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1939|回复: 0

[转帖]论神雕侠侣:刘亦菲版小龙女离原著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0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初得悉张纪中《神雕侠侣》小龙女由刘亦菲出演时,在下亦曾不以为然。从小港台版神雕侠侣已经深入人心,“姐弟恋”稳重、冷艳比过儿成熟的小龙女模式思维也已经固定在观众的脑海里。突然间让一个稚气未脱的刘亦菲出演自然觉得不合情理。但金庸偏说她象小龙女,甚至说过“如果她出演小龙女千万的金庸迷就不会说我胡说八道了”,大感意外!金庸此举除了外间抨击纯属吹捧张纪中,是否全无道理呢?刘亦菲的小龙女是否当真一无是处呢?
  
  对于刘亦菲版小龙女坊间主要反对有几点:①过于幼稚;②气质上不够清冷;③笑得太多;④与黄晓明搭配不谐调。
  
  1、再看原著中的小龙女,小龙女本身的确是一个小女孩儿,金庸多次在书中强调她虽比杨过大数岁但自出古墓后比青年杨过显小,旁人看去就是一个与杨同辈的女孩儿。注意是女孩儿!女孩儿与女人正是内地版与港、台、新版质的区别,也是人们多年来忽略掉的重点。之前潘迎紫、陈玉莲、吴倩莲、李若彤等出演时芳龄二十有余,她们自身样貌气质倾向于内敛沉稳,她们的确有冷,有酷,甫一场就给人有端庄贞静的感觉,独少了一份稚气。所以说内地版小龙女不是对以往的颠覆,恰恰相反,是对原著小龙女数十年来第一次回归。如果单纯因为书中提及小龙女如冰似雪,像天仙凛然不可侵犯,就认为应该成熟点的女子扮演则错了。
  
  小龙女的特点在于面对世事时的懵懂无知,面对世事如同孩儿一般幼稚笨拙的,未曾真正入世,应属自然之人。她从出场时居于古墓从未真正深入社会,她的活动地点长期身在古墓、然后就是绝情谷底十六年,中间的襄阳城、绝情谷婚嫁、重阳宫飞剑、蒙古军中,都是匆匆过场。在面对古墓外的世界,相较于自幼饱经忧患,大悲大喜的杨过,小龙女的社会经验是幼稚雅拙,不知所措的。她从来不能理解世人的复杂思维,但这一份幼稚又不同于豆蔻年华十六少女的天真烂漫,因为如果没有杨过的出现,小龙女的精神世界是静态的,而不是普通小女孩的“动”。这份稚拙是代表了一个未经历过社会礼教污染的自然,她的内心是透明的,想说就说,想爱就爱。我们常人天生就在社会的圈子打混,哪怕是优秀如程英、郭襄、杨过也同样接受过社会文明教化,杨过与小龙女相比,小龙女内心的天然则更加纯粹。
  
  郭襄曾想如果当年她早生于小杨过,变成大龙女也在终南山旁住下,收下叛出师门的小杨过为徒,哪么今天杨过爱上就是我了。小龙女是社会教化之外的特殊产物,命运是不可复制的,尤其是在当时,小龙女是自然中的产物,而非社会文明中成长起来的人。所以小龙女也是不可复制的,哪怕小龙女并非真的貌若天仙,她依然是小龙女,因为小龙女这可贵不在于其外在的冷若霜雪,美如仙女,任何一个人如果是在社会之外,如小龙女这样的成长她也可能成为一个小龙女。固然,小龙女的罕有在于她一直在世外,从未入世,所以也因她一直如小女孩子一般青春、稚拙,因其内心而形于外表。这份稚拙是书中其他人不可能复制的甚至相似,所以小龙女只能有一个,也正因为这份特殊性,所以郭襄、程英都没有可能相似小龙女,小龙女是独一无二的。
  
  每多看一遍原著便会对小龙女有更多的浮想联翩,因为越深入看越感觉金庸在杨、龙两个古代的新人形象上,尤其小龙女身上寄托了他本身太多美的感情追求,有的看似能捕捉领会,但更多的是漫无边际,虚无飘渺。金庸塑造这样一个如虚似实,如梦似幻的人物。她永远那么年轻,仿佛不受空间与时间的规范。当我们年少时她是一个少女,当我们老去,杨过也凭添沧桑,她依然如一个梦中的少女轻轻掠过我们的心头,就像初恋飘渺、略带苦涩的梦,不紧不慢地跟随着尘世中人们的记忆。小龙女的稚拙、年轻是由内而形外的表现,她的“无知”既是一种幼稚,也代表了作者对人类的童年时代心灵纯真的向往与渴望,作者正是通过小龙女身上的稚拙,这份未受文明污染的幼稚、纯真表达他心中永恒的青春,只有未受社会污染的才是最纯净的,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梦,永远不可能存在于现实。却又隐隐约约闪烁在心头,可能我们喜欢小龙女正是固执着内心某个角落可笑的暗暗叹息着的,对自我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她的爱情、她的永远不老本身就是一个梦,一个永远的少女。所以,小龙女不稚气就不是金庸所写的小龙女了,而是寂寞的广寒仙子。
  
  2、小龙女甫出场时,清丽秀雅,莫可逼视,神色间却冰冷淡漠,冷若冰雪。语音娇柔婉转,却无丝毫暖意。杨过也感不知她是人是鬼,还是菩萨仙女。刘亦菲在小龙女清冷如霜的把握上是否到位,既未开播尚未可可知。要做到这一点绝对到位是有一定难度的,更何况是一个小女孩子。我觉得总体来说,也没有一个能完全把小龙女的神髓百分百的演绎出来,再者什么叫做绝对到位呢?因为小龙女之美很多时候只可意会,意会之物每个人心目中千差万别。
  
  重点在于她能把小龙女的本质演绎出几分。小龙女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可能是因为金庸在她身上寄予太多美好的象征,她既如冰雪般寒气逼人,对待感情专注、执着又强烈似火。
  小龙女的冷是因为修炼本门内功而成,是后天压抑的。“冷”是她的外表,是小龙女的一层面纱,而非与生俱来。从根本上,小龙女不是天生出来就是冷若冰霜、寒气逼人的小龙女,人生出来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有感情有欲望,小龙女是先拥有人性后才有“冷”的一面,暂时压抑她的感情,越是压抑人天生所拥有的热情,喷薄而出时的热烈就愈是惊人。否则就很难理解为她对杨过的感情为什么如此专注、狂热了,小龙女的冷与热是既矛盾又辩证统一。所以要深层探究小龙女,不能停留在表层,她的冷不是外表的冷傲、冷冰、冷酷,而是外冷内热,更何况小龙女并非一直冰冷。
  
  小龙女与杨过同眠一室的第一个夜晚,十八年来从未与人深谈,直至遇着心热如火的小杨过,竟与他谈得娓娓忘倦。明明自己在黑暗的古墓中目可视物,仍细心为杨过点灯、擘蜡烛引路。将练功圣物寒玉床让予杨过。在杨过不明所以时,如果她内心真冷的话,本可不加理会的,却耐心地讲解予他,更证明小龙女的“冷酷孤僻”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她的内心不是冷漠不可侵犯的孤僻冷酷仙女,只是一个呆着古墓从没同龄玩伴的比较安静而寂寞不自知的小女孩,一个本性纯朴善良的人,她的内心能有多冷呢?
  
  她内在的本质始终是一个小女孩,一个生活在古墓长大没有人陪她玩比较特别的小女孩子,如果她不是在古墓长大就不会成为这样特别的一个女孩子。所以小龙女是后天压抑心性而成其为我们所以为的“冷”“酷”的小龙女。但是小龙女天性是善良,否则不会绝情谷一次次为对她不怀好意的裘千尺扯下自己的衣裳包扎伤口,在古墓外叫杨过救害她命不久矣的郭芙(可以说郭芙的命是她救的),为惨死情花丛的李莫愁流下伤感的泪。她只是缺少社会世俗文明的洗礼,她打小在古墓生活这个“冷”只是一种惯性,并非真的经历过伤害造成的心灵重创而体现出的冰冷。我认为应该将这个冷字表现为一种对世事的淡泊,无欲少思的静态,这种冷的折现出的寒气能是凌厉沁骨的吗?所以我觉得小龙女冰的面纱内包裹着人类性本善的温度。到底她的眼神该冰冷如霜,还是流露出自然的温度,两者融洽出来的眼神应该是比较有一点点温暖而淡然的,看片花,小刘眼神中流露中淡淡的暖意合来看还是比较吻合的,并无大的问题。
  
  3、历来许多人将小龙女定位为半人半仙,我觉得其“仙”是外表的淡然疏离、清冷之气,她本身纯静如处子,纯真之人的笑也是自然而发,不作压抑或强加掩饰的。她的笑正如她“冷”的问题争议一样,极有相通之处,不能独立分割的。翻阅原著,龙女笑的地方颇多。
  
  原著中:
  
  葬孙婆婆入棺,小龙女与杨过对话,有微微一笑;杨过因寒玉床彻骨冰凉,状极狼狈,她又险些笑出声来,又有幸灾乐祸之意。之后这晚里是几次的冷笑。古墓初期,小龙女孩童般心性是存在的,她的面部表情应该是隐有笑意而不是绝对冰冷,当时与杨过尚陌生还有些拘谨抑制。
  
  到第六回玉女心经,教授杨过“天罗地网势”,“小龙女微微一笑,左手拿起他的右臂,右手在他‘天井穴’附近轻轻揉搓,小龙女笑道:‘是啊,咱们练的就要怎样比他。。。。。”,是时,是一种作为老师见学生聪敏上手快的欣慰和赞许。
  
  两年后,杨过尽得所传,二人合力将麻雀逼落,“小龙女喜道:对了,过儿,咱们以往练的还只是古墓功夫的第一层、第二层、到第三层之后,很多功夫是咱二人联手抗敌”,有一段,杨龙对话,杨怕小龙女不要他,悲从中来,“小龙女淡淡一笑,道:‘那也得看你乖不乖”。这时的笑是更为自然而发的淡笑,比起收杨过入古墓第一晚大为不同,也显示了与杨过的关系已经亲密。
  
  当晚杨过青春期情思荫动冒犯师傅抓住小龙女的脚,小龙始终是体贴地以为他走火入魔未以为怪。继练玉女心经两情渐长,断龙石放下,逃出古墓,二人已经是两情相悦,只差正式捅破这层纸。“杨过道:‘姑姑,你不愿下山,咱们就永远在这里便是’。小龙女先喜道:‘好极啦’继而住口。这时先喜而后,喜是发自内心不假思索,一种女孩儿似的喜出望外,又顾虑到伴侣的喜好,又顾虑起来,她已经不把自己与杨过当成师徒辈份,更似同行中有分歧的小情侣。小龙女还有一次笑,淡淡一笑:“你这般对我,我还能做你师父吗?”(这个不说也罢,应该是比较羞涩与娇怯的笑,是对情人的笑,就是杨过跟欧阳锋学武回来。。。。)
  
  至大胜关,二人相见、对话,完全是两小无猜男女之间的情意绵绵,小龙女的笑是天真纯朴的女儿家心事流露。杨龙与金轮法王第一次交锋,死里逃生,两人相视,脸上同现笑容,搂在一起。满心喜悦。这种笑容试问又怎会不充满暖意,何来少笑、不笑、冰冷之说?不笑哪个就不是不通世务,天真稚拙,心无片尘的小龙女啦,那个是愁天愁海愁煞人的李莫愁了。
  
  第十四回 礼教大防,陆家庄筵席上,“小龙女见杨过喜动颜色,除了相思之苦尽消之外,知他尚为逐去金轮师徒而喜,自也极为高兴”,黄蓉问杨过武功是否为她所教,“小龙女很是得意,说道:是啊,你说我教得好不好?”这完全是一副女孩子天真无邪的神情,此刻的小龙女不是非常地纯真可爱吗?
  
  小龙女绝情谷也有“淡淡一笑”、“甜甜一笑”,回襄阳“相对微笑”、“满心愉悦”,至洞中遇无顽童周伯通,更有过多次微笑。见周伯通偷玉瓶玉蜂不受指挥,“小龙女忍不住噗哧一笑”,“忍不住好笑,心想这怪老头当真有趣得紧,她笑了数声,室山隐隐,传来几响回声,蓦地里只觉寂寞凄凉,难以自遣。这晚有老顽童陪着胡闹,倒也热闹,此刻敌人走了,朋友也走了,情郎却要去娶别的姑娘,全世界孤零零地剩下她一个人。这分明是一个倍感孤独小女孩的心事。
  
  古墓宫飞剑后,重遇杨过,甜甜一笑却流下泪来,洞房花烛悲中带喜的笑,两个人好奇偷看王重阳写给祖师婆婆的情信,皆是顽皮笑意。
  
  到小龙女不记前仇见郭芙危难,尚让杨过去救她,谁能说小龙女自私不顾他人生死只顾自己的爱情?第二十九回襄阳大战,十六后后绝情谷底重逢,杨过快活得象个孙猴子般,小龙女纵声大笑,十六年分离尽化云烟。这样的笑该是何等畅快。
  
  所以我认为小龙女的笑与其作为一个天真无邪、心无片尘的小女孩个性是紧紧相扣的,小龙女的形体是“半仙”,心肠亦有仙风道骨慈悲之心,但她本质是有血有肉自然流露,如果刻意表现其冷,反而忽略了小龙女之“仙”乃是区别于社会世俗虚饰之外的天然,小龙女之冷乃是淡然清静之无为。不必压抑着重表现冷意,如此反会就轻避重,顾此失彼,小龙女乃自然之人,当自然之笑。若对她的雕琢设计过多反不是小龙女了。
  
  4、05版《神雕》比之前小龙女的重大突破就是重新回归小龙女核心本质,小龙女首先是一个无尘无邪的小女孩子,虽然杨龙二人的爱情打上“师徒弟”、“姐弟恋”的符号,但是金庸对他们的爱情定义并非着重于此,笔力重在表现二人生死相许、天然契合上,并非刻意让小龙女不老好与杨过外貌匹配,她的不老是一种超逸世俗的象征更甚于实质。
  
  原著十三回武林盟主:“黄蓉眼中看来,她倒似反较杨过为幼,而举止稚拙、天真纯之处,比郭芙更为显然,无怪以为她是小女孩了”,到最后,第三十九回大战襄阳中,绝情谷底十六年后重逢,“杨过霍然回身,只见身前盈盈站着一个褐衫女子,雪肤依然,花貌如昨,正是十六年来他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小龙女”,杨过放声大哭“龙儿、你容貌一点也没变,我却老了”,金庸再次强调“小龙女年长于杨过数岁,但她自幼居于古墓,跟随师父修习内功,屏绝思虑欲念。杨过却饱历忧患,大悲大乐,因此到二人成婚之时,己似年貌相若”,别离十六年中,杨过风尘飘泊,闯荡江湖,忧心悄悄,两鬓如星。 杨过双鬓斑白,他性情似火,大悲大喜,而小龙女则不然,除了杨过之外,她心无片尘,重新回到内心无欲无思的状态,“因之两人久别重逢,反显得杨过年纪比她为大了”。
  故而,张纪中《神雕》十六年杨过重逢小龙女出现饱历沧桑成熟男子与依然如故十八模样的小龙女这种不相称的画面,恰恰是符合了书中的描写,这种不相称正是金庸想要表达的结果,不相称正是一种相称。说刘版不象小龙女气质的,主要是一直陷于“姐弟恋”这个误区,细心看原著金庸多次强调小龙女看上去比青年杨过更小几岁,所以在外人看来若不知内情,这对壁人外表是不会有姐弟恋、师徒恋的感觉。
  5、刘亦菲最靠近小龙女的优势是她首先是一个比较稚气女孩子,也许别人会反对其他女孩子也可以演小龙女,当然她演也会变成今天饱受争议的“刘亦菲”,哪么刘亦菲与其他女孩子又有何异?在个性上刘亦菲相对比较内向,表演经验未够火候,但我觉得如果由经验丰富老手来出演,反而会让小龙女人物偏于老练,略为失真。当然她的表演技巧也见仁见智的问题。还有一个主要优势是,她本身具备一定的舞蹈基础,肢体语言优美,更能配合服饰带出衣袂飘飘的感觉,一个有点稚气、可爱、飘逸出尘的小龙女就这样呈现出来。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小龙女,小龙女是亦虚亦实之体,她是游离于社会外之人,如果我们以为认为的是小龙女的全部,肯定是值得商榷的。重在端看她能向小龙女的本质靠近几分。起码可以肯定的是张纪中终于可以还金庸一个少女版的小龙女啦,金庸肯定一直很郁闷,他写的小龙女是女孩子啊,可屏幕上从来没有一个小龙女是女孩,她们是女人。
  
  结合刘亦菲版小龙女与原著本身,靠近小龙女特质程度有70%,加上服饰与优美轻灵的武术动作加10分,她在片花上小龙女给我的感觉,初步印象80分。我觉得刘亦菲出演可以过关。虽然,张纪中武侠片入门考试《笑傲江湖》不及格,再考《天龙八部》及格,到期中考试《神雕侠侣》未必就非常好,亦不会太差。它从人物塑造、服饰、武指、外景比起前版有所突破,有着进步、积极的意义。
  
  再看新版《神雕侠侣》,细思小龙女,05版《神版》 虽千万人砸,我往矣。(不过,张胡子,如果你不用小叮当做小杨过,我心里会更高兴点。55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1-15 21:37 , Processed in 0.03847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