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17583|回复: 20

《连城诀》的几处疑似漏洞——《找病》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7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连城诀》的几处疑似漏洞——《找病》续


                      (一)


      二三人联手窃、劫到一件宝物,互不信任,唯恐被人独吞,于是想尽办法互为牵制、彼此监视,而一觉醒来,宝物仍是不翼而飞。这样的桥段,在推理、侦探小说中常见。
   《连城剑谱》居然在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师兄弟的监守之下,不见了!不知金庸设置这样的情节是否受到他一向乐读的西方推理小说的影响?
    当夜,《连城剑谱》实为老三戚长发所得。“那晚我等你二人睡得像猪猡一般,便悄悄起身开了铁盒,将剑谱塞入抽屉之下与桌子的夹层之中,第二天早晨,剑谱自然无影无踪。”(花城版《连城诀》376页)这节内容,是作者这次修改旧作所加,不见于之前的各版本。感觉:画蛇添足,纯属多余!
    《连城诀》,毕竟是武侠而非推理小说。从头到尾,根本无须交代戚长发的作案细节。
    不说,比说了,更为可信。
    多年之后,言达平自发地承包了三师弟戚长发的田、宅,掘地三尺,也要找出《连城剑谱》。当年,他与万震山居然就把那张桌子轻轻放过?《连城剑谱》又非细物,是写在一本并不薄的书册《唐诗选辑》上面。
      如此解释,还不如不解释。
    即是在现实生活中,某些犯罪分子甚至不曾掌握小说中的‘武功’,而其作案手段,仍然高明到神乎其神的地步。况一代武师、‘铁锁横江’戚长发乎?
   不解释戚长发的作案手段,反而较为可信。至少,比让戚长发将《剑谱》放到桌子的夹层更加可信。
    戚长发怎么得手的?到底放在什么地方?听凭读者各自放任想像好了。

                       ( 二 )


   “那晚我等你二人睡得像猪猡一般……”
    这位戚长发先生,良心忒好。只顾偷偷摸摸藏起《剑谱》,一心等着看二位师兄明晨的惊诧眼神。
    何不趁势宰了两只‘猪猡’,可免多少后患?
    “梅老先生向我苦笑着摇摇头,道:‘我的第三徒儿最厉害,抢先冷不防的在我背上插了一剑,老头儿才逼得跳江逃命。’(狄云颤声道:‘甚么?真是我师父先动手?’)……”(花城版《连城》87页)
    对师尊残忍如彼,对师兄慈悲至此。可信吗?
    “他们师兄弟合力杀了他们师父。受业恩师都要杀,相互之间又有什么情谊?”(花城版《连城》285页)
    师兄弟三人,武功相若。徒手格杀(即使已经沉睡的)两位师兄,大不易。
    假如戚长发手里有刀呢?
    似乎,书中应有所交待:在入睡之前,三人相互、多次搜身,务期将所有兵刃放到受铁链牵制的三个人都拿不到的地方。
    如此,问题就解决了。
    解决了吗?
    赤手空拳的戚长发甫一发难,两头死猪便会醒来,同仇敌忾,很可能联手将老三给毙了。
    一旦戚长发以‘点穴’功夫,将二位师兄放倒呢?
    自可放手整治二人,戚长发应该不会手软。
    干净利落,一了百了,可免将来多少后患。
       死到临头,万震山、言达平也真能睡得着,并且“睡得像猪猡一般”。这心理素质,啧啧……
    所以,小说在这里,有一个死结,解不开的。所以,整个过程说得越含糊越好。细节交代愈清楚,实际效果愈糟。
    二三人联手窃、劫到一件宝物,互不信任,唯恐被人独吞,于是想尽办法互为牵制、彼此监视,而一觉醒来,宝物仍是不翼而飞。这样的桥段,在推理、侦探小说中常见,并且可信!
    在推理小说所设置的情境下,杀人不难——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一本小说题目便是《杀人不难》,当然,要论杀人手段之繁复、高明,仍以‘中国之侠’为胜——难在灭尸。一旦尸体被发现,杀人者的麻烦,就大了。
   “至于近代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杀人盈野,行若无事,谁去管他尸体如何。”(金庸《卅三剑客图•洪州书生》)


                      (三)


     《连城剑谱》既已到手,戚长发“回家藏入衣箱的旧衣服间”,不意被女儿戚芳用来夹鞋样、绣花样,带去了一个山洞。这个山洞,是狄云戚芳“常去玩耍的地方”(279页),而不为戚长发所知。
    “戚长发是个极工心计之人,……不见了书,拚命地找,找不到,便装作没事人一般,暗暗察看,用各种各样的样子来侦查试探,看是不是狄云这小子偷了去?是不是女儿偷了去?”(325页)
    之前,戚长发漫不经心,没有发现那个山洞,也到罢了。一旦对女、徒起了疑心,此人心思细密,稍加留意,没有可能找不到山洞的。
   《唐诗选辑》就放在山洞里的一个针线盒中,一望即知,探手便得。
    这里,贡献一点浅见。可以也应该稍加解说:某日,狄云戚芳再入山洞,发现有蛇虫作客于此,戚芳心有余悸,自此,少去了。
    耶和华上帝对蛇说:“……我又要叫你与女人终身为仇,你们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后跟。”(《旧约全书•创世纪》)

                              2009、7、17
   

【附录一】  兜圈子的乔峰

花城版《天龙八部》,,541页:“段誉跟着奔出几步,只因走得急了,足下一个踉跄,险些跌倒,乘势向左斜出半步,这才站稳,这一下恰好踏了‘凌波微步’中的步子。他无意踏了这一步,居然抢前了数尺,心中一喜,第二步走的又是‘凌波微步’,便即追上了那大汉(乔峰)。两人并肩而前……”
    并肩而前?怎么可能?
    花城《天龙》,235页,段誉在伯、父之前,表演‘凌波微步’,“段誉六十四卦走完,刚好绕了一个大圈,回归原地。”
    心有灵犀,乔峰自觉不自觉地陪着这位段公子大兜圈子?
    窃以为:在541页,最好稍加解释,表明段誉当时用的只是‘凌波微步’的内功心法、调气功夫,不曾守‘凌波’之旧辙、走‘微步’之故步。


【附录二】 略谈《侠客行》之赏善、罚恶


   1853年,神棍洪秀全窃据南京,将此地,视为‘小天堂’。而《侠客行》龙、木二岛主构建的‘侠客岛’系统,更像一个‘小地府’。
    阎罗王手下有赏善司、罚恶司,侠客岛亦有赏善、罚恶二使。
   “龙岛主点了点头,双掌一拍,道:‘取赏善罚恶簿来!’便有八名弟子转入内堂,每人捧了一叠簿籍出来,每一叠都有两尺来高。……每本簿册上都有黄笺注明某门某派某会。丁不四拿过来一看,……只见注明某年某月某日,丁不三在何处干了何事;某年某月某日,丁不四在何处又干了何事。虽然未能齐备,但自己二十年来的所作所为,凡是荦荦大者,簿中都有书明。……白自在…见那帐簿确是聂老拳师亲笔所书,一路翻将下去,出现‘可杀’二字的不下五六十处,情知这朱笔二字是张三或李四所批……”——不消说,这样的簿册,在阴曹地府赏善罚恶二司,也是有的,并且内容更为周详完备。
    龙、木二岛主,以人,而代神,‘恭行天罚’,心意是好的,总难逃僭、妄之讥。
    金庸最喜欢的西方作家,是大仲马。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也曾以赏善、罚恶为己任——“我已代天报偿了善人。现在复仇之神授我以它的权力,命我去惩罚恶人!”
     小说结尾,爱德蒙•邓蒂斯请求维尔福小姐“时时为一个人祈祷,那个人,像撒旦一样,一度曾自以为可与上帝匹敌;但现在,他已带着基督徒的自卑承认只有上帝拥有最高的权力和无穷的智慧。或许那些祈祷可以融解掉他心里所感到的悔恨……”
     很遗憾。基督山伯爵最终认识到了人的有限性,深感悔恨,这一点,在《侠客行》龙、木二岛主身上,竟付阙如。
                                             
                                                                                          2009、7


【附录三】       日月神教,千秋万代
   《笑傲江湖•后记》,金庸写于1980年5月,有一段话:“‘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口号,在六十年代时就写在书中了。任我行因掌握大权而腐化,那是人性的普遍现象。这些都不是书成后的增添或改作。”
     2003年5月,金庸修改《笑傲》完成,在“增添或改作”之后,补充道:“有趣的是,当‘四人-帮’掌权而改动国歌,所改的歌词中,居然也有‘千秋万载’的字眼。”
     有趣有趣!对《笑傲江湖》,金庸的心态,相当有趣。
     有些地方,读者看得太明白,金庸出面否认;有的地方,正是他得意之笔,而多数读者没看明白,老先生不甘心俏眉眼做给瞎子看,自己出面点破(‘朝阳教’被金庸改称‘日月神教’,恐怕也不仅是为了隐晦。如未改,读者能看到其中的‘日’‘星’‘葵’‘(扶)木’,却怎么也想不到‘神教’中已经为‘月’预留了位置。此为题外话)。
     这里,两处有误。
    【一】新歌词于1978年3月颁行。那四个人,已经,呵呵。
    【二】不是‘千秋万载’,是‘千秋万代’。一‘代’为三十年,由千年(‘千秋’),至三十万年(‘万代’),这跳跃,也忒大?
     不过呢,却完全符合、完美体现了‘三面红旗’之一的‘跃进’精神。
发表于 2009-7-1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点晕,不过还是有道理的
人无完人,瑕疵是不可避免的
发表于 2009-7-17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我看书从来看不了那么细,佩服啊!!!
发表于 2009-7-2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强大。笑傲江湖是金庸的政治小说,回过头来看,金庸的眼光是相当毒的,当时能看透时局的人恐怕为数不多,这少数人当中敢跳出来说的更是极少,即便是在香港那个特殊的环境中。
发表于 2009-8-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小说的小伤,真正要找的话,很多小说里都有。不找也罢

武侠小说的硬伤,才是金庸小说的大伤!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刀兄:

最近读了易中天那篇文章,惊叹!没想到此人思维混乱竟能达到如此的高度。

等天凉些,可能会谈谈此人此文,届时在请指教。
发表于 2009-8-4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城诀>的几处疑似漏洞》写的很好噢   不过“附录”部分  我觉得楼主还可以再研究研究
发表于 2009-8-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国重 于 2009-8-3 20:05 发表
血刀兄:

最近读了易中天那篇文章,惊叹!没想到此人思维混乱竟能达到如此的高度。

等天凉些,可能会谈谈此人此文,届时在请指教。


刘国重老师好

易中天那篇谈金庸小说的文章,我觉得还比较中肯。

虽然尖刻了一些,但语气中某些地方还不乏对金庸的褒扬。

易中天的观点是:金庸小说只是把武侠小说写到了极致。

这个观点我赞同。。届时恭候。
发表于 2009-8-6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那么仔细过,
发表于 2009-12-20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有道理,这个“诡计”弱智程度仅次于第二版朱元璋对张无忌的手段。
发表于 2009-12-2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当时是否存在时间上的限制,难以精益求精,完美无缺。
不过以金庸的风格,一般能交代的都会尽力交代,除非刻意的留下悬念,这样保证故事的完整性,也更加可读,更加易懂。
发表于 2010-6-7 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城诀最大的纰漏就是,

梁元帝宝藏的秘密竟然是藏在唐诗之中。。而且还是清版本的《唐诗选集》。。
发表于 2010-6-7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狄云手指已经被削断,可插图却。。。。。。


当然,还是喜欢看金庸
发表于 2010-6-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挺有意思,不过咱们看书的人只图个热闹,小伤无妨大雅。我一直觉得挑剌是件挺有趣的事,但无需当真就好了。
发表于 2010-6-16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狗尾草 于 2010-6-7 04:46 发表
连城诀最大的纰漏就是,

梁元帝宝藏的秘密竟然是藏在唐诗之中。。而且还是清版本的《唐诗选集》。。



其实这个也算不上纰漏吧,《唐诗选辑》只是密码的母本,而关键的代码却是那一串数字,编码的规则是固定的,但母本可以换的,例如用《宋词选辑》或者《元曲选辑》,甚至《清文观止》,有何不可?

[ 本帖最后由 最后一曲蓝调 于 2010-6-16 22:1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2-27 16:17 , Processed in 0.04946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