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旧小说中常有一些小人物,充作谐角,引人发笑。这类人要么头脑简单,憨直可喜(李逵,桃谷六仙是谓也);要么就机智多警,促狭胡闹(如《三侠五义》里的翻江鼠蒋平)。非也非也包三哥属于后者。
包不同这一辈子,是与“非也非也”四字绑在一处了。他这个人生性喜欢抬杠,别人无论说什么都是劈头一句“非也非也”驳回了再说。妙就妙在他不但驳敌,而且驳友,即令是与他相熟相厚的朱碧双姝、与他结拜的江南四庄主他也照驳不误,偏喜图个口头快感。而且包三先生驳人驳的巧妙,总能拉扯出些似是非是的正理歪理来,要你哭笑不得。即使被驳的人并不心服口服,又或者竟驳错了,包三先生又有一怪,他可是“生平决不认错,决不道歉,明知自己错了,一张嘴也要死撑到底”的。不独口头上是“非也非也”他行动上也是但凡旁人抢先,他必殿后;旁人畏缩,他却争先,总要与众不同才称心如意。
包不同在《天龙八部》里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听香水榭里一南一北两票江湖俗客争斗方酣、正没个了局的时候,横空飞出来一位高手。人家说“是包叔叔来了”,他却道“非也非也,不是包叔叔来了。”进屋三拳两脚便打发了恶客,看得人爽利,可他对谦恭有礼的段誉却没什么好脸色,又瞧得人费解。仔细端详端详这位包老三,他“是个容貌瘦削的中年汉子,身形甚高,穿一身灰布长袍,脸上带着一股乖戾执拗的神色。”形容相貌上就见出是位偏执古怪、傲骨棱棱的人物,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英丑”,英气勃勃而丑陋异常。
包老三喜斗嘴,却并非一味无理取闹的人物,他虽然总是顶撞人,得罪人,但心肠并不坏。最妙的是如此强项人居然还有个弱点,就是他的女儿包不靓,据他说来此女“年方六岁,眼睛一大一小,鼻孔朝天,耳朵招风,包某有何吩咐,此人决计不听,叫她哭必笑,叫她笑必哭,哭起来两个时辰不停”长相脾气,倒是将乃父神韵遗传了个十足十,父不同、女不靓,真是人间特立独行,奇哉怪也的一对活宝。包不同视女儿如掌上明珠,因此在天下英雄之前宣称包不靓是他今生最爱之人。他生怕别人伤了女儿,阿朱嫌他取笑阿碧妹子,半威胁半玩笑的说要欺侮他家“靓靓”(如此叫来倒是可人,呵呵)报复,包不同立刻停嘴。(十三回)爱女之痴之极,可见一斑。只是又不知包三夫人是个何等人物,居然能容忍这父女二人作怪?
“非也非也”的性格成因大约也有外界因素影响,包不同的童年并不愉快,他在回答酒罢三问时诉说幼时行状,乃是在一家瓷器店里当童工,老板“欺侮虐待,日日打骂”。终于有一日包三哥忍无可忍,狂性大发的将瓷器店中货品家生一古脑儿打得乒乒乓乓,稀巴粉碎。他将此事许为平生至快。可是后话如何呢?将瓷器打碎罄尽,老板岂能善罢甘休?包不同一定也有他的辛酸史,只不过他把这些深深的埋进了心里,只将任性玩世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看。我们都笑包老三浅薄,笑包老三贫嘴,笑包老三好胜,可是他这种“非也非也”、全盘否定的心态是要被何许样沉重的逆境才能逼的出啊,有几人想过?再往深处说去,包不同的全盘否定还只是停留在嘴上,西方文学里却有个人将这种否定刻进了心里。屠格涅夫有部小说《父与子》,那里面写了位叫巴扎洛夫的年轻人,他否定现实的一切,因为他从现实里看出了不公,看出了腐朽,看出了灭亡的先兆。但是他看不到新生的路,所以只有孤独的否定,否定再否定直到生命结束。
否定的结局是末路。
包不同也难逃一死,死于他的直性子,死于他的那句“非也非也”,更死于他一生最大的缺点——奴性。包不同一辈子不敢对慕容氏说他那句口头禅,只因他是慕容家臣,要守君臣之份,也就是主奴之份。最后一次的危机关头他挺撞慕容复,那又何异于《红楼梦》里焦大的骂贾府不肖子孙,可是主子不领情,不纳谏,不但如此,还要取诤臣的七窍比干心。于是包不同死了,死在慕容复阴寒的一掌下,死时清泪两行,伤心已极。不知比干、屈原死的时候,是不是也这般伤心难过。但是他并没白死,他的死点醒了几位结拜兄弟,令他们认清了慕容复的嘴脸,弃这位“少主”如敝屣,飘然远走。包老三非也非也而来,又非也非也而去,回味如浓茶般清苦。
我常想,如果这种“非也非也”的怀疑精神不是用于维护一个主子,一个人,而是用于维护一种主张,一种思想,会不会另有一番天地?想到此处,仿佛又见到包三先生那张“英丑”的面目,向我摇头笑道:“非也非也”。使我如临深池,如背鞭笞,如同脑海里钻入了一根硬棱棱的芒刺。于是只得坐起身来,再敲出这篇东西,以飨我心中的非也非也包不同。
停键于深夜5时37分,东方欲晓。近来学校服务器大病,网络时有时无,这篇说包三哥的帖子发出去又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