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10213|回复: 15

[武侠评论] 【武林秘籍】真实的峨眉山派武功大全(非小说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5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后我会在华山陆续发布各派武功(都是流传到现在,真实的!),合称【华山论剑之武林秘籍(真实版)】

现在已经发布的【华山论剑之武林秘籍】有二
1.【武林秘籍】真实的武当派武功大全(非小说的)附太极拳图谱解
2.【武林秘籍】真实的峨眉山派武功大全(非小说的)

.

下面开始介绍峨眉派武功



武林中的峨眉派 简介

峨眉派与少林、武当共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个范围很广泛的门派,尤其在西南一带很有势力,可说是独占鳖头。
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它与洪门天地会之“峨眉山”不同,洪门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于虚构,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实指。

从明代开始有峨眉派的记载,明代中叶人唐顺之(1507一1560即正德二年到嘉靖三十九年在世)的《荆川先生文集》里,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
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进裂惊沙走。
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透。
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余奇未竟己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
道人变化固不测,跳上蒲团如木偶。

真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倏忽神奇,变化万方,难怪要引起诗人的极大兴奋了。
关于峨眉派的起源,据峨眉派的拳志说:

祖师原为一道姑,后入佛门。……是时,师善技击,善研各家拳法,虑各家拳法繁杂,莫衷一是,女子御侮,多有不同,遂探各家之拳意)另辟蹊径,创不接手之拳法,独树一帜,……
积十三年,始臻大成,身旁弟子习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誉,称日峨眉拳,后弟子至峨眉山,偶谐其音,始称峨眉,此拳名之始未也,恐汝不识,为汝志之,师本与世无争,娱身可矣,御侮可矣,奚传姓名。(据孟宪超《峨眉拳(上)》,《武林》1986年第4期)。
由此可见,峨眉最初是一个由女子所创的武林门派,开始的时候叫做玉女拳法,后因祖师人了佛门,又以称女子为“蛾眉”和佛教圣地之“峨眉山”的双重含义而得名。
峨眉派功法介于少林阳刚与武当阴柔之间,亦柔亦刚,内外相重,长短并用。攻防兼具入拳经上讲:“拳不接手,枪不走圈,剑不行尾,方是峨眉。”“化万法为一法,以一法破万法。”总之是以弱胜强,真假虚实并用,站在女子的地位融汇了南拳、少林、武当等众家之长。
从宗教渊源上看,峨眉亦僧亦道,而以道姑为主。在武侠小说中,金庸《倚天屠龙记》说是郭靖幼女郭襄,因为心中爱慕杨过,而又尊敬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所以云游天下,借此畅解胸中块垒。后得机会听觉远念涌《九阳真经》,创立峨眉派,后来传至灭绝师太,其弟子纪晓芙、周芷若等,皆为道姑,此外,峨眉派的许多招式,也都具有女性的色彩,如拳法中的一面花、斜插一枝梅、裙里腿、倒踩莲等,又如剑法中的文姬挥笔、索女掸尘、西子洗面、越女追魂等,簪法中的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等,都完全是女子的姿态。又如峨眉派的著名兵器峨眉刺,又称玉女簪,也是由女子发簪变来的。
峨眉派武功有所谓“动功十二桩”——天、地、之、心、龙、鹤、风、云、大、小、幽、冥;又有所谓“静功六大专修功”一虎步功、重捶功、缩地功、悬囊功、指穴功、涅磐功;有“三大器械”一剑法、簪法(峨眉刺)、针法(暗器)。峨眉派的绝技,不仅包括三十六式天罡指穴法,还有峨眉剑法,其剑歌云(据董如军《峨眉剑技法七招》,《武林》1992年第5期)
玉女素心妙入神,残虹一式定乾坤,身若惊鸿莺穿柳,剑似追魂不离人。临敌只须出半手,纵是越女也失魂。峨眉派的剑法和簪法,姿势优美而威力十足,也是峨眉的绝技。
峨眉派的分支,据清初《峨眉拳谱》上说:
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五花”是从地域角度所分的五大支派:
一、黄陵派,据说从陕西流入;
二、点易派,以川东涪陵点易洞而得名;
三、青城派,以川东道家胜地青城山得名;
四、铁佛派(云顶派),川北较为盛行;
五、青牛派。以川东丰都青牛山而得名。
“八叶”是从技击风格角度所分的八派:
一、僧门,据说传自少林憎人,故名。又称“申门”。特点是巧、快、灵、动,如猢狲状,别名“狲门”。
二、岳门、据说由岳飞所传,特点是矮桩,手法不划圆不成拳。
三、赵门,据说为赵匡胤所传,借鉴少林派太诅长拳(据说也是赵匡胤所传)等拳法,特点是高桩。又因习练红拳,称为“红门”。
四、杜门,以传说中诸葛亮八阵图之“杜门”而得名,一说拳法传于自然门杜观印。特点是封锁严密,善于防守。
五、洪门,相传以明太诅洪武年号而得名,习练大、小洪拳,特点是刚劲。
六、化门,又称“蚕闭门”、“缠闭门”,三十六闭手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紧封敌手,使其不能施展。
七、字门,又称“智门”,因收势摆成字形而得名,特点是高桩长手,起伏大。
八、会门,又称”慧门”,以神拳为代表,,讲究观师默像,念咒语,颇为神秘。

峨眉派总的特点,在于亦刚亦柔,如玉树临风,是诸家武术中姿态优美的一种。有诗赞峨眉派说(见孟宪超《对峨眉派拳术的进一步探讨》,《武林》1987年第四期):

绝艺惊人侠士风,千年击技古今同。
堪开玄理树新帜,悟透禅机弃旧功。
假身玉女虚是实,真谛峨眉有非空。
诸家应复昔时而,妙处良然在个中。

虽非“天下第一”,亦不妨自成一格吧。


[此帖子已被 边城玫女 在 2004-10-25 14:48:54 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峨眉派武术特点



自古以来,四川著名宗教圣地峨眉、青城等寺观的僧道人家,在参禅拜佛之余,弄枪使棒,练拳踢腿,逐渐形成了全国闻名的峨眉派。峨眉派兼备佛家与道家之长,既吸收了道家的动功,又有佛家禅修的基础,独创了一套动、静功相结合的练功方法。这种练功方法与各种拳术、器械套路及散打技艺结合一起, 组成了峨眉派武术体系。与此同时,千百年来四川民间也流传着独特的武功,相习成风,经世不衰。
峨眉派理论上主张动功与静功并重,著名的“峨眉十二桩”在动功上分为:“天、地、之、心、龙、鹤、风、云、大、小、幽、冥”十二大式。静功上讲究六大专修:“虎步功,重捶功,缩地功,悬囊功,指穴功,涅磐功”,其中尤以“指穴功”的三十六式天罡指穴功最具威力,既可按摩治病,又可作为武功制敌。]

据四川老武术家赵子虬介绍,峨眉派与少林派,武当派都强调“体用兼备,内外兼修”,即:健身之道与攻防技击相结合、内功与外功相结合,但三派的风格不同,各有所长,从“内外”“刚柔”“长短”三个方面可以区别:

一、内外:少林派以攻架见长,有外家拳术之称。武当派以呼吸见长,有内家拳术之名。峨眉派则主张内外相重。

二、刚柔:少林善刚,武当善柔,峨眉派认为:“过刚则折,过柔则锩”,主张“亦柔亦刚,刚柔兼备”。

三、长短:少林派多用长手,武当派多用短手,峨眉派主张长短并用。

峨眉派武术善用五峰六肘之力。五峰即:头、肩、肘、臀、膝;六肘指:上肘、下肘、左肘、右肘、回肘、倒肘。攻防技术上讲究手脚灵活。“腾、挪、闪、颠、浮、沉、吞、吐”是峨眉派的主要技击方法。明代唐顺之写有“峨眉山僧演拳歌”,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峨眉派拳术的特点。

峨眉派武术特别注意“武德”“仁术”“养气”,要求练武的人必须要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俗话说:“不讲武德就是武贼”,因而各种武艺以防御保身为主,作为抗暴图存的一种手段,此外,练武者还要有人道主义精神和浩然之气。


[此帖子已被 边城玫女 在 2004-10-25 13:44:58 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峨眉派武术八大门

“五花八叶扶”,一般来说,“叶”长在先,“花”在后,据峨眉派一些老武术家介绍,“叶”系技击风格,“花”多为流行区域,因此,本文先表“八叶”,后叙“五花”。
“八叶”即峨眉派武术的八门拳种:“僧、岳、赵、杜、洪、化、字、会”。

一 僧门

“僧”或“申”、“狲”。一说申属猴,一说狲以猿相造型,取猴肩臂灵活之意。更为普通的说法是:因峨眉山为佛教圣地故为僧门。

僧门的特点是拳、掌、肘、腿并用,左右出击,咄咄逼人,架式以前虚后实的含机桩式为主。含机,即等待时机攻击对方之意。

僧门流传于川西、川南一带,拳术套路有火龙拳、练步拳、大连环拳、虎豹拳、六通拳等,其中火龙拳为僧门的典型套路。

二 岳门

传说为岳飞所授,确无史料可证。其特点是矮桩,出拳时前手需外旋成圆,有“不画圆不成拳,敌人手来无法拦”之说,出手时,力量较重,强调靠身打法,多利用五峰六肘之力面对面迎战对手。其步法突出弓箭步,即左腿上前半步,屈曲如弓,右腿伸直如箭,变成弓箭裆,此时两腿都有实劲了。

岳门流传于川东、川南一带,拳种有金锁手拳、岳家拳、十二连拳、游禽拳、白猿望桃、九滚十八跌等,器械多使棍,并以实地对练为主。颇具实战的价值。

三 赵门

此门技击借鉴于少林派,突出了赵太祖拳术的风格,故名“赵门”。整个风格翻腾跳跃,舒展大方。和南派“踢不过膝”的技击风格迥然不同。但赵门无旋风脚,只有单腿横击。此门以高桩为主。

赵门流行于川南一带。拳种有梅花肘、黑虎拳、奇门拳等,器械有勾镰、双刀等。梅花肘的歌诀是:风动如雷吼,意动似刚剑,心动如火焰,步动如泰山,拳动如反弓,反弓打死虎,此拳名和地,峨眉梅花肘。

四 杜门

杜门源说纷纭,一说“杜”者杜绝也,有阻止敌人进攻之意。技击特点是少用拳、多用掌,封锁严密,善使柔劲。一说“杜”者死拼也,三国时,诸葛亮巧布八阵图中即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也有人认为:杜门功夫系江西武术名手杜观印于清乾隆时入川传授,杜观印擅长擒拿术,故此门攻防技击突出。此门还讲究跌法,但不同于摔法,主要以破坏对方的重心取胜。

现流行于成都、重庆、乐山、自贡、南充一带。拳械有问津拳、鹞子拳、枪、棍、大刀等众多。

五 洪门

洪门在四川流行甚广,分布于成都、重庆、乐山、万县、达县、涪陵等地。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注重精、气、神一体。内外兼修,以威取胜,以声催力,凶猛异常。北派招式四平大马,清晰舒展,旋腕翻臂,善守善攻。两者均注重眼神逼人,正面迎敌;动作大开大合,手脚并重。防御多用小臂格挡,即为“袖内藏珠”之法:“来得高往上挑,来得矮往下斩,不高不矮用手排。”

洪门拳种的套路除大小洪拳外,有近70个功架,如缠手、五虎捶、二路红、燕青红、大八仙等,器械有青龙剑、峨眉短棍、五秀刀、蹯龙枪、春秋刀、棍、凳等。

六 化门

化门亦称蚕闭门,“蚕”即行拳时如吞之吐丝,连绵不断。闭即应敌时紧封敌手,避实就虚。也有人认为化门名称以源,在于手法多变,颇有花梢之意,但又不同于花拳,故名化门。

化门的风格和洪门相反,没有大开大合的动作,却以柔化、小巧为主,多用手腕“制化敌劲,引进落空”,其牵缘手法有化开对方进攻之意。此拳种重视单手练习,主要手法是:巴、探、挂、拿等,要点是“掌不离腮,肘不离怀”,发拳时每一手,挠头钩挂,讲究手脚轻快。

化门中的典型套路是三十六闭手,三十六闭手又称四川南拳,也叫“天罡手”(俗称天罡星三十六),其内容丰富,方法多变,攻防严密,刚柔并济,具有远踢近收,远手近肘的特点。此外尚有二十四贴身靠、大连拳、八化拳、白虎鞭、抱月双刀、七星拜月、披棍等几十种拳协功法。目前分布流传于成都、重庆、南充、内江、万县、涪陵等地。

七 字门

此门收势摆成规定的“之”字形成‘一’形,因此得名。也有人称“字”者为“智”的谐音,有以智取胜之意,此门特点为高桩长手,功架起伏大,腿法少,出拳时用鼻发声,讲究气催力、静待动,发力迅猛,动静相兼。传习拳套功法有近40种,如有七、八、九锤拳、九手、十二神手、六合齐眉棍、八卦力、子午功、之字手等。现今流传分布为两支,主要流传于内江、达县、大竹、巴中、自贡等地。

八 会门

会门亦称慧门,其拳架与字门相仿,练拳时主张“观师默像”,其迷信色彩较浓,练拳中多搀杂咒语,并常伴随发出“嗨”“吁”“嘘”等怪声。历史上会门的代表拳种为“神拳”。利用气功的特点,结合拳技,练就强身御敌之技,俗称“劈空劲”,但由于过份夸张了其效果,故“砍不进杀不入”之说,成了无稽之谈,这种“神拳”现仍流传于四川、湖北、贵州一带,四川常见于巫山和长江沿岸。

当前会门在流传上大体分为三支。其中一支在合川、大足、重庆、内江等地流传,动作简单,风格别致,有总择手、七星拳等拳架。其二在川东、川北、遂宁等地流传,动作朴实、柔刚兼备,吐拳有声,注重意气力相合,如择拳二路等。其三流传于雅安、天全等县地,以吞、吐、封、化、贴为五字诀,技法上讲究避实就虚,声东击西,借力打力,起腿低矮,步手独特,流传有近20种拳架功法,如风拳、九拳、神手、五形手等。

峨眉派武术五大类

“五花”,即峨眉派武术的五大类别,多从流传地区上加一区别:

一 黄陵派

流行于成都一带,技击风格属于僧门和岳门。此派名称源说有四,一说为庙名:;二说成都有昭烈皇帝(即刘备)的陵墓;三说清嘉庆年间黄林道人所传武艺;四说从陕西流入四川的武术流派,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葬于陕西,故名黄陵派。

二 点易派

流行于川东一带,川东培陵地区有点易洞,相传明朝理学家莱夫子在此洞中研究易经,因而得名。解放前,此地区曾出现过“陈大力士”,“江杆杆”“草上飞”等武术高手,此派技击风格也属僧、岳门。

三 青城派

流行于川西一带,大概是以青城山取名。青城山是道教圣地,道家习武者不少,同时,这一带民间练武之风也很盛,北宋时练武的王小波,李顺就曾在青称起义。

四 铁佛派

流行于川北一带。此派亦称云顶派。铁佛和云顶可能是铁佛寺、云顶山之源。有待查证。此派武术风格属赵门和杜门。

五 青牛派

此派也流行于川东。川东丰都县道教盛行,当地有一青牛山,武术能手颇多,民间广为流传着“青牛道士战胜黄龙和尚”的故事。民间传说“火烛堂”有一会武的黄龙和尚,横行霸道,二十年间无一对手。突然,青牛一老道前来挑战,双方立下生死状,比武三日。第一日,和尚见老道弱不经风,大笑:“胜来不费吹灰之力。”比武中,老道处处躲闪,第二日,双方有攻有守。第三日,老道说:“贫道自有回天之力。”一举打败了黄龙和尚,从此青牛武艺威名大振。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种峨眉派武术器械控源

在中华大地上,开展着众多的体育项目。其中,国宝武术,不但绚丽多姿、风格奇趣,而且历史悠久,流派浩敏。仅峨眉派武术就包括了拳术(四大门类二百几十种)、器械(三十多种)、对练(五十余种)、散打(颇具传统打法)以及传统练功法(约八百余种)。可见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种各样,不愧为中华武术之精粹。近年来,笔者为探索峨眉武术之奥秘,陆续发表了《峨眉拳初探》、《峨眉派拳术十八种概述》、《峨眉派五龙拳》、《蹲桩拳》等论著,但对峨眉派器械未加涉足。为此,本文将刻意研讨峨眉武术中主要的几种运动器械的源流、特点和风格。因系探讨,大都属个人见解,现提出来,愿与大家一道磋商。
据史料记载,武术器械蕞早是从劳动工具、狩猎武器器械衍化而来。随着时代的前进,又在生产实践和军事战争中得到改革和发展。自火器发明和使用之后,始成为人们增强体质的运动器械。因此,武术器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种类、构造、用法均不完全相同。如宋代《拳经》记载的武术器械与明代《纪效新书》所记就大不相同。而《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教史进的十八般武艺(即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 并戈戟,牌榛与枪扒)与清代褚人获《坚瓠集》“武艺十二事”中所记的十八般武术即弓、枪、刀、剑、矛、盾、斧、 、鞭、挝、投、叉、绵统绳、械套索、白打《拳术》)又有好些不一样。峨眉派武术器械发展的情况,也是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变化,经初步统计,目前尚在使用中的峨眉派武术器械有:峨眉枪、峨眉剑、峨眉刀、峨眉棍(榛)、峨眉刺、峨眉镰、峨眉十三鞭、金刚降龙禅杖、金刚伏虎方便铲、岳家双锤、板橙拳、峨眉双头枪、闹堂锏、拐子、点血碑、三股叉、峨头钩、铁尺、拦门钯、流星锤、春秋大刀、乾坤圈、方天画戟、板斧、绳镖、袖箭、拦马厥、飞挝、铁筷子、铁弹子、梅花针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峨眉武术功法原理

峨眉武术功法是峨眉派各家秘门练功法,它有深妙而复杂的内在规律和练功原理,过去散传民间,未加系统整理。笔者通过多年探索,将其所得括为如下十个练功原理:

(一)调节阴阳 峨眉功法认为人体外为阳,内为阴,阳盛而阴衰,其病在内,阳衰阴盛,其病在外,由于峨眉功法强调外练手、眼、身,内练意气心,使内外统一。若出现阳盛阴衰,就要采用补阴法进行调济;若产生阴盛阳衰现象则应运用壮阳法进行调节。通过这种抑强扶弱的调阴阳法,使体阴阳平衡,体健气足,为进一步掌握和提高技艺创造了物质条件。
(二)功艺结合 拳家们都懂得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功夫也枉然的拳理。运动实际证明,练功必须与练艺相结合,功寓艺中,艺从功出。峨眉拳师都说:“无功莫练拳”,边练功,边习拳,功深艺精活百年”。可见功艺结合是拳师们练功的秘决之一。
(三)因人而异 峨眉功法严格遵照因人而异的练功原理,总结出“儿童先练筋,少年在练艺,青年应练击,成年要练力,老年须练气”的练功系统。真正做到了因人而异,量体裁衣。不象现在许多队和个人练功内容千篇一律。练功不能搞公式化的练法,一定要个别对待,针对性要强。
(四)内外兼修 峨眉武术功法讲究禅修内壮之妙,吞吐外练之功。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做到神聚而形立,气足而力强,气血舒畅,筋骨松活,体格方能壮实。
(五)练为实用 峨眉功法繁多,各有效用。然而,练功者,不能百功一体,万法归综。因此,练任何功法,必须以实用为目的。所谓实用,其含意应指健身,祛病,益寿,御敌,提高技艺以及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换句话讲,练功要有目的,盲目瞎练,事倍功半。只有练为用,才能练出真功夫、硬功夫。
(六)扬长避短 练功要扬我长处,避己短处,或者化短为长,练出绝招,方能在武坛有所建树。闻名国内、外的猴拳王肖应鹏,能克服腿残的短处,发挥自己的特点,择猴拳、猴棍技艺,苦练猴形,神态、击法,大胆创新脚尖步、爬行、倒立以及滚、翻、蹲、跃等动作,从而把猴拳、猴棍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成为扬长避短和化短为长的练功典型。
(七)循序渐进 练功似流水,涓涓细流,必将汇成滚滚大江。科学地练功须从简入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时间由少到多,强度由小到大,运力由轻到重,由徒手到负荷的练功。并且一定要从自身条件出发,量力而行,力求功长艺进,艺进体壮。切不可操之过急。拳家说:无功莫操打(练武术),有气无力莫练拳,学打先学挨,学挨先练功,这些都是练功必须遵守的循序渐进原理。
(八)恒勤为主 练功是一个长期磨练过程,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之精神,持之以恒的态度是练不出真实功夫的。有恒者,事竞成,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功无是练出来的。练,就是运动实践,实践出真知,要练就必须坚持业精于勤,勤有功,勤奋出天才,凡武术大成者,无不经过勤学苦练和名师的指点,只有恒加勤奋,才能功到自然成。三心二意或懒惰不前之人,决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绝不会成为功深艺纯的武术名家。提倡恒勤为主的同时,还应培养良好的武风、高尚的武德。提倡苦练,防止蛮干。峨眉功法在练功时要求功练,做到:开门审势,弓马动静,吞吐沉浮,眼亮神聚,法出阴阳,暗含技击,劲发刚柔,招势严密,日日练功,功精于勤。
(九)张驰相兼 练功是一个消耗精力的过程,必须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峨眉功法讲究练功质量,不一味追求超负荷的数量,力求精神保持旺盛的精力,防止过度疲劳。一张一弛、张驰相兼地练功,最能提高锻炼价值,最能有效地消除疲劳。传统练功中,有时也会出现疲劳现象,为了消除疲劳,有的人也习惯内服舒筋活血、补气壮阳等方面的药,外作身体按摩以尽快消除疲劳。在练功前后,也应注意饮食起居等常理,要为练功创造条件。
(十)神形兼备 峨眉功法内含技击之理,外呈击法之形,神含勇猛机智之巧。功纯者,神思敏捷,动作变化迅猛,达到神形兼备。但在当前武术练功中,许多人重形而忘神,至使形似而神失,缺乏勇武之精神,故其技艺虽经十载仍属平庸。峨眉功法把神藏形中,形中透神作为练功的重要内容和测定功夫深浅的标尺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峨眉拳初探<1>

峨眉拳是峨眉派武术中各类拳术的统称。它具有独特的四川地方拳味,是人们健身、防身、养性的重要拳艺之一。
峨眉拳术的论述,始见于明代唐顺之的《荆川文集》卷二《峨眉道人拳歌》中。《拳歌》云:“……,忽然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砂走,或将跟诖示之肘。险中呈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翻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透。”百折连腰尽无首,一撒通身皆是手。犹言技庠试贾勇,低蹲更作狮子吼。……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道人变化固不测,跳上蒲团如木偶。“《拳歌》描述了峨眉道人的拳术演练:刚暴能使“岩石迸裂惊砂走”,动作快似“去来星女掷灵梭”,柔能“百折连腰尽无首”,拳艺更是“险中呈巧……拙里藏机……”,“缩首斜钻针眼透”“一撒通身皆是手”,“低蹲更作狮子吼”,功夫达到了“鼻息无声神气守”,“跳上蒲团如木偶”。这种刚柔结合、动静相兼、内外兼修、功艺一统的拳术是与少林拳、武当拳的风格迥然不一,是为峨眉拳之艺风。
至清代,峨眉拳已形成独立的技术体系。峨眉拳种众多。在《峨眉拳谱》中,湛然法师对此作了“一树开五花,五花八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的描述。自此,在一些拳师间,始有“峨眉拳分五派八家”之说。1980年,香港版的“技击月刊”第九期上发表《奇光异彩峨眉派武术》,专门论述了峨眉派武术根归“五花”、“八叶”。稍又有人在《武林》第五期(1982年第二期)上发表《峨眉拳系》一文,该文说:“今日的峨眉拳,纯属四川南拳。有三套练法:第一套系蹬桩(练腿法与步法);第二套为四平,分上中下三盘练桩法,第三套即火龙拳套路(练手法、打法)对抗形式散打。”从现在了解的情况看,前者谈的粗略,后者对峨眉拳系似乎不太了解。因为火龙拳种实际是挨盘、走盘、蹲桩、四平等拳路的统称。所以,心一个拳种来概称峨眉拳系,是很值得商榷的。还有把“僧门、岳门、赵门、杜门、洪门、化门、智(字)门、慧(会)门”也称之为峨眉武术的说法,同把火龙拳称之为峨眉拳系一样,是以一概全,不妥当的。笔者探索峨眉派拳术有年,后曾向一百多位老拳师请救,但对峨眉拳术仍然不甚了解,现仅就自己的耳闻目睹和一等奖简述如后,同武林朋友共同探讨。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峨眉拳初探<2>

在峨眉武林中曾传说:净空大法师乃峨眉武术宗祖, 于唐昭宗光化十三年创立峨眉派。这种把武术中的一大技术流派的创立归之于个人的说法是不妥当的。因为,一个大的技术流派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例和较长历史时间的,而峨眉派武术的形成就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据四川史地从书《峨眉山》记载,峨眉山“早在公元一世纪东汉时(公元23——220年”就创建初殿,晋代在山中建有乾明观、化城寺、贤寺……。当时的寺院有封地、良田,有武僧护寺守院,僧人和道人中,一些习武者常与各路拳师交流技艺,各地拳师也常上峨眉山寻师访友,因此,峨眉山成了四川武术的聚散地。传唐代,峨眉山有位绿鸭道人,善拳法曾创编鸭子拳十路,其中一路至今仍在四川各地流传。清代,峨眉山红严寺,洪椿坪一带武风盛行,僧道人员中,精峨眉拳、飞手、峨眉剑手、红扣六肘、点斗、猴拳、乌龙拳、蛇拳、汉拳者不少,其中万花和尚、果树方丈以及后山“猪肝洞“中的神灯长老、清虚道长等较为空出,隐居在半坡的穆氏父女也是一代峨眉拳高手。至今仍居住在峨眉山麓的八旬老拳师凌霄,其峨眉南拳诸般术艺均是在峨眉山当和尚的数十年中学得的。目前,在接引殿、九老洞、报国寺等庙宇中,习峨眉拳之武风尚存。
千百年来,峨眉拳在历史风云变幻中,以它顽强的生态力发展变化着,逐步形成完整的独特拳系,成了人们的“强健体魄,防身御敌,陶冶品性,却病延年,练拳自乐” 武术项目,因而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
据初步调查,峨眉拳系已知有两百多个拳路。 、峨眉高桩拳、峨眉矮桩拳、峨眉客架拳,峨眉法拳 类。
有青龙拳、盘龙拳、乌龙拳、火龙拳、峨眉余家拳、峨眉罗汉拳、峨眉剑手、峨眉六合拳、绿林短打、七步云脚拳、峨眉蛇拳、峨眉猴拳、龙形拳、黑虎拳、白虎拳、虎爪拳、虎啸拳、弦虎拳、峨眉少林拳、峨眉地功拳、缠丝拳、鹰鹤拳、练步拳、鹞子拳、白眉拳、侠拳、峨眉追魂拳等。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打训练的步骤和要点

散打训练大致分为“单操”和“对操”两步。
 “单操”是为对操作准备的基础阶段。训练内容包括独自进行单势操练、体能操练和应变练习。单势操练时,既要注意全面练习基本技术,又要注意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绝招”。在技法上要注意尽可能减小动作预兆;用力要顺,要有弹性,一发即回,使肢体和劲力保持在蓄而待发状态。体能操练,主要是采用功法训练提高击打能力 (准确性、快速性和力度等),锻炼抗击打的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选择功法。应变练习,主要通过“空击训练法”进行。整个单操训练阶段应以从实践需要出发,带着敌情观念训练为要点。 “对操”是散打训练的基本阶段。主要通过“条件实战训练法”和“自由实战训练法”进行训练。这一阶段训练应以获得适应不同对手,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挥个人技能、体能,控制对博主动权为要点。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书学武术应注意什么

照书本图解学武术,可通过准备,摹习、充实、观摩四个步骤进行学习。
  准备阶段:书本上图解的武术技术动作,是按照武术图解 法描述的,文字解说中使用术语较多。因此,欲照书本图解学武者,需先要学习武术图解的基本知识,学些基本武术术语。然後,翻阅选学书籍的目录,看其中有无关於图解说明的内容,如有亦须先看懂。经过这番准备,再开始依书上的图解摹习动作,就容易了。

  摹习阶段:摹习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摹会一式,再摹下一式,不能贪多图快。摹习时,先看前一图和紧挨着的下一图。前一图是动作开始时的形象,下一图是动作终了时的形象。然後看标在前一图上的动态线,这些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由前一图形向过渡到下一图形象的肢体位移情况。看“动态线”时要看清是左手还是右手,是左足还是右足发生位移,看清位移的方向和路线。把图象和“动态线”看清楚後,再看文字解说,注意看清肢体位移的动作路线和行进方位,行进过程中肢体自身有无转旋,动作有无方向变化。有变向者,要记准变向的方位。此後,再按照图解顺序摹习动作。如果动作过於复杂,可以先摹习上肢或下肢动作;也可先摹习左侧肢体或右侧肢体动作。等各部动作单独摹习会了,再串联为完整动作。如果是与同伴一起习练武术,可以在看清图象和动态线後,由同伴读文字解说,自已按照图摹习。如无同伴帮助,也可将文字解说制成录音,替代同伴口读的作用。摹习时,还应注意由前一图至下一图,是否是一个完整动作。凡一个完整动作被分解为几图者,逐一摹习会后,要连贯一气地完成,中间不能有停顿。

  充实阶段:摹习只学得了动作的外形,还需自学有关拳理,以理论指导运动实践,使动作做法符合所学拳术的技法原理,体现该拳术的攻防特点、劲力特点、节奏特点和风格特点。一般方法是阅读有关专著,集阅同类文献,逐步积累知识,加深认识。

  观摩阶段:自学者应该创造条件多观摩他人练习同类拳术 (或观摩影视)。通过观摩,对照检查自己是否学对了。观摩时,首先看动作规格和神态;然後看动作衔接的转换方式,再看全套动作的行进路线和布局,还要看清拳术的节奏处理方法和总体运动特点。以观摩借鉴,纠正自己自学中的误解和不正确的动作。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踢腿才能快速有力?

踢腿是直摆性腿法。无论正踢、侧踢、里合、外摆,要做到快速有力都需注意三点:一是练习者必须下功夫"拉韧带",使下肢柔韧性达到一定要求,并在掌握踢腿的正确姿势後,才能追求快速有力。二是掌握正确的方法,起腿时要相对放松,因为松是快速有力的基础。腿摆至接近目标时,猛然加速度用力上踢。三是要同时加强和踢腿有关肌肉 (如髂腰肌等)的力量的练习,如小腿负重 (绑沙袋)进行快速度、小数量 (一组只踢三至五腿)的踢腿练习。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形意拳技击训练功法--搓手

形意拳搓手之简意
形意拳以刚猛自如,矫健活泼,象形取意而著称。世人误认为是纯刚无柔之术,形意拳实际是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体用兼修之术。
经多年演练,及传代深远,或是地区差别,形成了多种支派,多种练法,虽招式不同,风格不等,其理则一,拳理是一致的。
练习《搓手》因互不伤害,故不需任何防护设施,因无套路,实随心所欲,顺其自然,但求手如飞雪,足似流星,身如游龙,势如灵猴,要努力做到,不丢不顶,不即不离,去其滞气,灵活自如,神寓气内,意在动中。
形意有练的刚的,但其内要柔顺,这就是以柔济刚的道理,也正是刚中寓柔, 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方为拳中之理。即如刚柔,进退,虚实,阴阳,起落,束展等相对的变化无端,应用之无穷,大有夺天地造化,转乾坤之枢机之妙。
随高就高应敌变,随低打低正中奇,悟透婴儿玩,方知艺不虚。
形意拳.搓手
形意拳著称名拳之一,其风格奇异独特、招势简单易学、动作紧凑脆彻、刚柔相济,攻法犀利、技击性强、没有花架虚招、全是实战技巧,形意拳法有快攻直取,整体击发的抖绝劲力,虎威凶猛的技击手段,。这种功法劲力是怎样才能练成呢?拳经云:“道真窍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如何得到真诀窍,提高技艺呢?我们研究探讨一下,其实无论各内外家拳种都有它独特的高功练法。目的都是一样,就是要达到高的技击水平。我这里介绍一下形意拳的独道技击训练方法----搓手。?
一、互不伤害的形意拳??搓手:
搓手是两人以上互不伤害中长期的交手,太谷家也称“撕扒”。这便是形意拳秘不传人,也不能轻易教人的练功技艺。为什么说是互不伤害的长期交手呢?过去没有这种说法,只是讲点到为止,点到.什么就为点到,是轻点还是重点,很不明确,打穴就也是称为点穴的。这种说法既普遍又含糊,在理论上不讲善的只搞恶的,打法上讲究上打咽喉下撩阴,左右戳肋刺眼睛的狠毒手法。指明当堂不认父举手不留情,搞的相互之间不敢动手,造成出手就伤人动手就成仇的错误局面。怎样推广下去只有误传于失传。在拳谱中一般也将表示招法的历害,手段的高明采用一些“一命亡,勇难挡”等词语把人的思维引入迷罔,而忽视了其主要的锻练方法。“善手切磋”如太极推手,白鹤拳的盘手,武当春阳拳的缠手,花拳抄手,形意搓手,在互不伤害的基础上长期交手才是形意拳技击的真正精华。近来我做了一些调查,请教了部分老拳师关于形意拳搓手及撕扒方面的开展问题,有的说过去搞过,有的还不知怎么做,少数人说就和遇到敌人一样的做法。
我觉的不对若遇敌人狠不能一下至其残至其死,自己人在一起练习必须掌握分寸,所以车永宏李述贞师徒几十人在一起操练多年,个个武艺高强,一个也没有受到伤残的。在调查中还听到这么一个故事,有两位拳师演练对扎枪,其中一位举枪照头一挑,对方满脸是血,不但不帮包扎,而是端枪严阵以代,他怕过去对方回他一枪,其实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练武,那干脆叫要命。不但练不出高的技击水平,只能是反目成仇永不交流,这种做法自古也没有,施耐庵在水浒传第十三回中讲到青面兽北京斗武,那青面兽杨志同周谨比武也是去了枪头,用毡片包裹.蘸了石灰,身穿皂炮,以谁身上的灰点多少而决定输赢的。所以说在特定的条件下,有了互不伤害的原则,才可长期进行模拟实战的交手。这样的切磋.交流,就可以越打越和气,越战越融洽。从而双方都能够在实战演习中取长补短提高技击水平,达到高的境界。
二、 怎样练就知人功法:
单练只能练知己之功,有对手进行练习才能练就知人功力。传统武术有许多对拳套路。对练套路也可以说是互不伤害的长期交手,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拳”打得再熟或是中间乱手,但终归还得回到原来规定的套路中来,或者一方变手而另一方不变,或一方闪远形成散套,或一方无备对方变招而受击,都很有可能形成不快和不和。套路和对拳的演练技法只能为散手的过渡阶段。尽管在演练时也要求起如挑担落如钩杆,手去不空回,随收顺势攻,看人如篙草打人如亲嘴,练时无人似有人,但毕竟只是假设而己。
毛泽东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提高技击水平就必须进行实战性的操练。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在实战技击的训练方法上也指出了明确的战术方案。既得艺,必试敌的对手功夫。并阐明了在试敌中,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的技击理论。他所说的试敌的敌字当然不是真正的敌人,而是不可伤害的陪练对手,然而才能进行长练久试。自古流传有两位武术家为挽手技曾经站在地圪窦里对打,他们如何打,我也未曾见过,但敢肯定一点,他们是在互不伤害的交手,这种交手叫做稳步搓手,它和太极的推手既相似又有它的不同之处,既包括粘连沾随,不丢不顶,又是五行十二行及七拳十四处打法的并用,身法的束展,身内化手的滚动,忽慢忽快的技击技巧。最根本的做法就是“点到与化解”三节的并用,顾打相求,不出毒手,互不伤害,这样就可以越打越和气,越战越融洽而双方都能达到高的境界,这就是形意拳 提高技击水平的练功方法。用这种方法长期演练,加之以身经百战的经历,才能够形成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水平,单练只能练就知己之功,而长期对练才能够练就知人之功。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是这番道理。 ?
三、 提高技击水平必须进行搓手。
为什么太极拳在演练时看去相当慢,可威力却很大呢?按正常规律来说,那根本不能打人,因为按武术的技击逻辑来说,动作快的要占优势,但谁都不敢说太极不历害,这就说明一点,太极推手功是必须的。推手功在互不伤害的情况下,有单推手,双推手,活步推手,乱踩花推手,运用好这些才能在长期的推手中掌握其中懂劲,懂得对方各种劲力的虚实、动静和自身的整体击发劲,方可借力打力,从而达到四两拔千斤,以巧破千斤的意境。所以正因为太极拳动作稳健在推手过程中,不会给人造成伤害,既能提高技艺又有安全感,所以推广发展的很好。练形意拳不进行搓手训练,就不会有知人功法实习,.凡出高手便是一批,主要是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打乒乓一样必须有一批高手做为培练,经常在一起研讨攻防战术,招法的解破,手法的缠绕转化,步法的吃退,灵活运用。独出一高手除非是先天素质加后天心灵的专研,或遍访采各门之长,虚心结交友善切磋才能有所成就,一般来说都是成批学员经过长期友善磨练切磋。通过多方面的模拟实战,互为主客掌握分寸的实用训练,最后达到发乎形意,得心应手,顺其自然的应对,所以欲达高境必须与众人进行长期搓手。
四、 搓手的具体法则:
怎样才能武艺高强呢?由人的先天素质加后天锻炼努力,以冰冻三尺之志,再加虚心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应众人之手交往切磋,相互在对方身上找空档,见机攻手,相互吞化.头、肩、肘、手、胯、膝、足的并用,借机发挥,点到与化解,应变与反攻,身法的变化、高挑、低压、平扒拉,顺其自然变化,找寻最佳发力点,锻炼自身,身法似球体的滚动,弹簧似束展,手法的应变,步的吃退,化被动为主动,一手蔽两手,速度的快慢,引进与返击,要善于举一反三,凭借自身触觉而活动,发招不加思索,从而达到制人的目的。技击其道理为:快打慢长打短,狠打善,硬打软。形意拳之近战.短打.快攻,其实是最长的打法。腿快步吃也是属于长打短的规律,武谚讲步不快则拳慢,步不稳则拳乱。足踏中门抢地位,贴身靠打,手如两扇门,全凭腿胜人,手护外五行,肘蔽内五脏,出洞入洞紧随身上,彼不动已微动,彼动已先动。遇敌急攻身,彼足手难伸,起躜落翻,上下左右,前拉后送,敢吞会化,手去不空回,随收顺势攻,触觉自变化,风行鹅毛水行缝,得上什就上什,见空疾发放,虚实应变化,连环手法加虎扑,束身展势就放力,恶拳滚窝连珠炮,游鼍化险并攻击,顾捎拿中打根节,三节应用自然出,互不伤害善搓手,形意拳的高阶级。
五、 搓手对心理素质的训练:
长期搓手交战从而达到遇敌不慌,运用自如,变无意为有意,避实击虚,借力打力,站远搓手则手法脚法的变化,足踏中门则身法的应变十四处运用,从而达到一动浑身俱动的浑然一气之功力。搓手既可以各法并练,又可锻炼人的意志和实践经验,与人交战,没经验就会怯场,精神紧张、发挥不良,心浮气燥、冲乱神明、六神无主、六合不调、虚虚发喘、耐力下降、不攻自破,经常与人搓手,可身经百战,千战、万战、每一次搓手就是经历一场实战,在实战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日久磨炼,习以为常。遇敌交手心沉气稳,不以为然,就会手敏步快,刚柔相济,知虚实、明动静,就会达到借力打力,以气击气,以神击神,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便可稳操胜卷。?
六、 拳经对于搓手的具体指导:
形意拳之搓手就基本吻合了拳经所说的,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站中央,脚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它意,束展二字一命亡,肘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或往里扒一旁走,后手备在肋下藏,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能在一时进、莫在一时退、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必自然,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藏步变势难,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和身辗转不停势,左右明拔任意行,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与人较勇无虚备,进退好似卷地风,臀尾起落不见形,猛虎坐窝藏洞中,臀尾全凭精灵气,起落二字自分明。形意拳之搓手便是拳经的印证。?
七、 掌握搓手的灵活实用性:
搓手要灵活多变,以巧制拙,稳步搓手与活步搓手,是自然的散打对练,没规定手法、步法,都是顺其自然相互应变,招连招、手连手,连绵不断的交手.正合乎道真窍不真,费尽心思枉劳神,祖师留下真妙诀,智者传授要择人的明示。登场搓手后要分上中下,高低进取要善于利用杠杆转轴等力学原理,照势解势,见招拆招,以四两拔千斤,以巧破千斤,上虚下实,根稳步灵,彼不动己不动,彼动已先动,彼若来直力我则用横力,彼若用横力,我则直力破,对方高宜攻腰,对方矮宜砸上挑下,对方粗大宜纵跳转圈,化力之法如同儿童嬉戏挑斗一般,以柔化灵活为主,手敏步快不用拙力,凭思维就触觉举一反三,相互找空档,一切练习过程都是顺其自然的散手,以一化万,万化一,生生不已,长期演练,无论刚柔、快慢、软硬、高低只能在长期的搓手活动中.深研细揣认真体悟形意精华,把自己学到的五行,十二形等各种招法,在搓手运动中进行分解和组合演练。提高散打技击水平。无论那一拳种要想达到高层的功力,都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做功,和各种人的交手,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适应于众人快慢、长短、硬软、狠善、虚实、等各种手法、腿法、并能以各法化解求得彼取我难,我破人易,从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八、 形意拳搓手之一盘肘,揉膀
在进行搓手运作中,制肘,缠绕,点化是必用手法,但盘时与揉膀也非常重要。搓手揉化中双方都更进一寸步,贴近身形应变化于肘盘,园滚于肩膀,拧动于腰身,意用于胯头等有意识的滚动技巧。摸拟实战于肩打,膀靠,后抽前调,胯抉,头点打的意识举动。这样及可将自身练为球体式的滚动旋转, 从而点点用意于对方的各个相应部位,久而磨练适应于众手及可达到,浑身无处不弹,阴阳无处不翻,需意击发,自然而化之无意之中真意也。
九 、形意拳搓手之腿与膝的攻防技击法
两人对援时专练腿的勾、挂、绊、扫等动作,四手随意相搭,不需注重手的用作,只需两人腿足灵活相互进行勾、挂、绊、扫、撑等变化,以腿、足为主手法为辅的技巧训练。不许用重踢扫来伤害对手,久而练到勾挂自如,绊扫需意出神入化的境界。
膝的主重练习方法:两人对面搬肩抱头,抬膝互撞顶肚、肋、档、横截、直顶等的模拟动作,但注意抬膝自攻档,必须掌握分寸,互不伤害,各种技法都是在运动中训练得来的,下专功,专门练刻苦专研,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必须主动找对手,虚心学习,人人都是咱的磨刀石,只有这种方法才能达到顺其自然,发招不加思索的应对,无意之中真意的境界。
十、 形意拳《搓手》技用功法
手法:慢手.缠手、快手、乱手、喂手、顾手、拿手、破手、闪手、化手、一手顾两手、转环手、阴阳手。
步法:稳步、寸步、进步、转步、快步、飞步、剪步、虎步、弓步、踏步。
足法:勾、挂、.拌、.扫、.示意踢。
用法.:头、肩、肘、手、胯、膝、足三节连环。
技法;: 护捎拿中打根节,顾打相求,点到于化解,应变与反击,高挑.低压.平扒拉,五行.十 二 形的应用撇、捌、擒、拿、逼、拦、截、架、轻击。
听法;: 闭目相搓练听觉,凭触觉的手法应变。
闪法;:闪开对手的缠绕,点击对方的空档
抡法: 抡占对方位置,自身伏势,展势后蹬手托,对方必出。

十 、 学练意拳搓手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
(1)习武主要重视武德,人缘相合,相互尊重,以技探讨,以艺交流,以理服人,毒手绝招绝对不允许运用,不得以重拳脚相加,致命弱点更不容击打。
(2)需有一定的套路基础与对练基础。
(3)相应做些拍打功,锻练自身的抗击打能力,练桩功,进行操桩和操活桩练习,锻练自身整体的击发劲。
(4)在搓手时先以稳步开始上虚下实,配合呼吸,逐步进入活步搓手,由慢到快,并时慢时快,点到与化解,引进与攻击。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峨眉剑

峨眉剑起至何人,无可查考。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白发老翁,云游到峨眉山下,他深爱峨眉的雄伟、鸟鸣猿啼,山清水秀,划绿花香,于是就在山上结草为庐,定居峨眉。老人以采药为生,济世救贫。闲时研习些鸟飞猿攀之枝,后世流传的“白猿剑二十四法”据说为老人所创,而“峨眉剑”是峨眉僧人根据“白猿剑二十四法”发展而来,如套路中“探海取珠”、“饿虎吞羊”、“扫荡群魔”、“抱虎归山”等动作,皆系“白猿剑二十四法”的传统击法。
这里介绍的峨眉剑是根据“白猿剑二十四法”和流传在四川的传统剑法以及“双手剑”、“能臂剑”的个别击法中提炼、整理出来的。该套路动作严紧,衔接七妙,以截、劈冲刺和撩挂剑为主。演练时,为贯剑头,招式凶猛,方法独特。
这套剑术共计六十四个动作,要求在一分二十秒到一分三十秒之间完成。
一、峨眉剑的特点
峨眉剑的特点是:击法明快,撩挂划圆,翻如闪电,云穿转圈,上惊下取,剑法多变,刺如猛虎,劈斩如山,抹截拦扫,虚实相间,以活为主,以法为本,以快为上,以巧取胜。
峨眉剑很注意实战击刺的演练。要求做到:“练时无形似有形,起落翻转任你行;气要顺剑走,两眼随剑行;步要随腰动,腰动手脚灵。”
击法上讲究:“上刺咽喉、中扎心,下刺脚面和会阴,起身剑挑帽,背后削下肢,绞缠藏杀手,冲刺不留情。”
身法上讲究,扭拧折叠,吞吐俯仰,翻滚杀逼。
剑法上要求:剑行似燕飞,落剑如风停,趋避须眼快,四两拨千斤。
步法上特别注重斜出、因为剑有两刃,两侧薄而锋利,所以不能用生格硬拦的方法,只有采用斜出走边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抢外门之方法。”这种方法是寓攻于避,即躲开敌方的锋芒,走边门而进,出奇不意地攻击敌方。总之在步法上,不能拘泥于旧有的程式和框框,应审敌度势,随机应变。
演练时总的要求是:身不呆、手不笨,目不滞、步不迟。这就要做到:身子活,步下走,心中想,眼里看,遇隙攻,见空扑。静似山岳,行如游龙,矫似飞燕,快如闪电,运行时无定式,无停滞;柔如柳,坚似钢;身催剑走,剑随身行,忽前忽后,变幻无究。总之要充分地体现出峨眉派拳械“刚、柔、脆、快、巧”的特殊风格。
老武术家们常说:“心为主帅,眼为先锋,手足为兵将。”所以练剑时还要做到:“心静,犹如寒潭止水,平静无波,运筹于帷幄;眼明;犹如日月当空,华光四射,万物皆照,无隙不窥,手眼相随;手足勤,犹如奔马翻蹄,螳螂捕食,快疾敏捷。”
二、峨眉剑的练功方法
峨眉剑采用传统的练功方法即:“击、刺、格、洗”四法。
击法有:直击,剑由上往下劈;横击,剑由左(右)向前平斩;斜击,剑由斜下几斜上截击;撩击,剑由下向前上撩击。
刺法分上、中、下三个部位。
格法有上格、旁格之分。一般用平面剑,不能用剑刃,主要是防御敌械的一种方法。
洗法、是撇开敌械、防中代攻的方法。如左右剪腔花,反撩腕花;侧身云剑、仰身云剑等,就是洗去敌械的方法。腕花和云剑看起来好象是空划一个圆圈,而实际目的是为了扰乱敌方目光,趁机卷去敌械。腕花和云剑的精妙之处,即在于虚实相映,攻守并行。
剪腕花和云剑还是锻炼手腕,使之灵活,敏捷的一种绝妙方法。因此,每次练剑前均应进行左右手的正、反剪腕花的云剑练习。另外还须将套路中击、刺、格、洗的传统击法拆开来反复演练,最好有对照物,如木桩、树干、沙袋等。
峨眉剑与其它剑不同的是,从起式到结束都是右手握剑,左手捏决。
一般的剑练起来轻快潇洒,优美大方,而峨眉剑由于注重于实战,因此演练时特别注重点、劈、刺、撩的劲力。要使全身的劲通过脚、腰、肩、肘、腕直接贯到剑尖或三寸剑峰上。所以剑术演练时,快动作有如风雨骤至,电光相逐;慢动作好似风摆荷叶,细柳轻摇。
峨眉剑歌决曰:“峨眉剑击放光辉,燕子绰水显奇能,太公钓鱼多奥妙,霸王脱盔呈英豪,青龙摆尾扫一片,黄莺扑蟑劈面行,饿虎下山威风抖,滚肠破肚显圣手,童子送书往上闯,白蛇吐信见奇功,金鹰扑雀跟上去,鹞子翻身不放松,反身走转手中落,如下金钩钓玉河;迎面直刺要取胜,仙人脱衣定干戈。”
峨眉剑是一种快疾敏捷的器械套路,因此坚持长期锻炼能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提高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大脑神经的快速反应力。
由于峨眉剑注重实践,坚持长期锻炼还能让人学会使用器械的攻防格斗技能,培养攻防意识和勇敢、顽强、坚毅、果断的意志。峨眉剑可分四段六十四式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峨眉派武侠真实故事 之 肖郎中三击惩恶

1962年,四川军阀熊克武的中校镖师仗着主子的势力,在重庆沙坪坝摆起摆台,炫耀武功。一时间吹吹打打,煞是热闹。这位擂主阴损狠毒,许多武林好手原想与他堂堂正正地比武,结果都被他暗招伤身,败下阵来。这件事惊动了重庆街头一位游方行医的肖郎中,他想:“擂主如此厉害,我倒要会会他。”
肖郎中一上擂台,只见擂主膀阔腰圆,满脸横肉,眼露骄横,一看便知是凶顽之辈,郎中暗自叮咛:“勿急勿躁,谨慎对付。”这时,擂主斜眼一视,见来人三十出头光景,矮小精瘦,貌不压众,不由心中骂道:“这种人也来打擂,真是活腻了。”比赛一开始,擂主就来了个“饿虎扑羊”,脚下直奔郎中洪门,两掌直取面部,想给他来一个下马威。谁知郎中早有预料,不慌不忙将身体微微一偏,两脚轻轻一移,猛的闪到擂主身后,回手还击一招“风摆荷叶”。擂主闻背后风声,知来掌厉害,急速将身体向前一倒,顺势用左脚向后一挑,直指对方中路,郎中见这招“野马飞蹄”来势迅猛,知其技艺不凡,便敏捷地向左边一纵,脚刚落地,擂主猛然转身来了个“横扫千军”,右脚再扫对方双脚。眼看要将郎中扫倒在地,只见郎中两膝一挺,从擂主头顶上飞出丈来远,飘然落在擂台一角。这一招“早地拔葱”功夫奇特,巧破了擂主的“鸳鸯连环脚”。
第二个回合一开始,擂主就不断改变进攻方法,时而用“黑虎掏心”、“古树盘根”,时而又用“毒蛇出洞”、“雪花盖顶”,招招紧逼,法藏杀机。不管擂主如何进攻变化,他都神态自如,不紧不慢地以峨眉派“六合拳法”生克之术防御对方凌厉攻势;用“大、小、绵、软、巧”的峨眉拳独特手法,机智、敏捷地与擂主周旋,累得擂主喘粗气,冒冷汗。气得擂主拼命使用“冲天炮”、“宰肘靠”、“迎面脚”、“铁扇迎门”威逼其身,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竟敢使用他的毒招“锁喉箭”、“二龙戏珠”、“仙人摘桃”,频频偷袭郎中的喉部,眼睛和下部,企图治对方于死地。肖郎中见擂主不讲武德,一时性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用了峨眉绝招“铁拳功”。只见他右后五指并成撮勾手直戳擂主右肩,紧接着五指变源,以拳背反击其右颊;旋急大拳面直取其口鼻。这三击,间不容发,疾如闪电,全身气力宣泄于一瞬。台下的看客只见郎中右手在空中划了半年圆弧,紧接着“啪、啪、啪”三响,擅主便“沉肩吊肘”、“面目表肿”、“口角流血”倒在台上。台下顿时满堂的彩声。
发表于 2004-10-26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峨眉山其实并不是尼姑门派啊
武当派真武观观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10-27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2-26 13:53 , Processed in 0.03501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