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4015|回复: 4

根本不曾‘自宫’,韦小宝如何入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本不曾‘自宫’,韦小宝如何入宫?


                     

    《金庸茶馆》,十部。倪匡,五‘看’。温瑞安,三‘读’。之外,还有两部:《诸子百家看金庸》(一、二)。 

     这里的‘诸子百家’,包括了柏杨、三毛、董千里、林清玄、林燕妮、叶维廉…诸氏,荟萃海外文星,皆为一时之选。 

    其中,董千里(项庄)先生写得最多,感觉也是评得最到位的一个。

     董千里在大陆名头不响。实则,这半个世纪以来,董千里在历史小说上的成就,除高阳外,罕有其匹。

     当《天龙八部》连载于《明报》,期间,金庸曾远游欧罗巴,由倪匡代笔一月有余,得文约6万字。《明报》当时的订户数约10万,追读《天龙》连载的,总在20万人以上。数十万读者竟被倪匡轻轻骗过,无人觉察,有些古怪有点悬!坦白说,俺不信!

    倪匡说道“自己的作品和金庸作品之间有好几百万光年距离”,过谦了!若论倪匡先生的想象力,只在金庸之上。问题在于:倪匡的文笔,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要他模仿金庸那种雅洁隽永的文字,太难太难,以至于不可能。

     当年代金庸写《天龙》连载的,非止倪匡一个。欧游临行,金庸找的,是倪匡与董千里二人。金庸嘱咐倪匡“你的稿子写好之后,我想请老董看一遍,改过之后再见报。”

     虽无任何凭据,我还是坚信:倪匡写出《天龙》稿后,董千里曾作过非常细致的再加工。很像毛时代倡行的‘三结合’写作方式,金庸出人物,倪匡出故事,老董出文字,这才令几十万《明报》读者在几十天的阅读中完全看不出有人在为金庸捉刀代笔。

     鄙人拜读董先生《成吉思汗》等小说,深信金庸所言“老董的文字,洗炼,简洁而有力,文字的组织能力高”,断非虚誉。

     董先生洞见:“受了历史的约束,如果杀了乾隆或迫使乾隆下诏驱满复汉,就无法向历史交代……但是俏李逵(周绮)的儿子当然没有理由进宫,更没有理由进了宝月楼。作者明知如此,却为增强及解决这一高潮,把心一横,就让方有德抱了他进宫、上楼,到适当的时间出来救了乾隆一命……作者自己心中雪亮,所以他索性含糊其词,只说:‘方有德躲在帐后不敢露面,这时见事势紧急,他虽不会武艺,但阴鸷果决,立刻抱了婴儿出来。’一笔‘紧急’,用的是紧急掩眼法。”  

     读到此节,俺不禁连呼‘惭愧’!我读《书剑》,这么多年、那么多遍,对这一‘掩眼法’居然就习焉未察。越看董先生的分析,越惭愧,越佩服。 

     对啊!紫禁城9999.5个房间,没听说哪一间作了三鹿奶粉的供货中心,你个老地主方有德,吃饱了没事干,居然抱着别人家的孩子,施施然就进了皇宫,做个啥子?是何居心?!

     不免效颦‘摇头狮子’吴立身,一边摇头,一边感叹:写过小说的,没写过小说的(如我),看问题的角度、深度,如此不同! 

    《书剑》《鹿鼎》,分别是金庸开山与收山之作。我一直感觉两书存在种种微妙的对应关系(参见拙文《破译金庸密码·红花会与天地会》)。

   《书剑》结尾处,安排配角方有德进宫,用的既是“紧急掩眼法”,那么在《鹿鼎》故事的开头,主人公韦小宝入宫,也用了‘掩眼法’,却非‘紧急’,姑且称之为‘拖沓掩眼法’。

    “韦小宝自小在妓院中生长,妓院是最不注重道德的地方;后来进了皇宫,皇宫又是一个最不讲道德的地方”(金庸《韦小宝这小家伙》),金庸是铁了心要把韦小宝由妓院送进那个‘黄圈圈’。

    韦小宝跳脱染缸,跨进粪缸,这却不难!‘要进皇宫,引刀自宫’!一刀下去,万事大吉。无奈金庸毕竟对韦小宝有所偏爱,这一刀,愣没下得去。(再有,一刀下去,《鹿鼎记》后面的故事就难以展开了。)于是,一位恪尽职守的小太监,小桂子,不免化作‘一滩黄水’。此一过程的描写,作者明显运用了‘掩眼法’。

    海大富双眼被韦小宝害瞎,心里明镜似的。海公公服下韦小宝所下重药,待剧痛稍平复,已经觉察到小桂子的扮演者换了演员。为查出真相、更为了利用韦小宝操作‘窃书’雅事,海公公揣着明白装糊涂,甚至想尽办法为韦小宝隐藏行迹。

    金庸与海大富合谋,使初初入宫的韦小宝尽可能与外界隔绝,减少与宫中各色人等的接触。于是,凡韦小宝在场时,五品大太监海大富从不接见属下处理公务——一旦如此,通报传达之事,只能由‘小桂子’负责,没法不见人了——这也罢了,问题是:两个多月来,连(手下太监需要向海公公紧急汇报的)突发事件也从未曾有,这就说不过去了。

    韦小宝陪海大富聊天、学武,陪小玄子比武、聊天,再剩下的工作,就是跟‘五六个’太监赌钱:

   “这些日子中,每日上午,韦小宝总是去和老吴,平威,温有道,温有方等太监赌钱。起初几日他用白布蒙脸,后来渐渐越来越少。众人虽见他和小桂子相貌完全不同,但一来赌得兴起,小桂子以前到底是怎生模样,心中也模模糊糊,二来他不住借钱于人,人人都爱交他这个朋友,三来他逐日少蒙白布,旁人慢慢习以为常,居然无人相询。赌局散罢,他便去和小玄子比武,午饭后学习武功。……时日匆匆,韦小宝来到皇宫不觉已有两个月……”(三联版《鹿鼎记》139页)

    江湖人物,吃饱了没事干,蹩进皇宫串门,(在武侠小说中)本是常事。韦小宝这可不是去串门遛弯,是顶替与他“相貌完全不同”的小桂子,在沙家浜扎下寨来,住下了,不走了,数月之间,竟无人揭破,也倒罢了。甚至根本无人怀疑、‘居然无人相询’,如此编排,实难取信于人。

    想不到大清国的宫廷,管理竟松懈如此!不能不让人怀疑后来小玄子向自‘通吃岛’凯旋归来的韦小宝汇报近期工作时谈到的“我已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是否尽是他本人的劳动成果。

    这种结构性的问题,势难弥缝至于完满,勉强的补救之道,窃以为也只能突出韦小宝与小桂子相貌(起码是脸型)的相似性。如此,虽落了‘无巧不成书’的俗套,到底可信度高些。

    只要韦小宝与小桂子的脸型有那么三分肖似,再加上作者前面所解释的“一来‘‘二来’‘三来’,顶替之事,勉强还说得过去。

    当时的韦小宝、小桂子,都是十岁出头,随时光流驶,小孩子面貌改变较大,是普遍现象。

   强调二人面貌相似,放在海大富小桂子、茅十八韦小宝四人在酒馆中初次遭遇,由茅十八的眼中见出、口中道出,较为妥当。

   一点愚见,姑妄言之。始则自喜,终焉自哂。







            【附录】  桂公公,仍‘有种’?





     从野史《鹿鼎记》中,我们看到的满清宫廷之管理,那是真够混乱得可以。

     例如,“韦小宝道:‘输了钱,给公公打得眼青鼻肿。’那人嘻的一笑,更无怀疑,低声问道: ‘敢不敢再去翻本?’韦小宝拉着他衣袖,走开几步,低声道:‘别给公公听见。当然要翻本啦。’那人大拇指一竖,道:‘好小子,有种,这就走!’……”(三联版《鹿鼎记》110页)

     太监聚赌,没啥说的。感觉尤其不可思议者,在“好小子,有种”一语。

     韦小宝果然不负期望,后来韦虎头、韦板凳、韦铜锤的相继问世,便是韦公‘有种’之明证。

     可是啊,夸誉韦小宝‘有种’的‘那人’,实不知现时与自己对话的便是未来的盖世勋臣、民族英雄。韦小宝当时的身份,只是大清国大皇城中的一个小太监——小桂子。

      夸小太监‘有种’,赞和尚‘驴不秃’,成心讽刺人啊?

      然而,不是。‘那人’老吴,本人即是大清宫廷内无限光荣的一位公公也,老吴夸小桂子,也是在夸自己。讥讽了桂公公,自己也没跑。

      按理说,纯正的公公们,会很在意地避免谈到‘有种’‘没种’这种伤心事的。

      四种可能:

     【一】清宫管理混乱,混进了大批‘有种’太监。

     【二】一种心理补偿。越没什么越想什么越说什么,老吴太监们正因为‘没种’,更需要以‘有种’来进行表扬与自我表扬。

     【三】纯太监老吴脑子不太灵光,没想到‘太监’与‘有种’之间的矛盾之处。

     【四】作者一时疏忽,忽略了‘太监’与‘有种’之间的矛盾之处。



                                       2009、3、28



【附录二】



    金庸在十数年间写出了十五部武侠小说。从《书剑江山》到《鹿鼎记》完成了一个轮回:

   始于书剑飘零、指点江山;终于逐鹿问鼎、一争天下。

   始于乾隆的少不更事,终于康熙的老谋深算;

   始于红花会,终于天地会;

   始于满汉之争,终于满汉全席;

   始于(手法百变之)“百花错拳”,终于(足蹑百花之)‘神行百变’;

   始于天山,终于鹿鼎山;

   始于残缺的英雄,终于完美的流氓;

   始于查良镛自撰联语为回目,返祖为取查慎行的诗联为回目;

   始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忧郁,终于“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强自宽解;

   始于“齐人有一妻一妾”的茫然,终于唐伯虎坐拥七美的坦然;

   始于万隆会议开幕的序曲,终于“文-化大革-命”的尾声;

   始于书、剑,终于鹿、鼎;

   始以江山,终以天下;

   ……    ……
  此中因缘,殊不可解。
  
发表于 2009-4-6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点忘记了韦小宝当初是怎么混进宫中的。
发表于 2009-11-2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至清则无鱼。。。。。。。。呵呵。

不过爱思考是好事。我顶你
发表于 2009-11-2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觉得韦小宝的入宫还算合情合理,但是就装成小桂子来说,欠缺了真实。
发表于 2010-2-6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句话说的好:始于书剑,终于鹿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2-28 10:12 , Processed in 0.04151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