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生读书最多莫过于红楼。
第一次听说红楼梦应该是小学的时候,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经常被我们反复提及的。虽然当时内容是什么都不关注。第一次知道红楼梦里的原文是在初中(初几记不得了)的一篇文章《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内容大部分是官场的黑暗,当时的我对此肯定不敢兴趣,现在也是如是。所以印象不深,只记得里面的护官符歌谣有意思。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什么的 因为我自小喜欢古诗,所以我还把它背了下来。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初中毕业后,书是我哥的。我哥也是古典爱好者,古诗,小说 ,史书之类的书籍全由,我从来不买书,都是拿他的看。当时暑假无聊,偶然看到红楼梦,当时想久闻大名,到底见识一下里面是什么内容。第一回就把我吸引住了。因为开篇奇特。文风如诗。还有一个五言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如作者痴者,有我一人也。我有个毛病,用红楼梦里猜字谜的典故是:观音未有世家传湘云的答案:虽善无征。用欧阳文忠公的话说是:善始者实凡,克终者盖寡。用句熟语就是只有三分钟热度,或者说没有耐心。看了一会就有点不耐烦了。但我发现里面的诗词很多。我于是就挑着有诗词的看。整个暑假下来。书里的人物关系我分不清楚,但却可以轻易的找出里面的诗词,对联的出处,背诵还不是太熟练,那是以后的积累了。以后读红楼梦也一直沿用着这个习惯。喜古诗者大都易于感伤。我对于伤感的诗歌特别喜欢。初中知识面不广所以其他的还不太了解只对其中的好了歌特别有感觉: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不知道为什么,本来是活力四射的十五六岁的年龄心里就已经赞同这些人生悲观的观点并且还感同深受。或许本身就是个悲剧。但当时我确实非常喜爱这些东西。
好了歌解注我也很喜欢: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为他人作嫁衣裳。这句当时很有感觉。后来才知道是秦韬玉的贫女里的。人生的凄凉感虽然还没经历就已经表示认可了。就如挪威的森林里的。在最没有死亡概念的年轻时候就感受了死亡的气息。此样的人生, 喜耶悲耶。当时还对太虚仙境的那副对联印象深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当时毫不犹豫的认为:这副对联是人生无奈最大的嘲讽。九年之后家兄短信告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当好好学习无字之书。与我感慨万千。当然《葬花诗》当时也能背诵全文了。其中“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是我大爱。后来高中学骆宾王《讨武瞾檄》里有: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大有感触。相信对一个字比较有印象在读其他诗句带这个字的时候感觉肯定是不错的。就像倩字的用法有请谁。。。干什么。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有: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字引起我的注意。后来读《芙蓉女儿耒》里有: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看到倩字,感觉就特别亲切,好像多年不见的朋友见面一般。高中知识面广了。学了腾王阁序,赤壁赋。离骚之类的文体。课外阅读了洛神赋,陶潜的古体田园诗歌。于是开始关注红楼梦里的长篇大论。菊花诗,海棠诗歌。当然还有红楼梦第五回的所有诗文。海棠诗歌我最爱:宝钗: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黛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湘云: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还有一个: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关于宝钗。好像黑她的人不少。我不敢苟同。作者既然提出了万艳同悲的主题。不可能让宝钗成为一个反派。至情之人黑人也不是这么黑的。至于宝钗做的两件不光彩的事情也是不得已为之的。其一:滴翠亭外,不小心听到小红的隐私。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嫁祸颦儿,其实嫁祸是谈不上的。只是无心之失。并不是刻意为之。人在慌乱中考虑问题可能是不太全面的。至于对黛玉造成的潜在危害。相信她不是故意的。金钗跳进死的时候。她劝王夫人的话。人们指责她的无情、漠视生命。但是劝人的时候说些宽慰的话不也是应该的吧。并且也没有多过分的话。相反她对湘云,岫烟,还有香菱无微不至的照顾说明她对他人的尊重和为他人着想的优点。淡极始知花更艳。让我想起她的花的判名: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她的眼光很高的。虽然为人确实极易相处。但内心是孤独的。无情是因为心高无人能懂。她的咏蟹诗: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多么辛辣的讽刺。观整篇红楼 宝钗此观点无多。可能是她的无奈吧:我虽然能看透此生。却也终究逃不过此间命运。宝钗眼光高出自哪里?想下整个红楼梦中。她所引以为知己的不过黛玉一人也。可爱豪爽高洁如湘云者,她只拿她作妹妹来真心关爱。湘云都不能很深刻的理解他。其他更遑论。所以如果有知己,只有黛玉了。有宝钗发给黛玉的信为证: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兼之声狺语,旦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夜深辗侧,愁绪何堪.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恻乎?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同盟欢洽.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之句,未尝不叹冷节遗芳,如吾两人也.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悲时序之递嬗兮,又属清秋.感遭家之不造兮,独处离愁.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一解.云凭凭兮秋风酸,步中庭兮霜叶干.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静言思之兮恻肺肝!二解.惟鲔有潭兮,惟鹤有梁.鳞甲潜伏兮,羽毛何长!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三解。银河耿耿兮寒气侵, 月色横斜兮玉漏沉.忧心炳炳兮发我哀吟,吟复吟兮寄我知音.四解
黛玉看了,不胜伤感.又想:“宝姐姐不寄与别人,单寄与我,也是惺惺惜惺惺的意思(原文) 可见他们互为知己了。或许不是无情吧。知识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让我想起她的传说: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 偷来和借得表现了她的身不由己的命运。梨蕊三分白和梅花一缕魂的组合显示了他的高洁。绛珠草得神瑛侍者浇灌才得以延年日月的隐喻也暗示着她拿不由自主的命运。她弹琴的词也昭示着她的心情: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 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 罗衫怯怯兮风露凉。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得,素心如何天上月。看其花判: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观其琴音,信也夫。自是霜娥偏爱冷让我想起湘云说过的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真名士自风流。真性情是湘云最好的形容词。爱好诗歌是她最可爱的表现。素娥原本是凄冷的代名词。但在湘云笔下多了一股豪气和倔强。李纨在黛玉死的时候评论黛玉:青女素女之类的人。后来读李商隐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更能感受黛玉之悲。所以湘云这么可爱之人,不能作太悲凉之语。所以我又选了句: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湘云可爱热心之态可见。今日先写到这里。多了恐金友没有耐心读完。下次再续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银两 +261 |
收起
理由
|
櫯纅
| + 261 |
期待后续 不过剑子这篇还是叫我与红楼诗词 ... |
查看全部评分
|