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老邪在此 于 2023-6-15 17:37 编辑
在比较资深的金庸读者群中,历来对金庸作品的版本都有这样的共识,即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早期在香港报纸上的连载,称为连载版;二是由明河出版社在70年代起出版的金庸作品集,也被称为修订版,这一版传播最广,影响最大,被众多读者推崇为最经典的版本;三是千禧年以后出版的世纪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 第一回 郭襄下了驴背,接过一看,见是一张诗笺,笺上墨沈淋漓,写着两行字道:“少林派武功,称雄中原西域有年。十天之后,昆仑三圣前来一并领教。”笔势挺拔遒劲。(明河版倚天第28页) 第一回 何足道也是双掌齐出,交叉着左掌和他左掌相接,右掌和他右掌相接,但掌力之中却分出了一刚一柔。(明河版倚天第42页) 第五回 张翠山走了一会,不自禁的顺着她目光也向月亮一看,却见东北角上涌起一大片乌云。当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这乌云涌得甚快,不多时便将月亮遮住,一阵风过去,撒下细细的雨点来。(明河版倚天第154页) 第五回 推开船窗向外望去,只见右首那船船身雕成一头巨鲸之状,船头上白光闪闪,数十柄尖刀镶成巨鲸的牙齿,船身弯弯,船尾高翘,便似鲸鱼的尾巴。(明河版倚天第169页) 第五回 哪知这宝刀斜飞而至,刷的一声,套入了平放在桌上的刀鞘之中,这一掷力道甚是强劲,带动刀鞘,继续激飞出去。谢逊伸出狼牙棒,一搭一勾,将屠龙刀连刀带鞘的引了过来,随手插在腰间。(明河版倚天第191页) 第六回 张翠山只感全身一凉,口中鼻中全是盐水,他本来昏昏沉沉,给冷水一冲,登时便清醒了,第一个念头便是:“难道船沉了?”他不识水性,心下慌乱,当即挣扎着站起。 (明河版倚天第218页) 第八回 “我道:‘既是如此,请大师叫我师父来见我。我们自己算帐,跟旁人不相干。’空见大师道:‘你师父没脸见你,也不敢见你。再说,谢居士,不是老衲小觑你,你便是见到了他,也是枉然。(明河版倚天第272页) 第九回 突然之间,殷素素伸掌在站在船舷边的一名水手背上重重一推,跟着飞起左脚,又踢下另一名水手。两名水手啊啊大叫,扑通、扑通的跌入水中,水花高溅。(明河版倚天第314页) 第九回 当年义兄在洛阳想杀大师哥,那时大师哥自然抵挡不住。但义兄就算双眼不盲,此刻的武功却未必能胜过大师哥多少。再过十年,大师哥、二师哥便不会在我义兄之下。”(明河版倚天第348页) 第三十三回 群丐听她口称“本帮”,暗自惊奇,走近细看,见这棒晶润如玉,坚硬胜铁,确是本帮帮主的信物打狗棒无疑。各人面面相觑,不明其理。(明河版倚天第1354页) 第三十九回 张无忌左手拂去,黏引之下,这一脚又踢向鹿杖客小腹丹田。鹿杖客惊怒之下,侧身避过,喝道:“你疯了么?”(明河版倚天第1616页)
因为对比阅读的是明河修订版和三联版,按照前面所提的分类法,这两版的文本理应一致,结果却发现三联版有如此多的漏字漏句,由此产生的结论不是痛骂三联的编辑无能,就是臆想出版时的删减和改动,甚至对于三联版的收藏价值也产生了疑问。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确实也是迷惑不已,揪心无数,难道自己曾经痴迷阅读过的版本居然是些阉割版?
此疑问也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直至最近,恰好入手了一本《流金岁月》,是由台湾远流出版,金庸资深研究学者邱健恩先生的近作。他在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以《射雕英雄传》中的一段文字为例,如图: file:///C:/Users/raym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上图中灰色高亮的情节出自《射雕英雄传》第三册第二十八回铁掌峰顶(明河修订版1978年初版1109页),这段文字在以后的明河修订版中已然消失、不复得见,而远流花皮本却仍存有这段文字。据此,邱健恩提出台湾远流早期的各版本,包括典藏版、黄皮版、花皮版,所用文字均为明河出版社70年代的修订版初版,而明河修订版自身其实也有变化,文字存在着前后不一的现象。
这个观点印证了以前一些网友的猜想,即金庸老先生在出版他的作品时(单从明河的70年代算起,也有逾40年的光阴了),是在不断修改的,即便是同为修订版,70年代的初版,和80年代、90年代,甚至现在的版本也存在着文本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大的情节改动,而只是如上所述的补缺填漏之举。细细品读,确实加上红字的部分,要比没有红字的部分更加圆融和通畅,结合上下文情节也更加的合理合情。
以前我也认同这种观点,但苦于资料不多,无法加以佐证。这么多年过去,现在恰好手头有远流花皮版、明河修订版和三联版,遂拿来加以一一对照。
就我所知,近些年网上能找到的明河修订版扫描版,基本上是1994年的版本,即便有一些文件标明1981的字样,其实翻看版权页,也是1994年10几版的字样。所以上文提到的灰袍老僧所对比的应该是94年的明河修订版和三联版,如其所说,三联版存在着漏字漏句;而现在拿手头的远流花皮版(电子版)加入对比,结果发现,《倚天屠龙记》漏字漏句一如三联版,分毫不差。而上文所提及的《射雕英雄传》二十八回文字在三联版和花皮版中却都有存在,而在94年明河修订版中已然消失不见。
由此可以延伸邱健恩先生的观点,即大陆三联版和台湾花皮版所用底本应为(或无限接近)明河修订版初版,而那些所谓的漏字漏句是金庸老先生在修订版初版基础上的增删修改,而不是两岸编辑失责或排版工友的疏漏所致。 file:///C:/Users/raym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网上明河修订版(被称为经典版或旧版)扫描版截图。 file:///C:/Users/raym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台湾远流花皮版电子版截图。此版出处不详,而通篇为繁体竖排,也有书前彩图,所以私以为出自远流官方或台湾读者,应和远流初版相差不远。
想来,三联出版社好歹也是国内知名的大出版社,又在90年代初期,出现这么多的“漏字漏句”,也不存在什么政治因素,因此绝不可能是编辑的失误失责。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大陆三联版和台湾远流花皮版是无限接近香港明河初版的文本,而明河各个年代的修订版本则有不少文字上的出入。这也解释了为何明河版权页上总是印着如《倚天》:“一九七六年初版(修订本),一九九四年八月第十八版”这样的字样,而不是通常所以为的:一九九四年八月第几版第几刷。由此也可以大胆推论,第十七版和第十八版也有着文字上的差异。
当然手边的花皮本毕竟不是实体书,先前也有网友发现不同版的花皮版文字上也存在着差异,而三联版因各种原由也有少许的文字改动。所以本文作者希望抛砖引玉,有实体书的网友可以在以上几处加以多版本对比,佐以出版日期。本人坚信,在广大网友的合力下,这一段公案自然会水落石出、越辨越明。
但,这篇文章的结论大抵是不错的。
多说两句,对比阅读确实乐趣多多。记得自己刚入手明河修订版时,即拿射雕连载版与之对比阅读,一章一章对比阅读下来,不禁感叹于金庸老先生修订文本的完整和流畅,有些情节的增删堪称完美。
最后,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们,似乎也不必过于纠结这些版本的异同,毕竟我们读到的99%都是金庸老先生的文字,只不过他在不同年代不同时空,对自己的作品有着不同的感悟,孜孜不倦、勤加笔辍,一路走来,我们仿佛也陪伴左右,与有荣焉,也恰好得以一窥金庸老先生的心路历程。荣幸荣幸!
正所谓:大闹江湖,江湖中却也有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