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3654|回复: 6

《神雕》印象(六)人间事,怎堪说--公孙止VS裘千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6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跟随着杨过的脚步,终于来到了这世外幽谷,曲径通幽处,恍惚又是一个桃源。然而却忘了,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桃源存在,人性丑陋,只要有人的存在,便难得半分清净,看似清净的幽谷又怎会例外。至丑与至美只是咫尺之隔,又怎么分的清?同是这幽谷之中,有公孙绿萼这等至美之人,自然就会有公孙止裘千尺这等至丑之人,美丑善恶相辅相生,愚了的,是世人。

    且看公孙止甫一出场,“那人四十五六岁年纪,面目英俊,举止潇洒,只这麽出厅来一揖一坐,便有轩轩高举之概”,长相举止气度俨然人中之杰,而待情节一步步展开,此人真正面目方被揭开,“逼婚”一节若说还能让读者对他心存一点幻想之外,那么,到了“地底老妇”一章,已是让人极度鄙视,而到“情是何物”一章,随着公孙绿萼的倒下,心中除了憎恶,却也再容不下半点其他情感,公孙止之恶,自是不用人言,裘千尺之恶,金老书中也自有交代,此文到此,也只能说是前序。

    有道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主旨写情的《神雕》突然塑造出公孙止和裘千尺这对怨偶,着实让人感伤,若一味指责他们俩的恶处,却也无多大意义了,若不思考他们的爱情悲剧,恐怕很多人的内心都会对婚姻存在阴影,如果这样,公孙止和裘千尺这两个角色对于神雕主题不但没有帮助,反倒起到了反作用,那么,这两个角色不要也罢。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个人成为一对怨偶呢?

    细细想来,“地底老妇”一章,裘千尺回想往事,心中满是怨恨,所说之事虽是事实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带了有色眼镜看问题的,在她看来,是公孙止负了她,但却在言语之间遮遮掩掩,对相识一节略过不提,想来也是两情相悦,否则,在她比公孙止“大了几岁”,武功又“高了许多”的情况下,二人不可能结为夫妻的,况且,裘千尺背后站的还是当时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铁掌帮帮主裘千仞。二人结为夫妻之后,“我(裘千尺)不但把全身武艺倾囊以授,连他(公孙止)的饮食寒暖,那一样不是照料得周周到到,不用他(公孙止)自己操半点儿心”,按理来说,这样体贴又身世显赫的妻子,是没有理由成为弃妇的,公孙止的负心这个结论是铁板上钉钉,逃不了了。

    然而一切悲剧总有它的起源,裘千尺是何等人也?铁掌帮帮主的妹妹,这个身份给了她显赫的身世之外,也给她带来了一些坏的影响,在未遇到公孙止之前,她与裘千仞“兄妹俩吵了一场大架”“一怒之下离了铁掌峰,从此没再回去”,这样的娇纵也是存在在这个“大小姐”的身上,她悉心照料公孙止并传授其武功的同时难免会存在着“我对你这么好,你也不能对我不好”这样的想法,;而公孙止,在受人恩惠的同时,有时候难免会出现仰人鼻息这样的情况。公孙止又是何许人?绝情谷谷主,自有他自己的威严,福兮,祸之所伏,在裘千尺自以为自己已经做的足够好的时候,恰恰是他们之间出现矛盾的最佳时机。

    中国传统男人将男人的地位看的很高,在这种背景下,男人很多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爱情,更需要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需要的是一个女人看强者的目光,“(柔儿)肯听话,公孙止说什么她答应什么,又是满嘴的甜言蜜语,说这杀胚(公孙止)是当世最好的好人,本领最大的大英雄,就这么着,让这贼杀才迷上了”若非如此,公孙止断然不会在婚后不久(其时公孙绿萼尚未出生)便和柔儿偷情,他对柔儿所说的“只有和(柔儿)在一起才有做人的乐趣”并非全是虚情假意,起码有一半是裘千尺对公孙止太过严格而直接导致的公孙止的“苦水”,这些话,他当然是不敢对裘千尺说的。若说没有裘千尺对公孙止的压迫,公孙止又何必抛家弃祖,舍弃祖宗的基业和一个女子私奔呢?

    现代人很多人都认识到了婚姻后的生活和恋爱中是完全不同,平等是第一原则,彼此的包容,彼此的尊重体贴也必不可少,若有一方居高临下,另一方单是忍受的话,这样的婚姻很难长久,忍的了一时,却忍不了一世,“七年之痒”足以为戒,可惜,裘千尺不知。相反,《神雕》中杨过和小龙女因为彼此的苦难而相互怜惜,无意之中应和了此点,是以一对是神仙伴侣,一对却是一世怨偶!

    公孙止和裘千尺的结局每每想来心中都满是悲哀,不是为他们的恶,而是为他们的痴,他们的嗔,他们的贪。身中三毒而不自知,只能让人悲哀。若他们只是寻常夫妻,若他们心中彼此多点包容,柔儿的死,固然是因为公孙止负心薄幸,却又何尝不是裘千尺百般逼死。裘千尺逼死了柔儿不但没能挽回自己的感情,反倒落得手筋脚筋被挑,十数年生活在寒潭生不如死。公孙止亲手杀死柔儿,换得十多年生命,却又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夜半之时,恐怕也常梦中惊醒,此种煎熬,比之裘千尺所受又差得了多少?柔儿又何辜,她只是看错了一个人,却落得个命丧黄泉。最无辜的要算公孙绿萼,在爱情失败之后还要忍受父母权利相争,还要亲眼看着父母的种种丑陋,连人世间最后一块她心灵可以栖息的地方都全部失去,最终,死在亲身父亲的剑下。

    绝情谷中最后一幕,公孙止裘千尺双双落入洞穴,金老旁白道“想不到两人生时切齿为仇,到头来却同刻而死,同穴而葬。这一跌百余丈,一对生死冤家化成一团肉泥,你身中有我,我身中有你,再也分拆不开”,所有善恶是非,从此再也不必争,这世间事,原本也是不堪说的。
发表于 2008-9-6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这两天看到这句话已经不下10次了,奇怪....

大概公孙止本身就不喜欢适合跟强势的女人结婚吧....
这难道是姐弟恋的反面教材??
发表于 2008-10-2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见解之后果然获益良多。
感觉上郭芙和裘千尺是同一类人,只不过裘千尺更为极端而已。这两个人都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什么事都是先从自己方面考虑。
发表于 2023-9-4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决不可建立在道德绑架的基础上——我为了你付出这么多,你为什么不按照我的期望去做呢?何况我又是对的、对你这么好?这是典型的自私和控制欲、不尊重自己的爱人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的思维,必定会导致爱情和婚姻悲剧无疑。

荣格提出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概念以及对男女恋人之间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的认识非常正确、深刻,可以参照。
发表于 2023-9-4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婚姻的最核心要义只有一个就是男女平等,谁违背了这个婚姻的大道,结局只能是悲剧。
发表于 2023-9-4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夫妻双方,谁也不是谁的谁。
发表于 2023-9-4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个贴,此文虽然简单,但基本的东西都说了

一见钟情只是一种投射?|关于爱情,荣格这样说。

在柏拉图的《会饮篇》当中,有一个叫做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的人讲了一个故事:最早的人类是球形的,有四条胳膊、四条腿,一个头、两张脸,朝着相反的方向。这些球形人类有着非凡的力量和智慧,与诸神战斗,结果被嫉妒之神砍成了两半,以削减他们的力量。这些最初的球形人类变成了两半,一个是女性的,一个是男性的,从此以后,这最初人类的两半一直在寻找对方,渴望重逢。

阿里斯托芬告诉我们,当他们中的一个遇到了另一半时,就会融化在爱、友谊和亲密当中;他们片刻都不能分离,他们要一起度过一生。


荣格是最早观察到人类在心理上是雌雄同体的心理学家。他指出:

在男人伟岸的身躯里,其实生存着足够阴柔的女性原型意象,荣格把她叫做“阿尼玛(anima)”;

同样,在女人娇柔的灵魂中,也隐藏着属于她们的那个男性原型意象:阿尼姆斯(animus)。

为什么男人与女人会一见钟情?为什么情人眼里会出西施?为什么相爱着的男男女女会有如此多的故事发生?为什么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除了外在的原因,这些大抵都是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在背后操纵的结果。

一、什么是阿尼玛与阿尼姆斯

阿尼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意象。它表达的是男性心理中大多带有少部分阴性或女性成分,通常与母亲意象和意中人联系在一起。“每一个母亲和每一个被爱的人,都被迫成为这一无处不在的、超越年龄的意象的承载者和体现者,与男性最深层的心灵现实相呼应”。

相应地,荣格把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意象,称为阿尼姆斯。它在女性体内以男性的方式运作。荣格指出,“正如男性通过女性得到补偿,女性也通过男性得到补偿”。

荣格认为,阿尼玛与阿尼姆斯是构建男人和女人心灵结构的最根本的基质。男人并不完全是阳性的,女人也并不完全是阴性的。

男人将心理结构当中的意识自我认同为阳性,他的阴性的一面变成了无意识,变成了内在的阿尼玛意象。而女人则把她的意识自我认同为女性,她的阳性的一面变成了无意识,变成了内在的阿尼姆斯意象。我们的家庭、社会和文化都在强化这种对意识自我的认同。


二、一见钟情其实是一种投射

男人,会把自己的女性特质(阿尼玛)投射到女性身上;而女性,则把自己的男性特质(阿尼姆斯)投射到男性身上。这种投射往往体现在恋爱关系以及夫妻关系当中。这些看不见的内在伴侣,会在我们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对我们的亲密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

比如一见钟情,就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所产生的积极的投射效果。如果男人把阿尼玛意象的积极方面投射到一个女人身上,就会对她着迷,被她吸引。

而同样的,如果一个女人把阿尼姆斯意象的积极方面投射到一个男人身上,把他看作英雄、救世主和精神导师,也会被他迷惑,被他吸引,把他看作真命天子,理想的爱人。

分析心理学告诉我们,梦中的情人或现实生活中的一见钟情,并不是两个人之间恋爱关系的体现。它的心理学意义是,梦中的情人通常是自己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是自己的创造性力量的化身,想要跟我们沟通、融合。

当一见钟情发生时,我们要想一想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这个外在的人,是我们阿尼玛/阿尼姆斯投射的结果,那么,这些投射的创造性能量需要收回,以便实现我们内在潜能的最大发挥。


三、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吗?

完全建立在投射机制之上的恋爱状态不会维持太长,它只能生存在幻想的世界中。一旦面临日常琐碎,恋爱中的男女变得真实,那么来自无意识的具有魔力般的迷人意象就不可能投射到他们身上。

男人会很快觉察到这段感情的不真实。因为他不是把她看作她自己,而是看作他想让她成为的人,只是他的阿尼玛意象。他希望她履行他所投射的内在女性意象的职责,并按照他希望的样子生活,这通常与女人的真实自我是相抵触的。

她会发现自己成了笼中鸟,她发现他表面上的爱,实质上是一种占有和限制,不允许她充分而自由地成为她自己。以前令她心动的那个男人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令人讨厌的人。这个曾经被过度重视的人,现在被贬低得一无是处。他曾经被视为英雄,现在却变成了恶棍。

一旦步入婚姻,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恋爱状态很快就会消退。更糟的是,曾经相互坠入爱河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现在开始争吵,甚至导致爱情的终结。为了让爱情永存,莎士比亚宁愿让罗蜜欧与朱丽叶结束生命;童话中的公主和王子总是以“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为结束语,没有了下文。


四、爱情、婚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荣格曾提到,在中世纪,当男人发现了阿尼玛时,他会把她逮捕,并审判她,把她当作女巫烧死。而当女人发现阿尼姆斯时,这个男人注定会成为一位圣人,或一个拯救者。而在现在,只有通过心理分析的过程,才能使总是处在外部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开始转化成一种心理功能。

我们必须了解的是,两性关系有多大程度建立在投射之上,人类的爱的程度就有多缺乏。爱上某个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人,他/她吸引我们,只是因为他们反映了我们内在的阿尼玛/阿尼姆斯意象。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爱上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另外的人。尽管这样的爱情幻想美丽无比,但事实上,这是完全自私的心理状态。

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去了解另一个人,把她/他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并开始喜欢并关爱那一个人,真爱才能产生。这样的真爱是很难得到的,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去做工作。但回报也是很明显的,只有这样,我们爱的能力,才能够变得成熟。

对另一个人有着现实的期待,意味着我们承担起了自己的幸福或不幸,而不是期待另一个人给予我们幸福,也不要因我们自己的坏情绪和挫败而责怪别人。

但并不是说,投射是坏的。从本质上来说,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投射是非常自然的事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存活在我们的心灵当中,如果它们不将自己投射到异性身上,我们将永远不能了解它们。通过投射,我们才能看到它们。每一次投射发生时,我们就有机会来了解我们内在的灵魂。


大多数恋爱的关系都是以投射开始的,这就是生活。但问题是,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这种关系有没有变成发展意识的工具?还是我们坚持认为在某个地方,有那样的爱情,会为我们带来永恒而完美的幸福和美满?

如果爱情的目的不是幸福和美满,会是什么?分析心理学家指出,爱情与婚姻是一个自性化的过程。自性化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通过整合意识与无意识,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荣格在“婚姻作为一种心理的关系”一文中指出,婚姻的选择就是自性化过程的一部分。

“很少或从未有婚姻能够一帆风顺地或毫无危机地发展成一种自性化的关系。如果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的出生。”

区分实际生活中的伴侣是否是被投射的阿尼玛/阿尼姆斯意象是非常重要的,爱情和婚姻的发展需要收回投射,并将这些无意识的内容进行整合,带入到意识当中。

此时,伴侣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如果男人与妻子探讨自己的情感,并直接表达自己的伤痛、愤怒、委屈或困惑,他就不会被阿尼玛所拥有,并负载阴暗的情绪。

当伴侣双方力量足够强大,能够抵制来自阿尼玛或阿尼姆斯原型的消极层面的力量,双方在一起能够包容他们的愤怒、伤痛或恐惧,他们就能摆脱被原型拥有的困境,并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认识到,灵魂和内在精神指导都是我们自己个体心灵的一部分,爱情和婚姻则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关于爱情的誓言不仅仅是幸福美满,还包括关于存在、生命中的痛苦和死亡的意义等。

婚姻中,沟通和对话是通往自性化的道路。伴侣双方能够适应对方,极大地容忍对方的个性和行为,并能更为真实地评价伴侣的优点和缺点,从本能选择转化为有意识的选择,即是一个成功而成熟的婚姻标准。

在爱情和婚姻这一容器当中,双方既能发展亲密的关系,同时又能包容对方发挥自己的个性,实现内在的潜能,使双方都变成更为完整的个体,才是最大的收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2-27 03:21 , Processed in 0.02938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