自从开贴讨论三联金庸,在论坛上说了最近孔网三联一上书就大多被人拍了后,这两天一改常态,三联金庸的书又恢复往常了,拍得人不怎么多了,呵呵,是巧合吗 争来争去没意义,也改变不了什么。
管他三联还是神马,哪天哥哥一高兴,拿它当厕纸,让他再长价,我爱不了你还不能恨你吗? 近日入手一套三联精装,很不错,看着书脊,很有感觉 保存的价值在于书的内容而不是什么“封面”。公道的说,“三联版”《金庸全集》是最全的金庸修订版武侠小说,这就是它的收藏价值。但是从印刷质量上来说,别吹了,脱字、漏字、错字现象很多(我这里说的还是正版,不是地摊上的盗版),比不上宝文堂和时代的版本。封面质量也不如上两版。而且三联版所谓的插图不过是汇集了其他版本里插图(广州版又直接从三联版拿来),没有多少原创和创新价值。至于所谓的封面,请看过台湾远流版和香港明河版封面的读者来评论似乎更加公道点。三联版的封面并不紧扣主题,和书本的内容相差甚远(倒是和广州版的修订版和口袋新修版有点类似)。喜欢三联版我不反对,但是昧着良心说话可不好。
另外,如果说“三联”版树立了金庸“文学大师”地位,那么要是当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或者群众出版社来印刷(抑或商务印书馆、上海文艺出版社),岂不是更能让金庸早点成为“大师”吗? 原帖由 通天晓 于 2010-12-19 10:30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保存的价值在于书的内容而不是什么“封面”。公道的说,“三联版”《金庸全集》是最全的金庸修订版武侠小说,这就是它的收藏价值。但是从印刷质量上来说,别吹了,脱字、漏字、错字现象很多(我这里说的还是正版 ...
讨论了一下三联版的价值,怎么就变成昧着良心说话?宝文堂也好,时代版也好,很多人是看着它们长大的,对它们有感情,包括我在内。但由此说三联的印刷质量不如它们,那才是昧着良心说话。它们的用纸,印刷,装订哪里超过三联了?指责三联居然指责他的插图,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创新就意味着有价值?封面怎样紧扣主题,宝文堂是一种方法,明河社是一种方法,三联也是一种方法。看不懂体会不到,那就要检讨检讨自己的鉴赏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