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9920|回复: 24

浅谈萧峰的悲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5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每读到《天龙八部》里主人公萧峰的事迹时,其中书中的两个情节最令我激动,“19回虽万千人吾往矣”,“50回教单于折箭六军易辟奋英雄怒”。前者使人感到热血沸腾,不顾危险,万千人吾往矣的气魄确实令人折服,后者“教单于折箭奋英雄怒”又使人不禁对萧峰的结局感到悲哀叹息。
一,萧峰悲剧的宿命
萧峰的离奇身世,就注定了他一生都要生活在矛盾之中,他是契丹人,父母被宋国的武林人士误杀,从小被汉人抚养长大,传授武功,后来加入了丐帮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前任丐帮帮主汪剑通(也就是杀他的父母的人之一),并没有对他十分的信任,深怕担心萧峰有一天知道自己的身世会报复,会对国家不利,就给马大元留下一封信,如果萧峰作出对国家的不利的事,就用此信克制他。我读到这里感觉到有点宿命论的色彩,试想如果汪剑通没有留下这封信,把秘密带入棺材里,将来谁又能拆穿萧峰是个契丹人呢?以前读过希腊神话中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在得知自己的儿子将杀死自己的预言之后,把刚出生的儿子遗弃在山地上,希望小孩子被野兽吃掉,没想到他的儿子却被别人收养,取名为俄狄埔斯,这孩子长大后,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所谓宿命,往往是想改变命运,却恰恰成为宿命的进程。正是汪剑通的这封信被康敏的看到,萧峰的悲剧命运由此展开。
二,萧峰最初是被血统论和谣言“扼杀”
萧峰原本是民间“爱国帮派”丐帮首领的名义出现,自然也作出了不少有利于宋国的事。金庸在小说《天龙八部》里夸大了宋辽两国之间的仇恨,这两个国家恰似黑白分明,根本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昔日与萧峰称兄道弟的好汉们得知萧峰的身世后纷纷拔刀相向,最可恶的就是少林寺那些德高望重的僧人,根本就没有亲眼目睹萧峰杀死乔三槐夫妇,偏偏竟然联想到萧峰就是杀养父母的凶手,还没等萧峰解释多少,便来个“狼子野心,猪狗不如”。在他们眼中只要是契丹人就应该做这样的事。后来,那些江湖人士更是以讹传讹,把杀父弑师的罪名统统算在他的身上,就因为他有“契丹”的血统。在汉人眼里,契丹人如同禽兽,杀我中华人士,他们国家的人又有什么好东西,在聚贤庄一战中,有人隐隐感觉到了“胡人也有善恶之分,萧峰未必是非杀不可,自己也未必理直气壮”,但却没有人仔细想想。说到萧峰杀父杀母杀徐长老,杀单正等人都没有人亲眼目睹,就连跟萧峰相处几天的段誉都认为不是萧峰所为,而恰恰是十几年来与他相处的丐帮兄弟,却要和他喝断义酒,在聚贤庄内展开生死博杀。那些武林正道们口口声声为国家,为民族,但大多都是头脑简单,被谣言所惑,不经思考之辈,在一片喊打喊杀中,又有多少人念及过萧峰过去的交情,听他的辩解,谁又去相信他的人格?联想到现实网络高声爱国,爱民族的愤怒青年,何尝不是这样。“自称酷爱和平的人民,也会有杀人不见血的武器,那就是谣言。但一面害人,一面也害己,弄得彼此懵懵懂懂……每有一回谣言,就总有谁被诬为下毒的奸细,给谁平白打死了。”《鲁迅:南腔北调集_谣言世家》
三,萧峰与耶律洪基的矛盾
最终导致萧峰死亡的是命运的一错位;就是他从一个江湖闲云野鹤,在机缘巧合之下投身到显赫一时的大辽国南院大王,这就把他卷入到政治之中,无奈,他是一个江湖人士无法用江湖道义去化解,平衡所面临的危机。萧峰作为江湖人物始终坚信的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愿意被官场和政治势力的束缚,但对于政治来讲,比江湖更为险恶,又岂能是你说退出就能退出的。
萧峰与耶律洪基的主要矛盾首先表现在萧峰的守土安民的爱国思想上。比如第四十三章《王图雄霸血海深恨尽归尘土》中慕容博与萧峰有着这样的对话:
慕容博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是大辽国这臣,欲只记得父母私仇,不思尽忠报国,如何对得起大辽?”
萧峰蹭上一步,昂然说到:“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他说到这里,想起当日雁门关外宋兵和辽兵相互打草谷的残酷情状,越说越响,又道:“兵凶战危,世间岂有必胜之事?大宋兵多财足,只须有一二名将,率兵奋战,大辽、吐蕃联手,未必便能取胜。咱们打一个血流成河,尸骨如山,欲让你慕容氏来乘机兴复燕国,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功立业。”
萧峰在亲眼见过宋辽双方“打草谷”的情形,又有感于自己几年来从汉人变为契丹人的人生变故,在心中形成的爱国观是只有当祖国遭受敌人的入侵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才是真正的尽忠报国,而不是妄动兵戈,到处征服,开拓土地。但耶律洪基恰恰有一统江山的“雄心壮志”,这就形成了二人之间的主要矛盾。耶律洪基毕竟是个皇帝,是个政治家,虽然萧峰救过他的命,也有结义之情,但萧峰抵制皇命,拒绝征宋时,耶律洪基起了杀心。正所谓与帝王可“同患难,不可同富贵”就是这个道理。皇帝始终是皇帝,“伴君如伴虎,皇命不可违”,这些都是政治圈中的规则,否则这个皇帝肯定当不下去。
人们往往把萧峰说成国际主义战士,就是源于萧峰阻止了辽侵略宋,但对于萧峰来说,他个人并没有那个本事阻止耶律洪基的计划,始终还是臣子建议的口吻去进谏打消耶律洪基南侵的念头,无效后,就用辞官来逃离,但耶律洪基作为一个皇帝,在他眼里辞官就是一种对皇权的抗争,恼羞成怒,索性把萧峰抓了起来。看到萧峰被人救走,又偏偏咽不下这口气,亲自带领人马去追萧峰,结果没有抓到萧峰,反倒被萧峰等人所擒,无奈答应了永不侵宋的誓言。试想,如果耶律洪基没有追杀萧峰的话会怎样?可能辽宋会照样开战,但萧峰决不想卷入任何一方的战争,他希望双方不打仗,但战争一旦开启,他不会投入到任何一方,他只能做为一个隐士来逃离。我只能说他有反战的思想,但还不能称之为国际主义战士。他教单于折箭只是源于一种契机。

四,萧峰死于"君臣之道"

说到这里不妨拿郭靖和萧峰作为比较。郭靖也爱国,他是一个江湖人物,并没有卷入官场,他参加抗蒙是以民间爱国人士的面目出现,在与忽必烈的谈话中,他表明自己抗蒙只是为了大宋百姓,而不是为了宋国昏君来保卫疆土。在古代所谓爱国就是:“朕即国家”的理念。凡是就是为了皇帝尽忠,所谓“江山社禝”就是君王大臣的小圈子利益。郭靖能这样卓越的思想超越了那个时代,有点人文思想的味道。对于萧峰来说,他还是没有脱离“朕即国家”的理念。皇帝是不可侵犯的,是不可有损权威的,而萧峰的所做所为是辽国的大罪人。萧峰临死之前说这类意思的话。萧峰与郭靖思想不同,是因为人生轨迹也各不相同。郭靖身旁有洪七公,黄蓉等人的影响,而且连偷御膳房的食物,这种“大逆不道”的事都能做出来,所以他在忽必烈面前无所顾忌地痛骂宋理宗和贾似道也是正常之事。而萧峰与耶律洪基相见,结拜,一起喝酒,公共患难不但有结义的手足之情,自当上了南院大王后,传统的君臣之道也在逐渐地形成。如果二人换一换,或者说郭靖步入官场,也可能会有萧峰那种命运。在历史上耶律洪基是个残忍嗜杀,无所作为的皇帝,他先后宠信萧革,耶律乙辛等奸臣,还在奸臣的挑拨下残忍地杀掉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这种昏庸无道的人与郭靖痛骂的宋理宗相比,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真为萧峰的死感到不值。

萧峰虽死,但作为小说人物形象却得到了永恒。此结局验证了一句名言:“悲剧往往比喜剧更容易震撼人们的心灵。”从这一点来说,金庸没有让读者们遗憾。

发表于 2006-9-2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小说的萧峰之死,象征着中古英雄的死亡。之后再无英雄。小人昌盛,于是,终于,韦小宝出现了。

可以说命运造成了他的悲剧,但也可以说际遇造就了他这个超越时代的英雄。在那个年代,任何人都不能完全摆脱民族观念的束缚,特别是那些人,即使那封信不存在,还有尚在人世的萧远山,有些事做了,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

萧峰之死,不是死在君臣之道,如果他真得在意这些,他早就也有理由挥兵南下了,真正令他慷慨一死的,是他理想中的两难,一方面,他无法忘记汉族的养育之恩,一方面他又不能否认自己作为一个契丹人,道义与良知的两难,现想与现实的两难,造就了他的死。

他的死,对于有些人,比如阿紫,也许是悲剧,但他对人类,却正是和平的曙光。他以自己的一死,换取两国人民数十年的太平,更为重要的是他以他的一死,宣告了民族争战的罪恶。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君臣之道,萧峰又何必说出我是辽国的大罪人,我胁迫了皇帝这种话来.其实萧峰原本是辞官的退隐的,就是说辽宋开战他是采取一种逃避,不参与,双方都不支持的心态.但耶律洪基逼得太急了,亲自带兵追击,萧峰要耶律洪基折箭一来是不希望看到战争,二来的原因是能救他的武林人士能够全身而退.他胁迫了皇帝,做出了大逆不道的事,自然觉得自己是有罪的.

发表于 2006-9-26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萧峰的眼里,耶律洪基更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他的结义兄弟,一个是他的民族的符号,他胁迫耶律洪基便是背叛了他的民族,在萧峰这种江湖人的眼里,君臣之道并不是如何的神圣,只有那些文人儒臣才会把君臣看成天命。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东野圣君在2006-9-26 12:57:11的发言:
在萧峰的眼里,耶律洪基更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他的结义兄弟,一个是他的民族的符号,他胁迫耶律洪基便是背叛了他的民族,在萧峰这种江湖人的眼里,君臣之道并不是如何的神圣,只有那些文人儒臣才会把君臣看成天命。

萧峰曾想过我抗君命乃是不忠,为什么违抗君命就算不忠了呢?这难道还不是君臣之道么?如果萧峰还是江湖人士的话,又怎会在意到这一点,他的爱国思想就是守土安民,比较一下郭靖能把老百姓和皇帝的利益分开,而萧峰却不能。

发表于 2006-9-30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过于重情往往就会陷入忠孝两难全的地步,萧峰可以是英雄却也少不了愚字的存在,不过任何一位人物,没有愚做垫底,却也成就不了千苦传奇,这是中国的历代血的证明。
发表于 2006-9-3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峰的悲剧一出生就注定了,是命远悲剧,并非个人愚的问题,近似于古希腊神话的命运悲剧了,他不死,又能怎么样呢?世界还有他立足之地吗?
发表于 2006-9-30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悲剧确实注定的,在那种历史大背景下,他内心有情感的碰撞,和无法取舍的选择,若是选择辞官归隐了,就不是再我们心中的萧峰了。
发表于 2006-9-3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却到底还是中国教育出的问题,凭什么他就得为做你们心中的英雄而牺牲自己?人的命就这么没价值么》为虚名而活才是他们这种人的归宿,你们没有想过他可曾想,可曾开心过,却只是因为是你们心中的那种形象而生活,人啊``可怜``没道理可言
发表于 2006-9-30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英雄的世界是不美好的,我们的世界是不需要英雄的.

死了的人不会可怜,可怜的是仍然活着的人,他们往往会更可怜。

发表于 2006-10-6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忠孝难两全,萧峰的身份注定了他的悲剧一生,可惜。。。。。。。。。。。。。

[em14]
发表于 2006-10-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在民族战争中作为一个中间者,死亡是对两个民族最后的交代,这几乎是所有英雄的无奈,忠义不可两全,只有舍生取义,以死效忠。

发表于 2006-10-1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仙紫忘忧在2006-9-30 17:48:16的发言:
但是中国却只承认死了的人才是英雄吧,因为牺牲不为自己,为他人而死的才叫英雄,让人唏嘘不已``

还有一些人为他人死去了,却仍然得不到“英雄”的称号,或许他们并不在乎,可是这个世界却让活着的人心寒。

发表于 2006-9-30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中国却只承认死了的人才是英雄吧,因为牺牲不为自己,为他人而死的才叫英雄,让人唏嘘不已``
发表于 2006-9-30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峰是为了虚名吗?是为了那个英雄的称号吗?杀了他的养父母的是他的亲生父亲,杀了唯一可以与他能够一起牧马放羊的人是他自己,背叛了他自己民族的人也是他自己,他靠什么活下去?即使他继续归隐,他真的能见别人处于水火之中于不顾吗?他,除了死,别无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1-25 04:07 , Processed in 0.03550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