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1357|回复: 4

没文化的中国——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世纪末,赛谬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的冲突”,在他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里提到,世界上存在七到八种主要文明,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存在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儒家文明,以及有着中国文明影子的日本文明。
在此我并不想花费笔墨讨论文明的冲突,我想提另一个问题,现在还存在中国文明吗?或者我换一个提法,中国文化还存在吗?
什么是文化?“文化”这个词在很多人看来应该算是个外来词汇,而不是中国固有的。但是事实上,追根溯源,我们还是可以从传统中看到文化的端倪。《易·贲卦·象传》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什么是天文?天文即是自然变化之理。
什么是人文?人文即是人伦社会之理。
所谓的文化,在中国人看来便是自然和社会的结合。毫无疑问,这一理解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和扩展到了极致。因此,可以这样说,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充分领略了什么是文化。
然而,现今的中国还有文化吗?
现在是20095月,我本该写文纪念下“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然而,我对此并不太感冒。
我不否认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然而,它的意义如果只是局限于此,或许会更好些。但是,它却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并且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和开端。本质上,这场运动并不是什么单纯的爱国主义运动,而是新文化运动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的一个政治事件。
而新文化运动究竟做了些什么?
我以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文化遭受过两次具有毁灭性质的打击。第二是文化大革命,容后再议。第一便是这新文化运动。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新文化究竟提倡些什么?
辛亥革命之后,革命似乎并未成功。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寻求新的救国出路。
1915年,安徽怀宁人(安庆)陈独秀在上海创立了名为《青年杂志》的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这当然是不同于《青年博览》、《青年文摘》一类的玩意,它有它的思想和价值定位。
——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
这便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民主和科学都不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中国人不大刻意去研究那些东西——但是这并不影响中国人的民主与科学精神,以及在这方面的成就。中国科学的落后只是近代以来的事情。无数的史实可以证明中国科学长期领先于世界水平。而关于民主,孟子说得最好: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有关民主的定义并不存在,每一个人理解的民主各不相同,但根本上应该有一条,便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正平等的享有对于国家的治理权力。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新文化运动呢?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
原因就在于,貌似在中国文化指导下的中国落后了,挨打了,被世界瞧不起了。
于是,仁人志士们开始研究求新求强之路,学习西方,向西方看齐,成为那个时代以至于现在都很流行的东西。这种风气大概始于洋务运动。
关于洋务运动,当时存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纷争。大学士倭仁是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此等言论,貌似可笑,不值一晒。
然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此签订,我宝岛台湾从此沦陷日本五十余年,当引以为我中华国民的奇耻大辱!!!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中国的精英阶层们,又一次陷入了窘困之中,道在何方?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城中。当时,乙未科的进士们正在北京等待发榜,惊闻此等噩耗,群情激奋,举国震动。台湾籍的举子们更是如在梦中,自己怎么就成了日本人?一时间,痛哭流涕,悲愤不已。
同年,4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了一万八千余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两百余人联署。52日,在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带领下,十八省举人和数千市民集结“督察院”门口请愿。
中国的学子们第一次自发的用请愿的方式表达爱国心声。
这个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作“公车上书”。
如果一定要有一个青年节,我以为将“52日”定为青年节更为合适。
“公车上书”大致说了四点内容:
一、下诏鼓天下之气;二、迁都定天下之本;三、练兵强天下之势;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这比起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要大气得多,要大胆得多,要于国于民更有意义的多。
毕竟“变法”乃是动摇国本之议,非高瞻远瞩,胆大妄为之辈绝不敢宣之于众。
当然,这次学生运动没能阻止《马关条约》的签署,然而它却酝酿了一个更加激烈的政治事件。
1898年,中国爆发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尽管变法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谭嗣同的慷慨陈词,至今尤让我热血沸腾。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虽千万人吾王矣,这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比之康有为、梁启超留有用之身出逃国外,谭嗣同更让我倾慕。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却提出了问题的症结,中国所以不如西方,不在文化,而在体制。
什么是变法?
中国古代的著名变法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王安石变法。然而王安石变法,可曾有哪一条是废除传统文化?没有。变法变得不是从根本革除文化,而是推翻旧的不合时宜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
然而,新文化运动究竟干了些什么?
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一批人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嗤之以鼻,却忘记自己是喝什么墨水长大的。
说什么吃人的封建社会,说什么旧社会只存在坐稳奴隶的时代或欲求坐稳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偏激。请记住一个事实,中国的落后只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中国曾经是世界三大著名体系之一东亚封贡体系的尊主。
另外,我在此想阐述一下我对封建社会的理解。
什么是封建?
《礼记·王制》中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封建是周天子时代的事情,封王建制,谓之封建。进入战国时代之后,封建社会不是逐渐确立,而是濒临瓦解。等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封建社会其实已经不存在了。
把中国称之为封建社会是与西方中世纪的领主制度相对应,但是,如果认真考察历史,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存在一个效忠的领主,他们只有一个国家。不论这个国家是汉王朝、晋王朝、唐王朝抑或明王朝。尽管这其中也不乏分裂,但是正是由于这种郡县制的早早推行,经过长期的实施,早已在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纵然分裂成诸多国家,本质上民众还是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就我的观点,我以为在秦国统一天下,实施郡县制后,中国人这一概念其实就已经在悄悄萌发。不论民族如何,地域如何,我们只有一个皇帝,一个国家。把中国古代社会统称为封建社会是不合适的。西周之前,夏之后,中国的社会可以称之为奴隶社会。西周到秦建立,这个时期,中国可以说是封建社会。而此后的社会,应该说是郡县制下的古代中国。
我甚至以为秦以后两千多年的社会与现在中国相比,在政治体制上只有两点差异:第一,以前的国君是世袭终身制,而现在是选举任期制;第二,以前是专制精神为主,而现在专制有所松动。
基于此等理解,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便是秦以后的中国,已经不具备家天下的意义,而是专制下的民天下。
那么,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提法就有待商榷了。
打倒孔家店,表面上看来仅仅是反对儒家,其实是对中国文化的全面反对。那些领军人物最喜欢嚷嚷的就是多学西方,摒弃东方,甚至有钱玄同之流,竟然号召废除文字,改用拼音文字,可笑至极。不可否认,儒家所提倡的三纲五常,确实有碍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但是凡事有利有弊,并不见得都是错的。儒家思想的精髓远远大于糟粕。
而其他各个流派的思想,更颇多闪光点。
然而一个新文化运动,抛弃了文言文,改用白话文,似乎是降低了文化的门槛,却也使我大多数的学子们从此失去了与传统文化交流的桥梁。
我甚至想说,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人都是坑害中国传统文化的祸根!!!
我们中间有很多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试图去理解传统文化,但是由于文字的障碍,让我们许多人望而却步,久而久之,我们也只能崇洋媚外了——毕竟我们只考英语四六级,而不用考文言文四六级。
英语比国语更重要不是?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流行民主和科学,流行马列主义,流行革命,一切古老的东西似乎都是不好的,谈古色变。
于是,中国文化第一次衰落。
第二次衰落便是文革了。
文革对于传统文化、古迹和历史的毁坏是惊人的,是骇人听闻的。巴米扬大佛的毁灭与文革相比,只能说,前者是一次战役,而后者是一场战争。
有关文革对历史文化的损毁,我不想多言,似乎也不方便多言,如果有心,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在此我仅仅蜻蜓点水般的稍作提示。
在经历了这两次文化浩劫之后,中国还剩下什么?
我们号称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号称唯一历史不断一直存在的文明古国,我们号称礼仪之邦思想深邃,可是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
浮躁、拜金充斥着我们的心灵。哈韩,哈日竟也可以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且不说日本,好歹它也能算个大国,且日本文化中确实有些独创性的东西。小小的韩国有什么值得仰慕的?如果没有中国人的保护,韩国早就是一个历史名词——相关史实,可以去查阅下《明朝那些事儿》或《明史》。
即令现在,请大家搞清楚,六方会谈中朝鲜和韩国只是过来玩的,真正可以主导局势的是四大国。
然而,我们却崇拜了,并且有很多人以此为荣耀。
我们盖起了高楼大厦,我们废除了古旧城墙。我们通过Internet去了解世界,却闭上眼睛,堵住耳朵,不去看看我们可爱的中国。
我们张口闭口的说什么黑格尔、康德,却不知道老子、庄子究竟说些什么。
我们可以用英语阅读文献,却无法明白古老典籍的真实涵义。
中国人现在还有什么文化可言?我们总是躺在古老的典籍上面,宣扬自己如何的有文化,讥笑别人如何的弱智,但是,和日本人相比,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会更多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丢失了传统,丢失了根本,没有了祖宗,还可以称之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吗?
古老文化给了我们什么?
我想是“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无法说出什么是“道”,但是“道”应该活在每一个人心中。
然而,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没有了“道”。官场、商场、民众,利益成了我们唯一追求的东西,为了利益的获得,不择手段,对道德熟视无睹,对法律全力规避,在我们的心中早就没有了秉持,没有了原则,没有了我们的“道”。
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突然无比的空虚落寞,突然不明白生命的意义何在,突然陷入了无比的窘困中,我们看不清这个世界,也看不清我们自己。
失去文化的同时,我们失去了自我。
西方的雄起始于14世对古希腊、古罗马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重新解读,而中国从失败中爬起,居然是始于对传统文化的毁灭,这不是一场绝大的讽刺吗?
我只想说,中国已经没有了文化,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
发表于 2009-5-12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哥们 复兴过N次了

[ 本帖最后由 一笔横天 于 2009-5-12 12:07 编辑 ]
发表于 2009-5-1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与经济密不可分。

凭现在的中国, 我辈所能做的只是传承而已。

至于复兴。  该是后辈的事。 我辈还力有未逮。

[ 本帖最后由 阿Mark 于 2009-5-12 15:58 编辑 ]
发表于 2009-5-13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白话文的厌恶我想到了吴宓日记中的几篇评语,现抄录如下:

1919年8月31
今国中之妄谈白话文学,或鼓吹女子参政者,彼非不知西国亦轻视此等事。

9月19日:林君语堂人极聪敏,惟沉溺于白话文学一流,未能与为同志也。

11月12日:近见国中所出之《新潮》等杂志,无知狂徒,妖言煽惑,耸动听闻,淆乱人心,贻害邦家……妄言“白话文学”,少年学子,纷纷向风。于是文学亦将堕落,黑白颠倒,良莠不别,弃珠玉而美粪土,流潮所趋,莫或挽留。

12月14日:今之盛倡白话文学者,其滤毒甚大,而其实不值通人之一笑……哀哉,吾民之无学也。

12月30日:新文学者,土匪文学也,今中国之以土匪得志者多,故人人思为土匪。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5-13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5-1-11 22:35 , Processed in 0.03038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