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900|回复: 11

[原创]碧血丹心几皇朝—我与碧血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碧血剑》可以说是我接触的第一部金庸武侠小说了。

我最早是在一份叫做《作家文摘报》的报纸上看到的《碧血剑》的连载。当时国内武侠小说的出版还没有开始,我们接触武侠小说的最初渠道便是这样形形色色的小报。
《作家文摘》连载的《碧血剑》是从袁承志上华山开始的,至少我看到的是从这里开始。第一期有两个全版或一版半。袁承志华山学艺、发现金蛇郎君遗骸及秘籍的情节都有,还配了原版的几幅插图和一些自绘的插图。
其后则每期只有六分之一版的篇幅。我连续跟了好些期,但是当时并没有条件能够按时买到每一期的报纸,断断续续地跟到运宝斗群雄就彻底放弃了。
第二次接触到碧血剑是通过我们叫做“小人书”的连环画。武侠小说刚兴起的时候,也还是连环画大行其道的时候。连环画自然不会错过对武侠小说的改编。《碧血剑》并不是我见到的第一部武侠小说连环画,第一部印象中似乎是《射雕英雄传》的连环画,由于当时我已经看过射雕的原著,对连环画也就不屑一顾了。而《碧血剑》连环画在我们街上的新华书店上架的时候,我还没有看过碧血剑的图书,加上连环画的封面画风颇吸引人。终于没能禁受得住诱惑,将这一套四本的小人书买回了家。
这套小人书虽只薄薄的四本,但基本情节都全,画风也还不错。当年翻了很多遍,但后来却没保存下来,不记得什么时候就不见了。
第三次才算是正式看到碧血剑的书。当时正是武侠小说正兴起的时候,我们街上的新华书店也正是武侠小说销售火爆的时候,不大的店面里小说柜台前挤的人头攒动。在这种情况下,我注意到了在售的港台武侠小说中一种特殊的存在,那是一套繁体竖排的《碧血剑》。当时大陆出版的图书基本都是简体横排,我之前也有见过简体横排版本的《碧血剑》,但并没有购买的欲望。不是不喜欢,只是当时的经济条件还没有允许我能够只要喜欢就购买的地步。但这套繁体竖排的版本却实实在在吸引了我。
这套碧血剑分上、中、下三册,由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封面使用的是国画小青绿山水画,整体绿色,红色金庸题签的书名和作者名。每册扉页上还有一枚鲜红的篆刻印章。每回前有正牌插图。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仿的明河社的版本,而且是将原版大32开缩小到小32开。但在当年真是个稀罕物件。
经过一番犹豫,还是将这套《碧血剑》买了回来。虽然接触《碧血剑》的时日最久,但这才是第一次正式阅读原文。这也是我第一次读繁体竖排的书。当时年纪小,还担心有些繁体字会不认识,但一读下来,发现阅读上并无障碍。多数繁体字都能识得,即便有些不认识的,上下文一顺,也能猜出是什么字。特别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将书卷成一个卷,单手持书阅读。这个发现感觉颇为有趣,终于明白为何影视剧中古代书生都将书卷成一卷持在手中了。
读到最后一回,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我的这一套书中,下册出现了装订错误,最后一回玉真子上华山情节开始到全书结束以及《袁崇焕》评传开始的几页缺失了。相应地前面一大段重复了。原本出现这种情况去书店换一本就好了,但哪个年代这书很快便销售一空,再去换的时候,已经没货了!虽然没法更换,但要是退货的话也还是可以的,但终究还是没舍得,错版就错版吧,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但是残缺部分究竟还是一直是块心病,后来借到其他版本的《碧血剑》,将缺失的部分抄了一遍,按照书的大小装订起来附在书后。再后来电脑开始普及的时候,又把这抄写的部分翻了出来,当作练习打字又打了一遍,然后打印出来装订好替换了手抄本。再再后来,有了孔夫子旧书网,发现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旧书,不仅成套的可以淘到,即便是单本一样可以。于是在孔网上找到了这套中单卖的下册,这才终于配齐了完整的一套。
进入二十一世纪,金庸开始了世纪新修版的修订,《碧血剑》新修版出版后,获得了普遍好评,当时内地版还未出版,正好赶上朋友去香港,便托朋友在香港卖了一套明河社的新修版《碧血剑》回来。这也是我唯一的一套明河社新修版金庸小说。后来新修版全集我是选择了远流的大字版。《碧血剑》也成为我金庸小说中版本最多的一部。
由于我看的《碧血剑》版本太杂,所以现在对于一些细节的记忆好多都是混乱的,明明记得自己看过的一个细节,但在书上却往往找不到,也不知道是在看哪个版本留下的印象。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碧血剑》是金庸的第二部小说。但其实这第二部小说是在第一部小说只连载了一半的时候,便开始连载的。也就是说,金庸在《书剑恩仇录》写了一半的时候,就开始写《碧血剑》了,然后有9个月的时间是两部小说同时写。
《碧血剑》的书名在当年是让我们颇为困惑的。因为翻遍了全书,也没找到一柄剑是叫“碧血剑”的。只好自己瞎捉摸,认为这书名中的“剑”只是一个象征意义,真正要表达的是“碧血”所代表的忠义精神,暗指蒙冤而死的袁崇焕。
“碧血”一词典出《庄子·外物》,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这也是“苌弘化碧”的出处,说的是春秋时,周景王、周敬王时期,大臣刘文公刘献的卿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刘文公与晋国范氏世代通婚。晋国公卿发生内讧时,刘文公及苌弘曾帮助过范氏,但后来是赵氏获得胜利,于是晋卿赵简子赵鞅为此到周王室声讨苌弘。敬王不敢得罪晋国,于是把一向忠贞的苌弘杀死了。人们对他景仰怀念,把他的血装入匣中存放起来。据说三年之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
袁承志山洞中拔出金蛇剑时,便见“剑身上一道血痕,发出碧油油的暗光,极是诡异。……这一道碧绿的血痕,不知是何人身上的鲜血所化?是仁人义士,还是大奸大恶?又还是千百人的颈血所凝聚?”后来,看到连载版的时候,何红药在讲述与金蛇郎君的往事时,对于金蛇剑的正式名称,就是“碧血金蛇剑”。《明报晚报》的连载修订版,书名便改成了《碧血金蛇剑》。只是修订版正式出版的时候,又改回成了《碧血剑》。这么看来所谓的“碧血剑”其实就是“金蛇剑”。
不管书名是实指还是象征,其中作者要表达的“碧血丹心”的寓意都是不差的。
《碧血剑》开篇从大明成祖永乐年间开始,细述渤泥国原委。文字典雅凝重,引经据典,俨然一部大书的开端。实则完全遵循了古典小说的标准套路。开篇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从渤泥国拿督之子张朝唐的故国之行,却迨逢乱世,迭遇磨难,最终引出“山宗”聚义,祭奠蒙冤而死的已故蓟辽督师袁崇焕,也引出本书的主人公,袁崇焕之子袁承志。
在最初的连载版中,张朝唐这个角色原本是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朝宗。如果不具备明亡清兴的历史知识,不知道“复社”在明末的情况,也不了解侯朝宗事迹,也没看过《白门柳》小说的情况下,侯朝宗这段经历与表现感觉也还正常。如果了解这些的话,看这一段的感觉就是好不尴尬,完全无法将人物对上号,更无法代入剧情。所以修订版的这一修改还是非常必要的。
山宗大会上,代表李自成结盟的崔秋山展露了令众人钦佩的武功,于是在山宗众人的求恳下崔秋山传授了承志一套伏虎掌。此时看这个伏虎掌,颇有“降龙十八掌”的感觉,后来再看,不过是入门功夫。袁承志一路经历与崔秋山突围、被公差抓捕、哑巴相救,安大娘与安小慧收留,两小力敌胡老三等一系列的磨难,最终终于上了华山,拜了天下第一的“神剑仙猿”穆人清为师,成为华山掌门的关门弟子。
袁承志正式开始了华山学艺的过程,并结识了师傅的好友木桑道长。木桑道长在围棋上的“又菜又爱玩”的特点,让这个人物充满了生趣。袁承志在华山上偶然发现了金蛇郎君的埋骨之地,金蛇郎君的情节开始启动。从此时开始,金蛇郎君从未正面出场,但全书之中却又时刻存在。金蛇郎君的种种鬼蜮伎俩,为华山学艺剧情的一片正气中增加一些诡异神秘气氛。
华山学艺十年,袁承志不仅练成华山派本门武功,通过与木桑下棋,也学会了木桑道人的轻功、暗器。这十年时间,华山门人竟然没有一个人上山来见师父及掌门的,所以不仅江湖上不知道,华山门人中也没人识得这个小师弟、小师叔。这似乎是个缺陷。终于到了可以艺成下山的时候。穆人清在下山前特意叮嘱袁承志“国家事大、私仇事小”。这一番的叮嘱奠定了本书复仇主题的基调。基本上属于并不太上心。
临下山前,金蛇郎君的秘密又揭开一角。秃子和张春九的盗书促成袁承志修炼金蛇秘籍、取出金蛇剑并获得藏宝图,也以此开启后续剧情。
袁承志艺成下山,最早接触的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是李岩。李岩本身是书生,却参加了闯王的农民起义军,这就属于是党代表、政委的形象了。袁承志与李岩相处时间虽短,但却颇受其影响,模仿李岩也买了一套书生衣巾,做书生打扮。温青青出场,使袁承志正式踏入江湖纷争。
温青青性格多变、小气、吃醋和小姐脾气都很难让人觉得可爱。温家堡的情节为了进一步展开金蛇郎君的秘密。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关于仇恨的扭曲与消解,而温青青也竟然就是金蛇郎君的女儿。这一段袁承志成为了金蛇郎君的代言人,处处为金蛇郎君出彩。袁承志大破温家的五行阵,更是其背后的金蛇郎君的惊才绝艳的表达。最后结果虽说大挫温家五老,取回了丢失的黄金,但温仪也被温老四杀死,金蛇郎君的一段孽缘进行了了解。温仪临死前了解了金蛇郎君的牵挂与思念,含笑而逝。
袁承志与青青依据金蛇郎君的藏宝图踏上了寻宝之途。金龙帮与闵子华纠纷一齣,袁承志的表现处处高人一头,排难解纷,当中自然少不了随处不在的金蛇郎君的影子。此段中金蛇郎君的事迹平淡无奇,袁承志的表现则故作高深,都无甚精彩。精彩的地方在于冲突双方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表现的各具性格。金龙帮的罗立如、焦宛儿;闵子华一方的梅剑和、孙仲君,以及横空出世、气概非凡却又纠缠不清的归辛树夫妇等等,或让人喜爱,或要人切齿,均都描写的生动传神,让人赞叹。最终由穆人清这尊大佛出手才圆满归结。袁承志与青青也如愿找到宝藏,并决定将宝藏用于资助闯王的大业。
袁承志等人运宝北上,在山东道上开启了一场运宝斗群雄的好戏。袁承志装傻戏弄群雄的桥段初看挺有趣,细琢磨却感觉与之前稳重、老成的形象不符。此段的亮点在于阿九的出场,明艳绝伦、气度高雅,一出场就让青青感到了压力,也深深抓住了读者的心。
一番争斗之后,群雄化干戈为玉帛。随后的泰山大会中,袁承志被推举为七省武林盟主,并率领群雄打了进关掳掠的满清兵一个埋伏。当年初看的时候自然觉得热血沸腾,但现在看来这情节实在是刻意的很。
袁盟主带领一众亲信向北京出发,准备在北京进行谋划以响应闯王。一路上不断排难解纷,收了铁罗汉和胡桂南,重要的是得了冰蟾至宝,才有了后文与五毒教抗衡的资本。赛孟尝寿宴,帮归辛树夫妇抢到了救治孩儿的灵药。从锦衣卫手中救下安大娘与李岩,并与李岩结拜为兄弟。摧毁了葡萄牙人用于对闯王作战的红夷大炮。这一路上各色事件频出,但是颇为热闹。
而后一行人又北上盛京刺杀皇太极。此一大段是作者在修订版中新增的情节,连载版中完全没有这一段。所以这一段无论在情节结构和作品深度上与其他部分完全高出一截来。此处对满清政权的描写较为深刻,并没有作为反派便进行丑化与抹黑,反而体现了草原民族政权在政治上的活力与进步性。皇太极则天纵英才、气度恢弘,一派领袖人物的气度。可越是如此,对中原政权的危害越大。祖大寿的故事则表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而在这些方面袁承志都是个小白,政治与权术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超过了他的理解范围。就在我们为袁承志此行担忧的时候,皇太极却意外死在了宫闱之变之中。此种转折真的让人感觉目瞪口呆。
众人终于进入了北京城,在我看来,本书的故事,从进了京城之后才真正开始,故事也开始精彩起来。五毒教的出现,使得本书有了至少能够匹敌的对手。之前的情节基本上是袁承志一边倒,根本就没有对手,这应该是现在“爽文”的套路吧。尤其是作为五毒教主的何铁手,作为异族女子,风情独特,既美又媚,外表美丽出手狠辣,特别是一只手将手掌削去,安装了一只淬毒的铁钩。真是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诡异的魅力。何铁手与袁承志在北京民房顶上的一战,应该是全书最为精彩的段落。
锦衣毒丐出场的桥段与雪中铁丐的情节重复了。金庸小说连载版中这种重复的桥段很多,但是修订版中则只基本保留一处,另一处都或删除或改写了,比如盗墓找广陵散、两大高手临死通过主角较量。只有这一段两处都保留。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
何红药的身份继续展开金蛇郎君的传奇,而曹化淳主导的宫廷政变则才正式开始进入江山主题。在侦破政变阴谋的过程中,焦宛儿获得了读者的好感。这本是个不重要的角色,但其温婉大器、处事周到、面面俱到、通情达理、心思细腻,让人不由感叹真是一个好姑娘。
袁承志夜探禁宫,误闯公主寝殿,却发现这公主却是阿九。袁承志也知悉了阿九的少女情怀。其后为躲避曹化淳的搜捕,二人同被而卧,互诉衷肠。这一幕成为全书最让人心动的情节。此处修订版与新修改进行了分野,修订版中袁承志虽也动心,但终究道义在其心中分量更重,而新修版中,则让袁承志放开了束缚。
何铁手居然是喜欢上了女扮男装的青青,甚至为此破坏了曹化淳的政变,叛教决裂。获知真相后又愧悔交加、无地自容。要拜袁承志为师,经过一番波折,袁承志将其收入门下,更名何惕守。
闯王终于打到了北京城。城破前夜,袁承志孤身进宫,欲报杀父之仇。却正赶上崇祯帝最后的疯狂,亲手砍下了女儿的手臂。袁承志救回了阿九,崇祯则于煤山自缢。一个王朝落下了帷幕。但新生的政权却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崩坏。袁承志与李岩在小巷子听到的盲人的歌声,“今日的一缕忠魂,昨日的万里长城”,成为本书的主题曲。即是说的袁崇焕,也是说的李岩。
青青因为阿九的缘故而出走,几经波折被何红药捉住上了华山,在金蛇郎君埋骨的山洞中,何红药在崩溃的状态下放火要烧毁一切,不料金蛇郎君在自己的骨骸中下了剧毒,何红药中毒而亡。金蛇郎君这最后的一手,依然是出手不凡。至此金蛇郎君的所有传奇都做出了了结。
华山门人的大聚会颇有些大家族过年聚餐的感觉。玉真子突然出现,但这一武功最高的反派最终也没掀起什么波澜,袁承志替木桑道长清理了门户。阿九则自行落发出家,并为木桑道长收为弟子。
聚会未休,天下却已大变,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兵败退走,李岩与红娘子夫妇为李自成猜忌,双双自杀。面对如此家国沦丧的大变局,袁承志作为七省武林盟主,手下有山宗及七省绿林势力,完全还有一战的实力。但其选择却是带领这一只颇具实力的队伍,选择了一个海岛,出海驱逐了西班牙海盗,做化外之民去了。这个结局有些不合情理。因此在新修版中,袁承志则率领手下“崇字营”与清军大战,全军覆没后,又不愿生活在清朝治下,方才选择远遁海外。
全书以张朝唐的再次访华作结,以与开头呼应。
金庸在其1957年发表于香港《新晚报》的旧文《谈批评武侠小说的标准》中说道:“《碧血剑》的结构受了西洋小说很大的影响,起初是东布置一点,西布置一点,最后用一根线把许多本来似乎是散乱的事件贯串在一起。在技巧上似乎比《书剑》稍稍好些,但仔细想来,实在太多人工的雕琢的痕迹,未必有意义。”《碧血剑》全书在结构上采用了分段式的结构,一段故事结束再开始下一段故事,每段故事之间的关联性也不大。这几段故事采用的母题则依次是少年磨难、上山学艺、夺宝、复仇、运宝、武林盟主、游历、行刺、政变。然后开头结尾各一段引导情节作为首尾呼应。整体结构规范、标准,却也失之呆板。但《碧血剑》结构上也有一个明显的新意,就是暗线的运用,使得整部作品增加了不少的活力。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碧血剑》于1956年1月1日至1956年12月31日连载于《香港商报》。前后恰好一年。如此不偏不倚,显然是经过人为安排的。
《书剑恩仇录》的成功,使得金庸声名鹊起,《书剑恩仇录》尚未写毕,便有各家报馆纷纷上门来找金庸写武侠小说。1955年末,《新晚报》还在连载《书剑恩仇录》,《香港商报》副刊编辑李沙威就力邀金庸为他们的“说月”版也写一部武侠小说,金庸盛情难却,便答应了下来。1956年1月1日起,《香港商报》上开始连载其第二部小说《碧血剑》。但是直到《碧血剑》发表九个月后,《书剑恩仇录》才连载结束。这九个月间,金庸以一名刚刚出道的作家,同时连载两部小说,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香港商报》创刊于1952年10月11日,与《大公报》同属左派阵营,是一份综合性报纸,以娱乐性的副刊和本港新闻为主。
《碧血剑》连载期间,由于副刊编的出色,查良镛从新晚报调回了《大公报》,负责《大公报》的副刊。也是在此期间,梁羽生、金庸、百剑堂主(陈凡)三人于1956年10月22日起,在《大公报》副刊《大公园》开辟了“三剑楼随笔”专栏,由三人轮流每天发表一篇。由于文字轻松活泼,意趣盎然,很有可读性,赢得一片赞誉之声。可见在这段时间内,查良镛各方面都比较顺遂,工作起来热情较高。并且1953年起,金庸为长城电影公司编写剧本,由于有了编剧的收入和武侠小说的收入,生活上也相对稳定。
由于《碧血剑》与《书剑恩仇录》创作时间重叠,《香港商报》与《新晚报》同属左派阵营,所以两者的创作思想基本上也是相同的,《碧血剑》所体现的依然是受左派影响下的具有革命性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反压迫、反侵略的价值观。
《香港商报》刊载武侠小说也是为了招揽读者,增加发行量。因此如何吸引读者仍是金庸在创作时的重要考虑。为了迎合香港本地读者的喜好,金庸考虑采用在新作品中增加广东元素的方法。同时在《书剑恩仇录》中成功运用的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引入武侠小说的创作方法在新作品中仍然需要沿用。这二者的交点令金庸想到了历史上籍贯为广东的民族英雄——袁崇焕。要体现袁崇焕,那么作品而时代背景便只能定在明季。而明亡清兴也正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年代。闯王李自成的事迹也同样是发生在明季,并且解放前后,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由于与时局高度契合,且得到主席的认可并列为延安整风的文件要求全党学习,因此在社会上尤其是左派阵营中颇有影响力。这样从袁崇焕到李自成的历史大背景便逐渐成形。
金庸对于袁崇焕的推崇,似乎可以认为源于金庸在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的经历。1944年前后,金庸考入了国民党当局在重庆设立的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学习。这所学校是国民党当局专门培养政治教育干部的学校。在当时学校中存在许多身份特殊的“职业学生”。这些所谓的“职业学生”往往有着密探的身份。他们在学校中飞扬跋扈,是国民党特务活动在校园中的延伸。金庸当时很反感他们的所作所为,终于在一次“职业学生”殴打侮辱学生领袖的事件中,金庸写了一篇大字版批评在背后支持闹事的校务长(即实际校长),校长在国民党派系的压力下,处理结果确是维护哪些忠实可靠的“职业学生”,对金庸做出勒令退学的处理。金庸维护正义的行为却蒙受不白之冤,这使得其对袁崇焕的忠贞报国却蒙冤而死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以此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抨击当权者的政治无能、自毁长城与真正的爱国者的遭遇不公。
金庸北上外交部求职的失败,在年轻气盛的金庸心中难免有些失落。同时对于新政权的未来走向心中有了一丝迷茫。此时想起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对于新中国的未来,不仅“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更是要警惕权利的嬗变。
对于李自成及闯王军的评价,在《碧血剑》写作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路线斗争的一部分。李自成在清代及民国主流评价均是负面的,对其定位一直是流寇。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唯物论和阶级斗争理论下,农民起义被作为阶级斗争尖锐化的产物,是一种革命行动。李自成的形象才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革命斗争的英雄。而在国民党当局的历史观中,则一直坚持对李自成流寇的评价。金庸在创作《碧血剑》中,将李自成视为反抗明朝暴政的英雄,书中的江湖中名门正派,如华山派均采取支持、辅助李自成义军的立场。作者对李自成的这种鲜明态度,已经等同于正面宣告其左派立场了。
我们自小对于李自成的印象,大都来于姚雪垠的《李自成》小说及其衍生的小人书、戏剧、电影等等,这些作品中,李自成都是标准的革命者形象。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李自成也是无可争议的大英雄。所以我们这代人可能不大能理解对李自成的争议,以及其背后的路线斗争的复杂性。《碧血剑》在台湾长期遭禁,其中的重要原因便是因为台湾国民党当局认为《碧血剑》中李自成的英雄形象是“以匪当侠”、“以盗贼当英雄”,与“共匪”的意识形态如出一辙,因此遭查禁。取缔公文上更载明:《碧血剑》传播同情“闯王”李自成的故事,有害社会风序良俗,形同“为匪宣传”。
《碧血剑》一书中涉及到了大明、大顺和大清三方政治势力的角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碧血剑》这部小说的特点是修订幅度颇大,无论是修订版还是新修版。而且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不仅是对情节的修订,而且是对主题、立意都进行较大调整。两次修订时都融入了修订时期作者的思想。这已经不是“不悔少作”的做法了。在《碧血剑》的报纸连载版中,是没有关于满清部分的内容的,这部分内容就是修订版时增加的。连载版中是只有闯王农民军与大明王朝的双方冲突的模式。集中表现的是汉民族内部的阶级冲突,以及统治者的自大、狭隘的可鄙性格及农民革命的局限性。修订版和新修版中都增加了大清的内容,且为满清政权增加了民本、民生的思想,增加了异族集团的整体强大与活力,以增加情节的冲突并表达修订时作者的民族融合思想。而对于闯王政权,修订版中也增加了大量的内容以表现农民革命的局限性。由于修订时更为成熟的思想的加入,使得连载版时期原本比较单薄的历史反思,增加了历史现实的洞察与批判。
《碧血剑》是一部武侠小说,直接用袁崇焕做武侠小说的主角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虚构的人物才能自由地游走于历史的缝隙之中。因此金庸虚构了袁崇焕的遗孤袁承志,用袁承志流落江湖的成长和经历勾连起袁崇焕与李自成,也连接起江山与江湖。
江湖故事上,金庸内心的真实意愿是想塑造一个个性强烈,具有独立意识、反叛精神和自由思想,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侠客形象。这也是金庸所向往的一种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出于对于浪漫与自由的个性的幻想与向往。也是与儒家传统 “君子”型人格的一种对比、一种反叛。在金庸此后的作品中,这两种类型的人格呈现出交替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这背后体现出的是作者对现实社会功业追求和自由独立的个性需求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愿望。但此种形象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左派阵营中都不大容易被人接受。让袁督师这样一个民族英雄的后人成为一个离经叛道、正邪难分的人物,这种设定在现在想来可能是个绝妙的想法,这其中可以有很多人性的冲突点可以挖掘。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却是不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于是金庸便采取了一种迂回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小说的主人公,袁督师的遗孤袁承志设定为一个世人所期待的正直、善良、宽厚的正人君子式的大侠模式。而同时又设计出“金蛇郎君”夏雪宜这个亦正亦邪的角色作为隐性主角,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这个“非主流”的侠客形象。
金蛇郎君这种类型的人物,金庸在其创作早期,显然尚没有勇气将其摆在前台,《碧血剑》中的金蛇郎君只是过世的人物;到《射雕英雄传》的黄药师是配角人物;直到《神雕侠侣》的杨过才正式走上前台。我们可以试想,如果《碧血剑》中袁承志是金蛇郎君这样类型的人物,也就是杨过这样的人物,那么袁承志与袁崇焕两个人物一明一暗、一正一邪正可相得益彰,小说结构上也相对稳定。现在将暗线的袁崇焕与金蛇郎君作为一正一邪的对比,作为明线的袁承志便没有了位置,只能成为一个线索人物,也就是“工具人”。也就如金庸所说“袁承志的性格并不鲜明”了。
金庸在《碧血剑》的新修版的后记中提到,“内地有一篇评论《碧血剑》的文章十分强调地说,《碧血剑》受了英国女小说家杜·玛丽安(Du Maurier)小说《蝴蝶梦》(Rebecca)的重大影响。”这里提到的“内地的评论文章”究竟指的是哪一篇文章,恐怕已无从查考。因为现在内地但凡评论《碧血剑》的文章,都会提这个说法,可见此说法之深入人心。但金庸的观点是“文学作品受到过去中外文学名著的影响,那是不可避免的。但《蝴蝶梦》这部小说并没有太大价值,我并不觉得很好,只因希治阁据此拍过一部好看的奇情电影,因电影在中国流行而为许多中国观众所知(单以杜·玛丽安的小说而论,我更喜欢她的另一部小说My Cousin Rachel,但此书未拍电影,无中文译本,故较少人知)。文学评论如不以改编后的流行电影为依据(正如根据电影《罗生门》而评《雪山飞狐》一样),而根据原作,则格调较高。杜·玛丽安作为一位作家,《蝴蝶梦》作为一部小说,在英国文学中都没有什么极重要地位。如想谈论英国女小说家在作品中以次要人物述说一个露面极少的人物作为报仇主角而展开惊心动魄的故事,不如引述爱米菜·勃朗黛(Emily Bronte)的《咆哮山庄》(Wuthering Heights),这才是英国女小说家中的第一流人物,小说也是第一流的优秀作品,只有谈论这部小说,研究英国文学者方人人皆知,不必去引述只流行一时的惊险电影(虽然,《咆哮山庄》也拍成了一部很好的电影,但在中国较少为人知)。”说了这么多,意思就是表示没这么回事儿!这种写法明明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偏要说成是借鉴的。我阻止不了读者做这种对比,但好歹也和第一流作品对比啊!和一个没有太大价值的作品对比也就罢了,偏还是与改编电影做对比!而且还不止一次!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否定作者本人的说法,所以应倾向认为金庸在创作《碧血剑》中这种以暗线人物作为主角的方法是出自其自身的构思,而不是借鉴以往文学名著。而从对作品创作思路的分析来看。采取这种方法也是各种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金庸是非常善于利用暗线来讲故事的,在其全部十五部作品中,这种方法被广泛运用并愈发纯熟。金庸在修订版《碧血剑》后记曾说过 “《碧血剑》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袁崇焕,其次是金蛇郎君,两个在书中没有正式出场的人物。” 但从文本来看,金蛇郎君的情节贯穿始终,表现的较为充分,而袁崇焕的部分则非常薄弱。金庸本人也清楚这一点,自陈 “不过袁崇焕也没有写好” ,于是“又写了一篇《袁崇焕评传》作为补充。”其实,在一部作品中要充分展示两个暗线人物和一个明线的“一明两暗”的人物确实太难了,特别是这两个暗线人物还是没有任何情节交集的,在结构设置上难免失衡,很容易顾此失彼,或者结构松散和情节割裂。《碧血剑》属于“顾”了金蛇郎君,而“失”了袁崇焕。如果将袁崇焕与金蛇郎君设定为有交集的两个人物,则可以通过交集的事件同时表现两个人物,并通过袁承志的活动发掘二人的交集事迹,不知效果是否会好一些。
《碧血剑》的创作与《书剑恩仇录》相比,首先就是有了充足的构思时间,而不是像《书剑恩仇录》那样被临时抓差,仓促上马了。因此,在有了充足的构思时间的情况下,金庸对第二部小说进行了整体的主题设计、人物设计与结构设计。《碧血剑》最明显的结构设计便是开头与结尾的呼应。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浡泥国的张朝唐主仆的经历是修订版修改过的。最初的连载版中,是由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朝宗经历来引出山宗与袁承志,结尾是袁承志与侯朝宗重逢,侯朝宗向袁承志赠诗一首后飘然而去。这段描写是为了交代小说的社会历史背景,突出明末乱世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段乱世景象来源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金庸就读的嘉兴中学为躲避日寇,年仅13岁的金庸在校长张印通的带领下徒步一千多里南迁浙西南的丽水碧湖。1942年为了躲避战火,他又从衢州出发,途经江西、广东于年底到达湘西,随后才到达重庆。这段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前后长达五年半之久,行程达数千里,是那个时代中国许多知识份子都有过的普遍经历的一个缩影。《碧血剑》中的这一段也是以金庸的亲身经历为素材的,格外真实而感人。
连载版的结尾写的非常仓促,虽然与开头进行了呼应,但明显显得很应付。这是由于当时《香港商报》要改版,要求作者配合在改版前完结,所以只好仓促结尾所导致的。修订版修订后首尾呼应就比较完善,思想表达的也更加深刻一些。

在《书剑恩仇录》成功的鼓舞下,金庸对创作武侠小说也有了自信。此时金庸作为一个“文艺青年”的心思开始蠢蠢欲动了。他显然并不满足将自己的小说仅作为供小市民消遣的“花边文学”,也不满足将武侠小说仅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工具。金庸此时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具有文学性,因此在其构思第二部小说的时候,自觉地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的极具创新性的文学表现手法,通过用纯文学的表现手法来提高武侠小说的文学性。在主题上则通过对崇祯与李自成失败过程的批判与反思,提高武侠小说主题的深度。在人物上则希望通过金蛇郎君这样亦正亦邪的人物来丰富武侠小说的侠客形象。
只可惜愿望是好的,结果却很残酷。《碧血剑》在金庸全部作品中属于垫底的存在。这里面或许有同时连载两部小说力不从心的原因。但更主要的还应该是作者此时还不具备打通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功力,勉力为之,自然效果欠佳。虽然此时金庸在武侠小说创作上有颇多地探索和尝试,但显然为时尚早。倪匡对此说得很准:“所以,金庸在金蛇郎君和袁承志双线并叙的时候,虽然只是一线出色,还有可观之处。到了金蛇郎君那一线告一段落之后,就有溃崩的迹象。尤其是到了末段,是金庸小说中最差的一段,可称败笔。” “《碧血劍》在金庸的作品中,是最乏善可陳的一篇”。
《碧血剑》居于《书剑恩仇录》与《射雕英雄传》之间,所以既延续了《书剑恩仇录》的历史传奇模式,也涉及了《射雕英雄传》的英雄成长模式。在历史传奇上有反思有批判,较之《书剑恩仇录》成熟不少,在英雄成长上相较《射雕英雄传》则只是初窥门径。《碧血剑》相较于《书剑恩仇录》最大的进步在于人物个性的复杂性,并开启了“正邪之辩”这一贯穿金庸全部作品的重要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1957年在《新晚报》上的文章《谈批评武侠小说的标准》中说道“《碧血剑》的主题是:‘民族与人民革命的利益,必须放在个人的恩怨与利益之上。’” 这个说法颇让人感觉新鲜。多数的评论文章基本认为《碧血剑》的主题是“反明抗清”,或者“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或者农民革命的局限性等等。但这个说法的确是金庸本人的官方表态,而且是与作品创作同一时期的表态。我们当然不应该随意置疑作者本人的说法。但对这一说法又如何理解呢?
我们可以看《碧血剑》原文中的一段。
穆人清道:“现在义军声势大张,秦晋两省转眼就可入我军手里,这也正是你报父仇的好机会。你一直求我同你去刺死崇祯皇帝,我始终没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袁承志道:“大概是弟子的功夫没学好。”穆人清道:“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另有更重要的关键,你坐下,听我慢慢说。”袁承志依言坐下,穆人清道:“这几年来,关外军情异常紧急,满洲人野心叵测,无日不想入寇关内。崇祯皇帝这人虽然疑心重,做事三心两意,但比较前嘉靖、天启那些皇帝,总算还是励精图治的。要是你为了私仇,进宫把他刺死,继位的太子年幼,权柄落在宦官权奸手里,只怕咱们汉人的江山马上就断送,这样你岂非成了天下罪人?你父亲终身以抵御满兵、收复辽东为己志,他在天之灵知道,一定也要怒你不忠不孝吧。”袁承志听师父一言提醒,不觉吓出了一身冷汗。
穆人清道:“国家事大,私仇事小,我不许你去行刺报仇,就是这个道理。但现在情形不同了,闯王已经占有秦晋,一两年内或许就可进取北京,那时由他来主持大局,全国上下一心,那里还怕辽东满洲人入寇。”袁承志听得血脉偾张,兴奋异常。

以上原文为了贴合金庸说此话的年代,我选用了连载版的文本。修订版与新修版此处均差别不大。原文的这一大段解释说明的非常清楚,就是“国家事大,私仇事小”!其中蕴含的道理就是应如何处理国家大义与个人私仇的关系。总结下来,就是《碧血剑》的主题其实就是“复仇”!而此种复仇不仅是江湖仇杀的复仇,更是《碧血剑》书名所蕴含的“苌弘化碧”式的家国冤案的“大复仇”。所以本书的书名中的“碧血”已经明确点出了全篇的主题。
“复仇”主题是武侠小说的常见母题。其渊源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社会中复仇是作为一种美德,先秦时期更是具有孝行意义与为君复仇的家国大义,在儒家思想与传统复仇观念结合后,儒家的孝道与礼仪,使得复仇不仅是“孝”,更是“礼”!不仅是孝行,也是义务。特别在南宋胡安国做《春秋传》意主复仇,更是将复仇提升为“春秋大义”!
复仇母题在武侠小说中早已形成了固定的公式,灭门——遗孤——学艺——报仇。《碧血剑》也是遵循了这一复仇母题的公式,全书所有情节也都是由“复仇”在进行推动,但其转折却发生在袁承志艺成下山前的穆人清的一段“国家事大,私仇事小”的教诲。其后袁承志的故事虽然并未否定复仇,但全书中的复仇情节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而是反复通过复仇故事(包括金蛇郎君的复仇、闵子华的复仇、何红药的复仇以及袁承志的复仇)来阐述对于“复仇”的节制与消解。
从复仇的节制来看,首先复仇的“仇”需具备正义性。袁承志的父仇由于是为国蒙冤,自然属可报之仇。闵子华兄长之仇,则是由于其兄杀人骗色,德行有失,焦公礼则是路见不平,此种仇则不属可报之列。其次,复仇不可累及无辜。孙仲君杀胡胜海妻儿老母、金蛇郎君滥杀温家无辜人员,都属累及无辜之举。再次,复仇不能目的不纯,温家五老以复仇为名实为夺宝;闵子华的报仇受长白三英帮助后金控制江南的目的所怂恿。最后,最重要的是个人私仇不能影响国家、民族大计和人民利益。《碧血剑》中袁承志遵从穆人清“国家事大,私仇事小”的教诲,时刻将国事放在私仇之上,在诚王逼宫中反而襄助崇祯。而吴三桂则“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私仇投降外邦,使神州沦陷。《碧血剑》通过这一正一反的事例,体现了“民族与人民革命的利益,必须放在个人的恩怨与利益之上”的主题。
再看对于“复仇”的消解。全书所关注的是复仇要让位于民族于人民革命的利益这样的问题,所以袁承志的复仇显得格外华而不实,在穆人清的一句“国家事大,私仇事小”的话后,便心安理得地去泡妞、寻宝和打小怪物去了。然后泡妞泡到仇人的女儿,复仇生涯便轻而易举地化为乌有。金蛇郎君最终也是由于爱上仇人的女儿而最终无法复仇。看似轰轰烈烈的复仇桥段,往往被“爱”所轻易化解。而“爱上仇人的女儿”的桥段,也在金庸其后作品中依然不断被提起。因此金庸通过“复仇”主题所表达的信息也就昭然若揭:在历史大势和国家大计下,个人的仇怨毫无意义;在真挚的爱情面前,上辈的仇恨不值得纠结;在个人快乐生活面前,苦大仇深的生存方式是自找苦吃。如果“情”最终能够克服“仇”,“仇”也就毫无必要。儒家传统的春秋复仇大义及武侠小说传统的复仇模式所蕴含的义理,就此开始逐步崩解。
1951年4月26日,查良镛父亲查枢卿(查树勋)以“抗粮、窝藏土匪、图谋杀害干部”的罪名在故乡海宁被处决。噩耗传到香港,他哭了三天三夜。金庸曾与池田大作的对话录《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中说:我当然很悲伤,但并没有怀恨在心,因为我已充分了解,这是大时代翻天覆地大动荡中极难避免的普遍悲剧” 。1981年7月18日,邓小平会见金庸,向金庸道歉,微笑着说:“团结起来向前看!”金庸点点头,说:“人入黄泉不能复生,算了吧!” 后来,嘉兴市委统战部、市侨办联合组织调查组,对查枢卿案件进行了复查,遂由1985年7月23日海宁县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宣告查枢卿无罪,给予平反昭雪。
从作者的这一段经历,我们也可以理解《碧血剑》中对于复仇主题,以及在其后作品中始终缠绵不断地复仇主题所传达的观念。

《碧血剑》中的江山主题需要分两部分来看,这是《碧血剑》区别于金庸其他作品的独特之处。由于金庸在对《碧血剑》进行修订时,增加和改写了大量的情节,并注入了修订时期的思想,而作者在这两个时期的思想又是迥然不同。这就使得《碧血剑》一书同时具备了创作时与修订时不同的主题思想。连载版时期的江山主题体现在李自成闯王军与明王朝的农民革命;修订版时期增加的主题体现在满清政权与大明的民族冲突及李自成入京后的转变。
金庸在三联版《金庸作品集》的序言中说:“我初期所写的小说,汉人皇朝的正统观念很强。到了后期,中华民族各族一视同仁的观念成为基调,那是我的历史观比较有了些进步之故。”而《碧血剑》比较特殊之处在于,首先其是早期作品,属于“汉人皇朝的正统观念很强”的时期的作品,同时,其在修订版时,新增了整段的情节,属于后期的“中华民族各族一视同仁”的观念。
连载版中主要体现的是明王朝与李闯农民军之间的冲突。明王朝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庙堂之上君昏臣奸,民间则是民不聊生。但其仍然属于是正统王朝,是合法政府。李自成大顺政权则是农民起义,是在农民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政权。李自成是解民倒悬的大英雄、大救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是流寇、是反贼。所以,此部分所表达的主题是反压迫,是暴力革命。李自成推翻腐朽政权后的急剧腐化,既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兴替的痼疾,也是农民革命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的体现。
对于李自成形象的刻画,也是要区分连载版与修订版。连载版中的结尾非常仓促,只是草草结尾,所以结局中的几场戏都是一副匆匆赶进度的模样。李自成入北京后的所作所为、李岩的结局也只是潦草带过,并无深刻地刻画。修订版中增加了北京城破之后李自成纵容部下在北京城内烧杀抢掠,李自成大顺政权内部生活腐化,矛盾冲突等情节。对李自成及其部下短浅的政治视野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对李自成进京情节的前后变化反映了金庸历史观的变迁,对历史上重复出现的丑恶现象进行无情的嘲弄。对于李自成入京后的种种表现,均是在1971年到1975年之间修订时增加的。期间正是大陆文革如火如荼的期间,大批老干部受到冲击、迫害,这也就不难看出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味了。
相较于对李自成的既有肯定又有批判的刻画,袁崇焕则是作者希望所传达的江山主题中所全力赞扬的理想人格。袁崇焕的历史形象或许尚有争论,但在《碧血剑》中的文学形象是为国为民、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民族的脊梁,他身虽死,却“忠魂依旧守辽东”。但其结果却是被统治者冤杀。在这个人物的身上充分寄托了作者对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赞扬。而其悲剧性的结局也是中国历史中的无法回避的一个典型,从袁崇焕到李岩,以及盲歌者唱词中的“子胥功高吴王忌,文种灭吴身首分。可惜了淮阴命,空留下武穆名。大功谁及徐将军?神机妙算刘伯温,算不到:大明天子坐龙廷,文武功臣命归阴”。千年以下的“碧血忠魂”,文革现实中对老干部的迫害。“昨日的万里长城,今日的一缕冤魂”是对于此历史痼疾的一种深刻反思。
《碧血剑》首尾以张朝唐的角度所做的呼应,用以说明无论是腐朽政权的官军还是溃败的义军,都是一样的诬良为盗,残害百姓,都不具有解放劳苦的大众的能力与远见。究竟谁才是平民百姓的救星,究竟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保障生民的权益。这一首一尾的呼应,直面历史的真相,成为中国大历史的深刻反省与思考。每一次的改朝换代不过是上一个皇朝的翻版,在无法改变封建专制社会基础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在数百年间原地踏步。
对《碧血剑》的评价多对于李自成的描写予以好评,认为《碧血剑》中对于李自成的评价即肯定了其英雄的一面,也有草莽的一面,不拔高也不抹黑。其实这种好评多是源于大陆评论者对姚雪垠《李自成》小说中将李自成塑造成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满。《碧血剑》中通过袁承志作为导引人物,对李自成农民军的失败是作为侧面描写。袁承志作为一个江湖人物,支持闯王但并未直接成为闯王军中的一员,或者说只是一个外围人员,因此是从一种江湖视角对此历史事件进行的描述,因而较为客观且全面。也是金庸小说中较为成功的江山主题的刻画。
对于满清政权的刻画则是金庸在19年后修订版中增加的,并且在近50年后的新修版中再次进行补充。修订版与新修版时期的金庸的思想与当年连载期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对于满清政权的态度也有了较大地变化。连载版中满清政权并未正面出场,一直作为背景存在,但基本观念与《书剑恩仇录》中并无差别,属于异族侵略者。但在《碧血剑》修订版新增的内容中,满清政权的侵略性被淡化,异化成为内部不同政治派别的斗争。并且作为新兴政权,相较于已经积重难返的明王朝,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相较于李自成的农民军政权更具有远见,具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尊重人才的包容性。以致袁承志在刺杀皇太极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疑和动摇,怀疑自己的刺杀行为是否是在阻挡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这种转变反映了六七十年代后包括金庸在内的,从大陆南下香港的移民的思想状况的变化。解放前后,大量大陆人因战乱避居香港,这些人原本只是将香港作为暂时的栖身之地,所以在《碧血剑》创作的五十年代,其思想与大陆是基本一致的,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觉。然而随着香港经济转型,到六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中心。而中国大陆在六十年代前后则经历了与中苏断交和文化大革命的内外困境,人民生活艰难。相比之下,香港成为了世外乐土,香港人的思想状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与大陆日渐隔阂与梳理,对港英政府的治理逐渐认同。1967 年 5 月 10 日金庸在《明报》发表社评《住下来了,不想走了!》直言“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了,住下来了,不想走了。”金庸在《碧血剑》修订版中增加满清政权的美化情节,实质上是对殖民主义思想的一种同化。这也是金庸后期经常提起的“民族融合”思想的体现。对此思想的优劣由专业人士去讨论吧!这里我们也就到此为止了。
金庸在《碧血剑》中增加的满清内容,熟悉历史的读者自会看出这是在美化满清。在文学创作上来看,一是增加了作品冲突的复杂性,在主题上也有了更丰富地表达。我们要承认其的确在艺术上是成功的修订。但是,在此种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通俗小说中,通过扭曲历史的方式以满足文学性的需求,是否是一种好的创作方法呢?对于熟悉历史的读者的接受度是否会有影响呢?
金庸作品中这种扭曲历史的情况还有不少,比如对全真教抗金、抗元的设定,对大理国君臣的描写,对辽帝耶律洪基的描写,对明教、对朱元璋的描写等等。金庸这种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历史的方式是来自于大仲马,可谓是由来有自。但这里还应该注意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不及设计历史事实的问题,还会涉及到历史观的问题。如果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不必要对历史事实进行还原,那么历史观是否也可以自由发挥呢?文学作品是否可以将秦桧塑造成正面角色呢?是否也可以将袁崇焕塑造成反面角色呢?这个问题的成败得失议论起来涉及面较广,在此也就存而不论了。
《碧血剑》的结局袁承志在李岩自杀身死后,心灰意冷,率领众人占据孤岛,避居海外。此种结局正是解放前后,从内地南下香港避居人士心态的写照。袁承志在家国巨变的情况下,即无力反抗,也不愿接受,于是南下海外,做化外之民。这个虚构的渤泥国旁的大岛,便是现实中香港岛的写照。袁承志等人的选择与心态,也正是当时南来香港的大陆人的心态的反映。新修版中增加了袁承志组建“崇字营”抗清,失败后才远赴海外,同样属于对最初创作意图的修订。
《碧血剑》的江湖世界是江山世界的缩影,体现的是同样的乱世情景。《碧血剑》中的江湖是一个盗匪林立、邪教横行的江湖世界。江湖的主体是形形色色的绿林豪杰。无论是作为反派的石梁派(棋仙派),还是正面角色的山东、河北群雄,都是做的打家劫舍的盗匪行径。作为江湖邪教的“五毒教”则堂而皇之地进入京城,且光天化日之下偷盗库银。而武林中的名门大派,如少林、武当则不闻其声,只有华山这样的寥寥无几的名门正派还活跃在这乱世,并且内部尚有自大欺人如归辛树一脉,也有叛国投敌如玉真子,为功名富贵残害师门的安剑清。江湖人与锦衣卫的冲突并没有展开,安大娘、安小慧及安剑清这条故事线基本上是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
《碧血剑》中江湖中的正邪之争,在于江湖人士对于闯王起义的立场,这也是江湖传奇对于江山主体的呼应,袁承志则起到连接庙堂与江湖的作用。《碧血剑》相比《书剑恩仇录》有了明显的区别,就是江湖人不再直接参与庙堂之争,叙事重点也放在了江湖人物之间的冲突。袁承志的江湖经历,是武侠小说中常见的行走江湖模式,通过主人公的经历,串联起一起起不同的江湖纷争。袁承志作为实际出场的主人公,少年磨难,艺成下山,行侠仗义、排难解纷,受众人拥戴而成为武林盟主,其后更里应外合为闯王打下江山。这个套路看起来非常经典,或者说俗套。但好在金庸在于后续剧情是采取遵循了历史史实的做法,主角才没有一路开挂下去。
《碧血剑》中主角的江湖经历始终贯穿了金蛇郎君的暗线。金蛇郎君作为作者希望体现的理想人格,表达自由独立思想的主题。但这种思想主题与全书其他主题之间却既无对比关系,也无主辅关系,显得有些孤立。所以金蛇郎君的人物与故事,虽然较为精彩与成功,但也显得与整体的故事情节与主题有较大疏离。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及《碧血剑》中的人物,都不会忽视金庸在《碧血剑》修订版中的一句话。“《碧血剑》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袁崇焕,其次是金蛇郎君,两个在书中没有正式出场的人物。袁承志的性格并不鲜明。不过袁崇焕也没有写好,所以在一九七五年五六月间又写了一篇《袁崇焕评传》作为补充。”这几乎成为评论《碧血剑》人物的基调。不过后来金庸在新修版后记中将这段话删除了。这一删除倒让人糊涂了,原本的金科玉律一下子消散了。
袁崇焕与金蛇郎君两个人原本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理想人格,二人一个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一个虚构的江湖人物。分别用来表现江山主题和江湖主题。二人一为正人君子、一为亦正亦邪,用来表达是非观。二人一位是为国为民的世俗功业,一位是特立独行的自由精神。这个结构设计相对完满,但在实际创作时,却发生了偏差,金蛇郎君的描写尚算成功,对袁崇焕的描写却并不理想。
袁崇焕与金蛇郎君都属于是“缺席的在场者”。这种人物刻画方法金庸本人并不喜欢被说成是借鉴自《蝴蝶梦》,我们也不做这方面的对比。但金庸确实比较擅长也很喜欢用这样的方法,在其后的作品中也多次使用,比如《雪山飞狐》中的胡一刀,《射雕》与《神雕》中的王重阳。
由于是采用了暗写的方式,金蛇郎君的形象出现在不同人的叙述之中,这个形象显得碎片化、模糊化和具有主观性。也许这也正是作者希望达到的效果,让这个形象作为一个影子,虽然可以看见,但又看不清楚。这样做的原因,前文已经分析过,这样一个既有“金蛇”狠毒一面,又有“郎君”潇洒一面的形象不是一个能被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接受的正面形象。但这样的人物形象却是作者希望能够表达的形象,所以就只能表现的遮遮掩掩。金蛇郎君形象的价值在金庸的作品中是比较重要的,正如陈墨所说的,“在金庸的小说中,这是一个最早出现的超越传统正邪观念,也超越帮派体系,同时还超越武侠人物性格类型的,纯粹按照个人的立场及其个人的好恶行事的特殊人物”。
袁崇焕的形象在《碧血剑》中的确并不够突出,即便是作为“暗写”的人物。如果要突出袁崇焕的形象,应该让作为其遗孤的袁承志与作为其旧部的“山宗”人员作为情节主线,让袁承志的活动更多与袁崇焕的以往事迹发生关联,但作者显然并没有这样设计情节,袁承志的“复仇”即不重要也不积极。《碧血剑》定位在于通俗地武侠小说,作者将重点放在了武林纷争的传奇故事上,突出了袁承志在江湖武林中的故事,却又未能开发出江湖故事与袁崇焕这一历史人物的结合点。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碧血剑》在结构设计上的一个明显缺陷,就是设计了“江山”与“江湖”两个主题,并找到各自的表现人物,但却未能将二者进行有机地融合,袁崇焕与金蛇郎君这两个作者希望表现的主角人物之间完全没有关联,互相割裂,成为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而不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而这种矛盾也延伸到了明线人物身上,两个互不关联的暗线人物线索都要交汇在一个明线人物身上,这个前台的主角不仅在表现暗线人物上顾此失彼,而对自身的人物塑造上便也无暇顾及了。袁承志的“性格并不鲜明”也就只能是必然的结果。
袁承志的人物特征,与陈家洛一样并没有脱离高大上的完美主义范畴。两人都是出身不凡、聪明机智、武功高强、正义凛然,典型的武侠小说标准男主配置。这也是金庸早期作品尚未能摆脱的通俗作品的“俗套”,对此无需苛责和吐槽。与陈家洛不同的是,袁承志摆脱了陈家洛文武双全的设定,没有了书卷气,也就是跳出了知识分子的范畴。不要小看这一点改变。对于“五四”以来的文艺工作者来说,能够走出资产阶级小知识分子的圈子已经是殊为不易的了。不然的话,延安文艺座谈会也不会特别强调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了。梁羽生全部创作生涯,几乎都在这个圈子之内。即便偶有跳出的,如金世遗、空空儿,下一部就又回去了。连载版中袁承志还有一些具有文采的桥段,修订版中则完全改掉了,使得袁承志的文化水平大为降低。修订版中将袁承志外貌上增加了“皮肤黝黑”、“浓眉大眼”的特点,更是从内而外与风流潇洒的儒侠形象拉开了距离。
袁承志的“性格并不鲜明”固然有角色设计顾此失彼的原因,即便其本身性格塑造及人物设定也无甚精彩之处。袁承志的角色就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的形象,成绩优异、老实听话、循规蹈矩、正派守信,并且少年老成,老是教训别人。虽然偶有顽皮,如模仿金蛇郎君和大师兄黄真,却显得不伦不类。袁承志的一系列经历,也是理想的好学生模式,一路顺风顺水,一路毫无磨难。官宦出身、得遇明师,武功强、辈分高;一路开挂,所有麻烦轻松解决,顺顺利利当上武林盟主。所有的事情都是被动的机遇,而不需要主动追求。最后遇到挫折之后,便带人一走了之。袁承志这样的“好学生”形象,缘于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从观念上还只是希望塑造概念化的侠义人物的缘故。
夏青青作为全书的女主,形象却并不讨人喜欢,其角色形象与袁承志相对,如同班级中不听话的“调皮学生”。这类学生往往个性比较突出,具有叛逆性和自由精神。但青青的表现却有些过,更像是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问题少女。温青青的坏脾气及偏激性格可以是来自于各种不幸的身世,但作者显然并没有兴趣去探讨原生家庭、生活环境等等对人物心理和成长的影响和后果。董千里推测作者塑造青青形象是受到了林黛玉形象的影响。但黛玉属薄命司,“这才令人觉得他的牙尖嘴利及爱闹小性子也是绝世风光,如果她成就了木石姻缘,她的缺点就是真正的缺点了” 。但温青青恰恰是修成正果的,所以她的缺点就成为了真正的缺点。
董千里形容温青青是黄蓉的初稿,既然是初稿,自不如定稿之完美。金庸的原本构思是希望塑造一个“可爱而任性的少女”,其人物形象应该是与李沅芷和黄蓉一脉相承的“金派花旦”。温青青与黄蓉一样,需要对男主正派严肃的形象进行调节,所以需要设计“花旦”这样的活泼有个性的角色。黄蓉之所以成功,在于黄蓉与郭靖一同成长;温青青之所以不成功,在于温青青与袁承志一样基本没有什么成长。
对于温青青这样明显性格缺陷的人物,如果是作为正面人物,处理方式一是如黛玉般薄命,一是如黄蓉般成长。而不能一直保持性格的缺陷,希望读者接受或同情这种性格缺陷。但温青青的人物偏就是一直到结束都是这样一副不懂事、还惹事的形象,而且我们也并没有读出对温青青这一类型人物的批判性和讽刺性。所以我倾向认为,温青青的确是属于作者经验不足,没有写好的人物。
阿九是很多人心中的意难平。长平公主名叫朱媺娖(Zhūměichuò),是明末清初传说中极著名的人物。后来演化成独臂神尼与甘凤池、吕四娘的传说。在《碧血剑》连载完结的第二年,也就是1957年,香港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创作了非常著名的粤剧《帝女花》。此后《帝女花》的故事不断在各种影视作品中出现。可见长平公主的人气在粤港地区非常之高。
阿九属于一出场就惊艳众人的角色,更为难得的是这个容色艳丽、气质高华的人物却是一个极接地气的角色,虽只是河北群盗中的一个小角色,但其魅力却盖过了全书中的所有人。而其隐藏身份,更是平添了一份神秘地吸引了。原本以为袁承志会爱上阿九,不料却是阿九爱上了承志。最终阿九悲惨的身世遭遇与感情上的踏空分外让人惋惜。阿九的个人魅力与命运无情的悲剧看似波澜不惊,却又难以挽回。这样的悲剧才是一个打动人心的悲剧故事。

《碧血剑》的人物中配角都比主角有存在感,其中颇有特点的应该是归辛树夫妇及其门下弟子。归辛树夫妇都是名门正派的人物,本身也以侠义道自居。但问题在于他们的道理永远是自己的道理,他们的观念里自己的道理便是世界的道理,他们的正义才是正义。只有他们自身就是侠义,违逆他们的行为便是邪魔外道。所谓“不怕真小人,只怕伪君子”,以正义之名的行恶危害更加严重。这也是《老残游记》中所说的“清官尤可恨”!。
归辛树的性格木讷、不善言辞,不通世务,似乎问题只在于有个嚣张跋扈、暴躁护短的老婆——归二娘。但其实归辛树看似老实巴交,实质上这两口子骨子里完全是一种人。连带着他们弟子也多为一类人。归辛树对老婆的行为没有一丝地不同看法,他是从心底里认同和支持的。他性格上的确是不善言辞,所以他只做不说,因此才显得不像他老婆那样张扬。性格有缺陷的人却拥有强大的武功和能力,尤为可怕!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碧血剑》在连载期间,同样授权三育图书文具公司结集出版单行本。三育版的《碧血剑》全套共5册,每册5回,共25回,每回回首一页是由云君所绘的插图。非授权版本的有永明出版社、三民图书公司、新光书局,其中新光书局的还冒用了梁羽生为作者。永明出版社的分为10集,而另外两种都是5集共25回。这一阶段金庸作品的出版情况较为复杂。
1971年5月24日到10月13日,在《明报晚报》上开始连载修订的《碧血剑》。也就是所谓的“晚报连载版”。此次连载的书名变为《碧血金蛇剑》。在连载之前有一段“金庸说”,说明由于主角袁承志使用的兵器是“金蛇剑”,所以改名为“碧血金蛇剑”。连载版25回,此次修订后为12回,回目也有所变动。
1975年9月份,明河社的修订版的《碧血剑》上册出版发行,10月份下册出版。此次书名又改回为《碧血剑》,去掉了“金蛇”二字。全书回目改为二十回,回目也进行了重新修改。
2003年12月1日,新修版的《碧血剑》最早由台湾远流出版社首发出版。
金庸在《碧血剑》后记中,对于修订情况进行了说明,在修订版与新修版中有些许不同。修订版中是“《碧血剑》曾作了两次颇大修改,增加了五分之一左右的篇幅。修订的心力,在这部书上付出最多。”新修版中表述则为:“《碧血剑》以前曾作过两次颇大修改,增加了四分之一左右的篇幅,这一次修订,改动及增删的地方仍很多。修订的心力,在这部书上付出最多。初版与目前的三版,简直是面目全非。”金庸所说的两次颇大修改,显然指的是1971年的晚报连载版和1975年的明河社修订版。前后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差别,作者没有说明,也没有见到有其他评论者的分析说明,暂且悬而不论吧。
连载版的结尾部分明显的仓促收场,一副没写完就结尾的感觉。结合连载时间不偏不倚整整一年的情况,很可能就是报纸的出版计划已经安排好了,无法更改。对此《香港商報》的老員工張初曾有這樣的解釋:由於當時正值《香港商報》「要改版,時時要求作者配合,例如《碧血劍》,何以可以由元旦剛剛寫到除夕﹖在開始時是不知道的,只是報紙要改版,就請金庸配合。如果作者計畫中尚未完結,只好落雨收柴,如果早就要完,只好拖到改版那日」 金庸创作时却没能控制好篇幅,原定好的连载计划不够完全展开故事了。简单说就是时间、版面都不够了,所以没写完。修订版的时候,没有了时间与版面的限制,自然要将当初没写完的部分补充完整。
由于《碧血剑》修改之处甚多,此处我们对其重要修改进行一下梳理。
1、        开头及结尾的修改。连载版《碧血剑》中,开场出场的是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朝宗及书童侯康。侯方域由于《桃花扇》的缘故,名气较大,金庸开始创作小说时,显然希望蹭些热度。但以侯方域的家世、身份和本人性格,这段剧情中颇多不洽的情况。连载版中侯氏主仆是在陕西游历,遭遇公差及官军谋财害命,为杨鹏举所救。山宗祭奠袁崇焕的聚会地点是在与袁崇焕没有发生过任何联系的陕西境内的老鸦山,显然缺乏理由。修订版开篇采用了历史小说的笔法交代渤泥国的历史及与明朝的关联,将本土才子侯朝宗改为海外学子张朝唐,这就摆脱了历史人物的限制。并且张朝唐是对中土时事不甚了解的海外学子,接下来的一切“菜鸟”行为就比较合理了。修订版将张朝唐经历的地点也改为福建、广东,山宗众人聚会祭奠的地点改在袁崇焕故乡圣峰璋则合理多了。
连载版中的祖仲寿,修订版改为孙仲寿。连载版闯王使者叫刘一虎,修订版改为刘芳亮。均改为历史真实人物。
开头已经更换了人物,结尾呼应的人物自然要相应进行修改。连载版的结尾和流水账差不多:救李岩不成、遇故人侯朝宗、远遁海外。修订版中大幅增加了情节,先是在赶去搭救李岩的途中,遇到闯军烧杀掳掠,偶遇到故人张朝唐。张朝唐主仆十多年前第一次来中国,被明朝官兵谋财害命,如今再度来中国,又被义军追杀。接下来袁承志和李岩会面,劝其离开,可李岩仍忠于闯王,宁愿以死明志,叹着“人生数十年,宛如春梦一场”,又唱着“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拔刀自尽。红娘子紧跟着自尽。经过上述诸般变故,袁承志这才真正的心灰意冷,张朝唐劝他移居海外,袁承志想起当日洋人给自己的海岛图,于是和众人一起远遁海外。
2、关于袁承志的人物形象。袁承志出场相貌,连载版是“生得眉清目秀,十分讨人喜爱”;修订版则改为“脸色黝黑,一双大眼睛确是炯炯有神。”可见袁承志最初的设定是与陈家洛一样的英俊公子形象,只是后来设定改了,修订版中也从外貌开始进行相应修正。这种为了纠正连载版中袁承志文武双全、英俊潇洒人设而进行的修改,全书还有很多,试列举几条。
连载版中袁承志化解焦公礼与闵子华的恩怨时与闵子华及洞玄交手时边吃边打,并作出一篇《金蛇使者笑斗两傻记》。修订版中将《金蛇使者笑斗两傻记》改为青青所作,并将袁承志的行为解释为意图冒充金蛇郎君的门人,所以才故意装的狂傲古怪,与自己平日为人大不相同。
连载版中袁承志收服洪胜海时所写的是杜甫的《兵车行》,在修订版中改为袁崇焕当年守卫辽东时给崇祯上的奏章“恢复之计,不外臣昔年……”并说:“此刻要写字,又想起满洲国图谋日亟,边将无人,随手便写了出来”。连载版此处为了体现袁承志的文武双全,修订版此处是为了侧面描写袁崇焕的政治、军事方面的成就。写完书法后,还不忘说一句字写的不好,表明袁承志并无文采上的成就。
连载版中焦宛儿前往承志书房送点心时,只见袁承志拿着一部《汉书》正看的起劲,修订版中袁承志所看的《汉书》则换成了《忠义水浒传》。《汉书》与《水浒传》属于大雅与大俗,袁承志的文化水平是个什么阶段,也就不言而喻了。
3、穆人清与木桑道长的绰号。连载版中,穆人清绰号是八手仙猿,修订版是神剑仙猿。木桑的绰号,连载版是鬼影子,修订版是千变万劫。并且详细介绍木桑道长的绰号是与围棋有关,突出其在围棋上的痴迷程度和武功上的造诣。
4、关于“混元功”的设定。连载版中并没有袁承志修习内功的情节,修订版增加了袁承志修炼“混元功”的经历,将“混元功”作为袁承志华山派武功的根基。穆人清下山时,交代袁承志等混元功练成后在下山找他,解释了承志为何不与穆人清同时下山,其一个月后下山的原因是为了练混元功。
5、金蛇秘籍。袁承志发现金蛇秘籍的过程连载版与修订版在细节上殊多不同,比如连载版金蛇剑是插在地上的,不是插在石壁中的,也没有袁承志拔不动的情节。此一段在大的情节上倒是并无什么差异,也就不一一对比了。
6、李岩与红娘子。《碧血剑》中李岩共出场四次,一次是袁承志初下山时,向闯王军中找寻师父,第一次与李岩相见。连载版中李岩只是负责接待。袁承志下山时是带着两只猩猩和金蛇剑的。李岩见袁承志虽然身怀绝艺,但毫无经验,带了两头猩猩,背了一口古怪宝剑,打扮得不伦不类,劝他把猩猩和金蛇剑留下,送了他两套儒生衣巾。修订版中,则加大了对李岩的描写,首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袁承志下山之后先是听灾民唱民谣,一问之下知是闯王部下李公子所作。接着又以一处旁白介绍李岩虽是闯军中带兵将官,但身穿书生服色,治军严整,为闯王出谋划策,为闯军壮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袁承志一见李岩谈吐气度不凡,心中十分钦佩,暗暗模仿。第二次是李岩奉命前往河北联络群豪起事响应,锦衣卫设下埋伏欲抓捕,袁承志出手救了李岩,二人结为兄弟。第三次就是北京城破之后李岩与袁承志重逢。这两处修订版中均为大篇幅的增写,特别是闯王进京后李岩眼见闯军烧杀抢掠,极为愤慨的情形描绘地极为详尽。第四次则是李岩之死,在连载版中此段情节只有一句话匆匆带过,修订版中则增加了大量篇幅详细描述了事件经过。红娘子在连载版中只有上华山求救一场戏,最后其生死也未做交代。修订版中则增加了许多对其巾帼英雄的描述,最后结局是与李岩一并自杀身死。
7、温家堡情节。温家堡情节包含金蛇郎君复仇的段落,情节均改动不大。值得一说的是大篇幅增加了黄真的滑稽情节与搞笑对话。可见金庸在创作初期还不大会写这种搞笑人物,修订时期,技法上显然已经驾轻就熟,于是便大力进行丰富。同样的情况,还有木桑道人,也有大段地喜剧台词补充。另外一个点是在连载版中,一些龙套角色往往来头颇大,比如温家找帮忙的李拙道人和清明禅师,二人的门派连载版是峨嵋派和少林寺,这两大门派均是名门正派,不可能与温家狼狈为奸,修订版改为崆峒派和十方寺。
8、金龙帮与闵子华纠葛情节中,闵子华与其师兄洞玄在连载版中都是武当派弟子,修订版改为仙都派。这样一来《碧血剑》中所有名门正派就都不用出场了。
9、连载版中,洪胜海交代多尔衮与曹化淳勾结的事情比较简略,修订版则比较详细的说明了多尔衮与曹化淳勾结的细节,为后续袁承志冒充多尔衮手下见曹化淳做一些伏笔。
10、关于徐达的情节。修订版在青青与袁承志寻得宝藏的时候,增加了一大段关于徐达情况的描述,说明徐达遭朱元璋迫害而死的情况。这是新修版的一个重要修订原则,体现当权者杀功臣自毁长城的主题内容。
11、锦阳关伏击。袁承志当盟主后,修订版加入一大段情节,叙述清兵进攻,袁承志与孙仲寿带领群雄抵御清兵,虽没杀死清军统帅阿巴泰,但聚歼一千余人,获得大胜。修订版是为了突出袁承志功绩,同时也是为了增加满清部分的情节,也为盛京刺杀皇太极做了必要提示。
12、连载版中程青竹本为大内侍卫,是崇祯帝为登基前的心腹,后来因为与崇祯观念不合流落江湖,建立青竹帮。由于程青竹是崇祯的潜邸之臣,所以崇祯放心将公主交给他。而修订版中程青竹多了一个程本直之弟的身份,其兄所撰《漩声记》手稿以知情人记载袁崇焕的事迹。程本直以及《漩声记》均属历史事实,以传奇人物与历史事实相结合,侧面展现了袁崇焕坚毅、果敢、体恤士卒、忠心报国的英雄形象。这也是修订版为充实袁崇焕形象的一处补充。程青竹结局在连载版中是在崇祯自缢后,自杀殉主,虽一番愚忠,但烈性也可怜可叹,众人购买棺木给其安葬。修订版中程青竹并未自杀,由于青青失踪,承志等人要赴华山,承志让焦宛儿和程青竹在京陪同阿九。
13、刺杀皇太极。袁承志上盛京行刺皇太极这一大段落,连载版是完全没有的。全部都是新版补写的。此段内容叙述袁承志潜入盛京刺杀皇太极,在崇政殿听到皇太极与范文程等人的对话,行刺过程中与玉真子交手失手被擒,为祖大寿释放,后来再次进宫盗剑、多尔衮刺杀皇太极等情节。增写了皇太极的识见与用人之道,连袁承志都不禁叹服。此段内容与锦阳关之战的情节共同使连载版呈现的明朝与李自成两方的冲突,扩展为大明、大顺、满清三方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小说背景更为宏大。金庸修订增补的时候的思想显然已经不是当初创作时候的「扬汉抑满」了。而且此时作者的技法与经验都丰富了许多,所以此段明显与其他段落水平要高。此段情节不仅补充了满清的内容,也同时补充了玉真子的内容。连载版中玉真子第一次出场便是在华山门人聚会的时候,毫无道理地上山找麻烦,然后被袁承志干掉。这里补充了玉真子与袁崇焕二人之间的恩怨,为后续华山的情节进行了铺垫。
14、关于李自成的内容。连载版第二十三回的回目是“碧血染宝剑,黄甲入名都”,修订版中该回的回目改为“朱颜罹宝剑,黑甲入名都”,李自成军队的颜色由连载版中的黄色改为修订版中的黑色。显然显示了金庸对于李自成及其军队的情感变化。连载版中对李自成军队称为“义军”,修订版中基本都修改成了“闯军”,这里态度转换的痕迹就非常明显了。连载版中对李自成进京后的表现描写的比较简短,也并未直接表现李自成本人的蜕变。这与《甲申三百年祭》中认为大顺政权的腐化,罪魁祸首是刘宗敏与牛金星,并没有指摘李自成本人的观点是一致的。连载版中,李岩匆匆向李自成报告刘宗敏等人拷虐京城官吏富户,军师宋献策与李岩意见相左,听到二人争执,自成也只是脸上筋肉微微一动,没有做出任何表示。连载版中李自成再次出现是在红娘子求救时,讲述军师宋献策进谗言李自成才关押李岩,结尾处也只说李岩已为李自成处死,一笔带过。在修订版中则较为详细地描写了李自成纵容部下烧杀抢掠的情景,李自成与部下会见陈圆圆的情景以及由宋献策之口讲述李自成听信牛金星谗言而怀疑李岩的情景。此时的李自成形象完全是一个目光短浅、粗俗而境界低下的江湖草莽形象。由此可见在修订期间,金庸对于李自成的看法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也说明了金庸本人的政治思想也随着经历增加和对时局的看法而发生了重大地转变。
15、连载版《碧血剑》中,提到阿九拜木桑道人为师,成为清初女侠,日后甘凤池、白泰官、吕四娘等均出自她门下。修订版中增加了“日后康熙初年的奇人韦小宝(见《鹿鼎记》)”。这是当年我第一次见到《鹿鼎记》的名字,当时尚不知道是什么书,只是猜测可能是金庸的另一部小说。

《碧血剑》的修订版可以说是修改幅度最大的一部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连载版情节的缺陷和漏洞,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此次修订对于作品品质提升非常明显。到了新修版,《碧血剑》依旧是修订最大的作品,校样前后修改了七次。新修版后记与修订版后记相比一个重要的修订是:金庸删去了通行版后记中“《碧血剑》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袁崇焕,其次是金蛇郎君,两个在书中没有正式出场的人物。袁承志的性格并不鲜明。不过袁崇焕也没有写好……”这一影响深远的说明。由此可见,金庸试图在新修版中提升袁承志的角色定位,突出其性格逐渐鲜明化。
我们现在梳理一下新修版中的修订之处。
1、删除了袁承志打虎的情节。修订版中的袁承志与应松二人打虎的情节与后来的打豹子的情节都是体现小袁承志武勇的著名段落,修订版中打虎删除掉了,打豹子还保留着。这两段情节其实有些重复,删掉这一处情节较合适。
2、对多处涉及历史事件的细节进行了修订。比如,山宗祭奠袁督师,前来祭拜的田见秀、刘芳亮、崔秋山修订版中是闯王李自成的人,新修版改为是三十六营。此时是崇祯六年,主要的山西农民起义军结盟,号称“三十六营”,盟主是“紫金梁”王自用,这时的闯王还是高迎祥,李自成称为李闯将。连载版中此时称闯王是个错误,新修版中改为闯将。此后文本中对李自成的称号,都按照史实进行了修改。又如,混在山宗里的奸细,他们是曹化淳派来的。并说明曹化淳是现在最得势的太监,掌管着厂卫。新修版对厂卫加以解释,是东厂和锦衣卫。新修版中南京使用了“应天府”、“北京”则使用了“顺天府”。诸如此类的关于历史细节的修订所在多有,就不一一赘述了。
3、关于金蛇山洞的修订。修订版中袁承志在华山山洞中发现了夏雪宜的骸骨,山洞的石壁上插着金蛇剑。他试着拔了一下,修订版中是纹丝不动,新修版则是修改为插在石缝之中,一拔之下微觉松动。对于石壁上的图形,新修版增加刻的很无力的表述。这显然是为了弥补修订版中的漏洞。金蛇郎君此时已经手脚俱废,如何还有功力将金蛇剑插入石壁中纹丝不动,如何还有功力在石壁上刻满大量图形?如何还能设置大量的机关?甚至如何还能进入华山绝顶上的石洞?这些的确都是修订版中的漏洞。新修版在此处以及后续的何红药的叙述中,也补充了大量的情节说明了金蛇郎君如何脱困,如何写秘籍、如何设置机关铁盒、如何进入石洞以及如何摆脱何红药的情节。修补的虽不能说完美无瑕,也可以说基本能够自洽。至于还有些与生活细节不大协调的问题,如,金蛇郎君将自己封在山洞后,粮食问题如何解决之类的,也就不必深究了。
4、石梁派与棋仙派。修订版中的关于浙江的地名帮派都改了,石梁派改成了棋仙派,地点也由浙江衢州石梁镇改成了衢州静岩。龙游帮改成了游龙帮,并增加说明“龙游人大多方正端严,游龙帮将两字倒转,人品便不怎么规矩了”。这里修订版中原本使用的都是现实中的地名,也许处于避免将真实地名与反派挂上关系而影响当地的形象,因此新修版中就都进行了修改。
5、温方施的结局。修订版中温方施用飞刀杀了温仪后见袁承志追来,赶紧把门关上,逃开了。新修版中改为袁承志用混元功踢了他一脚,废了其武功。后续京师中,也只有温家四老而不是五老了。这个修订可能是因为后续京师及去华山路上的剧情中,修订版中温家五老武力值较弱,且从未使用五行阵,也属于一个漏洞。新修版中此处废掉一个人,使得五行阵无法施展,这就比较合理了。新修版温仪在遗言中明确说了要袁承志照看青青。修订版中她来不及说完就去世了。
6、修订版中青青曾作的《金蛇使者剑戏两傻记》在新修版删去了。这篇戏谑文章从连载版中袁承志所做,到修订版改为青青所做。到新修版中则完全删除了。
7、修订版中袁承志一行运宝到济南府,青青独自逛街被人在衣服上做了记号,袁承志也去逛街,捉住了画记号的人,并探听到山东群盗的分赃会。青青作为盗匪世家子弟,并且也在江湖上行走过,应该说是江湖经验丰富的,如此被小贼戏耍的情节并不符合青青的人物形象,因此新修版删去了这些情节,改为袁承志思考应对强盗的方案并与青青商量。新修版中在多处地方增加了袁承志欲借运宝结交山东群豪的目的,这是为袁承志增加政治意识。
8、关于程青竹的出身。程青竹得知袁承志竟是袁督师之子,激动万分,原来当年冒死上书历陈袁崇焕冤屈的程本直正是他兄长。新修版又提到程青竹原名叫程本刚。程青竹说到自己以前曾想行刺崇祯,因而投入宫中。修订版中他是做了侍卫,行刺时被御前侍卫所擒,新修版他说是“贱役”,行刺时被侍卫所擒。后来袁承志在宫中与长平公主相遇时,公主说程青竹原是父皇的“侍卫”。不知道是不是修订时疏忽了。
9、泰山聚会及锦阳关伏击情节。修订版中泰山大会是在端午节,新修版改为七月二十。修订版中聚会仅是成立了一个宗旨不明的联盟,袁承志做了个七省总盟主。新修版泰山大会政治目的较浓厚,组建一股起义军势力,名为“山宗营”,但顾及袁崇焕宁死也没造反,对外则称为“金蛇王营”。新修版中此处修改颇多,主要是增补一些袁承志在政治上的成长与成就。锦阳关伏击新修版中则进一步突出表现了山宗的正规军与江湖盗匪之间的差别。
10、五毒教盗库银的情节。此段情节新修版进行了大幅度的删改。修订版中袁承志偶遇两个怪异的红衣童子盗走库银,跟踪他们来到一座黑白蓝黄红五道围墙的无门大宅的情节全部删除。修订版中袁承志和青青在雪地中遇到锦衣毒丐捉金蛇的情节,新修版中全部删去。后来类似的还齐云傲“九刀穿洞,为奴尽忠”向何铁手请罪的情节也删除掉了。
11、关于惠王爷的情节。连载版及修订版中,阴谋篡位的都是诚王,新修版则改为惠王。金庸在注释中说明惠王朱常润于天下大乱时潜归北京之史料,将人物修改得更贴近史实,以增加小说的真实感。新修版增加了惠王爷派官家以「招贤馆」名义约见袁承志等人,袁承志因而得见五毒教诸人。惠王邀请袁承志等人只是试探袁承志等人对惠王阴谋的态度,然而当着正在查探库银失窃案的单铁生的面,直接暴露了惠王府参与盗库银的事实,这对于正在图谋秘密发动政变的惠王府而言,如此招摇显然与情理不合。惠王爷很清楚袁承志是“金蛇王营”的首领。五毒教也因为“金蛇王营”犯了五毒教的忌讳与袁承志等人发生正面冲突。按说“金蛇王营”是摆明字号的叛军武装,其首脑人物如何可能在京城中大摇大摆地公然出头露面。所以这里袁承志等人公开身份应该只保留“七省武林盟主”即可,“金蛇王营”的身份应该还是需要保密的。而惠王对当时正在攻打自家天下的“流寇”并无敌意,反而是赞赏,显然不可思议。这也是新修版中很明显的不大合理的情节。所以,陈墨先生认为,“新修版中增加的魏声涛这个入物,几乎没有叙事价值,他奉命邀请袁承志的行为,基本上是违背常理的胡闹。”
修订版诚王政变失败后结局是被曹化淳一剑已在他胸口对穿而过。而新修版中,惠王政变失败后的结局是奔逃出殿,逃到广州,最后为清兵擒获处死。惠王发动政变是死罪,政变失败杀人灭口才是正常处置,如何肯轻松放其逃走。之所以设计这样一个结局只是为了使惠王与历史上惠王的结局相一致。将诚王改为惠王也只是加强小说的真实感。
这一大段修改力度颇大,但从修改效果而言却情节幼稚、逻辑欠通,并无多大价值,实为败笔。
12、关于何铁手的修订。修订版中五毒教主何铁手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既美且媚,武功毒术变化多端,心机智计机变百出。只有一个漏洞就是竟然看不出青青是女扮男装,并且对男装的青青一往情深。并且是在五毒教俘获并长期囚禁青青的情况下有些情理难通了。陈墨先生认为要弥补这一漏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将何铁手设定为一个同性恋者。但同时陈墨先生也认为“通常的武侠小说中很少涉及同性恋的情感线索,金庸先生也不愿这样设想。” 所以金庸采取的方法是放弃何铁手对青青的一往情深,改为对袁承志武功的“一往情深”。让何铁手一见到袁承志显露的身手便“不禁艳羡仰慕,竟然魂不守舍”,“心痒难搔,只想跪将下来,求道:‘师父,请你教我这一招!’”“心神荡漾,摇摇晃晃,几欲晕倒”。自此之后,何教主便无时无刻不对袁承志的武功“犯花痴”,缠着袁承志拜师,且对袁承志言听计从。实际读来的效果就是这哪里还是那个威震一方的五毒教主,十足一个智障少女!修订版中何铁手的风采一丝全无,其所作所为的行为逻辑全无!彻底扭曲了原本何铁手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面,也许是为了表现何铁手摆夷族女子的直爽,新修版增加了许多无所忌惮的言语。撺掇袁承志瞒着青青去找阿九,煽动袁承志不要娶青青而娶阿九,鼓动袁承志三妻四妾,还告诉师父袁承志,倘使世上无阿九这人,她自己也挺想嫁给他的。这些言语真的是让人很无语,让人怀疑作者是否能够区分“直爽”和“恶俗”。
在我看来,新修版对何铁手的修订是彻底的失败,完完全全的败笔。无法接受将何铁手修改成现在这个样子。
13、何铁手改名。何铁手拜了袁承志为师。袁承志为她改名为“何惕守”,新修版中她说“何惕守”太规矩了,她学了袁承志的武功之后,好比多了一只手,因此她管自己叫“添手”。接下来要青青叫她“添守”。这里恐怕是校对错误吧。
14、关于袁承志与阿九的感情。袁承志对阿九的情感态度是新修版中最为重要的修订,没有之一。连载版及修订版中,袁承志始终钟情于青青一人,对于阿九这样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纵有知好色则慕少艾之心,只要不及于乱,也不枉为青春少年的一个美丽插曲。
修订版中袁承志误入阿九寝宫,发现阿九的少女情怀,并因情况危急而躲入阿九被中,与她合衾共枕,袁承志心神摇曳尚能自警,将金蛇剑置于两人之间,并声明自己绝非轻薄无礼之人。这一段情节是《碧血剑》中最为让人心动的情节,青春的单纯与懵懂都在二人的一进一退中弥漫。在新修版中,袁承志拿开金蛇剑,二人紧紧拥抱,忍耐不住而双方连吻三次。对于此段情节,不知道初读的读者有何感受,像我这样熟悉修订版的人读来,让人有明显的生理不适。原本袁承志与阿九之间那属于少男少女的朦胧、含蓄的,若有若无、似有还无的情感,变得直白露骨,意境全无!
原本修订版中,对于袁承志与阿九的情感处理,缺陷在于袁承志表现的“过正”。对于阿九这样美丽的女孩子,并没有表现出正常人应有的爱慕与憧憬。在发现阿九的心思后的犹豫与动摇表现不足。所以很多读者为阿九鸣不平。于是新修版中在袁承志与阿九相识后,便经常见缝插针地表现阿九对袁承志的吸引,袁承志对阿九的心动和想念。这些修订内容开始一两处还较为合理,后面就越来越莫名其妙和生搬硬套了。寝宫剧情之后,新修版也增加了许多反映袁承志二女之间矛盾心理的描写。这些描写固然可以体现袁承志身陷情义冲突间的矛盾与挣扎,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但是由于这种心里描写是在原有情节中见缝插针的缝缝补补,未能与原有情节有机结合,结果是严重损伤了原有情节的逻辑严密性。比如,在袁承志与玉真子决斗时,居然还能心神飘忽,内心在阿九与青青间矛盾重重,不时的还与一旁的阿九眉目传情,情话绵绵,甚至连玉真子都看不下去喝了声:“卿卿我我,够了吗?”。在最后击败玉真子的那招“意假情真”,所谓蕴蓄了男女间相思缱绻之时两情真真假假、变幻百端、患得患失、缠绵断肠等百般心理更是情理不通,逻辑不合。
新修版中增加了大量篇幅修改了阿九的结局。原本阿九在国破家亡,断臂身残,情感落空后落发出家的结局在艺术表现上非常符合人物思想逻辑,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不属于需要修改的部分。新修版中木桑收阿九为徒,并带阿九去藏边学艺,阿九跟袁承志约定等他十年,要是他不来,自己就落发做尼姑。袁承志则答应说一年之内就会去找她。陈墨先生对此的评论是“这一人物变得毫无心肝,……全无亲情哀痛,也没有自觉自决,更逞论人格自尊。” “这样的写法,只能让阿九的形象沦落(为)一种俗气和欲望的概念符号”。“与流行版中阿九的结局相比,新修版对阿九结局的设计,可谓是狗尾续貂,是化神奇为腐朽” 。
修订版中提到阿九日后成为清初一代大侠,日后甘凤池、白泰官、吕四娘等均出自她门下。《鹿鼎记》中也有韦小宝祝福九难得到「八个威震天下的好徒儿」之语,明显暗示着民间传说的独臂神尼与「江南八大侠」的传说。新修版这一段也删去了。
15、关于袁承志与焦宛儿的情感情节的修订,新修版中焦宛儿爱上了袁承志,袁承志也变得有些心神恍惚。基本上与袁承志与阿九的修订情形相似。就不单独再说了。
16、关于李自成情节的修订。闯军攻破内城,新修版增加了袁承志所部的功劳,“金蛇王攻破了正阳门”,此外又列举了李自成部下其他一些大首领的名号。新修版增加了大量篇幅,叙述了李自成与“左革五营”之间的矛盾情节。这一情节中李自成袭杀罗汝才,排挤张献忠,与“左革五营”的矛盾及后来杀掉蔺养成等导致自己元气大伤的情节均据《明史》可查。新修版中加了许多内容,对李自成内心世界的描写,反映了这一人物复杂多疑的性格特征,对于起义军进京后的内部矛盾、路线斗争及腐化堕落进行了更深一步地的刻画。此部分内容属于增加了历史事件的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和批判意味。
17、修订版中夏雪宜的遗骨中有剧毒,何红药要烧夏雪宜的骸骨,烧出来的烟带有剧毒,把何红药和青青熏倒了。新修版改为夏雪宜的骨头无毒,是洞中的秽气把二人熏倒了。修订版中石洞地下还有炸药,最后将石洞炸塌了。新修版中石洞无炸药,崔希敏主动请缨去打探,发现何红药已经死在洞中,就胡乱把她埋在里面了。青青最后中毒,“似乎除密洞秽气外,另中了何红药或金蛇郎君身上所染奇异毒药”。既然没有骨头上下毒的情节,修订版中崔希敏与黄真关于如何死后在自己骨头上下毒的一段颇为搞笑的对话也就删掉了。这段对话删掉倒是挺可惜的。
18、青青跛腿。新修版中青青见袁承志和阿九卿卿我我,竟跳崖自杀,以至双腿折断,虽能治好,但只怕此后一生要微跛。实在是不理解金庸是有多厌恶青青,不仅在新修版中处处增加青青的无理取闹,最终还给青青这样一个结局。修订版中众人是 “日夜不停,加急赶路”去相救李岩。新修版中则由于青青腿还没好,本应留在华山养伤,却生怕袁承志瞒着自己去见阿九,非要跟去,导致“一行人便行得慢了”。这可真是时刻不忘要黑青青一把啊。
19、关于李岩之死。新修版中李岩之死部分增加了大段的文字。通过李岩之口列举了中国历史上的屠杀功臣的事实,李岩、红娘子和袁承志又讨论了许多闯军的得失,大发了一阵的政治抒情。金庸新修版中标志性的意识灌输又出现了。
20、崇字营抗清。新修版增加了袁承志率领崇字营抗击清兵的情节,几次与清兵浴血混战,终因寡不敌众,宝藏也已耗尽,最终全军覆没,袁承志身中数箭、险些丧命。而孙仲寿、罗大千、朱安国、倪浩等山宗旧将均战死。由于“不降鞑子,不投朝廷,不跟闯王,不害良民”十六字诀的束缚,中土已无容身之处,袁承志只能率领青青等人远走海外。
在看修订版时,总觉得袁承志作为袁崇焕之子,手下尚有实力,不做任何抵抗,置天下百姓水深火热于不顾,直接远走海外去了,似乎说不过去。当理解了作者所表达的是当年南下香港的一批人的心态时,便认可了这种情节还是合理的。新修版真的补充了袁承志抗清失败的情节,反倒觉得别扭的很,两相比较还是修订版的情节显得更有精神深度。新修版加以大量的笔墨似乎只是做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表面功夫,反倒冲淡了原本的思想内涵,似有事倍功半、画蛇添足之嫌。
陈墨先生对《碧血剑》新修版的评价是“总体而言,这次修订的成就有限。新修版《碧血剑》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境界并不比流行版更好。相反,有太多的地方实际上是更槽了。”这一评价可谓中肯。同时,陈墨先生也分析了修订不成功的原因,“但我们也看到, 作者不必要与某些低层次读者和批评家较劲,一定要在小说叙事中讨论非艺术甚至也非学术的话题, 并且为此增加篇幅,不惜伤害小说的原有肌理和节奏。这一意念的固执,使得新修版受到了严重的损失。新增加的内容,有许多都没有必要, 至少是得不偿失。”这一分析也可谓是一针见血。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碧血剑》的影视化依然是从粤语残片开始的。香港峨嵋影片公司继《射雕英雄传》后,于1958年12月03日和1959年07月01日,分别上映了上下两集的《碧血剑》电影。由李晨风编剧导演,曹达华、上官筠慧、陈翠屏、紫罗莲、吴楚帆、罗艳卿等主演。曹达华继扮演郭靖后,又一次领衔饰演袁承志。上官筠慧饰演温青青、陈翠屏饰演阿九、吴楚帆饰演金蛇郎君夏雪宜。

1976年佳艺电视制作了第一个电视剧版本的《碧血剑》。由何玉山、谭嬣编剧;由陈强饰演袁承志、文雪儿饰演温青青、李通明饰演阿九。76版《碧血剑》与那个时代的金庸剧一样,非常贴合原著,选角的适配度也较高。剧情上增加了很多何红药的戏份,而且增加了一个何红药侍女的人物。另外这版淡化了闯王和皇太极的戏份,显然并没打算在历史戏上下功夫。

邵氏电影时期,1980年邵氏采用改头换面的方式,拍摄了改编自《碧血剑》的《情侠追风剑》。本片由何梦华执导,倪匡编剧。汪禹饰夏侯晓桐(袁承志)、妞妞饰冷灵芝(温青青)、凌云饰白一鹏(金蛇郎君)、李丽丽饰冷秋霞(温仪)。本片除了人名改得跟原著不同,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都跟原著一致。这和孫仲拍攝的《笑傲江湖》相似,都因為台灣市場原因改换的人物姓名。这片倪匡的劇本在劇情上改动颇大,金蛇郎君没有死,最后还设计了个大团圆的结局。

1981年,邵氏制作了新一版的《碧血剑》,这次是由大导演张彻执导,郭追饰演袁承志、文雪儿再次饰演温青青、井莉扮演温仪、龙天翔饰演金蛇郎君。这一版仅截取了袁承志温家堡破五行阵和金蛇郎君的段落,充分体现了张彻阳刚武侠的特色。郭追饰演袁承志倒也合适,文雪儿继佳艺电视版本后二度诠释温青青是一个亮点。此版剧情设计上没有追求一部影片中放下整部作品,只选取一段剧情,反而张弛有度,节奏流畅,是倪匡编剧金庸电影中的典范。加之本片武术设计相当精彩,制作上较为精良。应该说这一版《碧血剑》虽然名声不显,但整体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1985年TVB制作了电视剧版的《碧血剑》,由李惠民导演,黄日华饰演袁承志、庄静而饰演温青青、毛舜筠饰演阿九、苗侨伟饰演金蛇郎君、吴启华饰演李岩。这一版对原著改动较大,也许是TVB的编剧觉得原著情节较弱,希望增加冲突、丰富一下剧情。从此开启了《碧血剑》中阿九的上位之路。这一版中,原著的情节基本还都在,也还基本保持原样,所以也可以说符合原著,但却增加了很多细枝末叶的剧情。原著中阿九的人气就颇高,改编时对阿九加戏也就理所当然,增加了很多与袁承志的感情戏、瘰患不治之症以及被原创角色追求等等。而青青则放大了原著里的惹人厌的部分,还加了袁承志扇她巴掌的戏,将两个人的人设都扇崩了。多尔衮和庄妃偷情两次遗落鞋子的“水晶鞋”的情节,的确很让人无语。李岩则被设计成了武侠人物并魔改了痴恋温青青的情节,又崩了一个人物。与同期的TVB金庸剧一样,这一版的优点在于选角的成功和人物演绎的贴切,黄日华对袁承志这种类型人物还是驾轻就熟的,庄静而演温青青,毛舜筠演阿九都算是合适。苗侨伟的金蛇郎君原本非常贴切,只是不懂为啥要设计成一脸胡子的形象。配角上的安小慧、孙仲君、温仪、何红药、何铁手等等也都很到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新武侠电影浪潮时期,以《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及《新龙门客栈》为代表,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武侠电影。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金庸武侠小说的改编作品。徐克《笑傲江湖》的成功,使得香港电影人开启了改编金庸作品的一个新的方向,不再寄望一部电影容纳小说全部内容,甚至也不再受原著情节的限制。1993年出品的《新碧血剑》就是这其中之一。
《新碧血剑》是典型的九十年代武侠电影,以创造出神入化的视觉效果见长。这也是一部典型的香港式商业电影,电影中明星众多,从元彪、李修贤、张敏、再到袁咏仪、李美凤、徐锦江、吴孟达,即使放在当时也是颇具豪华的A级阵容。电影融合了动作、悬疑、搞笑等商业电影元素,虽然只有96分钟,但故事线双线并行,情节离奇曲折,结局还有层层反转。但要说起尊重原著,那就不要指望了。创作方只是借了原著的一个壳,然后杂揉进各种卖座商业元素,合成为一部热热闹闹、光怪陆离地视觉大戏。根本就不需要去推敲什么与原著的修改点或讨论是否体现原著精神,甚至都不需要去讨论剧情逻辑,看看明星、看看视效也就足够了。

2000年TVB第二次改编《碧血剑》,由李添胜监制,林家栋饰演袁承志、佘诗曼饰演阿九、江华饰演金蛇郎君。TVB将此剧选在了12月播出,是无线电视33周年的台庆剧。在九十年代TVB由李添胜监制的这一批金庸剧中,基本上采取的是尊重原著的模式,比如94版的《射雕英雄传》、95版的《神雕侠侣》、96版的《笑傲江湖》、97版的《天龙八部》、98年的《鹿鼎记》。但到了99年的《雪山飞狐》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改编上开始放飞,到2000年的《碧血剑》则更上层楼。
该剧开篇第一集,就让人感觉是走错片场了,这是拍的《碧血剑》还是《倚天屠龙记》?开场故事是金蛇郎君上五毒教挑战,然后与何红药水中激战产生情愫。这难道不是紫衫龙王的情节吗?之后的剧情一路沿着《倚天》的模式走了下去,《碧血剑》的原本剧情几乎不见踪影。《倚天屠龙记》是寻找江湖公敌金毛狮王谢逊,抢夺他的屠龙刀。《碧血剑》是寻找夏雪宜,抢夺他手中的建文帝藏宝图。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成了三帮四寨大战五毒教。囚禁夏雪宜的五毒教总坛禁地灵蛇窟相当于明教禁地,打开密室的技能则成了混元功。程青竹在本剧扮演了成昆的角色。作为大内侍卫统领,程青竹和长平公主(阿九)混入江湖,是为了挑起江湖上那些三帮四寨的矛盾,让他们相互斗殴,瓦解江湖敌对势力,消除他们对朝廷的威胁。
此版阿九成为绝对的女主角,并且融合了周芷若与赵敏的角色,成为一个计谋深沉、见识不凡的政治高手,只是家国颓败,无力回天。《倚天屠龙记》中赵敏抓住群豪,周芷若栽赃给赵敏的情节都放在了阿九身上。青青则成为了备胎配角。金蛇郎君并没死并且贯穿全剧的始终,温仪倒是早死了。金蛇郎君最终与温仪长相一模一样的妹妹温倩双宿双飞了。此版也增加了多尔衮的戏份,使他成为一个重要角色,南下明朝刺探情报,并想通过兄弟结义的手段笼络袁崇焕。
此版感情戏上开始了虐恋改编的模式。袁承志与阿九和青青,夏雪宜与温仪、温倩及何红药感情上的纠葛,也是怎么纠结怎么来。不仅感情戏上,整个剧情推进逻辑就是不断地误会、误解和被陷害、被蒙骗,同样是怎么虐怎么来。
此版《碧血剑》是TVB首次与内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合作拍摄的电视剧。第一次到内地取景拍摄,主要在海南影视基地。剧中不少重要角色启用了内地演员。上影演员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王志华饰演袁崇焕,杨旻娜出演与袁承志青梅竹马的安小慧。内地参与使得TVB摆脱布景道具上的缺陷,也少见地增加了历史戏的分量,李自成、李岩及多尔衮、曹化淳等历史人物描写还比较不错。
人物塑造上,江华的金蛇郎君从形象气质到表演,都非常适合这种具有邪魅气质的人物,演绎得非常传神。林家栋相貌朴实忠厚,扮演袁承志也算比较符合角色,其造型也十分适宜,但表现并不十分出彩,欧子欣饰演的青青剧本上就不讨喜,表现便也平平。而佘诗曼的阿九则有了更多的表现空间,既有楚楚可怜的一面,又有敢做敢为的一面。佘诗曼对角色拿捏到位颇受好评。后来,佘诗曼在2022年TVB的《帝女花》剧集中饰演了不同版本的长平公主。
此版《碧血剑》由于是在内地公共电视台播放,所以传播度比较高。

张纪中在完成《神雕侠侣》后,本以为接下来会跟进《倚天屠龙记》,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地拍了《碧血剑》。2007年版《碧血剑》由张纪中担任总制片人,李翰滔、赵箭、黄祖权担任导演,由窦智孔、黄圣依、孙菲菲、焦恩俊、萧淑慎、马苏等领衔主演。
此片宣传、放映都一改张纪中版金庸剧的轰轰烈烈的风格,始终保持低调,当时已经是各卫视争夺收视率激烈的年代,对观众来说有了太多的选择。宣发不到位的情况下,播出后也就影响不大。这也成为张纪中存在感最低的一部金庸武侠剧,不过评价倒是不差,很多人把它的质量仅排在《天龙八部》之后。此版保持了张纪中版金庸剧高水准的制作水平,基本保持了原著精髓,拍出了侠义感觉,部分武打尚算精彩,与各版《碧血剑》相比,属于明显高出一个档次的存在。
07版《碧血剑》在剧情上基本尊重原著,此时《碧血剑》的新修版已经出版,所以此版是第一部按照新修版剧情摄制的《碧血剑》。此版对原著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修改,担任该剧顾问的陈墨先生依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局突出了历史戏的部分,可谓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了内地影视制作团队在历史正剧上的经验和优势,使得该剧有着浓重地历史剧的氛围。这版在改编上几个关键点上可以说是对原著进行了较为妥善的补充,比如安剑清、安大娘、安小慧和崔希敏的剧情改动。但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开头山宗聚会改在了袁承志成年以后。突围时袁承志被锦衣卫打下山崖,然后发现金蛇山洞获得金蛇秘籍及藏宝图。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么恶俗且不通情理的老梗。再比如,阿九的提前出场并且身份提前揭晓,也是意义不大。全剧中这种原创的拉杂、多余的小情节颇多,基本上对剧情走向、人物刻画没什么影响,也没起到调节节奏、活跃气氛的作用,基本上就是没什么意义,感觉其作用就是灌水拉时长。
这版《碧血剑》上,张纪中没有犯选角不当的毛病,剧中人物都贴合原著的人设,表演上也全员在线,主角、配角个个出彩,就不挨个说了。需要特别提起的是萧淑慎的何铁手被认为是历版最佳。
该剧最受人诟病的地方便是张纪中改也改不掉的老毛病,无处不在的鼓风机,诡异的室内打光以及男性角色披头散发的造型。特别是此剧中所有的男性角色,几乎都是野人似地乱蓬蓬的散乱发型,已经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天龙八部》中胡军饰演的萧锋的乱蓬蓬的披发造型,还可以说是丐帮弟子。这《碧血剑》中从侠客到书生、到强盗、到道士、到义军、到锦衣卫……各色人等都是散发,又怎么解释呢?

《碧血剑》的影视版本较其他金庸作品,应该是比较少的。这里也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台湾还没有一部的《碧血剑》的影视版本。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碧血剑》作为金庸早期作品且影响偏低,所以在影视改编上也不大热门。但对于其影视改编,在现有版本中还是有些可以说一说的。
1981年张彻导演的《碧血剑》是张彻自1977年的《射雕英雄传》、1978年的《射雕英雄传》续集,1980年的《飞狐外传》和1981年的《射雕英雄传第三集》之后的第五部金庸作品电影,也是张彻改编金庸电影中比较成熟的一部。
张彻的金庸作品,合作的编剧都是倪匡。三部《射雕英雄传》电影算不上成功,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电影的片长和原著故事情节上的矛盾。《飞狐外传》还算是取舍较为恰当。到了《碧血剑》,张彻和倪匡彻底放弃了在一部电影中装下全部原著内容或者是一册内容的努力,而采取了截取一段情节的方式,这就使得电影有了充分的时长来依据电影的特点来讲故事和进行影像化表现,并突出武侠片类型电影的表现特点。
金庸本人也曾表示过“拍电影比较困难,我的作品通常很长,要缩作两个多钟头,根本没可能,我通常建议他们选其中一段加以发展,那样比较容易处理,但是他们多数不接受我的意见。”
张彻的《碧血剑》电影便是接受了金庸的上述意见。只选择了袁承志华山学艺和温家堡的一段剧情进行了发挥,对几处小情节进行了压缩处理,情节衔接处理也很恰当。空出来的时间就完全用以展示代表张彻武侠片的标志性的动作戏。由于不用匆匆赶剧情,人物塑造也从容了很多,此片整体评价还很不错。由此可见金庸在影视制作上的见解也是颇为高明的。而此版的《碧血剑》也为解决电影时长与原著内容的矛盾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张彻在其后的《神雕侠侣》中也采用了这种解决方案,一整部电影慢慢悠悠的只拍到杨过上终南山就结束了,不但神雕没有出场,连小龙女也没露面,成为一部既不见“雕”又不见“侣”的《神雕侠侣》。感觉这又有些过犹不及了!
TVB85版看似改动较大,其实还是都围绕原版剧情加以调整和丰富,虽然人物设定可能有些改变,但主线剧情并未有太大影响。这也是八十年代金庸剧改编的通常的、商业化的、娱乐化的改编模式。改编的原则是提高剧情冲突和增加一些新鲜感。基本上属于对原著情节进行一些技术性的处理。而2000版则属于金庸剧改编中的一个实在太为特殊的存在。这版与其说是《碧血剑》,倒不如说是《倚天屠龙记》改编版更为合适。这种改编方式实在不知道应该作何评介。如果要是改成一部叫做《莲花争霸》的武侠剧,倒是让人觉得新鲜特别,可能还会颇受好评。但要是把这还是叫做《碧血剑》,就让人感觉不大舒服了。张彻的武侠电影代表作《独臂刀》也是明显借鉴《神雕侠侣》,但如果它的片名叫《神雕侠侣》,不要说成为张彻武侠电影的巅峰之作,只怕立马会被人喷死。
2007版的《碧血剑》则可以视为金庸剧改编的标杆,由于有陈墨先生这样的学者参与,使得此版改编在观念上多了一些学术性,而少了一些商业性。因此此版改编难得的没有出现注重娱乐性而忽视原著主题表达的情况。陈墨先生在其《央视版碧血剑拍摄秘籍》一书中,对该版的改编工作进行了详细描述。我们可以从其中窥见金庸小说影视改编的一些思路。
陈墨先生建议的07版《碧血剑》的风格设计 “是在历史和传奇之间,创造出一种既像历史,也像传奇的艺术世界来”。为区别以往版本的《碧血剑》,并充分发挥大陆影视制作的优势,在武侠传奇和历史叙述中偏重于历史叙述。并借用历史剧的风格模式,讲述江湖传奇故事。改编原则上也是强调忠实原著但不“愚忠”,要发挥改编者的创意。
陈墨先生明确提出了《碧血剑》改编中的难点,也是原著小说中的不足。一是明暗三个主角如何协调;二是历史背景如何与江湖故事融合;三是袁承志与青青及阿九的情感纠葛。
从电视剧成品来看,制作方和编剧基本上贯彻了陈墨先生的建议。全剧在改编上颇值得讨论。我们也从陈墨先生提出的这三个难点来分析一下这一版《碧血剑》的改编。
一、对袁承志、袁崇焕及夏雪宜这明暗三个主角的协调问题。
从影视表现的角度来说,其实没什么可纠结的,影视是直观的形象化的表达,明线上的第一主角必须要立得住,然后才能使明暗线的人物能够协调起来。原著的一个较大缺陷就是对于明线主角的塑造明显不用心。而在以往的影视版本中,都未能摆脱原作的束缚,各版的编剧明显都感觉夏雪宜这个人物更有戏剧性,更吸引人。所以使得袁承志毫无存在感,更像是《夏雪宜传》。
2007版《碧血剑》的编剧则未被金庸所谓“真正的主角是袁崇焕,其次是金蛇郎君”的说法所束缚,扎扎实实地将袁承志作为第一主角来进行表现。对原著中袁承志性格比较模糊的地方进行了很好地修订和补充。注重了袁承志的成长,也表现出了初下华山时的经验不足,表现出了在政治、军事上的缺乏历练,感情上的摇摆和迷茫。特别是人物性格并没有如原著中前后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经历的增加在不断成长。这就使得袁承志这个人物变得丰富、立体,因而更加鲜明和有特点。不过原著中袁承志“好学生”的人设属于难以更改,虽然改编上对人物有所完善,但终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缺少特点的角色,最终也不过是个鲜活的沉闷角色。
此版中的金蛇郎君基本是保持了原著中人物的魅力,并未刻意进行发挥。由于金蛇郎君属于江湖传奇的部分,与全剧突出历史叙事的原则缺少关联,也就不属于重点表现的人物。
对于袁崇焕的刻画则是通过增加“山宗”的描写来实现的。原著中袁承志几乎和“山宗”众人联系不深,在他身边的一直是洪胜海、沙通天这群江湖人。本剧中则将山宗贯穿始终,山宗众人长时间跟在袁承志身边,为袁承志出谋划策,这就有了很多机会将袁崇焕的思想传达给了袁承志,这就使得袁承志处处与袁崇焕呼应起来,袁崇焕的形象也就树立了起来。
此版中虽然对于原著确立的三个主要角色都有比较好的表现,但并没有完美解决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三个角色之间还是有顾此失彼的情况。TVB的85版和2000版都采用了将袁崇焕与金蛇郎君进行关联的情节,这其实是一个好的方法。如果设计袁崇焕与金蛇郎君之间有些庙堂与江湖冲突的情节,则可以合并笔墨,在一段情节内同时体现两个人物的精神面貌。
二、关于历史背景与江湖传奇之间的融合。
07版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原著的恢弘的时代背景与深刻的历史意蕴。编剧采取的方法是要袁承志加强与历史人物的联系,让袁承志参与的江湖故事与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尽可能地挂上关系。
第一是增加山宗的戏份,让山宗贯穿全剧,让山宗人物始终围绕主角周围。并且对“山宗”这一组织进行深度挖掘,使其具有了明确的政治目标。开篇第一集中山宗大会中朱国安力主推翻崇祯的帝位来复仇,而孙仲寿主张通过和平请愿的方式为袁崇焕翻案。山宗两派意见相左,激烈争执,袁承志无所适从,拿不定主意。其后袁承志从官军手中救出山宗众人后,众人见袁承志已经成长起来,孙仲寿已经对“平反”丧失信心,山宗全体都统一到“造反”路线上来。
第二是增加闯王势力参与江湖纷争。本剧采用的是让李岩和安大娘成为闯王势力的代表人物,两人成为了几出江湖纷争的串联人物,安大娘被赋予了闯王军“地下联络站交通员”的角色。
第三是通过对惠王谋反事件连接起江湖反派势力。将惠王谋反计划的预谋提前,计划的策划也由暗线变成了明线,串联起前期的温家五老与后期的五毒教等江湖人物的情节,甚至泰山大会上也有惠王的影子。惠王谋反计划的推进情节也与江湖争斗进行了关联。
第四是重塑了安剑清这个人物,充分发挥其锦衣卫的身份,成为连接江湖与朝廷的一个纽带。安剑清作为朝廷缉骑,追捕盗匪是其职责所在。在原著中其是一个利欲熏心、冷血无情的人物,所表达的是官场黑暗,没有好人。所以这个人物在原著中只不过是一个符号。07版中则将安剑清进行改造,虽然仍是反面人物,但其行事动机却变成尽忠职守。那么这个人物不仅更有艺术价值,也能够发挥连接朝廷与江湖情节的作用。
第五则是将太平公主的身份秘密提前揭晓。突出了阿九面对袁承志感情与作为朝廷公主身份上的冲突与挣扎,使得江湖纷争时刻与历史背景相呼应。
三、则是袁承志与青青及阿九的感情纠葛的处理。
袁承志、温青青和阿九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是各版改编的重点,这版的改动则有些微妙。首先不同于以往版本明显的“扬九抑青”不同,对二人的刻画都很客观。阿九虽然人气高,但陈墨先生认为青青的情感世界在艺术上更为丰富和有特色,更值得挖掘。因此,坚持了青青为女主角,而未将阿九提升为第一女主。温青青先是突出了她对袁承志江湖经验不足的补充,后期又突出了其对袁承志的支持和爱护。所以远远没有原著里那么任性,而且和袁承志之间有种相知之情。而对于阿九,陈墨先生的观点,“有些人物——例如阿九这样的有仙姿风度的人物,其实不是出场越多越好,而是出场越少越好。《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如果一直在我们面前晃荡,其效果肯定不如现在这样好。”此观点最妙!但陈墨先生的意见应该是没有被完全采纳。阿九不仅增加了很多的戏份,还毫无必要地,生硬地提前出场。增加的戏份也游离于主线之外,虽然突出了阿九面对袁承志感情与作为朝廷公主身份上的冲突与挣扎,但是却破坏了原著中单纯美丽的小女孩形象。这种改变感觉是有利有弊。至于袁承志的态度,由于07版制作的时候,《碧血剑》的新修版已经出版。金庸明确了袁承志感情上倾向阿九。但陈墨先生认为此修改是败笔。所以07版电视剧中并没有完全采用,袁承志感情上的倾向还是青青,但也适当表现了袁承志内心的波动与纠结,适当发挥了一下“情”与“义”的冲突。由于张纪中作品没有苦情、虐情的传统,所有这段情节的处理让人感觉清爽的很!

07版还有一些方面改编比较好的地方,简单提一下。
袁承志在温家堡挑战温家五老的时候,温仪为何要出来看热闹。原著中没有交代,似乎看热闹天经地义。但以温仪在温家的处境和其本身性格,应该不会对这个事情感兴趣。电视剧中改编为青青让母亲看一下意中人,这就完全合理了。
泰山大会上推选七省武林盟主不像原著中那样儿戏,增加了许多各方利益角逐的戏份。而且不仅有利益之争,也有路线斗争。
袁承志进京后,增补了立即秘密寻找袁崇焕墓地的剧情。这是一个很妙的情节,我们知道袁崇焕的墓地至今还在北京。作为其子的袁承志进京后居然毫无寻访的想法,是原著中一个明显的漏洞。闯王进京后的盲歌者,改为为袁崇焕守墓的佘义士,这一改动非常高明!
原作对皇太极褒奖过甚,改编并没有跟着小说往偏里跑。
袁承志刺杀皇太极的时候,原著中是袁承志在那儿规规矩矩地听了皇太极君臣的一大通的报告。改编上则设计了几段小插曲阻断了袁承志的动手,使得听这一大段听报告的行为显得合理。
当然,此版改编也并非无可挑剔,问题也同样明显。仅以第一、二集来为例,便可找出诸多剧情上的漏洞。
此版开头对原著进行较大地改编。开篇从袁崇焕遇难,厂卫抄家拿人开始。在发现有人逃跑后,主持抄家的曹化淳竟然只派了安剑清一个人去追,这是要故意放水还是要陷害安剑清呢?而后,袁府人都拿到后,曹化淳竟然直接下令就地正法一个不留。这合法政府处置罪犯不至于这么野蛮吧。应该还是需要明正典刑的吧!随后省略了袁承志小时候的剧情,直接从袁承志艺成下山开始正篇故事。为了交代山宗背景,设计了山宗众人上华山迎接少主下山的剧情,并安排李岩、刘芳亮代表闯王拜山。这样改编可以尽快进入主线剧情,加快节奏,也无不可。但将张朝唐的悼词安在李岩身上,这就让人尴尬了。袁承志与安剑清交手跌落悬崖后发现金蛇山洞的老梗就不说了。开篇剧情采用了山宗迎接少主和青青劫夺安小慧、崔希敏运送的黄金双线剧情并行。袁承志跌落悬崖后,青青也劫到了黄金,然后袁承志修习金蛇秘籍,下山救了张朝唐主仆,而后从陕西来到浙江,这边青青还没回到家,还能和袁承志在回家路上遇到。这是在哪儿劫的黄金啊?另外关于张朝唐是南洋归国参加科考,那就应该是从东南沿海上岸才对,所以修订版中是从福建厦门进入的大明,电视剧中跑到陕西(山陕道)来做什么?
类似上述情况的剧情漏洞全剧中颇多,也不必一一列举了。比较让人觉得幼稚的剧情还有惠王准备与袁承志与合作、救安大娘途中袁承志和阿九吹竹叶等等。
对于2007版总体来说还是瑕不掩瑜吧,属于一部改编比较优秀的金庸剧。
发表于 2024-7-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实在是非常用心了,搜集资料相当丰富,文笔也好,见解亦是高明。
金庸小说里对复仇的消解,确实是多次出现,值得留意,除了文中提到的爱上仇人女儿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手段:
萧峰一心要找杀他义父及诸多相关证人,阻碍他发现真相的凶手,结果凶手是他亲生父亲
杨过一心要为亲生父亲报仇,结果却发现他父亲罪有应得。
张无忌遭遇父母惨死,对各大门派怀恨那一段描写,实在是惊心动魄,复仇感铺垫得十足,最后却在种种形势所迫下救了各大门派。
金庸小说里复仇复得最酣畅淋漓的一个,当属林平之报复青城派,但整篇描写下来,读者很难有那种复仇的爽感,林平之几乎成了负面人物。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蜀散人 发表于 2024-7-1 12:30
楼主实在是非常用心了,搜集资料相当丰富,文笔也好,见解亦是高明。
金庸小说里对复仇的消解,确实是多次 ...

金庸小说中的复仇情节始终是挥之不去,这与其父被处死应该说还是有关系的。金庸虽说可以看开这是历史大势的悲剧造成的,但个人心中还是有所芥蒂的。
我也总结了金庸小说中,对仇恨的三种态度:在历史大势和国家大计下,个人的仇怨毫无意义;在真挚的爱情面前,上辈的仇恨不值得纠结;在个人快乐生活面前,苦大仇深的生存方式是自找苦吃。
杨过、张无忌都属于在历史大势和国家大计下,放弃个人恩怨的。林平之就属于典型被仇恨迷失了心境,放着现实的幸福生活不顾,为了报仇丧心病狂。这是属于金庸所批判的。

感谢兄夸奖,我也不求有什么建树,总结保存一些资料吧。
发表于 2024-7-11 0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明哲又一评金力作问世!金庸所有作品可以看做一部大长篇,主旨就是探索命运和人性,显然碧血剑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未跳出汉族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修改版正如楼主所言之所以提升了原始版的境界,主要是对皇太极的英明与崇祯的昏庸之对比,虽然也许金庸内心不愿接受异族统治,但必须承认满清战胜晚明入主中原有其合理性,不过这种理念直到天龙八部之后才得到真正表达,其实一切民族都平等,正统的未必就是正确的或符合天道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不赞成金庸对于满清的态度的,更认为其晚年一直提的民族融合就是个伪命题。不过这个问题还是等到《鹿鼎记》再说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5-1-14 07:00 , Processed in 0.04055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