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重 发表于 2014-11-21 20:06

账单刀刃 发表于 2014-11-21 10:05
刘兄:

》》》西方学界有“作者已死”的说法,您可以搜索


没有从道德上指责少林武当的意图,我也以这二派为正面。只是,《笑傲江湖》写的是“政治生活”,不讲权术与心计反而是不道德的,就像天门道长一死了之,留下弟子们任人宰割。

今日世界各国,哪国的领导人有权利不讲权术,即使他领导着一个佛教国家。

没有上下层之别,大家有共同爱好,在网上一起谈谈说说,甚好。

我在沿海一小城,与严先生等也无来往。听说查先生年纪大了,近年也很少与人交往了。

问好。

账单刀刃 发表于 2014-11-21 22:09

本帖最后由 账单刀刃 于 2014-11-21 23:03 编辑



同样的事情,可以有多种解释

看见东方不败,可以说暗指毛泽东,也可以说代表所有个人崇拜现象,也可以说暗指其余的某某……

解释,说好听点,是学术。说不好听点,解释不过是一种没啥根据的扯。笔者至今记得,初中老师对鲁迅文章的“深刻”解读是多么的雷人。明明自己不是鲁迅本人,也不是上帝,居然能在数语间看见如此多的道理,仿佛鲁迅的文章处处谜语,暗藏机关。就像鲁迅有多少根头发,可以猜,也确实有标准答案(上帝知道),但没啥猜的必要。回到话题,一本红楼梦,能看出史湘云是谁,能看出秦可卿是谁,这些当代神人的杰作不必再金学(暂时这么称呼)中发扬光大,例如某某组织是苏联,某某人是左派代表……

笔者倒以为,与其花时间去解释萧峰向问天方证的心理,不如花时间去探索:金庸的小说为什么卖得好,我为什么不能成为金庸,我怎样才能成为金庸,金庸对未来的小说家的影响(经验),金庸小说的失败处(教训)……



上述发言,仅仅针对《看金庸》这个面向全国(?)的刊物,希望下一期能够办得更好。PS,如果是个人文集或江湖内部刊物,当然怎么写都行了

刘国重 发表于 2014-11-22 07:06

账单刀刃 发表于 2014-11-21 22:09


同样的事情,可以有多种解释


您的这种心态,实在不好。
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法文:Je ne suis pas d'accord avec ce que vous dites, mais je me battrai jusqu'à la mort pour que vous ayez le droit de le dire.

英文: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这应该是“现代人”起码的修养。
中国几千年吃亏倒霉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能容纳异见,非要让每一个人都服从一种思想、走“唯一正确道路”。
没有多元,就不是现代。
中国教育的问题,也在这里。非要给一个“标准答案”。对鲁迅文章怎么分析都可以,错误在于必须统一到“标准答案”上来。
要尊重、要允许他人发表错误的意见,彼此互补,整个社会才有比较正确的意见出来,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
金庸每天写社评,谈美国谈苏联,他的“刻画政治生活普遍现象”的小说中如果没有苏联的影子,我倒觉得不可思议。是我个人的感觉。别人评《笑傲江湖》不谈苏联,我也不会说人家就是错的,大家各说各的道理,如此而已。
我是不论武的,但从不敢说论武就没有价值。
按您的思路,文学批评就可以彻底取消了,因为批评者们都不是作者,都在瞎猜。
这样的不宽容的思想,太陈旧,也很可怕。
望您三思。

刘国重 发表于 2014-11-22 07:20

“武侠评论”当然是通向“金学”之域的重要途径,却非唯一路径。陈世骧先生谈《天龙八部》的那两封短信,才真正是堪称“金学”的大文字。40多年前陈先生便已警示:

“盖读武侠小说者亦易养成一种泛泛的习惯,可说读流了,如听京戏者之听流了,此习惯一成,所求者狭而有限,则所得者亦狭而有限,此为读一般的书听一般的戏则可,但金庸小说非一般者也。”

假如金庸作品只适合也只能从“武侠研究”的方向解读,其价值也就可怜的很了,而所谓“金学”,也就像我前面假设的“白兔学”一样,根本不成立。
如果“游离于武侠研究之外”,“与武侠的精髓没有联系”,便“自然,更是与金庸没有什么联系的”,势将被摒于“金门岛”门墙之外,则一旦游离于“情爱研究”之外,与“大旨谈情”的“精髓”缺乏深入联系,依步兄逻辑,更自然与曹雪芹无关,八竿子也打不到“红学”之高标了。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可惜步兄晚生了一二百年,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俞平伯、吴世昌、冯其庸等新旧红学家未得步兄耳提面命,虽然也多少也讨论《红楼》人物的情感问题,更多时候却偏离了“大旨谈情”的《红楼》“精髓”,“红学”到今天也还没走出葫芦庙,良有以也:天晚生步兄,百年竟如痴梦!
然而,也不尽然。像步兄自以为抓住了金庸小说的“武侠精髓”一样,很多年前有一位大人物,也抓住了《红楼》——虽非指“谈情”——精髓:

“《红楼梦》里阶级斗争很激烈,有好几十条人命.....只有用阶级分析,才能把它分析清楚。《红楼梦》写出来二百多年了,研究《红楼梦》的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可见问题之难……”

与步兄不同,这位大人物身具大能大力,足以令举国红学家随之起舞,结果如何?“红学”是走出了“末路”?还是走进了“末路”?
忆往昔峥嵘岁月,华山派“气宗”指“剑宗”为“邪魔外道”,“剑宗”则恐惧于“气宗”的“走火入魔”,各自坚执己见,为真理而斗争到你死我活。结果如何?华山派“武学”,因此昌盛?还是就此衰落?
世路多岐,本不足惧。一旦所有的人都走上“唯一正确道路”,才真正是“末路”、“死路”、“绝路”。
“参差多态乃是一切幸福的本源”,罗素这句名言凭仗王小波先生的揄扬而更为国人所知。岂止“幸福”?泰山不辞抔土,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一切学术要发展,要壮大,皆须鼓励而非扼杀这种“参差多态”。
于吾国学术之弊,吴老头子稚晖先生乃以“一道同风”概括之。我们被统一思想已经尽够了,难道在金庸评论上也要自觉地定于一尊、整齐步调,摒弃“末路”,偕行大道?
金庸小说的“精髓”,鉴于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严重滞后,尚未明确作出统一界定。所有读者,正不妨各自理解把握。天造庐山,我辈对之,或远看或近观,或仰瞻或俯瞰,皆无不可。何须自许独食过锦绣谷石髓,探得了《仙人洞宝典》,喧呼:唯寡人获睹庐山真面目,尔等所见皆为蜃楼海市,出于幻觉?
“我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就像大多数小说一样”,金庸本人并不强调他的作品中有一根“筋”,叫做“武侠的精髓”,似乎也无意点醒:千万切记我写的是“武侠小说”!只可从“武侠”的角度去阅读、去研究。
我谈《笑傲》人物,成文二十篇。写得不好,我自己知道。但所注目的确为“人性”,尤其关注“人性”在“政治”、“权力”的压制与诱惑下,如何被扭曲,而异化。
《笑傲》本身即是“政治寓言”,自不消说。所谓“武侠”,又何曾与政治脱离过干系?唯恐帝王受丁点儿委屈的那位精神太监,韩非子先生,早就警觉:“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试想:“乱”谁的“法”?“犯”何者“禁”?司马迁笔下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样的“卿相之侠”,固然牵涉政治极深。而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这些“布衣之侠”,就与政治绝缘?更不要说荆轲、聂政之徒了。
小说写的是古代人物、故事,作者金庸仍是现代人,有着强烈的现世关怀,他在岳麓书院坦言:(创作后期)试图在武侠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政治取向和对现实社会的一些看法。
我对理论性的东西既乏兴趣,也无力写出真正学术性文字。拉杂而谈,散漫不羁,是基本态度。步兄认为它们脱离文本,自有道理,未“完全”脱离就是了。一则,尺度很难把握得恰恰好;再则,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没有人(包括金庸本人)可以完全复原金庸创作时的心路。鄙人不求绝对契合,只要自觉与金庸当年(而非晚年)的想法并无龃龉,往往率意命笔。职此之故,我才在《破译金庸密码•题记》写道:“猜中了,是运气,猜错了,是丧气。如此而已。知我罪我,我还是我!”
步兄所担心的还是“金学”的出路,旁及于我。前段时间一位朋友更对我个人的成长关怀备至:“走得太偏了,离金庸的主题和本来意义越来越远。希望这位刘老师早日回到正题和正路子上来。”
我自然知道自己的解读总是存在讹误,从来不敢奢望自己的观念为所有人认同,而这位朋友语气中透露出的那种自以为掌握了绝对真理、攻乎异端务必让他者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的心态,才真正令我恐惧。
自己走在“正路”,同时就意味着他人皆已步入“歧途”?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样的道理,我们的祖先还是知道的。
安坐“十字街头的塔上”为人指路,何如自己开辟新路?一味指责他人所为不是顶有价值,何不珍惜时间发力去做他眼中那最值得做的?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老二早已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金庸说他“想写人性”,而后期作品又融入了自己的政治观念,而鄙人论说《笑傲》,所探讨的正是“人性”与“政治”。这也并不意味着鄙人把守住了优入“金学”圣域的唯一正路、不二法门。
作者比读者当有更大的发言权,但不能天然地成为争论的最终裁定者。作品一旦完成,读者自可各凭本心做多角度的分析理解。以《笑傲》为例,有人把它当“闲书”来读,有人把它当“名著”研究,有朋友喜欢谈说其中的武功家数、侠义精神、男女情感、文学技巧……在在皆是“正路”,但行无妨,有何不可?
虽然我不能苟同所有网友的所有观点,但既不曾自以为“超凡入圣”,也就从来没想过、更不敢断言:尔等已经“走火入魔”!
观点尽可讨论,“指路”大可不必。用王朔的话来说:谁又比谁傻多少!
“通俗”思想家房龙指出:唯一不应该被宽容的,是“不宽容”本身。
1917年,新文化运动发轫之初,胡适先生认为:“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相比之下,陈独秀就斩截坚决多了:“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此中隐约透漏出陈独秀的“教主”心态,而思想专制的根芽,此时便已埋下。这种人一旦掌握大权,其治下群氓只好学习“鵰侠”上官云的讴歌:“教主令旨英明,算无遗策…指示圣明,历百年而常新,垂万世而不替,如日月之光,布于天下……教主座前,属下如何敢参末议?” 
自由主义思想宗师海耶克也曾指出“自由的精神就是对自己是否正确不是很有把握的精神”,愿以此语,与步兄及各位好朋友共勉。

                 2007、12

账单刀刃 发表于 2014-11-22 09:15

本帖最后由 账单刀刃 于 2014-11-22 09:23 编辑

刘兄:

》》》按您的思路,文学批评就可以彻底取消了

你误会了。

文学批评多种多样,有好有坏。笔者认为该取消的是:①原型猜测(秦可卿是谁)②心理猜测(萧远山拖延心理分析)

文学批评中的文章,有不少还是很好的

顺便说一句,还有一个误会,说话的权力当然人人皆有,例如,我支持你在江湖写文章。

但是作为编辑,选文应该有些侧重。最后这句话,是写给《看金庸》的编辑的,希望他能看到

账单刀刃 发表于 2014-11-22 10:08

本帖最后由 账单刀刃 于 2014-11-22 10:27 编辑



从头看来,我发现我犯了错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看金庸》又不是武评专刊,小弟最近居然关心起来了。金吧有人在武评笔战,观战去也。

最后,刘兄作为金迷名人,肯花时间去回复,我很荣幸。谢谢。

刘国重 发表于 2014-11-22 17:06

账单刀刃 发表于 2014-11-22 09:15
刘兄:

》》》按您的思路,文学批评就可以彻底取消了


没有区别。
按您的思路,所有文学批评仍是需要彻底取消的,因为您觉得这2项不好应该取消,第二人觉得那2项该取消,第三人……最后就是全部取消。
海耶克指出“自由的精神就是对自己是否正确不是很有把握的精神”,罗素说:“我们各说各的偏见。”,我们自己觉得不好的,未必不好;我们个人觉得好的,未必就好。没有谁代表真理。
不同意,可以批驳,但想着“取消”什么,就是专制思想,就是自以为掌握绝对真理。发展下去,就是消灭异见。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23 20:41

好事,祝贺祝福。刘大哥升职了。:lol

无论魏晋 发表于 2015-2-20 11:53

京东没有开卖《看金庸》,不知道去哪里才能买到?

刘国重 发表于 2015-2-22 20:11

无论魏晋 发表于 2015-2-20 11:53
京东没有开卖《看金庸》,不知道去哪里才能买到?

抱歉,还需要一段时间。应该很快了。问好。

拈花生 发表于 2015-2-23 22:26

恭贺!

无论魏晋 发表于 2015-2-25 20:16

刘国重 发表于 2015-2-22 20:11
抱歉,还需要一段时间。应该很快了。问好。

多谢刘兄,期待着。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看金庸》杂志创刊,拙文《笑傲江湖“大三角”》【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