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萌
发表于 2014-1-30 07:52
顺治与康熙虽为父子,性格迥异。康熙聪明睿智,处事果断,沉稳冷静。对于臣下们的歌功颂德,他虽然爱听,却能透过重重迷雾看清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而顺治则性子急燥,犹豫寡断,易受他人左右。顺治在名寺五台山修习佛法七年,韦小宝初次见到他时,他正在漆黑的僧房里“盘漆而坐,一动不动”,对韦小宝的话充耳不闻,甚有高僧风范。然而,韦小宝改变策略,三言两语,连哄带骗,刚刚还呆若木鸡的顺治,立即变得:
“勃然大怒”,
“伸手在大腿上用力一拍,”
“喝道...”,
“大声道...”
“师弟,咱们快快出去。”
又是怒又是拍又是吼的,行痴变得比行癫还要性急。
是韦小宝的话很高明吗?
不。
此时的韦小宝初入官场,他只是“半真半假的捏造了许多言语”,不过是“阴毒女人”一般的想法,他的目的,只是通过帮助顺治来讨好掐媚康熙。
做为一名普通僧人的顺治尚且这般容易被一个阴毒女人的想法所蛊惑,那么七年之前当他还是九五之尊时,面对无数臣子们更加阴毒更加掐媚更加高明的谎言时又该如何呢?
*******祝大家新年快乐,合家幸福!*********
柳成萌
发表于 2014-1-31 16:43
据海大富所知,知道顺治出走的人有六个,他们是:太皇太后,皇太后,顺治(行痴),玉林,海大富,赫巴察(行癫)。而知道顺治出家的人只有四个:顺治,玉林,海大富,赫巴察。
真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从头到尾一直以为顺治已死。
确实如此吗?
我们来回忆一下海大富与皇太后在那个夜晚的对话。
“却听得太后问道:‘你有什么消息?’海老公道:‘五台山上的消息!’太后道:‘五台山?你。。。。。。你说什么?’语音有些发颤。”
“皇太后道:‘那还用多问?我自然想知道。’海老公说道:‘主子是出家做了和尚。’太后‘啊’的一声,气息更加急了,问道:‘他……他真的出了家?你……你没骗了?’”
“海老公道:‘那人是在五台山的清凉寺中。’太后舒了口气,说道:‘谢天谢地,我终于……终于知道了他……他的下落……他………他……他……’连说了三个‘他’字再也接不下口去,声音颤抖得十分厉害。”
注意“他真的出了家?”这句话。
尤其要注意“真的”二字。
再注意“五台山?”这句话。
尤其更要注意“?”这个标点。
当一个来意不善的人,第一次告知你某人做了件匪夷所思的事(比如出家)的时候,听者正常的表现应是诧异而非质疑,你应该问的是:
他买了房?
她结了婚?
她出了轨?
她杀了人?
他出了家?
而不是“他真的出了家?”
而通常情况下,“五台山上的消息”则更加没有理由吸引住半夜三更不睡觉的太后。
很明显,毛东珠不但早已知道顺治出家做了和尚,而且知道其出家的大致位置在五台山。毛东珠紧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想到出了家的顺治依然没有忘记董鄂妃之死。
而且派出查案的高手又突然找到了自己。
柳成萌
发表于 2014-2-1 20:13
毛东珠,是如何知道顺治在五台山出家的消息呢?
八年前,还是宫女的毛东珠用化骨绵掌功夫杀死了荣亲王、董鄂妃,贞妃,孝康四人,然后又拘禁了当时的皇后,取而代之。她在戒备森严的皇宫里,成功地对清廷首脑实施了杀害,绑架与冒充。与假扮太监的韦小宝相比,毛东珠的动作难度系数更高,危险系数更大,真可谓精明强干,一身是胆!
那么,仅仅做下这些大事,是否就意味着毛东珠大功告成了呢?
从董妃被杀到削发为僧的这段时间内,顺治做了不少事情。
比如追认董鄂妃为端敬皇后。
比如命人编撰《端敬皇后语录》。
比如在一个月中,连场观看海大富杀死五名宫女的模仿秀等。
尤其是编撰语录,那是要千人俑万人藏的,宁缓勿失,焉能马虎!
顺治在董妃死后,仍然在皇位上呆了至少两年的时间。
亨利余
发表于 2014-2-1 23:51
柳成萌 发表于 2014-2-1 2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毛东珠,是如何知道顺治在五台山出家的消息呢?
八年前,还是宫女的毛东珠用化骨绵掌功夫杀 ...
柳兄是金武侠的大侦探。可谓见微知著,精彩!:victory:
柳成萌
发表于 2014-2-2 05:12
亨利余 发表于 2014-2-1 23: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柳兄是金武侠的大侦探。可谓见微知著,精彩!
亨兄谬赞,多谢支持,新年大吉!
阴小白
发表于 2014-2-2 13:21
楼主分析抽丝剥茧,透彻入理,行文幽默,读来十分畅快。春节期间坚持更新实乃业界良心ds1775465354期待后续佳作
亨利余
发表于 2014-2-2 16:26
亨利余 发表于 2014-2-1 23: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柳兄是金武侠的大侦探。可谓见微知著,精彩!
恭喜柳兄和各位网友新春快乐,人人踏燕!
非常佩服柳兄 在平实的常识推理,挖出大量隐晦的事实。
——鬼佬说的:魔鬼就在细节.
也发觉我自己阅读粗疏,咳咳.......咳咳......
嘻嘻.......
柳成萌
发表于 2014-2-3 09:20
之前说过,顺治的性格易为他人左右,他身为一国之君,二十出头,此时去讨好他并不稀奇,有很多人从他六岁继位的时候便开始培养感情,他们的富贵前程家族兴衰全在这个年轻皇帝身上,顺治如果伤心而死,就如股市崩盘,长线短线全玩完。
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神州大地将有很多韦小宝式的人物为顺治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助其度过那段痛苦的时光。以顺治的智商情商,方法是很多的,比如转移视线法,以假乱真法,轮回转世法等,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在集体智慧的推动下,顺治有没有可能化悲痛为力量,将皇帝进行到底呢?
过后我们知道没有。在当时,是个未知数。
最最重要的是,以顺治之痴情,董鄂妃任何一丝死于非命的怀疑都有可能引起他的高度重视,龙颜大怒之下,急调天下名捕,宁可拆了紫禁城,誓要捉到真凶!宁可杀错三千,不可放走一个!
此时的凶手毛东珠,只是一个不招待见的皇后身边的宫女,在这种惊天动地的阵势之下,她又能隐藏多久呢?
柳成萌
发表于 2014-2-4 10:27
毛东珠行事心狠手毒,不达目的绝不罢休。韦小宝与其无冤无仇,甚至还救过她的性命,然而,仅仅只是怕韦小宝泄露自己的秘密,毛东珠便如坐针毡,必欲除之而后快,接连派出了太监、侍卫头子、师妹、师兄、连带自己,向韦小宝发出一波又一波的的攻击,虽然去一个死一个,状如飞蛾扑火,足见其毅!
毛东珠位居太后之尊,尚且如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那么,当年她悄悄杀死顺治的最爱之后,会没有任何后着,只是静观其变吗?
毛东珠要假扮皇后,她可以更换身边的宫女,但不能更换宫里所有的宫女太监。况且,假扮皇后不比假扮小桂子,皇后世代贵族,从小知书达礼,毛东珠一介武妇,能模仿其身形声调,能模仿到皇后的学识素养吗?皇后的亲戚会不来宫中串门吗?
杀死董鄂妃等四人之后,到顺治出家让位之前的这段时间,对毛东珠来说是最危险的时间。如果在此期间毛东珠无所作为,那么等待她的就是被发现,被拆穿,被碎尸万断!
柳成萌
发表于 2014-2-5 12:09
毛东珠一要避祸,二要权力。
在后宫,只有被宠幸才能拥有权力。但是,即便顺治彻底忘掉董鄂妃,整容之后的毛东珠依然明显缺乏对顺治的吸引力。想要长久得到权力,只能升级,由皇后升级为太后,通过掌控小皇帝而获得权力。
要成为太后,顺治就得驾崩。
然而董妃虽死,顺治却并未殉情。用化骨绵掌送他一程是否可行呢?顺治是皇帝,身边高手众多,一旦失手,前功尽弃。
而且,仅仅让顺治无疾而终是远远不够的,他在死前必须要有遗诏传世,必须指定那个可怜的失去孝康母后的皇三子玄烨登基,否则皇位的继承就是权臣们说了算。
综合各种因素,让顺治退位让贤便成了正确的唯一的选择。
终于,在顺治为董妃的离去而生不如死的时候,在毛东珠害怕快递上门而担心吊胆的时候,在海大富为查案而焦头烂额的时候。
那位大师出现了。
整个世界,清静了。
杨八横
发表于 2014-2-5 13:28
好文采!!!
柳成萌
发表于 2014-2-6 17:25
五台山上,韦小宝与双儿力劝已成为行痴的顺治离寺避祸,行癫也跟着请求。
“行痴道:‘师父可没叫我们离去清凉寺。’”
韦小宝费了半天口舌,终于使得行痴下决心出寺躲避,玉林大师三言两语便使得行痴“拜伏于地,道:‘师父教训得是,弟子明白了。’”
“行痴颤声道:‘是。’”
师父可没叫我们离去清凉寺?!
顺治三十好几的人了,出家也已七年,别说是清凉寺,就是到少林寺学艺他也有资格下山了。他提起大师,却仍然是才走进校园的小学生的口气。
“老师可没叫我们做作业!”
“老师可没叫我们做游戏!”
......
老师一开口,行痴立马吓得又是“拜伏于地”又是“颤声”。由此可见,玉林与顺治的关系,已经完全超越了正常师徒的关系。顺治不仅跟着玉林修行,他的行动坐卧走吃喝拉撒睡,皆要师定而后行,大师的话,就是圣旨,大师发话,你就得“行痴”。
他派海大富回宫中查案,百分之百在瞒着玉林。
大师,已然成为主子的主子。
毛东珠是怎样认识玉林的,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玉林一直在为毛东珠服务,这就够了。
危急之时,他们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玉林负责完成毛东珠夺权的最后一步,收一国之君为徒,带其出家,完成旷世未有之功业。事成之后,毛东珠放顺治走路。
我升职,你加薪,大家开香槟!
皆大欢喜,仅此而己。
柳成萌
发表于 2014-2-7 17:55
僧房里,韦小宝一语惊醒梦中人。
韦小宝道:“所以咱们需得出去躲避,免得遭了皇太后的毒手。皇太后的手段是第一步杀你...”
行痴大声道:“幸亏得你点破,否则当真坏了大事。师弟,咱们快快出去。”
即使知道了妻儿被害的真相,顺治依然没有报仇的想法,他只是出去躲避而己。
此时藏在门外听了半天墙角的大师说话了:
“世间冤业,须当化解,一味躲避,终是不了。即有此因,便有此果,业即随身。”
“你从前的妻子要找你,便让她来找。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她怨你,恨你,要杀你而甘心,你反躬自省,总有令她怨,令她恨,使得她决心杀你的因。你避开她,业因仍在,倘若派人杀了她,罪业更加深重了。”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自古天经地义,太后用阴毒的化骨绵掌行**人,连几个月的孩子都不放过,将这种穷凶极恶的罪犯绳之以法,怎么罪业就更加深重了呢?
不能报仇,也不能躲避。惹不起,也躲不起,枪来挺胸,刀来伸头,用佛祖的标准去要求一个普通和尚,大师,你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难道这就是你的化解之道吗?
有人可能会说了,玉林乃一代高僧啊,他怎会做此不堪之事呢。
高僧?
元末明初,也有一位高僧,他出身少林,位列四大神僧之首,名曰空见。空见大慈大悲,舍己为人,是谢逊心目中的偶像,苦海中的明灯。相同的是,两位高僧都在化解冤仇。
所不同的是:
凶手成昆已然对犯下的罪行深自忏悔(至少在表面上)。
凶手毛东珠对自己的恶行颇觉得意。
成昆与谢逊有辱妻杀亲之仇,也有传武授艺之恩。
毛东珠与顺治无丝毫恩情,只有杀妻害子之仇。
空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化解他人的恩怨。
玉林让受害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化解自己的血海深仇。
柳成萌
发表于 2014-2-9 14:01
玉林大师指点顺治不要“避开她”,否则的话将“业因仍在”,顺治照办了。
在金阁寺里,康熙带着太后,带着“她”来了。
好啊,原告被告难得都聚在这里,大家当众辨个明白,看看顺治到底有何“令她怨,令她恨,使得她决心杀你的因”?大师呢,正好施展无量法力,化掉这个“业因”,岂不很好?
顺治在大师的教育下却又“不想见她们”了。
为什么呢?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案情重演之下,激动的徒弟不好掌控。
不想见她们,不愿报仇,这无所谓,董鄂妃就当做了太后练功的靶子。但太后杀死康熙生母孝康皇后,对康熙来说,此仇不共戴天,顺治却让康熙“偏偏不能跟她为难”。大师,未免管得太宽了吧。
不杀太后也行,将其贬为庶民不过份吧。太后心恨手辣,武功阴毒,让这个危险物种大模大样地继续做太后,继续活动在康熙身边,你就不怕她发起狠来,给你儿子拍上几掌?
比起化解仇恨的能力,玉林远甩空见几条街。空见拼了老命也阻止不了谢逊继续寻仇行凶。玉林嘴皮子一动,不但让顺治成为有仇不报的“行痴”,还能隔山打牛,让康熙也成为有仇难报的“痴儿”。
海大富对端敬皇后之死起疑,他虽然本领不济,却已慢慢接触到了案情的本质。他用五名宫女做实验,以证明端敬皇后被人谋杀,现杀现验的效果已然让顺治“确信不疑了”,为何不见他大发雷霆之怒,继而天翻地覆呢?
大师阻止了他。
只有大师,才能阻止他。
大师,用“业因”之类的理由说服顺治,命令海大富终止侦查,失去了破案的最佳时机。
海大富至死也没有想到,他坚持不懈地为主子效忠,对付凶手。而那个“跟主子剃度的玉林大师”却持之以恒地蒙骗主子,掩护凶手。
如果,海大富知道他主子的主子就是凶手的内鬼帮凶,他会大咳一声,向玉林胸口打足一十三式七伤拳,让他彻底变成空见吗?
也许会吧。
亨利余
发表于 2014-2-9 18:25
忍不住再说,楼主的观察力惊人。
空见与玉林的排比,画龙点睛、情理兼备!
字字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