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4892|回复: 5

[原创八卦]《九阳真经》实乃道家武学之论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0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呼翕九阳,抱一含元,此书可名九阳真经。” 九为极数之极,故《九阳真经》看来似乎是至阳之武学。而且小说中也说《九阳真经》乃少林武学,是达摩老祖写在梵文《楞伽经》夹缝里的。《九阳真经》中所载的九阳神功乃武林至高内功。张三丰、郭襄、张无忌等人的武功就深受《九阳真经》影响。

《倚天屠龙记》中真正给我们展现九阳神功的是张无忌,他在倚天中把九阳神功的威力发挥到了顶点,让我们对这小说中虚拟的神功心驰神往。在张无忌的九阳神功影响下,九阳神功原本少林武学,乃天下纯粹至阳至刚的内功,这一观点似乎无庸置疑。


但是书中却又有这样一段话:

“俞莲舟道:“恩师自九十五岁起,每年都闭关九个月。他老人家言道,我武当派的武功,主要得自一部《九阳真经》。可是恩师当年蒙觉远祖师传授真经之时,年纪太小,又全然不会武功,觉远祖师也非有意传授,只是任意所之,说些给他听,因之本门武功总是尚有缺陷。这《九阳真经》据觉远祖师说是传自达摩老祖。但恩师言道,他越是深思,越觉未必尽然。一来真经中所说的秘奥与少林派武功大异,反而近于我中土道家武学;二来这《九阳真经》不是梵文,而是中国文字,夹写在梵文的《楞伽经》的字畔行间。想达摩老祖虽然妙悟禅理,武学渊深,他自天竺西来,未必精通中土文字,笔录这样一部要紧的武经,又为甚么不另纸书写,却要写在另一部经书的行间?”


显然 张三丰认为《九阳真经》与少林派武功大异,近于中土道家武学,非达摩所作。

张三丰对《九阳真经》的看法和其他武林中人迥同。出现这个情况就很蹊跷了。张三丰是一代武学大宗师,其武学修养和见识超凡,这点是可以肯定的。张三丰认为《九阳真经》与少林派武功大异,近于中土道家武学,因此怀疑《九阳真经》非达摩所作,绝非空穴来风,必定是经过了他深思熟虑才这样说的。

因此,本文就来论证一下:《九阳真经》实乃道家武学。






首先,我们从《九阳真经》的经文入手。



“虚实须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气须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要用意不用劲。随人而动,随屈就伸,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我劲接彼劲,曲中求直,借力打人,须用四两拨千斤之法。”

彼之力方碍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通。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从身能从心,由己仍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方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已动。劲似宽而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展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呼翕九阳,抱一含元,此书可名九阳真经。”




其实这些经文是照搬自 张三丰《拳论》和《李亦畲拳论》,李亦畲是太极名家。《李亦畲拳论》论叙的也是太极拳理。

====================================================================

拳论  张三丰
  
  一举动中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

  【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太极拳由张三丰所创此说法,始於武禹让,但据考证并非如此,故此文何人 所作无法得知】

---------------------------------------------------------------------

李亦畲拳论


五字诀

一曰心静 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已,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 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 身滞,则进迟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已。后身能从心,由已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披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 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擎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 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手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
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 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故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臂,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


            光绪辛己(光绪七年即公元1881年) 中秋念六日亦畲合氏谨识


=====================================================================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这也是道家的学说--“以静制动”,“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太极理论乃道家思想,和佛家无关。《九阳真经》的经文完全是太极理论。由此,可以认定《九阳真经》从理论上完全是道家武学。







张无忌使的九阳神功的确是阳刚至极内功, 这点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与张无忌都先后谈到了:

(第十章 百岁寿宴摧肝肠  张三丰语:)只有他自己修习‘九阳真经’中所载至高无上的内功,方能以至阳化其至阴。
(第三十一章 刀剑齐失人云亡   张无忌语:)我这九阳神功是纯粹阳刚的内功。

道家崇尚阴柔,道家武功也是阴柔一派------这是大家普遍的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九阳神功和道家武学明显相反,还怎么可能会是道家武学呢?



在此要说明:道家并非只主张阴柔 。
早在《易经》中就有“: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阴生少阳,老阳生少阴”的说法。”
而《道德经》第42章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明代张三丰在《张三丰全集》中也有论述:“夫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今专以人生言之: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虚,托诸于穆,此无极时也。无极为阴静,阴静阳亦静也。父母施生之始,一片灵气投入胞中,此太极时也。太极为阳动,阳动阴亦动也。自是而阴阳相推,刚柔相摩……”、“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

可见阴阳者乃自然之互在、互存、互抱、互动之大道也。.阴为阳存,阳为阴在,阴不独阴,阳不独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抱动而生万物也。-------这就是道家的阴阳观。

虽然道家讲究以阴御阳,但一阴一阳才之谓道呢?既然道家除了阴还有阳,那么一些道家武学讲求阳刚又有何不可呢?

在《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四章 太极初传柔克刚 中有这样一段话:“……….说话之间,将一股极浑厚、极柔和的九阳神功,从手掌上向张三丰体内传了过去。

此处的九阳真气体现的是阴柔而非阳刚,印证了《易经》中“老阳生少阴”的说法。

再看《神雕侠侣》第二十一回 襄阳鏖兵 中的这段描写:“………郭靖此时所施展的正是武林绝学“降龙十八掌”。法王等三人紧紧围住,心想他内力便再深厚,掌力如此凌厉,必难持久。岂知郭靖近二十年来勤练“九阴真经”,初时真力还不显露,数十招後,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忽强忽弱,忽吞忽吐,从至刚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当年所领悟不到的神功,以此抵挡三大高手的兵刃,非但丝毫不落下风,而且乘隙反扑,越斗越是挥酒自如。”

再次说明了:“老阳可以生少阴”。

因此张无忌在 第三十一章 刀剑齐失人云亡  中所说的:“我这九阳神功是纯粹阳刚的内功。”中的“纯粹”二字则值得商榷,并不严谨。


其实阴阳之说原本就是道家理论,是中华哲学的一部分,和由天竺传来的佛家是毫无关系的。少林寺是禅宗祖庭,禅宗教旨来源的《金刚经》和《坛经》中就没有“阴阳”的观念。

我的推测:金庸先生是想把《九阳真经》写成一部佛家武学典籍的。无奈佛家经文典籍中没有和阴阳武学相关的理论,金庸先生只得引用几篇太极拳论中的论叙做《九阳真经》的经文。但估计作者又感觉这样“打着佛家的旗号招的却是道家的兵马”不妥,于是就借张三丰之口道出:“《九阳真经》与少林派武功大异,反而近于我中土道家武学。”而以金庸先生对道家思想的研究造诣,岂有不知道:“道家并非只主张阴柔”、“一阴一阳之谓道”等理论之理?因此,金庸先生心安理得,毫无束缚的把属于道家的九阳神功写成了阳刚至极的内功。

其实仔细读读金庸先生的小说,就会发现书中一些佛家武功在招式或理论上却包含道家思想。比如《倚天屠龙记》中少林寺绝技“龙爪手”中就有“抱残式”和“守缺式”。抱残守缺这可完全是道家思想,和佛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综合 本文一部分和二部分 可以证明张三丰所言:“与少林派武功大异,反而近于我中土道家武学”是完全正确的。

《九阳真经》实乃道家武学。



 楼主| 发表于 2005-1-20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忌武学之见识

在《倚天屠龙记》第三十一章 刀剑齐失人云亡 中: “张无忌正色道:“不,不!我这九阳神功是纯粹阳刚的内功,你现下所习的峨嵋派内功(实际上就是九阴神功),走的却纯是阴柔路子。要是你再练我的功夫,阴阳汇于一体,除非是如我太师父这等武学奇才,或许能使之水火相济,刚柔相调,否则只要差得一步,便是走火入魔的大祸。嗯,等你日后内功大成之时,我那挪移乾坤的心法,倒是可以学的。”

除了文章上部分所说的“九阳神功是纯粹阳刚的内功”这一说法并不严谨外,张无忌还认为“非武学奇才,纯粹阴柔和纯粹阳刚的内功不能同时兼顾修炼”这一说法也值得商榷。

我觉得:《九阳真经》的武功既然近于(或属于)中土道家武学,那么和道家武学的《九阴真经》,两者非但不应该是相反的,反而应该是相近、相通的。即使一个人修炼 《九阳真经》和《九阴真经》达不到水火相济,刚柔相调的境界,但能阴能阳的修为应该是可以具备的。

一灯大师身具一阳指,郭靖、洪七公身具降龙十八掌和杨过身具玄铁重剑、黯然销魂掌这样的阳刚威猛的武功都可以修炼九阴真经,为何练了九阳神功就不可以修炼九阴真经了呢?或者为何练了九阴真经就不可以修炼九阳神功了呢?

回答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一灯大师、郭靖、洪七公、杨过和张三丰一样都是武学奇才,而张无忌和周芷若则不是。

发表于 2005-1-2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九阳真经是道家武学,从那一句“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就有这种感觉。
不过却从没有想的如寒雪般详细,汗~~

寒雪论证的非常详尽了
我再说一个花边的吧~

书中说了,九阳其实是少林后世的某高僧托达摩之名所做
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九阳真经疑似天龙无名老僧所做
无名老僧是金庸书中最传奇、最高深莫测的少林和尚,堪称达摩之后少林第一人,九阳是他所做,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又有人推测无名老僧的身份,认为是无崖子的师傅,或者是李秋水的妹妹。虽然这种推论并不可信,但无名老僧与逍遥派渊源甚深确是真的
无名老僧对小无相功非常了解,但天山童姥说过,小无相功只传掌门,连身为师姐的她也是不甚了了。
所以,无名老僧与逍遥派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无名老僧进入少林寺的时候,应该有近五十岁了,一个人功夫的路子,这时候已经定型了。所以,他很大可能本来是道家的功夫。
如此,无名老僧所做九阳神功是道家功夫,就合情合理了。说不定,九阳神功本就是逍遥派武功的精髓!
发表于 2005-1-2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em65] 佛,传到中国来以后,已经不是纯粹的天竺(印度)的东西了,
道,与儒等互参互证之后,也不是纯粹的天师道,宋后更是这样.
 楼主| 发表于 2005-1-2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浪子的这个推测我看过。

天竺(印度)传到中国的佛教,后来分为很多流派,除了藏传佛教外,只有禅宗在中国可以说站住了脚跟。禅宗被称为“中国化的佛教”就是因为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成了大杂烩,可以说已经脱胎换骨,完全与中国同化了。禅宗对道家主要吸收的是辩证法思想,禅宗说禅就经常运用道家朴素的辩证法。禅宗对阴阳五行倒是没看见借用过。
发表于 2006-6-25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阴真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案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力络,其案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校啃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人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手腼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
  阴极在六,何以言九。太极生两仪,天地初刨判。六阴已极,逢七归元太素,太素西方金德,阴之清纯,寒之渊源。
  第一重诀曰:子午卯酉四正时,归气丹田掌前推。面北背南朝天盘,意随两掌行当中。意注丹田一阳动,左右回收对两穴。拜佛合什当胸作,真气旋转贯其中。气行任督小周天,温养丹田一柱香。快慢合乎三十六,九阳神功第一重。每日子、午、卯、酉四正时,找一阴气重的地方,最好为四高中低。面北而坐,五心朝天,静心绝虑,意守丹田,到一阳初动之时,双手在胸前合什,指尖朝前。
  引丹田之气沿督脉上行,任脉下归丹田。如此待小周天三十六圈。由慢至快。气归丹田后,双掌前推,掌心向前,掌指朝天,气行两掌。双掌指下垂,掌指朝下,掌心朝下,迅速收回,左手掌心对准气海穴,右手掌心对准命门穴,真气随手式成螺旋状贯入气海、命门两穴。汇于丹田内。如此意守下丹田一柱香的时间。待此功练有一定功力,能收发自如,有抗寒之功时可修第二重。
  第二重诀曰:极寒午时正,独坐寒冰床。裸体面朝北,气行小周天。五心朝天式,打开丹田门。寒气螺旋入,收发当自如。合和汇丹田,落雪雪不化。缩如一寒珠,雪落无化雪。扩为雾环身,九阴第二重。每日午时,找一极寒之地,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于寒冰床上(一种玉、一年四季都如寒冰一样)。今人练习可在冰或雪上练习,静心绝虑,启动周天三十六圈,意守丹田片刻,打开气海、命门两穴,分别成螺旋状入寒气,吸一柱香的时间后,关闭以上两穴,丹田内有一寒球再不停的旋转,越转越大,至到隔体三丈远,收回。如此反复八十一次,练到雪花落体而不化,放气时雪花距体三尺不落为功成。
  第三重诀曰:法如第二重,阴阳互相克。意在修罡气,热火不侵法。阳中求真阴,九阴第三重。每日子时,找一极热之地,坐于火鼎之上(今人练习坐在铁板上,下面加火,应慢慢加热,以不能忍耐为度)。面北背南,五心朝天,静心绝虑,起动丹田寒气防止热气侵入,其方法就是第二重所练寒气用以抗热量。此乃“真阳中求真阴”。
  第四重诀曰:法如第三重,阴合阴为生。同为修罡气,静流极之法。以阴练真阴,九阴第四重。不拘时间,找一静止不动的水池,五心朝天,坐于湖底,静心绝虑,水位不过脖子,运行丹田真气用以抗水之压力,其方法与第三重相同,待体入水,而衣不湿为成。然后找有流动河水中练,急流下练,而衣不湿为成。到此《九阴神功》成。如用掌把真气放出击人,就是催心掌。
  第五重采气大法诀曰:采气不在气,口闭双目开。玄机在于目,神气乾鼎聚。此法为增进内力之法,用以目吸聚宇宙内的精气,主要是修炼双眼,使双眼在对敌时能求察分明,并有摄取敌人神魂之效。每日太阳将出之际,站于高处,双眼平视太阳,带双眼发热时,意念太阳之气由双目吸入汇于上丹田,吸汇到一定程度自天目穴射出,在由双眼收回,如此反复。
  《横空挪移》螺旋九影,左右挪移,其聊不为,以气行之,可幻化九影诱敌。如加九阴白骨爪其威力可增十倍。如何横空挪移可据个况自定,今公之二法以参考。
  诀曰:左转一,左转半。右转一,右转半。左右转一为不一,横空旋较为太一。
  诀曰:左旋右旋天地旋,左踏右空平地旋。合手阴阳为上旋,右踏左空旋不为。虽为身法,实含玄理。须参照“九阴行功诀曰”进行,以防走火。习此功主要为子、午两时,其它时间亦可。必须选一处绝对安静,空气必须流畅。此功中的呼吸均为鼻吸鼻呼。习此功贵在持之以恒。功中会出现各种幻境,千万不可惧怕,顺其自然。练功中出现自然腾空,应顺其自然,千万不可妄加意念。
  《鬼獄阴风吼》
  此功属音波功,以音伤人,以音索魂,亦可以音布罡气,其威力无比,其音如地狱鬼吼,阴风阵阵,使人不攻自退,不寒而栗。
  第一重:面北而坐,取五心朝天式,上身正直,虚灵顶劲,舌抵上腭,下颌微收,双目平视。双手于下丹田处成托式,即掌心向上,掌指相对,意守丹田一柱香,引真气自督脉、任脉行到中丹田,并在此汇聚成乒乓球大小的真气球,其色赤。口中默念,意念中丹田之真气化为波圈,若水纹之状。碰肤弹回,须反复重阳之数。
  第二重:意大波圈,自内向外旋为散,自外向内旋为聚,散聚合适为阴阳平
  衡,阴阳平衡,万物之本。渐如虚空,与宇共振,法同上。
  第三重: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于两腿外侧,百会上顶,舌
  放平,双目平视,调整呼吸,意守丹田一柱香的时间,然后点头,吸气、收腹,
  口发鬼怪连音,同时意引丹田真气随声音向外扩散;抬头、呼气、口闭,意收回
  真气归中丹田,如此反复。一点一抬,一上一下,上下起到,喉轮自开,开通喉
  轮魔音自现。
  第四重:无相音罡
  无相音罡,即音罡无形。其秒音无穷,可防敌护体,亦可以音控他人或给他
  人治病。其练法很简单,只需把“九阴神功”的“先天真气”与“鬼獄阴风吼”
  之音合二为一就可,具体练习方法可参照以上两法自悟,此不详述。

下卷
  九阴白骨爪
  爪力无比,鬼气回荡,不攻自惧。其爪可使头骨成孔而不碎,爪心有强大的吸力可隔空取物或吸取他人功力,爪指有强大的透劲可隔空伤人。一收一放,一开一合,合乎武学大道之理。
  第一重金丝手诀曰:面北背南朝天坐,气行任督贯大椎。意聚丹田一柱香,分支左右聚掌心。打开气海命门穴,气满冲贯十指爪。旋入阴气一坤炉,放收来回金丝手。凡习九阴白骨爪需先习九阴神功百日,于极阴之地,谷地为佳。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于低处。双手放于膝上,手心朝下,意守丹田。开气海、命门,旋转吸入阴气汇于丹田。气顺任、督两脉上行汇于大椎穴,于右肩井穴入掌心,气满鼓支,掌起平胸。五指下垂,气贯入指,十指内扣、回拉,手丝为一。回气丹田,温养柱香。
  第二重摄魂大法诀曰:打开丹田前后门,三昧磷火化无形。吸进鬼狱阴鬼精,阴功在此更为进。此法是一种极秘之法,可开通人的死生之谜,吸取鬼魂之气,同时亦可用此法吸他人功力元神。找一坟场,在半夜无人之时,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左掌心向上,大拇指扣小指其它三指伸直。左手立于胸前,掌心朝左,大拇指、中、无名、小指内扣,食指伸直,口念咒“探地达摩,无相无上,摄阴摄魂,无畏无惧,阴阳合和,人鬼交战,吗咪呗咪‘口奄’”三十六遍,一遍过于一遍,到最后一遍,只需“吗咪呗咪‘口奄’”。然后双手抬到头上方,合掌,尖朝天,打开气海、命门两穴,从两穴内射出阴气,成螺旋型由小到大,如龙卷风一样把野魂阴精卷入两穴汇于丹田,练习一柱香的时间后,开始炼熔。双掌放于膝上,掌心朝上,意守丹田中的无数阴魂阴精被丹田阴气形成环状,封闭在内不能出来。意念丹田封魂球开始旋转,同时意念坟场突然起了无数磷火,用同样方法把磷火吸入丹田封魂球外圈,燃烧炼熔阴魂,由慢到快不停旋转,火由小到大,直到化尽为止。收功,温养丹田一柱香。如果用来吸取他人功力或元神其方法于上面同理。
  第三重白骨练爪诀曰:白骨头上悬,幻化为二骨。阴精悬九穴,左右手中擒。合和为阴珠,吸阴吸精鬼。齐汇坤炉内,回返丹炉内。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 坟场中,意守丹田片刻,意守自身前后有九座坟,突然裂开飞出九个头骨,这时意念打开气海、命门两穴,射出旋转真气由小到大,把九个头骨给悬起来,位于本人头顶上方左右,缓慢旋转。从每一个头骨的两眼射出一条红气线,分别射入百会、玉枕、膻中,左右肩井穴,灵台、气海、命门九大穴道中,并且在每个穴道中渐渐汇聚成一个球,然后这九个红球同时从任督两脉汇于丹田,意守丹田使之气化合。然后运气两掌贯足真气,由于反向力,双掌抬起平胸,在贯入十指,十指突然变爪,这时意念那九个头骨互相幻化,变为两个头骨于胸前方。掌心外突把两个头骨吸入掌中,随后十指内扣抓住头骨,放出真气把头骨抓成十个小孔,然后吸回真气,同时吸取头骨内的阴精归于丹田。收功,温养丹田一柱香。至头骨隔空袭来抓成孔而骨不碎,九阴白骨爪成矣。练之此境界需配合外功练习即第四重。
  第四重外功诀曰:气至丹田贯十指,倒行古树狸猫功。抓石打铁练指力,内外合修白骨功。平常把内气贯于十指用以隔空取物,在以十指抓,练硬物,所用之物应由轻到重,由近到远。在者可以倒立于树旁,双脚依树,然后用十指抓树缓缓上行,以练指力。此重应与第三重同练。
  第五重练到第四重此功已成,此第五重为加深功夫,其阴毒程度更甚。用古时棺材、蝙蝠血、砒霜三种物体加水加热后,用以漫手,再练内外功,这样手上有剧毒,以此手伤人无救。
  《螺旋九影》
  《螺旋九影》为武林上乘轻功,集身法、步法、罡气于一体。可平地拔起数丈,亦可平空飞行万里,身体周围有一层自然罡气,可攻击外敌。练之上乘可幻化出九个身影,于佛门无上神功“莲台九现”有相同的功效。
  第一重:室外练功,不准迎风,松去身体裹缠之物,活动一下全身关节,用意念放松全身筋、骨、肉、皮等。然后面北取五心朝天或盘坐,上身正直,虚灵顶劲,舌抵上腭,下微收,双目平视,双手掌心朝上,掌指相对,捧放于丹田处,意守丹田一柱香,接着双手轻轻向上捧,沿任脉路线至膻中穴处,双手变为捧莲花状即双手心相对,掌根相抵,掌指朝上,双手十指自然张开,接着上捧至头顶,同时缓慢吸气,意念随上捧之势,将大地之阴气由会阴穴成螺旋状吸入,经中脉上升以头顶百会穴成螺旋状射出;然后双手变掌心向下,并向下压到丹田处,同时呼气,意念随双手下压之势,将天上之阴精螺旋状吸入百会穴,经中脉由会阴穴成螺旋状射出,如此反复。
  第二重:第一式:面北而坐,功接上重,五心朝天,上身正直,虚灵顶劲,
  舌抵上腭,下颌微收,双目平视。双手轻轻提起,掌心朝下,掌指相对放于中脘
  穴处,双手中指间距离约为一掌宽,双肩下沉,双肘下坠,双臂要“圆鼓”。意
  念会阴穴射出螺旋状阴气把身体旋入地下,至到地极处。突然螺旋阴气收回,身
  体如弹簧一样被弹回地面。
  第二式:要领同。轻抬双手,掌心朝上,掌指相对,高举至头上方,双臂微
  曲,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意念百会穴射出螺旋状阴气,如飞机之螺旋桨,把人
  身托起,飞到九重天方为极限。此时人体在天空飘浮,突然阴气收回,人从天空
  掉回地面。
  第三重:
  在第二重第一式的基础上打开气海穴,命门穴射出螺旋状真气,环绕身体自左到右,意念身体随螺旋真气之力上升,或平空飞行。同时在练功中加入有外敌入侵,不能入或击伤之意,可同时练习环身罡气。
  第四重:
  此为加深功夫,即在水中练习以上各功,要领同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2-27 14:58 , Processed in 0.03766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