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4201|回复: 1

[武侠评论] “侠”与武侠文学的发展?(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0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侠”的概念现在人尽皆知了,然而它的起源却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两千多年来“侠 ”经历了许多发展变故,本文将简略地述说这一“侠”路历程。?

“侠”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源自墨家。虽然韩非子早就斥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但这一断语并未能妨碍“侠”的发展。“侠”与“儒”同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陈墨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很明白:?
儒家学说是典型的“社会本位”,即处处以社会( 家、国、天下)为念。而侠文化发展至今,恰恰成了儒家正统文化的一种不自觉的补充。从而成为明君( 王道) —良相—清官—侠士( 仁义) 的理想社会及其模范人格的一个成分, 儒家学说的根本,在于想要造就明君, 没有明君则寄希望于良相( 忠臣), 没有良相则进而寄希望于清官,没有清官则只好寄希望于侠士——让他们“替天行道”,在民间锄强扶弱,打抱不平,成为平民百姓的救星.侠士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心态中的最后的梦想及其理想人格的最后的堡垒。?

这段话说明了“侠”是对“儒”的一种自觉补充。“侠”的产生源于饱受压迫不满现实的平民百姓内心的渴望和梦想。侠士是平民百姓对昏君,对官府失望之后所期盼的一支能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社会力量。实际上,“侠”的产生之初并不是人民所期望的,显得很不成熟。“侠”路历程是漫长的,下面我们分阶段谈一谈。

?
由“武”到“侠”——侠是如何产生的?

“侠”是由“武”产生出来的,要说“侠”,先得说“武”。“武”的本意是勇猛、刚健,只有通过这种手段才能制止争执、战争。然而稍有不慎,“武”就会酿成战争和流血, 大则生灵涂炭, 小则恃强凌弱,造成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
基于此,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们便对“武”做出了种种约束。 在传统的文化概念,“武”就有一个十分著名的解释: 止戈为武。 这是从道德的高度上对“武”的内涵规定的框范。 《左传:宣公二十年》中楚王有一段评价“武”的话:“夫武,楚暴、戢兵、保大、定功、 安民、和众、丰财者也”,这便是有名的“武之七德”,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武德”。“侠”的概念出现得比武要迟。 《说文解字》从字形上分析说,“侠”是一般的从吏,是辅佐主人的随员。春秋战国时,豪强纷起,政治人物及地方势力者为了各自利益,都以重金招聘天下之士,从事保卫、联络、刺杀等。武士们一旦被主人选用,便名动天下,同时与主人原有的随员—侠有了区分。 有身价的武士便成了主人最器重的侠。?
天下知名的武士,加上单独行动的勇敢,再加上来去无踪的神秘,还有被主人别有用心
宣扬的忠诚, 他们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进而出现了一个上流武士阶层—侠。?
在秦汉高度集权的政府机构建立以前,中央政权的约束力,国王的威信空前下降,地方政权机构及政治上豪强世空力量急剧膨胀,侠的活动极其活跃,那时是没有正义、是非感的。 所以韩非子那时的评价“侠以武犯禁”颇能切中时弊。言下之意是,侠常靠武力干些无法无天的事。?
“侠”的主人,常利用侠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韩非子说这类人是“养游侠私剑之属”。? 游侠这个称呼,在当时是一种贬意。游,是游动而无住所的意思,这在当时以农为本的时代里是个大忌,因为这意味着不事生产,无正当职业,靠别人养活。?
《商君书·农战》中说,有一些人,“见言谈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贾之可以富家(也,技艺之足可以糊口也”,因而便不想务农。这有技艺者显然包括有武技的侠。这便是先秦的侠意识:不务正业,为强权效力,无法无天,好勇斗狠。美国华人学者刘若愚教授在他的著作《中国之侠》中就说:“西方骑干是封建制度的支柱, 中国游侠则是封建社会的破坏力量。” 这一观点也许正是基于此而发的。?

·司马迁对“侠”的贡献?

司马迁是第一个为游侠们作传和说好话的人。 他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可以视为中国武侠文学的源头。?
司马迁把先秦时一些有名的“游侠”归入《刺客列传》。如事鲁庄公的曹沫,事吴王阖闾的专诸,事晋智伯的豫让,为严促子刺杀韩相侠累的聂政,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的荆轲等,都是当时的游侠。之所以不把他们列入《游侠列传》,是因为司马迁赋予游侠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在他看来,侠不是一个附属的工具,不是依附于官卿政客而为他们利用的。司马迁心目中的侠,是“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危困。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而且这些侠还应该是“布衣之侠”,“闾巷之侠”,要“修行砥名”。?
司马迁特意提出的“布衣之侠”,是有着独立人格的侠。他认为“布衣之侠,自秦以前,俱湮没不见”,那些舍身为主的人只能称为“刺客”,而不能称之为侠。他为侠制定了几条基本标准。第一,生活在民间,是市井闾巷中人;第二,这种人说话诚实,做事坚决彻底,一诺千金,舍生忘死;第三,不结帮拉伙,欺强凌弱,恃技骄人;第四,功成不就,不图名利。从游侠演变成乡闾之侠, 是社会从动乱到稳定这一过程的反映。?
东汉荀悦在解释游侠时说:“立气齐,做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这种游侠其实只能算是恶霸,或者说是游侠中的恶霸。司马迁的立场很明显:“至如朋党宗缰比周,设财役贫,豪暴欺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他对游侠的解释与荀悦显然是不同的。?
在司马迁的侠意识中,侠与政治脱离,侠不是刺客,不是“私剑”。 政治约束力在官府中起作用,而侠的影响则在民间流布。侠依靠的是武技与侠客之义,是游离于法律、政治之外的力量。在司马迁浪漫的想象中,侠是对法律缺陷的一种调节势力, 一种弘扬正义的力量。基于此,侠的魅力渐渐形成。?
《游侠列传》中用集中的笔墨写了郭解的一生。郭解是司马迁心目中的侠的典范。司马迁
在他身上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侠意识的基石。?
司马迁一部《史记》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单就《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两部作品而论,说他是侠文化和武侠文学的开山祖师便毫不为过。

? ·幽并游侠

自传统文化中的侠意识在司马迁手中得到发展之后, 在东汉末年开始的政局动荡、战祸频仍、 民族交融的年代里,侠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
自汉末至魏晋南北朝,乐府诗兴起,歌咏游侠的篇章甚多。这时人们心目中的游侠骑着 矫健的马,带着装饰华丽的武器,来去无踪,住无定所,又都来自北方,所以把这些人叫做“幽并游侠”。?
这种以诗歌形式出现的武侠文学, 也是侠意识的一种反映, 只是反映的方式不同而已。 试看曹植的《结客篇》:
?
结客少年场?
抱怨落北芒
利剑鸣手中?
一剑而尸僵
?
说的是一个侠客的故事,年轻时结交少年豪侠,在坟地里了结恩怨,手中利剑森森作响 , 一剑便要了仇家的命。重义气,勇敢、果决,仍是游侠的风范。?
曹植在其著名的《白马篇》中,丰富了侠意识的内涵。那就是除了一付好身手和一腔热血
外, 还要有一种“指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的精神。 这一突破在侠文化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意味着侠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战不断,外族入侵,对游侠的歌咏仍是经常出现的,如南朝王筠的《侠客篇》:?

侠客趋名利?
剑气坐相矜?
黄金涂鞘尾?
白玉饰钩膺
晨驰逸广陌?
日暮返平陵?
举鞭向赴李?
与君万代兴

诗中的游侠,仗剑飘游,迅疾无踪,装饰豪奢,意气风发,从这首诗是以看出诗人对侠客的风华绝代是极心仪的。?
从“游侠”到“布衣之侠”再到“幽并游侠”,侠意识在逐步走向成熟。武技杰出,活跃于乡里,依靠个人力量行事,这是侠的基本特征,其中还附加了诸如轻生重义,乐于助人, 除暴安良,劫富济贫,功成不就等因素。这使得侠意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中的一个理想的成分。?
侠的流传有多方面的背景。它的存在源于民族心理的柔弱和期望。侠意识的发展和传承使
侠的流传具备了必要的条件。另外,在更多的时候,侠的事迹是一种消遣娱乐。中国古代民间业余娱乐不多,勾栏瓦肆中,茶馆戏台上,侠的故事很能吸引大众的兴趣。
?
·自唐以后, 武侠小说逐渐成型?

从街头巷尾打抱不平的“布衣之侠”的形象,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侠义形象,中国的武侠文学逐渐在发展中成熟。在汉末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的文化大下,中华武术得到发展,武术的发展使侠义们更为身手不凡,这为文学作品的描写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武侠小说的源起,应该是唐代的一批传奇文学作品。?
唐代传奇由南北朝时期的记人和志怪的大量笔记发展而来,因此侠与鬼在传奇作品中融为
一体,鬼行侠事,侠有鬼术,这一融合便开了荒诞怪异派武侠小说的先河。清代的长篇巨制《绿野仙踪》及民国时期的一批剑仙类武侠小说直接受其影响。?
唐段成式包罗万象的名著《酉阳杂俎》中,《僧侠》篇写一个老和尚,别人用铜弹丸射他
后脑,他竟能若无其事把弹丸吸住。他儿子也能飞檐走壁,剑不能伤,颇有异术。?
由于佛教道教的发展普及,由唐传奇以后,在千二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武侠小说与佛道结了不解之缘。佛家的轮回、报应、赎罪、皈依等思想,道教的符咒、剑镜、望气、药物等法宝, 都是武侠小说的基本根基。近代梁羽生认为具备一定的佛道的知识修养是武侠小说家的基本功。唐传奇中,红线夜行时“额上书太乙神名”(《红线传》) ,聂隐娘杀人后“以药化之为水”( 《聂隐娘》) ,虬髯客善望气故不与天子争位( 虬髯客传》) , 三者都与道术有关。?
唐人传奇中,裴铡的《聂隐娘》、《昆仑奴》、孙光宪的《荆十三娘》、袁郊的《红线》、 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都是颇为成熟的武侠短篇小说。举一例说,近代武侠大家梁羽生的名著《大唐游侠传》便是直接取材于唐代传奇。金庸特别推崇杜光庭的《虬髯客传》, 他在一篇文章中说:?
这篇传奇为现代的武侠小说开了许多道路。 有历史背景而又不完全依照历史; 有男女青年的恋爱;男的是豪杰,而女的是美人( 乃十八九佳丽人也) ;有深夜的化装逃亡;有权相的追捕;有小客栈的借宿和奇遇;有意气相投的一见如故;有寻仇十年而终于食其心肝
的虬髯汉子;有神秘而见识高超的道人;有酒楼上的约会和坊曲小宅中的密谋大事;有大量财富和慷慨的赠送;有神气清朗、顾盼炜如的少年英雄;有帝王和公卿;有驴子、马匹、 匕首和人头;有奕棋和盛筵;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的大战;有兵法的传授……所有这一切, 在当代的武侠小说中, 我们不是常常读到吗? 这许多事情或实叙或虚写,所有笔墨不过是两千字。每一个人物,每一件事,都写得生动有效。艺术手腕的精炼真是惊人。当代武侠小说用到数十万字,也未必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虬髯客的革囊中有一个人头, 他说:“此人天下负心者,衔之十年,今好获之,吾憾释矣”。这个负心人到底做了什么事而使虬髯客如此痛恨,似可以铺叙成为一个篇短篇小说。……?
…但《虬髯客传》实在写得太好,不提负心的人如何负心,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金庸小说桥段的铺排和情节的剪裁,很受《虬髯客传》的影响。聊举数例为证:?
“有历史背景又不完全依照历史”,于是《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可以是乾隆的胞弟, 《碧血剑》中袁承志可以与李岩称兄道弟,《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可以成为成吉思汗手下的第一大将,《天龙八部》中乔峰可以自杀以退辽军。大仲马曾说过:“历史是什么,历史不过是那些用来挂我小说的钉子。”金庸与他一样,都是在历史间隙穿插故事的高手。
“深夜的化装逃亡”有《倚天屠龙记》中蝶谷医仙胡青牛夫妇逃避金花婆婆, 金花婆婆逃避明教等。?
“意气相投的一见如故”有《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和乔峰、《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与向
问天等等。?
“寻仇十年而终于食其心肝”有《射雕英雄传》中的丘处机。?
“大量财富和慷慨的赠送”有《碧血剑》中袁承志赠予李自成的巨款。?
“海船千艘甲兵十万的大战”有《书剑恩仇录》中清军大战回民,《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随成吉思汗西征,《神雕侠侣》中宋与蒙古的大战,《鹿鼎记》中的海战等等。?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且从中受益的并不是金庸一人,几乎所有新派武侠小说作家的题材有很多是从这里借鉴过去的。 由此可知, 唐代武侠小说一开局便给后世奠定了题材上和技法上的基础。
?
·宋以后, 武侠在民间得到普及和发展

唐代传奇及六朝志怪笔记,都是用文言文写的。武侠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实际上取决于和口语接近的白话文学的发展。?
白话文学的兴起以话本文学的出现为标志。话本,即说话用的底本,在北宋崛起并迅速蓬勃发展起来。那时大概已在下层娱乐中有了“说书”、“大鼓书”、“弹词”之类的娱乐形式。
北宋末年方腊、宋江等反抗官府的斗争给话本创作增添了新的内容,侠的故事开始贴近现实。到明代便出现了集大成之作的《水浒传》,这是武侠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宋元间人罗烨在《醉翁谈录》一书中, 对宋代“说话”的内容进行了分类。 从他的分类上可以看出白话话本文学对中国武侠文学的影响:一、灵怪,二、胭粉,三、传奇,四、 公案,五、朴刀,六、杆棒,七、神仙,八、妖术,九、其他( 主要是历史故事) 。在这九个类别的影响下,历史故事的发展形成了《三国演义》;灵怪、妖术的故事形成了《西游记》; 胭粉加传奇再加历史传说的,有名著《金瓶梅》;朴刀、杆棒类则促进了《水浒传》及侠义小说的发展, 使中国长篇武侠小说的创作日趋成熟。?
在《水浒传》的影响下, 清朝出现了一些经典性的长篇白话武侠小说名著。清乾隆嘉庆之间,出现了无名氏的《施公案奇闻》,这是现存侠义公案小说中最古的一部。不久又出现的《绿牡丹全传》和文康的《儿女英雄传》, 则是长篇侠义小说之祖。因为这些书籍受到欢迎, 自光绪初年开始,又陆续出现了《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 《永庆升平》、 《英雄大八义》、《英雄小八义》、《七剑十三使》、《七剑十八义》、《刘公案》、《张公案》、 《李公案》、《彭公案》、《续施公案》、《续儿女英雄传》等。 这类作品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可谓空前.这是近代武侠小说的第一次兴盛时期。但是内容上陈陈相因,毫无新意,所以清末民初虽仍有香梦词人、冶逸、陆士谔、叶楚伧、苏曼殊、何海鸣、陈冷血、孙玉声、胡怀琛、陆澹安、戚饭牛、林纾、包天笑、李涵秋、李定夷、郑逸梅、姜侠魂、杨尘因等人撰写
武侠技击小说,但都被谴责,从而形成了武侠小说的第一次衰落时期。?
这些人的武侠小说虽受谴责,但其意义是不可磨灭的。这些创作者中有不少人有过曾经从事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的经历,如叶楚伧、苏曼殊、姜侠魂、杨尘因等。
姜侠魂和杨尘因曾合著长篇武侠小说《江湖女四侠》,以明末的“复社”诸子和郑成功等
历史人物反清复明的事迹作为文学创作的内容,推崇他们是“革*命先觉”,以激发民族精神。 还有一些人也在武侠小说中阐发革命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新闻界名人陈景韩的白话小说《侠客谈》,被有些人推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孙玉声的《九仙剑》、《金钟罩》等对后世的“武侠技击小说”影响至巨; 戚饭牛的江湖密诀,范烟桥的文笔精细雅致都颇有影响。?
这些作品虽然有一些侠士剑客和相当的任侠情节,但他们的作用和份量与地道的武侠小说相比,还有很大的差别。相当多的读者、论者和读者所关注的,主要还不是武侠小说这一小说类型,而似乎是它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旨”。
发表于 2004-5-21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5-1-28 03:34 , Processed in 0.02971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